導航:首頁 > 中老年人 > 社區怎麼核實老人生存情況

社區怎麼核實老人生存情況

發布時間:2023-06-12 08:06:12

老年人生活狀況 用什麼調查方法

關於江蘇省大豐市特困老年人生活狀況的調查報告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口老齡化特別是農村老年人生活困難問題已經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切實關心這部分弱勢群體的晚年生活,讓他們健康快樂度過自己的晚年,這既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也是社會文明程度的主要標志。為了解我市特困老人的生活狀況和導致貧困的原因,找出解決辦法,更有效地開展扶老助老活動,現將實地調查情況的剖析供商榷。一、基本情況年初,我們對全市14個鎮(街道)233個村(居)的老年人進行了摸底調查,重點調查了解了特困老年人家庭的基本情況。統計結果,全市104753個老年人中有特困老年人3806人,其中男性1848人,女性1958人,喪偶的2233人,分別佔全市老年人總數1.8%、1.9%、2.1%。二、形成原因最近,我們又深入大中、劉庄、裕華等鎮進行走訪調查,初步摸清了特困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及致困原因。主要表現在:1、體弱多病,生活沒有依靠。從調查中發現,全市有1044人特困老年人是體弱多病,這部分人員占困難老年群體的27.4%。這是老年人走向貧困線的一個不容忽視主要原因之一。老年多病是規律,加之老年人的收入相對較低,醫療費用又相當高,一旦病殘則會給家庭帶來經濟困難,形成「因病致貧,因貧難治」的惡性循環,導致老年人生活、就醫困難。如大中鎮阜南村一組智恆厚老人,已是古稀之年,老人自幼身體不好,被人們稱之為「病鬼子」。因常年生病,不能勞動,婚後生有一子,又是弱智,也不能勞動。僅靠妻子一人種幾畝田 維持生活,家境十分貧寒。2、兒孫無力贍養。一方面是:子女有勞動能力但不學好,不學無術,惹事生非,最後走上犯罪道路被判刑,無法盡贍養義務。如裕華鎮福東村六組王德富老人,現年84歲,其妻73歲,生有兩子,大兒子王明宏,今年48歲,第一次因盜竊罪被判刑5年,第二次因盜竊強奸罪被判無期徒刑,現在新疆某監獄服刑,媳婦因獨守空房且孫子又是獃子,離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二兒子因盜竊罪被判8年,刑滿釋放後,仍游手好閑,至今有家不歸。這樣的人連自己的生活都過不去,又怎麼贍養老人呢?另一方面是:子女下崗、病殘等,造成家庭經濟困難。子女連自己生活都難以維持,有的甚至還依靠老人。雖有孝心,但心有餘而力不足,確實沒有贍養能力。全市因兒孫無力贍養,生活極為困難的老人就有584人,占特困老人的15.3%。3、子女不盡贍養義務。目前,家庭養老是農村養老的主要途徑。我市80%的老年人依靠子女贍養,「養兒防老」、「多子多福」在他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一旦子女不盡贍養義務,老年人生活就比較困難。少數子女自身素質不高,頭腦中根本就不存在尊老養老觀念。往往是「一個老子可以養十個子女,而十個子女卻容不得一個老子」。如劉庄鎮友誼村五組王齊生,今年73歲,生有3個兒子,現住的房子還是原來生產隊砌的,大兒子到興化入贅,二兒子在家為無業遊民,三兒子和老人住在一起,由於三個兒子相互扯皮、推諉,都不主動贍養老人,使老人生活缺少來源。這類的特困老人共有83人,佔全市特困老人總數的2%。4、好逸惡勞,無固定收入。這部分特困老年人約占弱勢 群體的3%左右,他們年輕時就好逸惡勞,不務正業。如大中鎮長安村四組蔣高艮,男,61歲,至今仍是單身漢,該人曾三次因詐騙罪被判刑入獄,第三次刑滿已49歲。目前住在原生產隊倉庫的一間房子里,雖然沒有喪失勞動能力,但惡習難改,整天東搖西逛,有時還到村裡找幹部一些麻煩,缺乏自養能力,生活水平低下,生活困難。三、救助措施和優待辦法針對上述高齡 、病殘、貧困的老年人,目前大豐市政府已經採取一些救助措施和優待辦法。一是結對幫扶。自從1995年開始,我市就開展了「結對幫扶」活動,由市四套班子領導帶頭,與特困戶結對子,從資金、物資、技術等各方面幫助特困老年人,幫他克服困難,走出貧困線。二是發放定補和救濟物資。每年年底都由民政部門負責,為全市的特困老年人發放一定的救濟金以及救濟物品(米、油、被子、衣服等),不論是農村還是城鎮,凡是符合低保條件的特困老年人均已納入低保,每月享受人均13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三是制定優待政策。1997年,大豐市政府出台了《關於殘疾人優惠待遇暫行規定》的通知。1999年2月市政府就以大政發26號文下發了《關於認真做好老年人社會優待和服務工作的通知》,制定了十二條優待和服務項目。2000年6月成立了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同時出台了《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辦法》,開通了老年人法律援助熱線電話;市政府還以大政辦發[2000]42號文轉發了市司法局《關於在全市各鄉鎮設點法律援助物的意見》。2001年10月,市政府又以大政發[2001]84號文下發了《關於農村殘疾人稅費減免有關政策的通知》。四、存在問題盡管政府及社會各界已從各方面來關心特困老年人,但仍有少數老年人沒有擺脫貧困,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1、優待政策未完全到位。《關於認真做好老年人社會優待和服務工作的通知》中的「老年人游覽麋鹿保護區、施耐庵紀念館免購門票;乘車、看病優先、優惠」等優待項目有時難以到位。2、有些特困老年人,盡管生活比較困難,但又不屬低保對象,僅靠政府年終一次性救濟解決不了根本問題。3、老年人體弱多病,醫療沒有保障。老年人年老多病,除老幹部老職工外,絕大多數老年人醫療沒有保障,醫葯費全部自理,老年人收入相對較低,如果老人無錢或子女經濟條件又比較差,則老年人看病就是個問題。老人一旦病殘則給家庭帶來經濟困難,形成「因病致貧,因貧難治」的惡性循環,導致老年人生活、就醫困難。五、對策關心老年人生活,讓特困老人走出貧困線,是老齡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全社會的責任。只有主管部門呼籲、政府投入、社會贊助、群眾參與,才能解決特困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等基本問題。1、加大政府救濟力度。政府應加大對老年社會福利資金的投入,為特困老年人提供特殊保護性措施,要建立政府救濟和社會互助相結合的制度。建立助老基金,基金的來源除政府劃撥一定數量的經費,還要發動社會各界的捐助,這筆基金專項用於對特困老年人的救助。對特困老年人生活上的困難和需求,政府要大力提供救助。對一些因病、因災致困的特困老年人,政府要在經濟上給予一定的救濟,動用特困基金,解決他們的生活問題。有關部門要建立定期走訪、慰問特困老人的制度,傾聽他們的意見,及時解決他們的問題。政府要制定幫助特困老人擺脫困境的傾斜政策。黨委和政府要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從而使下崗職工家庭擺脫困境,能夠承擔起家庭贍養職責。2、大力倡導社會贊助。對特困老年人,政府要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進行資助,為老年人獻愛心,幫扶老年人,救助特困老年人。從資金、技術、信息、幫工和實物等多方面,為特困老人家庭提供全方位幫助,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和人間親情。繼續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發動黨政機關、部隊和一些企事業單位及個人與這些特困老年人家庭結成幫扶對子,使他們的晚年生活有所保障。教育、衛生、工商、稅務和科技等部門要從自己的行業特點出發,做到有技術的送技術、有信息的提供信息,有資金幫助解決部分扶持資金,特別是工商、稅務等服務部門,要千方百計降低准入門檻,為特困老人子女從事力所能及的職業提供各種方便。每年在「三夏」大忙期間,可由共青團、婦聯等對象組成「助耕幫工小分隊」或「志願者服務隊」,無償為農村特困老人提供代耕代種等服務,切實減輕他們的勞動強度。同時要鼓勵和組織健康低齡老人在自願和量力的情況下,參與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增強自養能力。工會、共青團、婦聯和老齡等部門在節假日都要組織專人上門慰問,大力倡導多種形式的扶老助困送溫暖獻愛心活動。3、運用典型宣傳教育。加大《老年法》宣傳力度,營造家庭養老的氛圍。對不主動盡贍養義務的贍養人進行批評教育,做過細的思想政治工作,通過正反兩方面典型事例宣傳教育,使每位中青年人都懂得尊老養老是自己應盡的義務;老年人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要強化法制建設,加大依法調解贍養糾紛力度,對拒不贍養老人的子女,堅決將他們繩之以法,嚴懲不貸。對因懶惰而導致貧困的老年人,要耐心地做其思想工作,引導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讓這部分老年人能夠自食其力。使他們認識到「等、靠、要」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只有通過辛勤的勞動,才能由被動脫貧為主動脫貧。4、健全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政府要發揮在立法和行政中的特殊職能,最大限度地為老年人尤其是特困老年人服務,健全和完善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業保險制度,擴大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提高基本金的征繳率,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民政部門要擴大最低生活保障的覆蓋面,逐步提高城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對城鎮和農村中的一部分符合低保條件的特困老年人,應將他們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的范疇。積極完善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障制度。對患重病的特困老人當地政府要根據情況給予適當幫助,醫療部門也要實施適當的醫療救助,為特困老人發放醫療救助卡,享受一定的醫療優惠政策。如免掛號費、診療費、護理費等,其它醫療費用給予適當的減免,切實解決特困老人的養、醫問題。來源於網路,希望可以幫助你。

Ⅱ 在社區如何開展老年人服務

首先必須知道老年人的特點,他們的愛好和需求,有針對性進行服務,才能取得好的結果。

  1. 有的人喜歡唱歌,跳舞,可以組織合唱團,舞蹈隊,滿足他們娛樂和健身需求;

  2. 有的人喜歡打撲克,打麻將,下棋,打乒乓球------可以准備場地,創造條件,滿足他們的需求;

  3. 有的人喜歡健身器材,在小區設置一定數量的健身器材,滿足健身需求;

  4. 有的人年紀大,身體不太好,需要醫療保障,小區附近要有醫療急救的人員,設置,葯品,滿足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為120救護車到來之前做好救護;

  5. 有的人喜歡繪畫,書法,攝影,玩電腦,可以組織相關的培訓班,請老師上課;組織學會,協會,定期進行交流。

  6. 組織志願者和老年人談心,解決他們心裡憂愁,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Ⅲ 84歲獨居老人去世無人知曉,社區該如何保障獨居老人的安全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獨居老人,他們非常的可憐,沒人照顧,這不,就發生一起非常心寒的意外,一84歲獨居老人在家去世,竟然無人知曉,這背後,是不是我們所有人都要反思,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將進入老年化時代,全國老年人數將倍增,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獨居老人的安全怎麼保障呢?所以,作為社區應該給予高度關注,那麼社區該如何保障獨居老人的安全呢?個人覺得,社區應該建立健全的老年人檔案,並且定期做好訪問工作,確保獨居老人的安全,但是這樣也不是長久之計,畢竟他們獨居,所需要面對的安全隱患有很多,下面大家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下。

養兒為防老,所以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好好考慮這個問題,隨著爸媽的年紀變大,我們是要考慮給他們養老了。而不是把他們一個人拋在家裡,這樣對他們非常的不負責任,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

Ⅳ 社區該如何做好孤寡老人的監護工作

孤寡老人救助和監護的基本原則 社區孤寡老人救助和監護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居民臨時困難救助制度的補充和 完善,又是在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基礎上,對社區內孤寡老人生活困難給予救助和監護 的救助. 孤寡老人救助遵循以下原則 (一)、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二)、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三)、倡導社區互助的原則 (四)、鼓勵勞動自救

2.
孤寡老人救助和監護的對象、標准 本暫行辦法適用於居住在社區內所有常住孤寡老人.救助的標准,根據實際困難程度確定, 每戶每月定期不定期的進行走訪. 救助對象:主要是指那些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撫養人的或子女不在身邊的 (或撫養人和扶養人確無撫養和扶養能力的)老年人. 救助標准:孤寡老人除享有每月定期的低保救助標准外,對因遭遇重大

3.
救助和監護的程序 (一)、孤寡老人的低保救助及臨時困難救助程序按照《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和《城 市居民臨時困難救助暫行辦法》執行. (二)、孤寡老人的監護以社區幹部包干,做好各類回訪記錄和上報工作. (三)、社區要做好定期檢查和走訪,了解孤寡老人生活起居. 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可以編輯修改,等待你的下載,管理,教育文檔-為做好鼓樓區

Ⅳ 如何關注得到失獨老人,獲得失獨老人的信息

獨居孤寡老人不僅子女離家,而且喪偶,還獨自一人居住。是比空巢老人更弱勢的群體。據《2016年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重慶全市60周歲及以上達604.61萬人,佔比19.8%。這個龐大的老年群體,因人口流動帶來的獨居孤寡現象愈發顯現,獨居孤寡老人的生活狀況並不樂觀,能得到來自社區、公共部門的制度護佑和人文關懷顯得尤為重要。

當前獨居孤寡老人的現狀:

1、生活中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加上一些家庭中兒女外出謀生或遷徙他處,而老人們由於故土難移而依然留在原籍,導致不少老人常年獨居家中。獨居孤寡老人不僅缺乏來自子女的經濟資助、生活照料,還會陷入精神空虛、心理障礙的泥沼。如何保障老年人積極健康的生活,減輕青壯年人的負擔,這又成為社會面臨的又一個難題。

2、安全保護不足。獨居孤寡老人安全已成為牽動全社會的問題,一旦生病或發生意外,很難及時救助;有些老人因突發意外未能得到及時救治導致身體的傷殘甚至死亡,有的即便去世一段時間可能也沒人知道。

3、自理能力有限。獨居老人雖然大部分還有自理能力,掃掃地擦擦桌子這種輕活老人們還可以自己完成,可是像一些擦窗戶等爬上爬下的體力活,老人們已無能為力了。

4、亟待社會關愛。獨居孤寡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獨居時間的延長,身體、心理、精神的患病率上升,健康狀況,越來越需要社會關注並提供幫助。

關愛獨居孤寡老人的建議:

1、全方位摸底調查。由社區工作人員入戶開展摸底調查獨居老人基本信息,分類建立檔案掌握老人們的生活情況及健康狀況。建立60歲以上獨居孤寡老人資料庫,設立安全等級,按照等級高低,制定入戶照料、探訪頻次。通過對社區獨居老人健康狀況的調查掌握,有針對的制定護理措施,提振人文關懷,老人尤其是獨居孤寡老人的生存生態,才會得到根本改善。確保獨居孤寡老人難時有人幫、老時有人惦、病時有人管。

2、完善特殊智能養老服務設施。建議劃撥專項經費,逐步為60歲以上獨居孤寡老人們安裝應急鈴或者聯接社區服務中心的緊急求助呼叫器,老人只需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及時獲得鄰居或社區服務人員的救助。針對卧床、行動不便、疾病獨居老人,有針對性的配備急救葯品的「貼心小葯箱」,放在家中顯眼的位置發揮關鍵作用。

3、籌建「獨居孤寡老人關愛團」。由社區徵集志願者,利用給老人投遞報紙、雜志等的同

Ⅵ 就社區老年人生活狀況調查的提綱

就社區老年人生活來狀況調查的提綱自
(1)老年人基本生活情況:姓名,性別,經濟收入,身體健康狀況,有無伴侶,醫療保健情況(公費,私費),子女情況;
(2)日常生活情況:每日生活程序,主要活動;
(3)精神方面:有何種愛好,特長,參加什麼文化活動;
(4)願望:最希望什麼。鼓勵學生探詢老人的性格,情感,思想等深層次的問題,自行設計問題,鼓勵有個性的訪談。
(5).對調查結果進行分類、統計、分析,得出調查結論,寫出調查報告

閱讀全文

與社區怎麼核實老人生存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成為聖誕老人講的什麼 瀏覽:837
長壽眉易折 瀏覽:502
為什麼現在的父母都溺愛孩子 瀏覽:834
每月3500社保養老金領多少 瀏覽:909
父母總是欺騙孝順的女兒 瀏覽:402
2017年河南中人退休金 瀏覽:37
宋邵博重陽節 瀏覽:172
老年大學2020招生沈陽 瀏覽:764
局裡發的體檢卡怎麼感謝 瀏覽:59
優撫證退休金 瀏覽:673
咸陽老年大學網路 瀏覽:246
送老年人畫什麼好 瀏覽:85
重陽節作文200字三年級 瀏覽:789
老人腿摔壞了去醫院多少錢 瀏覽:914
交納十五年養老金最後能領多少錢 瀏覽:75
八十大壽老人家說什麼 瀏覽:401
2017陝西省退休工資文件詢 瀏覽:709
重慶個人補繳養老保險新政策2015 瀏覽:288
電廠多久會體檢一次 瀏覽:685
長壽拳 瀏覽: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