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護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注意哪些,盡量全面些。
1、重視和作好病人的思想工作,鼓勵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堅持進行癱瘓專肢體的鍛煉,屬防止關節畸形和肌肉萎縮,晴天可以帶病人出去曬曬太陽。
3、定期翻身按摩清潔患者身體,預防癱瘓病人生褥瘡;床鋪應乾燥松軟,注意保暖防止受涼;病人翻身時,應扣擊其背部,鼓勵咳痰,以防止墜積性肺炎;病人頭頸位置要注意避免阻塞、逆流。
4、多吃水果、蔬菜,以保證足夠營養攝入量,尤其是水、維生素和纖維素。早餐前先給一杯熱飲料(如熱開水、茶水、牛奶等),以促進腸胃蠕動。
5、養成排便習慣,防止便秘。
6、定期測量體溫、血壓,進食、飲水、排尿、排便記錄,為病人出現異常時提供第一手資料給醫生。
(1)養護老人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擴展閱讀:
「護理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的其它護理注意事項:
1、心理護理:不要以暴制暴,要對患者保持足夠的信心和耐心,不要當眾責備病人的不雅行為,可以選擇轉移注意力的方式來進行引導。
2、如果不良行為比較嚴重,可以尋求專業指導,及時就醫,給予葯物控制。
② 談談作為一名老年照護人員在對老年服務過程中應著重注意哪些禮儀規范
照護老年人其實是很辛苦的,需要耐心細心責任心。
一是態度要尊重。老年人特別是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其實是非常可憐的。他們心理很脆弱,而且什麼事都要指望別人,也容易引起人們的厭煩。所以,這樣的時候,有一個尊重的態度,就是最基本最必要的禮儀了。
二是言語要溫和。不能大聲呵斥,要和風細雨。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是動作要輕柔。不能粗暴,更不能虐待老人。
四是要遵守護理常規,多關心老人的疾苦,多關心老人的心理,及時響應老人的需求,給老人更多的臨終關懷。
③ 照顧80歲以上老人應該注意什麼
70—80歲的老人每天宜睡10小時左右,80歲以上的老人每天應睡11小時左右.,而在生活上則需要細心照顧,合理安排飲食,注意個人衛生
④ 老年人如何保養身體
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1、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不吸煙或喝酒有節制,睡眠七至八小時,平衡營養,注意攝取新鮮蔬菜、水果等,掌握飲食原則,餐量宜少、餐次宜多,進餐時,不能吃得過飽,最好能以半飽或八成飽為限。飲食以溫熱熟軟為宜,最忌粘硬生冷,如有條件可經常食用些蜂蜜。
2、合理的鍛煉,我們每天回家以後,盡量抽時間陪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出去轉一轉,散步是最好的鍛煉,而且時候老年人,我們拉著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的手到處走走,他們會因此健康很多。
3、鼓勵參加社區活動,我們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都有不同的性格,無論怎麼樣,我們都要鼓勵他們出去參加社區的一些老年人活動,因為老人多交流會促進身體健康。
4、保持愉快的心情,我們要隨時關注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的情緒,老人家的情緒很重要,直接影響到健康,所以大家要特別關注這一點,保證自己的老人有一個快樂的心情。
5、合理的營養搭配,我們家裡的老年人,對於自己的身體營養不是很關心,畢竟他們來自的年代是很艱苦的,所以我們要多注意他們的飲食,保證營養的均衡攝入。
6、旅遊是最好的健康調節,我們經常和自己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出去旅遊,這樣我們可以提高他們的興趣,旅遊本身就是一種身心的調節,一家人在一起是一種溫暖,世界上最好的親情療養。
⑤ 護理老人都有哪些問題要知道
老年人常常因為高齡、長期患病和傷殘等原因導致生活不能自理而卧床。隨著卧床時間 的延長,有很多伴隨的並發症也會相繼出現,在護理這樣的老年人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進食體位的問題: 長時間卧床的老年人有時經常反復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咳嗽、咳痰、 嗆咳等情況的發生,這些都與進食體位不當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卧床的老年人條件允許時應 以坐位或半卧位進食,即後背用被子或靠墊、枕頭等墊起,家裡有搖床的將床頭搖高,與床 呈 45 度~60 度角。這樣老年人進食或喝水時比較安全,不易出現嗆咳等情況的發生。飯後 盡量讓老人漱口或刷牙,及時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
翻身問題: 長期卧床的老年人如不注意定時翻身,極易出現壓瘡,如不及時處理,還會 引起嚴重的全身反應。所以,能自行翻身的老年人,一定要督促他們定時翻身(1 次/1~2 小時)。不能自行翻身的,協助其翻身,每次翻身時均給予拍背一次。
皮膚保護的問題: 每天可用溫水擦拭全身,減少汗液的刺激以及清潔脫落的皮膚碎屑。 冬天皮膚乾燥,可塗以潤膚的油脂類,滋潤皮膚。每次大小便後清潔肛門及女性會陰部,以 免因大小便清理不徹底刺激此處皮膚致腌紅或破損。
床單、衣服的問題: 老年人卧床後所有的活動都在床上進行,床單的清潔乾燥至關重要。 在衣服的選擇上也要選擇寬松、柔軟的棉質衣服,因為棉質衣服柔軟、易吸汗,汗多時也不 會貼在身上,使老年人感覺比較舒適。
房間通風問題: 每天房間內的通風換氣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老年人長期卧床後會出現 不明原因的煩躁、發脾氣、頭痛等問題。其實這些與房間內污濁的空氣有很大的關系。有些 老年人因怕受涼而不敢開窗通風,造成老年人的種種不適,又查不出什麼異常。所以在做好 保暖工作的情況下,每天通風 2~3 次,可使空氣流通,也可減少房間內細菌、病毒的存留, 也會增加舒適感。
⑥ 照顧老人應該注意什麼
老年人最大的一個認知特點是:往事歷歷在目,近景一片模糊。幾十年歲月的痕跡深深的烙印在他們的心裡,過往的苦難與歡樂,讓他們沉浸在遙遠的回憶中,是支撐他們生活的一個很重要的精神支柱。而眼前的人和事,他們卻絕大部分都記不住多少。由於長期獨居,加上過往的一些不愉快的經歷可能給老人留下了心理陰影,大多數的老人性格孤僻、古怪。這就需要我們有加倍的熱情和耐心,去融化老人的心,取得老人的信任……
那麼,如何與老人家交談? 1、態度: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臉上常帶微笑,讓老人能感受到你的親切感; 2、位置:不要讓老人抬起頭或遠距離跟你說話,那樣老人會感覺你高高在上和難以親近的,應該近距離彎下腰去與老人交談,老人才會覺得與你平等和覺得你重視他; 3、用心交流:你的眼睛要注視對方眼睛,你的視線不要遊走不定,讓老人覺得你不關注他,同性間可以摸著對方的手交談; 4、語言:說話的速度要相對慢些,語調要適中,有些老人撞聾(弱聽),則須大聲點,但還要看對方表情和反應,去判斷對方需要;
5、了解情況:要了解老人的脾氣、喜好,可以事先打聽或在日後的相互接觸中進一步慢慢了解; 6、話題選擇:要選擇老人喜愛的話題,如家鄉、親人、年青時的事、電視節目等,避免提及老人不喜歡的話題,也可以先多說一下自己,讓老人信任你後再展開別的話題; 7、真誠的贊賞:人都渴望自己被肯定,老人家就像小朋友一樣,喜歡表揚、誇獎,所以,你要真誠、慷慨地多贊美他,他就高興,那談話的氣氛就會活躍很多; 8、應變能力:萬一有事談得不如意或老人情緒有變時,盡量不要勸說,先用手輕拍對方的手或肩膀作安慰,穩定情緒,然後盡快扯開話題; 9、有耐心:老人家一般都比較嘮叨,一點點事可以說很久,你不要表現出任何的不耐煩,要耐心地去傾聽老人的話……
我們與老人接觸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
1、安全:永遠要擺在第一位!要小心地滑,扶好老人,掌握正確扶法;輪椅,老人坐上去時,一定不要讓輪椅動而導致坐空,推輪椅動作要緩慢,老人的腳要放好,雙手一定要放在大腿上,不要離開扶手的范圍! 2、老人記性行多數不好,避免問:「你還記得我嗎?」,老人家不願別人說他記性差,改說:「我又來看你啦!」,老人家覺得被重視了,會高興很多。 3、尊重老人的習慣:不要動老人房裡的擺設和其它物品。 4、不要隨便給老人吃你帶去的東西:如糖尿病人要低糖,腎病和高血壓患者要控制鹽
⑦ 老年人如何養生
1、注意衛生
要保持身體健康,生活中各種細節得注意,從衛生這方面入手進行調節,才能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上了年紀的人體質下降,身體逐漸衰老,免疫系統無法正常發揮功能,此時就應該講衛生。
飯前便後勤洗手,身體的清潔工作做好,通過保持身體干凈,衛生可以讓疾病遠離。因為講衛生可以防止身上附著著很多的細菌,病毒,通過這種方式讓疾病患病率下降。很多人不講衛生,很容易滋生細菌後入侵身體引發疾病。
4、作息正確
老年人想要正確養生還應該作息保持規律,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時間,疾病也可以遠離。很多人長時間作息不規律,沒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來延緩機體衰老,促進健康,久而久之疾病容易入侵。
而在保養身體的過程中老年人要注意睡眠質量的提高,保持情緒的放鬆,睡前不要經常運動,也不要過度吸煙喝酒,還要調整好睡眠環境,才能擁有高質量的睡眠讓健康靠近。
⑧ 為老人清潔護理時,注意哪些部位
失能老人的護理工作需要體力與腦力的結合,護理人員需要有自己的計謀和策略,掌握好方式方法,今天由西寧和睦給大家說說失能老人護理的四大注意事項。
一、非禮勿視非美德
失能老人的日常生活需要他人的幫助或完全依靠他人的幫助,其中還包括非常私人的護理,例如更換尿布和手動排便。有些老人比較排斥自己的隱私部位暴露在外人面前,甚至會為了拒絕清洗而打罵護理員。此時,我們不應該為了尊重老人所謂的隱私,遵從所謂的「非禮勿視」而選擇不給老人進行這些隱私部位的護理。
護理方法:
1.面對這些特殊情況,只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盡量讓老年人的同性護理人員進行照料,減少老年人的排斥心理。
2.在護理過程中為老人拉起床簾,並耐心地說服和安慰老人,以保護老人在護理人員以外的其他人面前的隱私。
二、要拘小節,斤斤計較
對待失能老人的護理是照顧和耐心上的問題,有必要密切注意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細微變化。不放過隱藏在老人心裡的小信息,減少潛伏著的對老人不利的因素。
護理方法:
1.注意清潔和護理隱藏的小部位:例如耳後,失能婦女的老年乳房下垂的覆蓋部分,腋窩,肘窩、腹股溝處、下肢曲窩處,腳趾頭縫隙間處。
2.注意老年人身體的一些細微變化。 在護理過程中,應定期檢查老年人的皮膚狀況,並注意背部、會陰部、肛周部的皮膚變化,這些是褥瘡易發部位,每一個細小的壓紅或異於平常的變化都有可能是褥瘡的誘因。
三、有所不為
失能老人的活動受到很大限制,尤其是中度和輕度失能老人,他們的思想和意識仍然很清晰,在護理過程中,我們要考慮到老人的想法和感受,謹言慎行,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護理方法:
1.在與失能人老人溝通的過程中,應根據我們以前學過的老人的基本情況和歷史背景,選擇對老人感興趣的話題。能讓老人高興的話題來進行談話,在「趨利避害,避重就輕」的交談過程中有意識地避開老人忌諱或是一些不開心的話題。同時,注意護理員之間的談話內容和談話地點的選擇,不要在老人面前談及一些敏感的話題。如:臨近過年,護理員之間當著老人的面討論回家的事宜,導致老人情緒波動,吵鬧著要回家,亦或是在別的老人面前討論另一老人的兒女如何如何孝順等等!
2.不要面對老人表達不滿,也不要在老人面前表現出因個人原因引起的煩躁和沮喪。
四、過猶不及,和而不同
許多失能老人可能會偶爾需要我們一些幫助。如果我們過度支持或過度護理,老年人的僅有功能將逐漸下降。對老人而言反而是一種傷害。所有的失能老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行動受到限制,但每個失能老人的具體情況以及失能的程度不盡相同。
護理過程應帶有「和而不同」的理念,對於老人要有著差異化和選擇性的科學護理。以上就是西寧和睦今天所要分享的內容。
⑨ 老年人如何保養
老年人的保養
要求和成年人基本相同,但由於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免疫機能上的變化而有其特殊性,因此,飲食上也應順其改變。老年人的膳食應注意:
(1)老年人應適當限制總能量的攝入,但蛋白質的供給必須充足,尤其應注意食物的用量和消化吸收率。如黃豆蛋白質含量高、質量也好,但老年人咀嚼不便,最好食用豆製品,如豆漿、豆腐、豆腐乾等。每日飲200毫升豆漿可得蛋白質6克。雞肉不僅蛋白質含量高,且肉質松軟,脂肪分布較均勻,故較易消化。魚肌肉纖維較短,含水分多而含飽和脂肪少,肉質細嫩,蛋白質消化率高達87%-98%。因此,雞、魚更適合老年人食用。糧食的蛋白質含量不高,但因是主餐,進食量較大,如200克麵粉可提供20克蛋白質,故可作為蛋白質的來源之一。但老年人對麵粉的凈利用率低於青年人。如主副食搭配適宜,在吃糧食的同時注意適當食用豆製品或動物性食品,可以充分發揮蛋白質互補的作用,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
(2)老年人每日脂肪總攝入量應限制在總熱量的20%-25%。老年人所需的亞油酸等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應保持適當的比例,一般以1.25:1為宜,因此宜選用植物油和飽和脂肪酸少的瘦肉、魚、禽以及野味肉,不宜多吃肥肉及豬油、牛油。
(3)應充分供給富含鈣、鐵及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的食物。富含鈣的食物有蝦皮、芝麻醬和乳製品等。乳類含有營養價值較高的蛋白質和鈣,也是維生素A、維生素B2的良好來源,只是含鐵較少。新鮮綠葉菜及紅、黃色瓜果類(如胡蘿卜、南瓜、杏子等),含維生素A、維生素C較豐富,也宜多選用。海帶、紫菜中鉀、碘、鐵的含量較多,對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有益。經常選用貽貝、淡菜、海帶、蘑菇、花生、核桃、芝麻等則可增加必需微量元素鋅、硒、銅等的攝入量,也有助於防止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4)老年人還應適當選用粗糧,如小米、玉米、燕麥、紅薯等。食用粗糧制的麵包比精白麵包具有更高的營養價值,它含維生素B1較多,因而有助於維持老年人良好的食慾和消化液的正常分泌。同時,所含的食物纖維可刺激腸道使其蠕動增加,可防止因食物纖維不足而發生大便乾燥,甚至便秘等。
另外,由於老年人牙齒脫落往往咀嚼不好,消化吸收功能差,菜餚烹調應使之既易於消化,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中原有的營養成分。膳食安排以少食多餐為宜,一天可三餐主餐,兩次加餐。食譜應多樣化。早餐要注意質量,晚餐量不宜多和注意清淡。還應忌煙、酒、咖啡和辛辣刺激性強的食品。總之,平衡膳食是增強老年人體質和延緩衰老的基礎。
⑩ 老年人養生有哪些重點需要注意的
無限極建議,老年人養生應遵循以下原則:
原則一:飯菜軟爛,喝茶內有道
老年人消化功能減弱,容要有合理的營養膳食結構,而粥有軟、爛、稀的特點,便於進食,又便於消化,是老年人飲食的有益選擇。
茶是養生佳品,但老年人喝茶要掌握「清淡為好,適量為佳,飯後少飲,睡前不飲,即泡即飲,忌茶服葯」的原則。
原則二:堅持運動,強度適宜
原則三:積極樂觀,保持信心
原則四:順應四時,生活規律
老年人養生,更應該以調和陰陽、順應四時為重。根據四時變化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建立符合自身生物節律及自然界陰陽消長的活動規律,以保證身心健康,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