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50歲是什麼之年70歲是什麼之年

50歲是什麼之年70歲是什麼之年

發布時間:2020-12-26 22:56:52

㈠ 20歲稱為什麼之年 50歲稱為什麼之年 70歲稱為什麼之年

20加冠
50知天命
70古稀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㈡ 30歲( )之年、40歲( )之年......70歲( )之年

古人稱男子二十年為(
弱冠
)之年,三十歲為(而立
)之年,五十歲為(知命),六十歲為(
花甲
),七十歲為(古稀)之年,一百歲為(
期頤)之年。

㈢ 50歲,60歲,70歲,100歲的人分別是什麼

50歲是知命之年、60歲是花甲之年、70歲稱為古稀之年、100歲是期頤之年。

知命之年——作賓專語;指50歲,用於男性。

花甲屬之年——花甲:舊時用天乾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花:形容干支名號錯綜參差。指六十歲。

古稀之年——偏正式;作賓語;指男性70歲。

期頤之年——用以指活到百歲之人。

(3)50歲是什麼之年70歲是什麼之年擴展閱讀

其他年齡段稱呼:

1、嬰兒:人初生。

2、襁褓:泛指一歲以下。

3、孩提:兩至三歲。

4、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5、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恆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6、總角:幼年泛稱。

7、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發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8、黃口:十歲以下。

9、幼學:十歲。

10、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11、豆蔻年華:女子十三四歲。

㈣ 古人稱20歲為_____之年,30歲50歲,60,70歲100歲分別為_______之年.

童年稱為垂髫之年,來10歲稱為幼學之源年,男子20歲稱為弱冠,30歲稱為而立之年, 40歲稱為不惑之年, 50歲稱為知命之年, 60歲稱為花甲之年,
70歲稱為古稀之年, 77歲稱為喜壽之年, 88歲稱為米壽之年, 99歲稱為白壽之年, 80、90歲稱為耄耋之年, 100歲稱為期頤之年。

㈤ 古人稱男子二十歲什麼之年,三十歲為什麼之年,五十歲為什麼之年,六十歲呢,七十歲呢,一百歲呢。

1、20歲

加冠:指男子20歲。

古時男子20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弱冠:古人20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

2、30歲

而立(而立之年):30歲,因為《論語》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始室:30歲。《禮記·內則》:「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壯:正當壯年,古代30歲為壯。

3、40歲

不惑(不惑之年):40歲為「不惑之年」。

4、50歲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歲。

5、60歲

耳順、耳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60歲以上。

耆[ qí ]:古稱60歲的人為「耆」。

6、70歲。

從心之年:70歲。

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耄[mào]:古稱80歲至90歲的年紀,形容年老,引申為昏亂之義。

耋[dié] :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

喜壽:指77歲,草書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歲。

7、80歲

耄耋之年、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傘壽:80歲壽辰。因傘字的草體形似八十,故稱「傘壽」。

中壽:80歲以上。

米壽:88歲。因米字拆開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歲。

8、90歲

上壽:90歲為上壽。

白壽:99歲,百少一為99,故借指99歲。

9、100歲

期頤:百歲高壽。

茶壽:108歲。茶字上面廿,下面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歲。

雙稀、雙慶:140歲。

㈥ 年過花甲、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古稀之年分別指多少歲

1、年過花甲[ nián guò huā jiǎ ] 花甲:舊時用天乾和地支相互配合作為紀年,六十年為一花甲,亦稱一個甲子。形容一個人年齡已經超過60歲。

2、而立之年[ ér lì zhī nián ] 人到三十歲可以自立的年齡。後為三十歲的代稱。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翻譯: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

3、不惑之年[ bù huò zhī nián ]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為40歲的代稱。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

翻譯: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

4、古稀之年[ gǔ xī zhī nián ] 稀:少。指人到七十歲。

出處: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翻譯: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

(6)50歲是什麼之年70歲是什麼之年擴展閱讀

同類詞語:

1、三十而立[ sān shí ér lì ] 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翻譯: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

2、年登花甲[ nián dēng huā jiǎ ] 花甲:用干支紀年,指六十歲。年紀已到六十歲。

出處: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十六: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翻譯:手裡揉搓著六十花甲子,循環往復如同撥弄著珠子一樣。

3、年逾古稀[ nián yú gǔ xī ] 指年齡已超過七十歲。

出處:唐·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翻譯: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

㈦ 20歲是什麼之年30歲是什麼之年,40歲是什麼之年50歲呢,60歲呢,70歲呢,100歲呢

三十而立之年,四十不惑之年,六十花甲之年

㈧ 50歲,60歲,70歲,八九十歲,百歲,分別稱什麼年

嬰兒:人初生襁抄褓:周歲以下襲 孩提:2至3歲、垂髫:童年 髫年:女孩7歲 齠年:男孩7歲 黃口:10歲以下 舞勺:13歲至15歲 舞象:15歲至20歲 豆蔻:女子13歲 及笄:女子15歲 弱冠:男子20歲 而立:30 不惑:40 知天命:50 花甲,耳順:60 古稀:70 仗朝:80 耄耋:90 期頤:100

㈨ 60歲 70歲 八九十歲分別稱為是什麼之年

60歲:花甲之年。

70歲: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

八九十歲: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

拓展資料:

60歲

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

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以上。

花甲:天乾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花甲:我國古代用干支記時間。所謂干支,是天乾地支的簡稱。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乾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花甲之年」來指人到60歲了。

花甲:指六十歲,用干支紀年,錯綜搭配,六十年周而復始。

還歷之年:指60歲。

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下壽:指60歲以上。

耆[qi]:古稱六十歲的人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為耆。

70歲

從心之年: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70歲為「從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歲,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詩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人就多依此詩,稱70歲為「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均指70歲。

耋[dié]: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圍之年:指70歲。

懸車之年:指70歲。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歲。

耄:指八九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鹽鐵論·孝養》中寫道:「七十曰耄。」《禮記·曲禮》說:「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爾雅·釋言》註:「八十為耋。」把上面幾種說法合起來,我們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壽,大約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歲的年紀。耄,七八十歲的年紀。耄(mao)耋(die)指八九十歲。毛傳又雲:「耋,老也,八十曰耋。」後人因稱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歲。九十歲也可稱耄耋之年。

閱讀全文

與50歲是什麼之年70歲是什麼之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加入老年人社保 瀏覽:6
社會實踐孝順父母 瀏覽:778
孩子敬老院慰問 瀏覽:85
寶雞老年大學學費是以 瀏覽:284
老婆出軌孝順 瀏覽:685
老年人說話聲輕怎麼回事 瀏覽:287
養生店泡腳多少錢 瀏覽:27
長壽習慣是什麼意思 瀏覽:754
中年人上老年大學條件 瀏覽:957
鹽城市養老保險處 瀏覽:304
又什麼枸杞養生 瀏覽:662
重慶長壽老賴 瀏覽:433
老年人買什麼洗衣機好用 瀏覽:349
把送老年人健康 瀏覽:888
河南熱療汗蒸養生館加盟要多少錢 瀏覽:715
長壽協會會長 瀏覽:684
加強老年大學各項管理制度 瀏覽:259
如何對抗無理取鬧的父母 瀏覽:44
國畫老人喝茶怎麼落款 瀏覽:3
連雲港法院扣劃養老金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