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便拉血幾年了怎麼回事
您好:
很高興為您解答
大便出血的原因很多如肛裂,痔瘡,直腸息肉,潰瘍性結直腸炎,結直腸腫瘤等均可導致便血。
痔瘡出血:特點,為鮮血,呈滴血、射血,無痛性,
肛裂:特點 便後紙擦帶血或滴血 為鮮血伴便時便後肛門疼痛不適,
結直腸炎:出血多為粘液血便 多伴有腹痛腹瀉等不適,
結直腸腫瘤:出血多為暗紅色血或血塊,早期多伴有大便習慣改變,腹瀉便秘交替進行等等。
為了避免誤診誤治,建議你先到當地肛腸專科醫院就診或就近到正規醫院肛腸外科就診,做必要的直腸指診及肛門直腸鏡檢查,必要時行電子腸鏡檢查。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有什麼問題可以再次咨詢我,祝您身體健康。
② 八十多歲老人吐血是什麼原因
很多老人的身體體質都很虛弱,容易出現一些突發的狀況,比如說老人突然吐血,八十多歲老人吐血有什麼原因呢?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八十多歲老人吐血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八十多歲老人吐血的原因
老年人吐血和拉血一般來說,中醫來講是由於胃腸道過於燥熱所造成的,人的身體如果有積熱現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火現象,有可能會從外表散發出來,比如有了食火最初的表現就是食慾不振,再稍微加重可能就是口鼻生瘡了。
有時候肺胃過於熱盛,也就是上火太嚴重,就有可能鼻子出血。鼻子出血是上火嚴重比較多見的一個症狀。而你所說的吐血現象在平常上火中是不太常見的,所以還是建議你帶老人去醫院檢查一下吧,看有沒有其他方面的疾病比較好。
便血是胃腸道過於燥熱影響的,老年人胃腸道蠕動比較慢,可能也不經常做運動,所以就更會造成胃腸消化功能差了,所以就會有排便困難,大便乾燥,大便帶血的症狀了。長期大便乾燥帶血很可能會生痔瘡。
最常見為胃十二指腸潰瘍,約有50%以上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是由胃十二指腸潰瘍所引起。肝硬化導致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 、出血約佔25%。大量喝酒或長期服用某些葯物如激素如強的松或解熱鎮痛葯 如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等 易引起胃十二指腸粘膜糜爛,誘發胃十二指腸潰瘍,並發上消化道出 血。另外,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 常見疾病。對於有上消化道出血且年齡偏大的中老年人,特別是伴有慢性貧血的胃病患者應警惕胃癌的可能性。
一般說來,青年人的上消化道出血多為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中老年人除了胃十二指腸潰瘍外,還應考慮胃 癌因素。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主要症狀為 吐血和解黑便。出血量多、急,可表現為吐血;出血量少、慢,則以 解黑便為主。有吐血的病人在嘔 血之後的數天之內解黑便。吐血的顏色可由出血量、出血的速度和在胃內停留的 時間不同而表現為咖 啡色、暗紅色或鮮紅色。吐血之前往往有惡心和上腹部俗稱心窩不適感。吐血較多,且伴 有較重的 休克症狀,如頭暈、心慌、煩渴、出冷汗、暈厥,屬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較危重。
八十多歲老人吐血怎麼辦
1 安靜休息 ,不要恐慌,頭偏向一側或取半卧位,及時清理病人口鼻腔的血塊,保持呼 吸道通暢。大咯血時頭低足高以順位 引出血液,以防咯出的血吸入氣管造成窒息。痰中帶血可口服止 咳葯和鎮靜葯,減輕胸部震動而止血。
2 病人胸部可放置冷水袋壓迫止血。
3 適當應用止血葯 ,如安絡血、止血敏、維生素K3、雲南白葯、三七粉等。
吐血的治療方法
1 注意生活起居有節,有能過度勞累。
2 飲食調量適宜,不能暴飲暴食或過飢過飽,忌辛辣之品過量飲酒。
3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防止外邪侵襲人體,尤其在寒熱交替季節,防止感涼誘發。
4 對素有胃脘疼痛舊疾者,既要注意不能勞倦過度,又要避免七情 *** ,以免復發。
吐血可以是上消化道出血,也可以是支氣管擴張的咯血。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主要有4種,最常見為胃十二指腸潰瘍,約有50%以上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是由胃十二指腸潰瘍所引起。肝硬化導致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約佔25%。大量喝酒或長期服用某些葯物如激素如強的松或解熱鎮痛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芬必得等易引起胃十二指腸粘膜糜爛,誘發胃十二指腸潰瘍,並發上消化道出血。另外,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見疾病。對於有上消化道出血且年齡偏大的中老年人,特別是伴有慢性貧血的胃病患者應警惕胃癌的可能性。一般說來,青年人的上消化道出血多為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中老年人除了胃十二指腸潰瘍外,還應考慮胃癌因素。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主要症狀為吐血和解黑便。出血量多、急,可表現為吐血;出血量少、慢,則以解黑便為主。有吐血的病人在嘔血之後的數天之內解黑便。吐血的顏色可由出血量、出血的速度和在胃內停留的時間不同而表現為咖啡色、暗紅色或鮮紅色。吐血之前往往有惡心和上腹部俗稱心窩不適感。吐血較多,且伴有較重的休克症狀,如頭暈、心慌、煩渴、出冷汗、暈厥,屬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較危重。
對於反復發作胃十二指腸潰瘍或有並發出血者,除了根治胃幽門螺桿菌外,維持治療是防止復發的一項重要治療措施。這種維持治療以H2受體拮抗劑如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為主,目前比較多採用標准劑量的半量於睡前頓服。維持治療時間長短應根據病情決定,短者3-6個月,長者1、2年,或者更長時間。
③ 老年消化道出血的治療
(一)一般治療:卧床休息
(二)補充血容量
(三)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處理:1.胃內降溫 2.口服止血劑 3.抑制胃酸分泌和保護胃粘膜 4.內鏡直視下止血5.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的非外科手術治療。
(四)下消化道大量出血的處理 基本措施是輸血,輸液,糾正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休克。內鏡下止血治療是下消化道出血的道選方法。
(五)手術處理。 (一)一般處理
1、大量出血 加強護理、禁食、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通常,吸氧、記錄尿量及排出血液量,嚴密觀察神志之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膚色、靜脈充盈等情況,有條件者行心電血壓監護,必要時行中心靜脈壓測定。
2、中少量出血 根據出血量,年齡、伴隨病變等給以相應的護理,觀察和監護。嘔血、中等以上出血和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絕對卧床休息嚴格禁食,其餘患者一般可適當近食流質或半流質。
(二)補充血容量
老年人對缺血耐受力差補充血容量應更為積極,輸血指征應相對放寬。大量或較大量出血後,應盡快建立靜脈通路。首先應迅速滴入復方氯化鉀溶液或5%葡萄糖鹽水,嚴重休克時應輸入血漿、濃縮紅細胞。一般按75ml/kg體重推算正常血容量。對於中度休克,即收縮壓9.31—11.97kPa(70-90mmHg),脈率110-130次/min,伴有暈厥、蒼白、皮膚濕冷等低血容量症狀時,其輸血量相當正常血容量的25%,嚴重休克,即收縮壓<9.3kPa(70m mHg)(如老年人原有高血壓者應注意原血壓的變化),其首次輸血量為正常血容量的40%-50%。老年人對連續大量輸血的耐受性很差,如可能應測定中心靜脈壓,有助於評估輸血(液)量,並可及早發現是否存在輸液過多和充血性心衰。若脈搏由細弱、快速轉為有力和正常速率,肢體由濕冷轉為溫暖,血壓和中心靜脈壓接近正常,每小時尿量超過30ml,提示血容量已補足。當病情處於平穩狀態時,應逐漸減慢輸液速度尤其要注意老年人心、肺、腎功能不全者,嚴防因輸液、輸血速度過快或總液量過多而導致急性肺水腫,在糾正失血性休克治療中,一般不主張先用升壓葯物,在血容量基本補足後仍有血壓低者可考慮升壓輔助糾正休克,改善血管活性。
(三)止血
1、上消化道出血
(1)葯物治療: ①生長制素:可用奧曲肽(人工合成的生長抑素八肽),首次100μg皮下注射或靜脈注射,可根據部位的不同選擇劑量和給葯時間。本葯有抑制胃酸、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分泌,減少內臟血流,減低門靜脈壓力,減少食管胃底曲張靜脈的壓力和血流量,保護胃黏膜等多重作用,對消化性潰瘍和急性胃黏膜病變止血率為87%-100%,對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止血率約為70%—87%。 ②垂體後葉素:也可減低門靜脈壓力而止血,以往為本病主要治療葯物。但不良反應多,可誘發心絞痛、心律失常等,於老年人不宜。僅在受經濟等條件限制,不得已時,謹慎使用。有心臟病、高血壓者禁用。與硝酸甘油聯用可使不良反應明顯下降,並可減少出血復發率。 ③血管收縮劑:去甲腎上腺素6—8mg,加生理鹽水30—100ml口服,1/6—8h生效快。吸收少,代謝快,故不影響心率、血壓、但要慎防消化道黏膜的缺血性損害。濃鹽水灌胃、孟氏液口服或內鏡下噴灑等方法作用相似。 ④止血劑:局部可用凝血酶、雲南白葯、白芨制劑、紫朱草制劑等。全身(靜注、肌注)可用巴曲酶。凍干凝血酶原復合物用於有凝血機制障礙者。其他止血葯如酚磺乙胺等形成不肯定。 ⑤抑酸劑: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組織的自我消化,降低局部PH值有利於血小板的聚集和出血部位凝血塊的形成,是大部分上消化道出血最基本的治療手段。相當部分病人經抗酸治療即可止血。可用質子泵抑制奧美拉唑,40mg靜脈注射1—2/d,或40mg靜脈滴注,出血控制後改為口服。抑酸效強,不良反應少,對消化性潰瘍止血率達到90%以上。也可用H2受體拮抗劑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先靜滴、病情好轉後改為口服。
(2)三腔氣囊管壓迫止血:為以往治療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主要方法,短暫療效約80%,但短期內再度出血發生率高,且病人較痛苦應用中須慎防黏膜受壓壞死,氣囊滑出堵塞咽喉、吸入性肺炎等並發症,現多在酚磺乙胺未能滿意止血時配合使用。
(3)內鏡治療:具有針對性強,止血效果好等優點,但老年患者往往難以接受。①內鏡下噴葯:適宜於局限性病變,葯物有5%孟氏液、凝血酶、巴曲酶等,但應注意,孟氏液可引起強烈的平滑肌痙攣,患者可有強烈惡心有時甚至因強烈痙攣而無法拔鏡。可在直視下用少量孟氏液准確地噴灑在出血部位,一般用量2—5ml,最多不超過10ml。②內鏡下電灼、微波凝固、激光光凝或高頻電凝止血,③內鏡下金屬夾止血法:對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止血成功率為50%左右,④內鏡下血管結扎止血法,難度大,但療效較好,並發症少。⑤內鏡下血管收縮劑或硬化劑注射止血,止血總有效率為85.4%但可發生食管潰瘍、胃潰瘍、胸腔積液,縱隔炎等並發症,僅適用於其他方法無效而又不宜手術的高危病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可因伴有血管硬化而持續或反復不止,此時可考慮用高頻電凝或激光,但應嚴格掌握指征,慎防動脈出血、穿孔等並病症。
(4)血管內介入治療: ①葯物灌注治療:是經動脈導管持續輸入生長抑素或血管加壓素等達到止血目的。但會加重高血壓,引起心動過緩,心肌缺血、腸缺血、周圍血管缺血導致相關性血栓形成等並發症。 ②栓塞療法:採用不同的栓塞劑如明膠海綿,金屬圈等,經動脈導管選擇性置放入出血部位的供血動脈,使其形成暫時性或永久性栓塞達到止血目的。
(5)手術治療:應根據病人的年齡、全身狀況、出血速度、出血原因及內科治療效果而定。如果失血量較大,出血速度較快,每小時輸血500ml左右仍不能維持血壓或反復出血,血壓不穩定者或疑有腫瘤並消化道梗阻者應考慮外殼手術治療,但急診手術比擇期手術死亡率高,故原則上應通過非手術的綜合治療,力爭止血後病情平穩或恢復一段時間再擇期手術。而且手術後有發生殘胃癌等病變的危險性,故決定手術應慎重。
2、下消化道出血
(1)下消化道出血一經查明原因多先行保守治療,可直接針對病因治療,如抗炎、抗阿米巴、息肉摘除等。對大腸良性出血病變還可採用冰鹽水灌腸,一般將8ml去甲腎上腺加入100—200ml生理鹽水中保留灌腸,使局部血管收縮而止血,絕大多數患者經此治療可達止血目的,然後做進一步病因治療。
(2)內鏡下止血:如局部噴灑或注射止血葯物、切除息肉等,為治療大腸出血的有效手段。當內鏡檢查發現出血系淺表病灶,可用5%孟氏液、去甲腎上腺素、凝血酶、醫用黏合膠噴灑,這些葯物有強烈的收斂、血液凝固作用。也可在出血灶周圍注射1/100腎臟先素液止血。但更多的是採用高頻電凝、激光、冷凍等方法止血。值得注意的是,當出血部位廣泛或局部出血顯示不清時,應避免用高頻電凝止血。
(3)血管介入治療: ①經導管注入垂體加壓素,注射速度為0.2—0.4U/min,值得注意的是腸缺血性疾病所致的出血,垂體加壓素滴注會加重病情,應為禁忌。還可選擇巴曲酶等止血葯。 ②選擇性動脈栓塞療法,分暫時性和永久性兩種,適用於有外科手術禁忌證、一般內科方法止血失敗的兵力。對於消化道出血嚴重,但又不能手術的患者,可先行栓塞,待病情穩定後擇期手術。
(4)其出血葯的應用:酚磺乙胺通過減少內臟血流而止血,可用於大出血,特別是小腸腫瘤或血管畸形出血,內鏡難以到達,其他內科方法難以奏效時,加壓素(神經垂體素)可用於大出血,但不良反應大,老年人應慎用,有心臟病、高血壓者禁止永遠。必要時還可用雲南白葯、巴曲酶、酚磺乙胺、氨甲環酸等。
(5)外科手術:一般應先查明出血部位和原因,再考慮是否需要手術治療。惡性腫瘤等出血宜行手術治療。 ①擇期手術:大部分下消化道出血的病例經保守治療,在出血停止或基本控制後,通過進一步檢查明確病變的部位和性質,如有手術適應證、應擇期手術。 ②急診手術:急診手術的適應證為:保守治療無效,24h內輸血量超過1500ml,血流動力學仍不穩定者,已查明出血原因和部位,仍繼續出血者,大出血合並腸梗阻、腸套疊、腸穿孔或急性腹膜炎者。
(四)其他治療
1、處理繼發病變 急性腎衰竭,按休克引起的急性腎衰竭處理。對感人、肝性腦病等給以相應治療。對於失血後貧血,可補充鐵劑並適當增加蛋白營養,血止後一般恢復較快,多糖鐵復合物是一種呈螯合狀態的非離子鐵劑,用量小,吸收全,不良反應小,口服150mg,1/d,老年人嚴重貧血可能加重原有的心、腦腎等損害,必要時應輸紅細胞補充。
2、治療原發及伴隨病變 老年人往往有心臟等重要器官的基礎病,消化道出血後,這些伴隨病變可能失血性損害相互牽連而影響病情的演變。因此,在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搶救中,應兼顧並重視心臟病等伴隨病變的治療,這往往成為搶救能否成功的關鍵。
④ 老人突然吐血死亡
您好,考慮與胃喉等的出血是相關的,建議盡快就診進行造影的檢查,進行明確和治療,嘔血還是要引起注意的!
咳血的血一般來自氣管、肺等呼吸器官。吐血大多來自食道、胃等消化器官。便血主要是消化道出血的反映,無論哪種出血,都要及時檢查原因,並迅速採取治療措施。
咳血咳血一般都是鮮紅色的血,並帶有液體,要讓病人保持最舒適的姿勢,取俯卧或仰卧位,但臉要側著,以防咳血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要保留好咳出的血,送醫院檢查。通過咳嗽,咳出郁積在呼吸道內的血塊,有助於防止窒息,並使病人舒服些。可以用手摩挲病人背部,促使病人咳嗽。如咳血量大且反復發生,要馬上送醫院檢查治療。
吐血吐血的血一般都呈咖啡色或黑紫色。碰到吐血病人時,首先要馬上讓病人取左側卧位,頭略微向後上抬起,防止嘔吐物堵塞氣管,引起窒息。同時用干凈手帕等清除病人口中的殘留嘔吐物。待病情略好轉時,讓病人雙腳墊高,保持防休克姿勢,靜靜地讓其休息,並在病人腹部墊上紗布後放上冰袋冷敷,使病人增加舒服感。這時千萬不要給病人喝水或吃東西。
便血發現大便摻血,應他細觀察便血的顏色和形狀,並留取樣本送醫院檢查。便血的顏色大體上有:一是像柏油樣大便,這大都是胃或十二指腸上消化道的出血。二是大便表面摻著紅色的血,一般是大腸、直腸的出血。肛門破裂引起的便血情況也不少。此時在黃色的大便上有點滴鮮紅血,大便與鮮血不混合。總之,要仔細觀察,並去醫院檢查,在醫生明確診斷前,應控制飲食,安靜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