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60歲以後腳會變形嗎
這個因人而異,不一定就是60歲以後
有的人很早就變形了,40,或者是50多歲。
每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個部位都會有點變化
腳因為負重,可能大部分人都會有變化。
不過到目前為止,我的變化不大。我61了
『貳』 60歲為什麼腳還出汗
身體好,腳是排汗的,說明新陳代謝旺盛
『叄』 60歲老人的腳踝上像斑一樣的是什麼原因
色素沉著
『肆』 求助:60歲的老年人腿軟、頭暈可能是什麼原因求解
老年人,出現頭暈、腿軟的症狀,要考慮椎基動脈供血不足的情況。
椎基動脈供血不足是指由於腦動脈硬化、頸椎退行性變、骨質增生、骨刺形成等,直接壓迫椎動脈等,導致腦部供血不足;誘發一系列缺血症狀。這些症狀常為發作性,歷時短暫,一般不超過24小時即逐漸恢復而不遺留重要功能缺陷,也稱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椎基動脈供血不足的主要表現為:(1)急性起病,中老年多見,多伴有頸椎病,可反復發作;(2)眩暈或頭暈多伴惡心、嘔吐、耳鳴;(3)共濟失調,表現為站立不穩,踩空感,走路時向患側傾斜;(4)半身麻木、肢體無力、腿軟,言語不清、視物模糊、復視、頭痛等。(5)短暫性遺忘等。
疑有腦供血不足的症狀,可做腦CT、腦多普勒血流圖、頸椎片等檢查,以明確診斷。發生椎基動脈供血不足的症狀後,應積極治療。防治腦梗塞或其他腦意外的發生。
『伍』 60歲老人腳腫是什麼原因
腫是老人常見的一種現象,引起腳腫的原因很多,不少還是疾病的預兆,因此要認真對待。
專家建議,老人出現腳腫,應該先去醫院檢查,找出腳腫的原因,從而對症下葯。如果腳腫並伴有劇烈疼痛,應該去醫院骨科檢查;如果是臉部也有腫脹,就要去腎內科檢查;如果伴有心慌、氣喘、憋氣,該去心內科檢查;若其他症狀不明顯,那老年人應該去醫院老年科檢查。
預防腳腫首先要防止相關疾病,比如不抽煙、避免大量攝入鈉鹽以預防冠心病等。老年人尤其要注意足部保潔、保暖,營養攝入要全面。平時避免長時間站立,適當增加局部運動,還要密切注意控制葯物副作用。如服用某種葯物後,腳部有腫脹現象,應立刻去醫院。
如果腳腫伴有劇痛,那老人應採取一些靜止性的運動,避免登山、舉重等運動,以防症狀加重。
『陸』 你好,我爸今年60歲糖尿病10多年了,最近這一年,他的腳開始是腳指頭麻木,有的時候像抽筋了一樣疼
如果傷口不是很好長,優先考慮糖尿病的血糖控制很差。
出現腳趾頭麻木不適,伴隨有抽筋,說明已經出現了周圍神經病變。
而且病史長,10餘年,而且60多歲,有並發症的出現,現在是有傷口的出現,建議是四針強化控制血糖。(具備了糖尿病足發病的危險因素)
監測5個點的血糖
空腹,三餐後2小時,睡前22:00
這個時候傷口恢復需要營養,加上60歲符合老年人,血糖這種時候勿過於嚴格,防止低血糖性腦病出現,同時也有助於傷口癒合。
建議是空腹控制在7-8.0mmol/L左右,餐後控制在12-13.0mmol/L. HbA1c 控制在7.0-7.5%
並且蛋白質根據中國膳食寶塔中攝入占總能量的10-15%,糖尿病需要營養的患者可放寬至10-20%
碳水化合物可稍縮減至50-60%
一定要多攝入蛋白,才能促進傷口的癒合,同時血糖稍放寬,但是不是過高,比如隨機血糖19.0mmol/L,這就明顯不達標,所以嚴格控制血糖,使點和點之間血糖波動不超過2.2mmol/L,當天最高點和最低點之間不超過4.4mmol/L(波動越大,對於傷口恢復和並發症,靶器官的損害就越不利)
具體飲食及治療,建議至當地醫院內分泌科咨詢門診醫生,希望能夠幫助您,望採納。
『柒』 我60歲了男的最近倆三年腳經常出汗是怎麼回事
最近這兩三年腳經常出汗,可能是歲數大了,身上的濕氣,所以就從腳上出來了,
『捌』 我爸60歲,腳一到晚上就酥麻,腳底還癢,還經常上廁所,醫院查不出問題。有類似情況的人嗎該怎麼辦
每天晚上用熱水加艾葉泡腳,會有助於康復的
『玖』 60歲為什麼腳還出汗
你是不是還感覺下肢特別涼啊,還常常睡不安穩,精神倦怠
手腳出汗過多中醫認為是內腎虛,腎虛主要分腎容陽虛和腎陰虛,你的情況屬於腎陽虛,建議每晚泡腳,可以在水中加些明礬。同時食補,可以吃些羊肉,狗肉,肉桂等暖腎食物。加強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最好去看中醫。切忌隨便用葯。祝你早日康復。
『拾』 60歲的老人腳經常發硬怎麼回事
去醫院檢查一下吧
肯定是有什麼問題了
才會有你說的那個症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