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長壽老人 > 雲何得長壽

雲何得長壽

發布時間:2024-04-04 04:52:10

Ⅰ 雲何偈 是什麼

在常見的金剛經版本中,經前有一首名為《雲何梵》詩偈,全文是:雲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雲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這四句詩裡麵包括了前面提出的三個問題和對佛陀回答的請求,也隱含了相應的答案。
第一句,問怎麼樣得到如金剛一樣長壽不壞的身體呢,這個問題的重點是在問「身」,即有沒有長壽不壞的身體呢?這個問題是通過建立實相的本體論來解答的,實相,也稱為法身。對應本經的名字,是「金剛」兩個字。
第二句,問以什麼樣的因緣,內因外緣,也就是具有什麼樣的內外部條件時,才能得到金剛不壞身那樣巨大的堅固力量呢。提問的重點在「因緣」兩個字。答案是能夠准確的認識到這個本體,這是方法論,也是認識論。從認識論的角度來說,就是要有智慧,對應本經的名字,是「般若」兩個字。
第三句,問怎麼樣通過本經的學習到達解脫的彼岸呢。提問的重點是怎麼樣到彼岸。這里提出通過般若智慧的不斷的實踐運用,就可以到灑脫自在的彼岸,這是本經的效用論。對應經名,是「波羅密」三個字。

Ⅱ 梵唄的文本

魚山梵唄,就贊嘆文本而言,唐代以前流行的主要有《如來唄》、《雲何唄》和《處世唄》三種。
《如來唄》有二偈,出《勝鬘經》。其一為「如來妙色身,世間無與等;無比不思議,是故今敬禮」;其二為「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歸依」。此二偈均為行香贊佛時所唱,故又稱為《行香梵》。
《雲何唄》亦有二偈,出《涅盤經》。其一為「雲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其二為「雲何於此經,究竟到彼岸?願佛開微密,廣為眾生說」。
《處世唄》出《超日明經》,即「處世界,如虛空,如蓮花,不著水;心清凈,超於彼,稽首禮,無上尊」。
其中,《雲何唄》與《處世唄》至元代仍然流行於寺院(見《敕修百丈清規》卷五《沙彌得度》儀式)。但到近世,講經時已改唱《鍾聲偈》、《迴向偈》以代替上述兩個贊唄了。
後世於課誦、祝延等時舉唱的贊唄,一般最為流行的是六句贊及八句贊。六句贊是南北通行的贊詞,其贊由六句共二十九字構成,故稱六句贊。其代表作品為「爐香乍爇」《香贊》,其餘佛菩薩、韋馱、伽藍等贊詞亦多用六句形式,故此贊韻調流行最廣。六句贊多於法事開始時唱之,目的是啟請諸佛。八句贊亦稱為大贊,一般由八句構成。其代表作有《三寶贊》、《彌陀佛贊》、《葯師佛贊》等。八句贊多於誦經之後或法事中間唱之。近世佛教寺院於佛誕、安居等時往往唱「四大祝誕」、「八大贊」等名贊。唱念時通常只用點板記譜,以鐺鉿等敲唱,其音量之大小、音準之高低以及旋律過板等,均依口授而無定則。

Ⅲ 《金剛經》全文是什麼

金剛經

--------------------------------------------------------------------

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雲何住,雲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雲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則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雲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來,是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雲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凈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第十品 庄嚴凈土分

佛告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雲何?菩薩庄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嚴佛土者,則非庄嚴,是名庄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雲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分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雲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雲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則非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雲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
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嗔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則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第十六品 能凈業障分

「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祗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 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
何以故?須菩提!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庄嚴佛土』,是不名菩薩。
何以故?如來說:庄嚴佛土者,即非庄嚴,是名庄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雲何?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雲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第二十一品 非說所說分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第二十二品 無法可得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二十三品 凈心行善分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第二十四品 福智無比分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第二十五品 化無所化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須菩提!於意雲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第二十七品 無斷無滅分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雲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凈分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雲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雲何?是人解我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第三十二品 應化非真分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雲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Ⅳ 佛經里說的"雲何"一詞怎麼理解

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義。舉例1:須菩提,於意雲何?在這里,就是「你的意思怎麼樣,你怎麼看」。舉例2:雲何得長壽?在這里意思是「為什麼」。

Ⅳ 武則天與佛教

武則天在位時,曾塑像寫經,虔誠信佛,本身也是一個精通佛理之人。並曾寫開經偈一首:「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這首贊頌佛法的四句偈,歷千百年不衰,至今仍傳誦不絕,許多後世傳誦的佛經內皆有此一偈語以惕世人。武則天自己也是研究金剛經的,金剛經是貫串佛教非常重要的經典之一,有人說,雲何梵偈子也是她作的:

雲何得長壽 金剛不壞身
復以何因緣 得大堅固力
雲何以此經 究竟到彼岸
願佛開微密 廣為眾生說

關於這個偈子,在佛教文學方面,稱得上是一個大手筆。寫這種大文章不能夠寫得輕佻,也不能夠寫得幽默,要很嚴謹才行。

「雲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如何可以得到清凈、長壽,永生不死呢?大家都希
望活得長,究竟怎麼樣才能真正活得長?長到甚麼程度呢?這里是提問題,換句話說,
這個經典本身就是告訴我們,怎麼樣得到生命永恆不滅的那個本來。

「復以何因緣,得大堅固力。」大堅固力也是我們人類所希望得到的;但是我們要
用甚麼辦法,那一種因緣,才可以得到堅固的力量?人世間的一切都不牢靠、不堅固。
壽命也是不堅固的,頂多活到一百年兩百年就要走了。家庭、父母、子女、夫婦相聚都
不堅固,終歸要分散的。佛經上經常有一句話:聚會必有消散。聚攏的因緣完了,統統
要分散。發了財,鈔票來了,終歸有不發財的一天,錢也有消散的一天。權利拿到手,
總會有失掉的一天。房子建築起來也總會有毀壞的一天。世界上有沒有一個東西是堅固
不破的?這個大堅固力,倒底有沒有?要我們本身去實踐去找尋。

「雲何以此經,究竟到彼岸。」研究金剛經以後,如何了解其中的方法,如何
能夠脫離三界苦海,而到達常樂我凈的極樂世界;這些等等的問題,希望佛能打開最微
妙秘密的法門,統統告訴我們。

我們可以從以上評論看出武則天在晚年是多麼想在她人生的殘燭之年尋得真正平靜和解脫。聰明絕頂、算計一生的則天武後,到頭來一樣是雲雲眾生的一個,她除了七情六慾,還是有其悔悟之心的。

閱讀全文

與雲何得長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今年50歲參加養老保險 瀏覽:626
陽泉市養老保險零就業 瀏覽:248
女兒要上大學怎麼跟父母說 瀏覽:710
安徽省省考面試結束多久體檢 瀏覽:324
如何開展老年活動 瀏覽:966
未買夠社保可以在單位退休金嗎 瀏覽:655
社保退休工資怎麼領 瀏覽:40
關於孝敬老人的三字經 瀏覽:833
養生壺e3怎麼復位視頻 瀏覽:493
北京市2016年企業退休金調整辦法 瀏覽:204
中老年人暈倒 瀏覽:246
70歲老人手指裂紋 瀏覽:36
適合老年人的收音機 瀏覽:670
鳳崗入職體檢要到哪裡做 瀏覽:531
鄂州養老金每月幾號到帳 瀏覽:882
幼師入職健康證體檢有哪些步驟 瀏覽:803
杜魯門總統有退休金嗎 瀏覽:372
重陽節到了人們扶老攜幼 瀏覽:472
上海駕駛證在哪裡換證體檢 瀏覽:996
超過退休年齡勞動仲裁 瀏覽: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