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慶長壽特色美食有什麼美食
豆花飯、米粉、肥腸飯、烤魚也也還可以、瘋狂烤翅、鯽殼魚
2. 重慶長壽有什麼名小吃
1、活水豆腐
長壽活水豆腐,能作為重慶市的名優菜品,登上宴請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外國專家的大雅之堂,周總理及兩位副總理在視察長壽湖時,對長壽縣名很感興趣。
2、紅燒魚唇
「紅燒魚唇」是四川重慶的一款名菜。此菜系用於鱷魚唇,幾經氽煮,發好之後,再配以冬菇、火腿、豬肘、菜心紅湯等,用文火慢成菜。
3、長壽湖魚面
在長壽湖眾多魚食菜餚中,最有名氣的是魚面。魚面所用的鮮魚頃備是長壽湖中最名貴的翹殼魚,經去骨取肉後,將魚肉打成魚糅,作成象普通面條般粗細的魚面條,經特殊烹制煮熟而成。
4、長壽米粉
長壽米粉是長壽民間的傳統食品。自清朝末期開始,每年陰歷冬臘月,長壽當地不論是城裡還是鄉棚乎行下,家家都要蒸米粉,與湯圓同為過年期間待客和自食的特色食品。
5、長壽區肥腸飯
肥腸飯也是長壽一道地位不輸米粉的地道美食,因食用時配以白米飯而得名。腸都是一小碗一鏈嘩小碗的,上班的白領中午喜歡來上一碗。
3. 重慶長壽哪家特色美食最正宗
長壽湖景區附近好吃的很多,比如說涼拌魚、全魚宴等等。這些都能在長內壽湖鎮上吃到。在長壽湖景區內玩容的地方很多,不光是西岸湖濱公園景色迷人,空氣清新,在湖上每年的4-6月份都能聞到沁人心脾的花香,被稱之為「壽湖香海」。當然在長壽湖水上游樂中心有刺激的鯊魚船、瘋狂的摩托艇、驚險的水上飛機等等水上游樂項目,不僅刺激而且好玩。
4. 重慶長壽區美食哪家好
不知道你是偏好哪種,火鍋的話比如古鎮的渝禾庄、長中對面的吉之源、樂園後門的臨江門老火鍋,黃桷灣的七角灣老火鍋,還有同元御府旁邊的有個主題串串
清淡的話就是潮汕牛肉、還有東邦養生湯,鮮鵝庄,老院吊鍋耗兒魚等等等等
5. 重慶長壽區城區內有哪些經典的特色小吃
最有特色的當然是長壽米粉,還有肥腸飯,血豆腐。
這道美食如今已全面入侵主城區,長壽肥腸飯開遍了各大商圈。肥腸都是一小碗一小碗的,上班的白領中午喜歡來上一碗,入味兒的肥腸可以下兩碗米飯!
其實肥腸飯也是長壽一道地位不輸米粉的地道美食,因食用時配以白米飯而得名。將蔥姜蒜等配料炒香後,將洗凈切好的肥腸放入,加入水、醬油、辣椒等調料燉煮。待水被燒干,肥腸已被燉得噴香軟爛,加入水澱粉收汁即可。
血豆腐
血豆腐是重慶長壽獨具特色的民間食品,清光緒年間,由當時在北京、廣東任道台的長壽人孫志平帶到京、粵、滬等地而受廣大群眾所喜愛,因而傳遍大江南北。盛傳以"血豆腐佐酒,能入席思故友"的佳話。血豆腐因為嵌制豬肉、外裹精製豆腐而得名。外形橢圓,色金黃、味咸鮮、臘香。經多道工序獨特配方熏制而成,麻爽可口,回味濃郁,含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微量元素,經常食用能增強免疫抵抗能力,增強食慾等多種益處。、
、
6. 老人怎麼吃最健康 長壽老人的十大飲食選擇
一、喜歡喝粥
從飲食習慣看長壽老人無一不喜歡喝粥。
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和夫人張桂君,夫妻雙雙都是百歲老人,倆人尤其喜歡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2分鍾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上海的百歲老人蘇局仙先生,一日三餐喝大米粥,早晚喝稀粥,中午喝稍稠粥,每頓定量為一淺碗,已形成習慣。他們說:「喝粥渾身舒坦,對身體有益。」
歷代醫家和養生學家對老人喝粥都十分崇薦。《隨息居飲食》說:「粥為世間第一滋補食物。」粥易消化、吸收,能和胃、補脾、清肺、潤下。清代養生家曹慈山說:「老年,有竟日食粥,不計頓,亦能體強健,享大壽。」他編制了粥譜一百餘種,供老年選用,深受老年人歡迎。
二、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補品
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
小米是穀子去皮後的顆粒狀糧食,歷來就有「五穀雜糧,穀子為首」美稱。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祖國醫學認為,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說:「小米最養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米」很有道理。
三、珍珠玉米當主食
玉米,別名玉蜀黍、苞谷、珍珠玉等,它與水稻、小麥並稱為世界三大農作物,是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也是長壽老人離不開的主食。美國醫學會作過普查,發現美國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沒有一個高血壓、沒一個動脈硬化。原來是吃老玉米吃的。醫學家研究中發現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穀物醇、維生素E,所以不容易發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從長壽老人的體質看,他們很少有高血壓和動脈硬化,這與他們把吃玉米當成主食密切相關。
四、天天一斤奶
喝奶是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壽星更是這樣。
據說,美國現有25000名百歲壽星,其中80%為女性,她們的飲食習慣是普遍喝奶。美國諺言說:「喝奶使骨骼堅。」百歲壽星貝南,每天喝兩杯奶,有時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歲之時,仍沒有骨質疏鬆跡象。
牛奶營養豐富又比較全面。奶中賴氨酸含量較高,膽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為乳糖,在腸道中可以轉化為乳酸,有抑制腐敗菌生長的作用。牛奶含鈣很豐富,吸收率也很高,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D、核黃素等,這些對老人來說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經發酵後製成乾酪,吃乾酪可以預防齲齒。喝酸奶能降低膽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還能明目、固齒、防止細胞老化等。
五、每天吃一個雞蛋
每天吃一個雞蛋已成為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
百歲壽星,著名經濟學家陳翰笙博士根據營養學的安排,每天飲食堅持「三個一」:「早上吃一個雞蛋,晚上喝一杯奶,中間吃一個大蘋果。」他一日三餐多吃素,少吃肉,科學安排飲食,吃出了健康。
營養學家測定,蛋清中含大量水分、蛋白質。蛋清蛋白有極豐富的氨基酸,且組成比例非常適合人體需要,這種蛋白質在人體中利用率最高。蛋清蛋白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能力。卵磷脂被人體消化後,可釋放出膽鹼,膽鹼可改善記憶力。蛋黃含的無機鹽、鈣、磷、鐵和維生素都比較豐富。雞蛋中含有大量膽固醇,脂肪屬飽和脂肪酸。吃雞蛋過多,會使膽固醇的攝入量大大增加,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和危害心腦血管,並增加肝、腎負擔。所以,每天吃12個就可以了。長壽老人們從不多吃。
六、偏愛紅薯
吃紅薯是長壽老人的一大喜好。
老人說:一「紅薯是個寶,頓頓離不了。」醫學家研究,紅薯有五大功效:1。和血補中,營養豐富;2。寬腸通氣,促進排便;3。益氣生津,增強免疫;4。含抗癌物質,能防癌抗癌;5。抵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醫學家說,紅薯
含有大量黏蛋白,故能防止肝臟和腎臟結締組織萎縮,使人體免疫力增強。還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避免了活性氧誘發癌症。又因紅薯中含鈣、鎂較多,所以能防止骨質疏鬆症。由此可見,紅薯不愧為長壽老人的飲食一寶。
七、豆腐是老人喜歡的美食
老人們普遍愛吃豆腐。
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隨息居飲食譜》謂:「處處能造,貧富攸易,詢素食中廣大教主也。亦可入葷饌。冬月凍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的功效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使機體代謝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於健康和智力發育。老人常吃豆腐對於血管硬化、骨質疏鬆等症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八、寵愛大白菜
大白菜,平常菜,老年人,最喜愛。
味道鮮美,葷素皆宜,是冬令佳蔬,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有一幅特意的大白菜圖,獨論白菜為「菜中之王」,並贊「百菜不如白菜」。
老人常說:「白菜吃半年,大夫享清閑。」可見,常吃白菜有利於卻病延年。大白菜含有礦物質、維生素、蛋白質、粗纖維、胡蘿卜素,還含有分解致癌物質亞硝胺糖酶。從葯用功效說,大白菜有養胃、利腸、解酒、利便、降脂、清熱、防癌等七大功效。
九、冬天不離蘿卜
長壽老人冬天飲食不離蘿卜。
他們說:「冬吃蘿卜,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安康。」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曾寫過一幅對聯:「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蘿卜就茶」是鄭老先生的養生之道。
蘿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不含脂肪。所含的芥子油和澱粉酶能促進新陳代謝,增進食慾,幫助消化。
蘿卜是地地道道的老人保健食品。祖國醫學認為,它能化積滯、消食積,療痰咳失音,治吐血、衄血、消渴、止痢、祛頭痛,利小便等;生吃可以止渴、清內熱、化痰止喘和助消化;蒸熟吃能消食健脾,並有補益功效。
「蘿卜就茶」。吃點蘿卜,喝點茶水,能消除燥熱,祛體內郁積毒熱之氣,對恢復精氣神有很好作用。蘿卜和肉一起燉煮,味道也很好。但不能與人參、橘子同吃。
十、胡蘿卜是老人心愛物
胡蘿卜也是老人都喜愛的心愛物。
胡蘿卜高含維生素A,有極為豐富的胡蘿卜素。研究表明,胡蘿卜能提供抵抗心臟病、中風、高血壓及動脈硬化所需的各種營養成分。
胡蘿卜素在高溫下也很少破壞,容易被人體吸收,然後轉變成維生素A,所以能治療因缺乏維生素A而引起的夜盲症和眼乾燥症。胡蘿卜素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人體吸收。因此,有經驗的老人常把胡蘿卜切成片或絲同油炒,這樣,胡蘿卜素的保存率可達79%以上,切片油炸,胡蘿卜素保存率為81%,切片和肉一起燉,胡蘿卜素的保存率高達95%。
胡蘿卜還有促進大腦物質交換,增強記憶力的作用。讀書學習前吃一盤炒胡蘿卜絲,有利於鞏固記憶。
以上這些在老人餐桌上經常出現的食物,補充老人身體所需營養。在食用這些食物的同時,老人的長壽飲食應該遵循少三白多三黑的原則。
老人長壽飲食原則:少三白
一、鹽
吃鹽過多易導致血壓增高、血管硬化,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一般來說,每日食鹽攝取量應低於5克。
二、糖
糖是人體必需的基礎物質,但過量攝入容易引起高血壓、肥胖、肝功能損傷等。做菜時,可採用淋湯汁、勾芡或將水煮的食物蘸汁吃的方法,把甜、鹹的味道淺淺地鋪在食物表面,既可以滿足口欲,又不會使糖和鹽攝取過量。
三、脂肪
脂肪雖然在我們體內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如果不加控制,身體內的脂肪供應一般還是供大於求的,所以我們要多在「節源」上面下功夫,保證脂肪的攝入適量、科學、健康。我國營養學會建議膳食脂肪供給量不宜超過總能量的30%,其中飽和、單不飽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應為1:1:1。亞油酸提供的能量能達到總能量的1%~2%即可滿足人體對必需脂肪酸的需要。脂肪的主要來源是烹調用油脂和食物本身所含的油脂。果仁脂肪含量最高,各種肉類居中,米、面、蔬菜、水果中含量很少。
人體需要合理地攝入這三白
對於鹽、糖、豬油,不要單一地拒絕,還是要適當地吃一些。而且,人體需要合理地攝入這三白。鹽一般來說鹽每天不超過5克,每餐里幫助提提味就行,糖是人體必需的基礎物質,但不能攝入過多。肥肉如果烹飪合理(慢火1個小時),能使不利於人體的飽和脂肪酸下降。
老人長壽飲食原則:多三黑
一、蘑菇
蘑菇營養豐富,富含人體必需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和多糖等營養成分,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蘑菇能防癌抗衰老,提高機體免疫力,可預防便秘、腸癌、動脈硬化、糖尿病等疾病。
二、黑木耳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葯、可補,中國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厭,有「素中之葷」之美譽,世界上被稱之為「中餐中的黑色瑰寶」。它有益氣、輕身強智、止血止痛、補血活血等功效。黑木耳富含多糖膠體,有良好的清滑作用,是礦山工人、紡織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還具有一定的抗癌和治療心血管疾病功能。
三、黑米
黑米外表墨黑,營養豐富,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譽,尤其適合腰酸膝軟、四肢乏力的老人,故黑米又有「葯米」之稱。將黑米熬成清香油亮,軟糯適口的黑米粥,容易消化吸收,還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7. 重慶泓盈餐飲娛樂管理有限公司長壽分公司怎麼樣
簡介抄:重慶泓盈餐飲娛樂管理有限公司長壽分公司成立於2014年04月2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KTV娛樂服務、餐飲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胡發箭
成立時間:2014-04-24
工商注冊號:500221300116174
企業類型:分公司
公司地址:重慶市長壽區渡舟街道桃源東路4號1幢2-15#至2-30#
8. 食品營養與保健【考核作業】如何達到健康長壽
營養是保證人體健康長壽的物質基礎,人體器官的功能和組織的正常代謝依賴著必需的營養,而這些營養物質又通過合理膳食而獲得。營養因素對疾病的防治以及衰老過程有相當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晚年的健康狀況更為密切。營養良好的人能有效地延緩衰老。如有些人 60歲就表現出虛弱、行動不穩、容易疲勞、動作緩慢、呼吸短促和感覺遲鈍。但有一些人,年過八旬仍像 「青年人」。因此,決定生命後期生理性或機能衰老程度在某種意義上說取決於營養狀況而不是生存的年齡,也就是說吃得下長壽。營養不足會使人體體質下降,容易發生疾病,加快衰老。營養過剩又會給人帶來麻煩,如肥胖伴發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如今上海城鄉居民膳食營養狀況的特點是:營養不足與過多並存,從而導致某些同營養缺乏症和營養過多的有關疾病(肥胖症、心血管疾病等)並存。若按其自然發展,營養缺乏症將會逐漸減少,而同營養過多有關的疾病將會逐漸增加。 針對這一情況,營養學家提出了合理膳食。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合理膳食呢? 第一是全面平衡,即樣樣都吃,不挑食,不偏食。眾所周知,任何一種單一的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素。因此,合理膳食必須由多種食物組成,才能達到平衡膳食之目的。食物按其成份可分成五類,第一類是谷類、薯類,主要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是中國膳食的主要熱能來源。第二類是動物性食品,如肉、禽、蛋、魚、乳等,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和B族以及必需脂肪酸。第三類為大豆及其製品,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第四類為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纖維素、礦物質、維生素C和胡蘿 卜素。第五類為純熱能食物,包括動植物油脂、各種食用糖和酒類,主要提供熱能和必需脂肪酸。營養學家建議: 1.適當增加動物性食物,以提高膳食蛋白質數量和質量,但要防止過剩。 2.改變以豬肉為主的動物性食物結構,增加雞和鴨等禽類、水產品和乳類的攝入量,防止脂肪特別是飽和脂肪過剩。 3.增加大豆製品的攝入量,以改善膳食蛋白質的數量和質量。 4.穩定糧食的攝入量,保持我國 「五穀為養」的優良傳統,但要限制蔗糖攝入量,防止熱量攝入過多。 5.保證蔬菜攝入量,最好每人每天能攝入各種蔬菜 500克左右,以確保某些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的來源。 6.食用菌應納入膳食結構,因其所含蛋白質高,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適,含多種微量元素,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飲食應多樣,不能偏食。老年人要注意多進食豆及豆製品、乳類、瘦肉、蝦皮、蛋類、海帶和蔬菜。不要吃得太咸、太甜,平均每天鹽攝入量為 10克 (高血壓病人5克)。偏食可導致與多種營養有關的疾病,如果攝入過多動物脂肪、鹽和糖、而缺少新鮮蔬菜和水果,常常是高血壓、冠心病和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在選擇食物時,應注意新鮮度,一次烹調盡可能一天內吃完,少吃隔夜菜,即使有了冰箱也不例外。糧食乾果注意貯存,以免霉變,選購包裝熟食時,應注意包裝袋上的保存期和出廠期。 保持中國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熱能來源以糧食為主的特點,避免西方國家膳食模式所帶來的脂肪過多和熱能太高的弊端。 第二是適量。太胖或太瘦都不利於健康。既往養生經驗提出 「食不過飽」的主張,其目的就是要使飲食適度,飢飽適當,熱能和蛋白質等營養素攝入與消耗相適應,避免過胖或消瘦。經常稱量體重是衡量飲食是否適度的常用方法。 第三是三餐要合理。要建立合理的飲食制度,切忌暴飲暴食,提倡不吃或少吃零食。一日三餐中每餐的熱能分配以早餐佔全天總熱能的30%,午餐佔40%,晚餐佔30%較為合適。 有人試驗,每天早上一次攝入 2000卡熱量的食物,對體重影響不大;而晚上攝入這么多熱量的食物,就會增加體重。還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兩組人進食同樣的食品,一組早晨 7點鍾進食;另一組下午五點半進食 (每人每天僅吃一頓),結果早晨進食人體重普遍下降,而下午五點半進食的人體重卻不斷上升。另外,科學家還發現,進餐次數和進餐時間對血清膽固醇水平有很大影響,多餐次可使血清膽固醇維持在較低水平。同樣量的膽固醇食物,分 8次進餐血膽固醇水平比3次進餐低;6餐比1餐更低。而目前日常生活中,白天忙於工作,早餐、中餐馬虎,晚上全家團聚,餐桌上雞、鴨、魚、肉、蛋樣樣俱全,一天中70%熱量攝入集中在晚飯,使血脂猛升,導致血管硬化和冠心病。另外,人過中年,機體處理糖的能力降低,表現為糖耐量下降,熱量過分集中在晚飯攝入,易誘發糖尿病。據調查,40歲以前,糖尿病少見,40歲以後,幾乎每增加 10歲,糖尿病發病率增加10%左右。調查還發現,城市居民糖尿病發病率明顯高於農民,這一結果與城市居民 「早飯吃得少,中飯吃不好,晚飯酒菜飽」的不良飲食習慣有一定關系。所以,國內外營養學家提倡:滿足早餐,吃好午餐,節制晚餐,確實是項很重要的保健措施。 第四是夜點心不能吃得太油、太飽。俗話講 「美食不可多吃,貪食使人生病」,這話是有科學道理的。暴飲暴食,特別是吃了大量肥肉、排骨、肥雞、肥鴨等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尤其是吃完夜點心忙著上床睡覺,促使人體內胰腺外分泌過於活躍,胰液外溢;同時,暴飲暴食後會使胃、十二指腸粘膜充血和十二指腸乳頭水腫,導致胰腺自身消化,引起急性出血性環死性胰腺炎。病人常因劇烈疼痛而休克,個別來不及搶救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