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最長壽的和尚
代高僧虛雲和大尚,生於公元一八四○年(清道光二十年)八月二十七日專(夏歷七月二十九日寅屬時),圓寂於公元一九五九年(民國四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夏歷九月十二日丑時)。按照我國傳統的計算年齡習慣(虛齡),世壽為一百二十歲。
我國歷史上曾活到一百二十歲的尚有唐代趙州從諗和尚(公元七七八~八九七年),但並無年譜可供查考,其養生方法亦難以探究,故不具論。
《彌勒下生經》記載說:「所謂大迦葉比丘、君屠缽嘆比丘、賓頭盧比丘、羅雲(羅睺羅)比丘,汝等四大聲聞不入般涅盤,須吾法沒盡,然後乃當般涅盤。」
《舍利弗問經》也記載說:「我去逝後摩訶迦葉、賓頭盧、君屠缽嘆、羅睺羅四大比丘住不泥洹,流通我法。」這四位羅漢同時受命住世,所以後人便將他們作為一組供奉。
⑵ 《長壽經》
近年來,台灣,以及中國其他地區的一種民間傳說嬰兒的精神信仰。所謂的嬰靈,包括流產,胎或早產兒,出生後不久的靈魂。有人說,如果沒有得救,他們會以各種方式或現象,損害了他們的親屬,並告訴他們有冤的人,導致家庭的焦慮,恐懼和其他社會。這些都是由於節育,和婚前懷孕還是非婚懷孕的氣氛,造成精神負擔。
因此,一些人,在報紙上連續登出「嬰靈,家屬的大幅廣告,聲稱要拯救人類嬰靈,解救嬰靈造成的困擾問題,並列舉了」長壽「卡。也正是外向,能拼出爭優嬰兒嬰靈士兵,士兵在嬰幼兒和他人隱私的窺探,傳遞消息。即使是嬰兒,可驅動殺戰士,遠在千里之外,不留一點痕跡。類似的傳說,當然,不是佛教的想法,也不是任何一個歷史時期和特定區域遍布信仰。
由於嬰靈說流傳以來,除了墮胎一直困惑的父母和家人,大多數人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也是可疑的嬰靈作祟。喜歡我們的生活空間,並等待機會的人開始喜歡到處嬰靈。其實佛教的觀點來看,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雖然人類的生命有長有短,但都一樣後亡,亡是陰成人,嬰兒亡是陰。經過四十九天後,他們已轉世,或陌生人,天,或精神,或在地獄和綁繩眾生的,並不總是與寶寶的精神在地球上的惡作劇。
非常可疑,確實也有一些人發現嬰靈附身,糾纏,鬼鬼現象。但是,這主要是心理因素,即使有外界的干擾真正的精神力量,我們不能說,從嬰靈。總之,無論是精神的精神動力干擾,不能說肯定是嬰靈作祟。
對於嬰兒和精神的人說的恐慌,可能是從幼兒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例如,有些孩子不合理,寶寶是無知,他們的爭吵,父母只能哄他們。在遇到特別的困難與寶寶整天哭鬧,不眠的夜晚,而不是餓了,也沒有不舒服,要人陪著他,注意他,並照顧他。因此,一度被認為是嬰靈的困擾時,無奈和,甚至為他們祈禱,他們說他們不明白,所以沒有試用。
對於這一點,一些投機取巧的信徒,他們能夠拯救某種魔法的力量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嬰靈縈繞宣講。但是,據佛經說,既然眾生後,他的學生,前陰的誕生,都涉及到相同的形式生前和較小的寶寶懵了,寶寶陰,也不能報仇寶元。即使在陰相滲透鬼的樂趣,鬼眾生也擁有神通,這是因為沒有身體和五個沉重的枷鎖,他們可以很容易地接受的誘導和緩刑。所以,不要把嬰兒的亡,凶神惡鬼的模樣。
根據佛教的常識,無論是嬰兒或成人,年輕或年老,亡,其親屬立即成立救恩,是值得支持三寶,太深深的祝福為逝者祈禱,他們能夠反彈回來的好方法,甚至脫胎換骨佛。呼籲胎兒和嬰兒的靈魂,特設一個樣的救贖佛法說,沒有傳統的榜樣。
前舉「長壽佛經」(現在已經接近「卍續藏經」的「補遺類'),稱為」反向「的婦女說,作為一個佛記錄。這樣的女人,但有家庭問題,殺懷孕滿8個月的胎兒。佛陀告誡她,殺胎罪和弒父,殺母,一個佛身血,破和合僧,五件事並排,稱為五種Nizui。犯罪的法律是接受和堅持這種「長壽經」,寫作背誦,或從書上,或派人到這本書,不能吃苦報紙,而梵天誕生了,這已經不被看到的精神救贖嬰幼兒說。強調保留這種輪胎將「殺胎兒的吳妮一重罪,根據一般的佛教殺父,殺母,殺聖人,佛身血,破和諧的五個和尚是不一樣的東西吳妮觜,它是在我國流行。
另外,這些人宣稱,日本有嬰靈祈求救度地藏菩薩說,但也擁有信仰與史實不符。據日本民間信仰地藏菩薩看來,在11世紀開始以來,只有治癒疾病一樣生存,而在藏所作的記錄。此後,民間,逐漸演變成地藏菩薩寶寶的守護神聖徒,也有保持孩子','安','孩子的撫養','孩子支持的監護人神的信仰,它的作用是保護胎兒祈禱為誕生的安全性,並隨著寶寶的長大,安全的,但也與所謂的嬰靈,有什麼做的惡作劇。
今天,很少有人主張嬰靈縈繞拯救嬰兒靈風,無論是真誠的信仰,或賺錢的動機,它似乎從上面的不涉及與正統佛教,他們已經非常明顯。 (聖嚴法師的「佛教組疑似」)
⑶ 佛陀有沒有明確開示過,為啥人的壽命這么短
凈空法師答:我們對於佛的教誨不能懷疑。人的壽命若是因為醫葯能夠幫助延長,因果定律就被推翻了。佛講人壽每一百年減一歲,這是平均壽命,不是對某個人講的。每個人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惡業不相同,因此業報的壽命也不一樣。
佛說健康長壽是過去生中修無畏布施的果報,所以他得健康長壽,就是這個道理;決不是醫葯的關系。醫葯只是助緣,它不是因。若命裡面沒有那麼長的壽命,再好的醫護治療也沒有辦法。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秦始皇、漢武帝都想長壽,到處求不死葯,命終還是要死。所以,長壽與這些醫葯、保健是沒有關系的。新加坡的許哲居士,今年一百零一歲,她沒有保健,沒有吃任何補品,一天吃一餐,只吃一些生菜。一般人看這些東西沒有營養,但是她健康長壽,她的壽命是過去生中修無畏布施。這個問題只有佛法才能講的圓滿。
因此,醫葯進步,只可以說人的疾病會少一點,這是外緣。是不是真的能減少?不見得,現在世界上許多地區都發現不知名的瘟疫,醫學界找不到原因。所以,若將整個世界人口壽命做一個調查、平均壽命確實如古人所講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壽命一平均,就跟佛說得很接近了。
⑷ 歷史上最長壽的和尚是誰
近代高僧虛雲和大尚,生於公元一八四○年(清道光二十年)八月二十七日(夏歷七月專二十九日寅時)屬,圓寂於公元一九五九年(民國四十八年)十月十三日(夏歷九月十二日丑時)。按照我國傳統的計算年齡習慣(虛齡),世壽為一百二十歲。
我國歷史上曾活到一百二十歲的尚有唐代趙州從諗和尚(公元七七八~八九七年),但並無年譜可供查考,其養生方法亦難以探究,故不具論。
《彌勒下生經》記載說:「所謂大迦葉比丘、君屠缽嘆比丘、賓頭盧比丘、羅雲(羅睺羅)比丘,汝等四大聲聞不入般涅盤,須吾法沒盡,然後乃當般涅盤。」
《舍利弗問經》也記載說:「我去逝後摩訶迦葉、賓頭盧、君屠缽嘆、羅睺羅四大比丘住不泥洹,流通我法。」這四位羅漢同時受命住世,所以後人便將他們作為一組供奉。
⑸ 重慶市長壽區的文化歷史有嗎
長壽谷位於南山東麓,其地貌呈谷狀縱伸,依攀山勢,直沖雲霄,谷線全長2300米。其間鳥鳴不斷、溪水常流、林木鬱郁蔥蔥、岩石突兀奇特。設計者們巧用天然形勝,從不同角度,以「流動」和「靜止」的狀態揭示著傳統「壽」文化的內核。其主要景觀包括:根據佛經中提到的有關觀世音就是「無量壽佛」之法身的記載而建造的18米高的銅制「無量壽佛」;一個代表谷中所流之水實乃救度眾生之水的銅制皮袋「流水尊者」;刻有著名書法家啟功先生所書之「壽比南山」的巨大石刻等。為了深入挖掘中國傳統的「壽」文化內涵,充分展現其歷史價值和久遠生命力,進一步豐富當地的民俗文化氛圍,一個設計新穎,獨具創意,以壽文化為主題的富有熱帶雨林特色的大型自然山水園「長壽谷」將在南山文化旅遊區內建成,並於「首屆中國南山長壽文化節」正式向遊人開放。 長壽區(原長壽縣)位於重慶市東部,是一個古老文明的縣。縣名的由來,傳說紛紜,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在明代洪武年間,有一位狀元及第官拜當朝的宰相,一次下鄉察訪民情,路過雙龍場,(一說是路過新市鄉附近的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得見酒店對面一家庭院張燈結綵,鼓樂齊鳴,笙歌不輟,人來客往,十分熱鬧,正待問個究竟。卻見一位老翁,滿頭白發,銀須齊胸,年約九十有餘,來店沽酒,自稱是給爺爺做壽。這位宰相聽後,興趣油然而生,便向老翁問道:「令祖父高齡幾何?」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滿一百五十歲」。宰相越發驚奇,正欲細問,又見一個年約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來到老翁面前,口稱爺爺,給你送來雨傘。片刻,又有一個兒童蹦蹦跳跳歡天喜地前來,稱送傘者為爺爺,要他回去拜壽行禮。宰相在這里再也按捺不住,於是親赴壽翁家祝賀,賓主動寒暄中,主人察言觀色,深感來人談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寶,請其題詞留念。宰相亦不推諉,接過筆來,龍飛鳳舞地寫下「花眼偶文」四個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請教,宰相便以每個字為句首,寫下四句詩: 花甲兩輪半,眼觀七代孫; 偶遇風雨阻,文星拜壽星。 下方落款是:「天子門生門生天子」。主賓們才恍然大悟,方知客人是當朝宰相,又是皇帝的老師,大家不由肅然起敬。 這位宰相通過察訪,了解到這個古老文明的樂溫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風淳樸,熱愛勞動,百歲老人比比皆是。便回朝奏明天子,從是年九月開始,遂改樂溫縣為長壽縣。 這個美妙的傳說,歷經數百年,至今民間還繪聲繪色盛傳不衰。但此事畢竟是傳說,沒有事實根據。 長壽縣名究竟由來如何?要從長壽縣的地理沿革說起。根據重慶簡史記載,在戰國時期,秦惠王更元九年(即公元前三百一十六年)以前,四川東部一帶處在氏族部落階段,缺乏詳細的文字記載,無法查證。按長江所經之地,長壽周圍古代氏族、部落的分布情況判斷,長壽屬於枳。有巴、枳、魚等氏族。巴:其地在今重慶附近;魚:其地在今奉節區;枳:其地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鄉,氏族部落時期,長壽屬枳,隸屬巴國梁州。 秦始皇統一六國(公元前221年),置三十六郡,長壽縣域屬巴郡的枳縣。《正義》枳:「今涪州城,為秦枳縣,在江南」。《龔志》雲:「枳轄今涪陵,長壽等縣地」。縣治在今涪陵城西四十五里梓里鄉。西漢、東漢、三國蜀漢以及西晉時期,長壽縣屬枳縣部份,隸屬涪陵郡。東晉(公元347--420年)時期,晉桓溫平蜀,以舊枳縣為涪陵郡治,而遷巴郡之枳於鄰溪口(今渝北區洛磧鎮),長壽區域仍是枳縣一部份,隸屬涪陵郡。南朝、西魏、北周時期,枳區隸屬巴郡,直至隋朝開皇初廢郡止。 唐代武德二年,正式置樂溫縣(即今長壽區域),隸屬涪州。「因其地常溫,禾稼早熟,民樂之」,故定名為樂溫縣。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農民政權,國號夏,都重慶。明代洪武六年九月,明玉珍將樂溫縣改名長壽縣。以縣北有長壽山,居其下者,多長壽老人,因此得名。《明志》:長壽「府東少北,洪武二年置」 縣城仁和場灌灘寺。明天順中,知縣時順始遷縣城於銅鼓坎,下則瀕臨長江,外環以深濠。萬曆年間,不幸中火,知區王來舉重修。崇禎末年,復毀於農民起義軍。清代康熙六年,知縣余鈺復移置於鳳山,以石修砌成垣,辟有四門:東名「迎暉門」;南名「安慶門」;西名「集鳳門」北名「拱辰門」。八年功竣。至此,長壽縣城規模始具,人稱「鳳城」,直到今日。 直至現在,長壽區同樣也不負長壽之名。到2004年末,全區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到14.1萬人,占總人口的12.8%,已超過國際通用人口老齡化起點(7%)的標准線。 假若你來到長壽區的協信廣場上,可以很驚奇的發現,整個廣場上大多數都是老年人,是一道十分讓人感到溫暖的風景線。
⑹ 我剛從網上買了一個長壽佛的唐卡給了我媽媽,但是我媽媽請教我們哪裡
「長壽佛」是阿彌陀佛的報身顯現,觀音菩薩頂戴的就是阿彌陀佛
1、《大日經》說:「北方精進,觀世自在者……微笑坐白蓮,髻現無量壽」;
2、龍樹菩薩著《十二禮》中第四偈說:「觀音頂戴冠中住,種種妙相寶庄嚴,能伏外道魔驕慢,故我頂禮彌陀尊」;
3、《普陀洛海會軌》也說:「西北觀世音菩薩頂上有大寶冠,中現無量壽……」。
註:無量壽佛,也就是阿彌陀佛。
1.長壽佛又名無量壽佛,無量之意為不可計數、廣大無邊,乃是法身阿彌陀佛以報身佛呈顯的另一種形相。主司眾生所畏懼之魔障、死神,而護佑有情得自在,與白度母、尊勝佛母合稱長壽三尊。
2.長壽佛法又稱長壽百歲法,勤修此法能延長壽命,增長福德智慧資糧,亦能摧滅非時橫天,身中十惡、四重、五無間罪、一切罪障悉皆銷盡。
3.修持長壽佛心咒,能令福德壽命及智慧增長,更能息除障阻壽命之各種災劫、惡疾、病災,更不受一切傳染病毒侵害,避免非時而死及夭折、意外身亡,消除無始劫一切罪業,證無死成就,命終順利往生西方極樂凈土等殊勝功德。
4.修持長壽佛,現生可消除疾病、延長壽命,善業善緣增長,惡業惡緣縮短,令世間法之事業長壽。
勤修長壽佛法能延長壽命,增長福德智慧資糧。亦能摧滅非時橫天,身中十惡四重五無間罪、一切罪障悉皆銷盡。人身是無常的,出生於此世間當中,往生也是必然存在的。修持長壽佛,現生可消除疾病、延長壽命,善業善緣增長,惡業惡緣縮短,令世間法之事業長壽。當我們往生的時候,對我們有利益的只有佛法。命終亦可往生長壽佛凈土。
供養應該掛在佛堂正中位置的牆上,位置可以高於觀音和財神
禮拜供養佛像是積累福德,積累福慧資糧的
若想事業順利、家庭和合、身體健康,必須要積累福德;若想修行無違緣,不誤入歧途,必須要積累福德; 若想開啟智慧,乃至開悟、成佛,必須要積累福德
如法供奉只有功德利益,沒有壞處,不知道你請教的老人說不能供的理由是什麼?
日常供品可以是香 花 水 燈 果
如果能讓你媽媽念佛號或者長壽佛咒更好
由於歷史上歷次滅法和各種運動,很多佛像造型都在漢地失傳了,
這個不知你家請教的老人是否是學密宗的,如果不是他也不一定懂,
⑺ 為什麼《佛說法滅盡經》里說現在人壽命在縮短,而普遍
問:佛經說人的壽命每隔一百年減一歲,為何近年來醫學進步,而且人的壽命增加?請問佛說法是否另有意思?
凈空法師答:我們對於佛的教誨不能懷疑。人的壽命若是因為醫葯能夠幫助延長,因果定律就被推翻了。佛講人壽每一百年減一歲,這是平均壽命,不是對某個人講的。每個人過去生中所造的善惡業不相同,因此業報的壽命也不一樣。
佛說健康長壽是過去生中修無畏布施的果報,所以他得健康長壽,就是這個道理;決不是醫葯的關系。醫葯只是助緣,它不是因。若命裡面沒有那麼長的壽命,再好的醫護治療也沒有辦法。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秦始皇、漢武帝都想長壽,到處求不死葯,命終還是要死。所以,長壽與這些醫葯、保健是沒有關系的。新加坡的許哲居士,今年一百零一歲,她沒有保健,沒有吃任何補品,一天吃一餐,只吃一些生菜。一般人看這些東西沒有營養,但是她健康長壽,她的壽命是過去生中修無畏布施。這個問題只有佛法才能講的圓滿。
因此,醫葯進步,只可以說人的疾病會少一點,這是外緣。是不是真的能減少?不見得,現在世界上許多地區都發現不知名的瘟疫,醫學界找不到原因。所以,若將整個世界人口壽命做一個調查、平均壽命確實如古人所講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壽命一平均,就跟佛說得很接近了。
⑻ 圓明園中收藏的歷史文物
1、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
到2012年為止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銅像已回歸中國,收藏在保利藝術博物館。
2013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銅鼠首和兔首。此次捐贈的鼠首、兔首,為北京圓明園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銅像中的兩件。
目前,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獸首已經有8個回歸中國,其中龍首目前在台灣保存完好,不過蛇首、雞首、狗首、羊首則下落不明。
2、《圓明園四十景圖》
《圓明園四十景圖》由清代宮廷畫師沈源、唐岱繪制,並由乾隆題詞。這四十幅圖真實地紀錄了圓明園當年的盛況,每一幅繪畫代表了園中(僅僅是圓明園本園)的一組景色。
在乾隆繼位不久後,繪制工作就開始了。畫師最初畫了三十多幅,但乾隆不斷對圓明園大規模擴建,畫師們又另外繪制了幾幅,同時修改了已經繪制的作品,前後歷經幾十年,終於完成這些繪畫。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京西五園三山時,將這四十幅畫掠奪走。現藏於法國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
3、王作左守鼎
王作左守鼎高41、口徑38厘米:口沿外折,上立粗壯的兩耳,頸部略收,腹部稍鼓,腹下置三蹄足。頸和足的上部均有短棱脊,形制與小克鼎相似,但小克鼎的腹部似乎更深些。
該鼎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後被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購回,現收藏於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
4、緙絲佛像
清乾隆年間製品,幅面6×4平方米,題名「無量壽尊佛」。構圖由上至下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層為天宮伎樂。
第二層為主體的「三世佛」,即正中的主尊釋迦牟尼佛和協侍的迦葉、阿難兩尊者,左為東方世界的主尊葯師佛,右為西方世界的主尊阿彌陀佛,也就是梵語原意的「無量壽佛」、「長壽佛」。
第三層為十八羅漢和四大天王,左邊一組為北方多聞天王和西方廣目天王,右邊一組為南方增長天王和東方持國天王;最下層為祥雲普照。
上鈐「乾隆御覽之寶」朱文方印,中有「乾」、「隆」分體朱文印,為皇宮舊物。 該佛像採用中國傳統織造工藝——緙絲技法織造。
具體做法是採用平紋組織,先將圖案底稿描繪在經線上,再用多把小梭子按圖案色彩分色線挖織,即俗稱的「通經斷緯」。
因這種織法有鏤刻效果,人稱「承空觀之如雕鏤之像」,故又稱「刻絲」、「克絲」。
該佛像工藝精湛,有數十名著裝不同、神態各異的人物,圖案色彩多至百種以上,細部極為繁復工緻,整體幅面闊大恢宏,堪稱緙絲藝術的登峰造極之作。
由圖案內容可推知,應特為清宮禮佛祈福而造,如此巨幅清前期緙絲佛像存世已較為罕見。
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現收藏於法國巴黎楓丹白露宮中國館。
5、《綺春園射柳圖卷》
道光皇帝是一位文武雙全的皇帝,他不但文才出眾,騎射嫻熟,還能繪一手好畫,寫一手好書法。《綺春園射柳圖卷》,即是他親手所繪的在圓明園三園之一的綺春園射柳實景圖,全卷高70厘米,長621厘米,設色紙本,繪工精細,道光作三次題詩跋署,珍藏於圓明園中。
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沖入圓明園,一萬多英法官兵對這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園林,進行了瘋狂的掠奪,這幅珍貴的道光皇帝《綺春園射柳圖卷》也被掠往法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圓明園文物
⑼ 現位於重慶長壽湖哪裡的雕塑是古代上那一個人,在歷史上作出了那個聞名事件
那個應該不是古代上哪一個人物,,應該是我們敬愛的周總理,至於聞名時間就不用我說了吧,確認後請採納。
⑽ 葯師光佛信仰的起源是在何地何時
葯師本用以比喻能治眾生貪、瞋、痴的醫師。在中國佛教一般用以祈求消災延壽。 葯師琉璃光佛也叫"飲光如來",據佛教傳說,葯師佛行菩薩道時,發了十二個大願,每願都為了滿眾生願,拔眾生苦,醫眾生病。成佛後,他始終實踐著大願,一般人都稱念他為"消災延壽葯師佛"。他的思想跟佛門的主張頗為徑庭,佛門主張活著守苦行,死了享極樂,他卻要讓人健康長壽,且活得快樂。
【葯師琉璃光如來聖誕】葯師琉璃光如來聖誕在農歷九月三十。
葯師佛是東方凈琉璃世界教主,手持葯缽,醫治一切眾生的疾病。此佛於過去世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大願,願為眾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諸根,趨入解脫,故依此願而成佛,住東方琉璃世界,其國土庄嚴如極樂國。
眾生因貪、嗔、痴等煩惱所因,導致生四百零四種疾病和失調,使身體受到煎熬。葯師佛願力顯現就是除去這些煩惱,使其免受痛苦,若得聞葯師琉璃如來名號,即不受諸惡咒傷損,而且起慈心,益心,無嫌恨心,各各歡悅,更相攝受。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現,眷屬於此人臨命終時晝夜盡心供養禮拜葯師佛,讀誦《葯師如來本願功德經》 49 遍,燃 49 燈,造 49 天的五色彩幡,其人得以蘇生續命。
供養葯師佛,常得其護持,不僅治身病,獲得健康;而且能治貪、嗔、痴、慢、疑諸大毒,解脫生死輪回,得大安樂!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黃夏年教授:伴隨現代社會發展,傳統葯師佛信仰開始發生變化。葯師佛信仰解決的是人生問題,與當代佛教界提出的「人間佛教」思想是一致的。當代著名高僧惟賢法師曾說:「太虛大師講過『佛教法門都是平等平等的』,你不能說哪個高哪個低,講西方凈土也不是忽略現在的,不過歷史宣傳。中國過去制度的影響,就比較偏重死後的問題,念佛等死,生前應該做些什麼呢就忽略了,東方凈土《葯師經》恰恰就可以補這個的不足。佛教人間化,人間凈土,恰恰就可以把這個偏差補起來,比較契合當前的情況。」
葯師如來在過去世行菩薩道時,所發之十二大願(又稱十二上願)。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好,庄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凈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庄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凈,不墮惡趣。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葯,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舍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錄,繩縛鞭撻,系閉牢獄,或當刑戮,及余無量災難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飢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庄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玩,皆令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