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果一個人的壽命正好是80周歲,那麼,
29200天,700800小時,42048000分,2522880000秒
㈡ 汽車撞死一個80歲以上老人負同等責任要多少費用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相關法律規定,開車撞死人的賠償比例根據其責任確定,賠償的費用包括醫療費,喪葬費等。具體數額需要參照需參照各地的經濟水平和其他規定。
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按下列原則對當事各方的總損失進行調解:
(一)當事人負全部原因責任的,承擔100%的賠償責任;
(二)當事人負主要原因責任的,承擔70%的賠償責任;
(三)當事人負同等原因責任的,承擔50%的賠償責任;
(四)當事人負次要原因責任的,承擔30%的賠償責任。
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以下簡稱第三者保險)限額內予以賠償。超過第三者保險限額的部分,由承擔全部原因責任的機動車一方承擔總損失100%的賠償責任。
二、交通事故死亡補償金是怎麼計算
1、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標準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來計算。死亡賠償金是結合受害人的身份來確定,賠償標准訂了二等。第一等,城市居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賠償;第二等,農村居民,是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來計算。
2、普遍的以戶籍為准,城鎮戶籍的,死亡賠償金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准計算,農村戶籍的,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計算。 在同一個事件中受害,用不同的標准來賠償,應該說有問題,但這是規定。 最高法院司法解釋確定的死亡賠償採取的是「繼承喪失說」理論,確認死亡賠償金是對未來收入的減少的補償,根據我國目前的情況,農村戶籍人員在城鎮就業或者安家、定居的情況及其普遍,這部分農村戶籍人員的收入、生活支出與城鎮戶籍的人並無什麼不同,因此以死者經常居住地作為適用城鎮標准或農村標準的條件更公平、更切合實際,也更符合立法原意。
3、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的計算期限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之前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賠償期限上,《道路交通處故處理辦法》規定的是補償十年。對不滿十六歲的,年齡每小一歲減少一年;對七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最低均不少於五年。而《國家賠償法》規定的是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這既體現了人身損害賠償計算的歷史連續性,也與現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相一致。
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標準的計算公式
(1) 城鎮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年[60周歲以上的為(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2) 農村居民為: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N[N:60周歲以下為20年(含);60周歲以上:N=(實際年齡-60);75周歲以上為5年]
(3) 60周歲以下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年
(4)60周歲—75周歲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0-(實際年齡-60)]
(5)75周歲以上人員的死亡賠償金=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年。
5、法律依據
第二十九條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第三十條賠償權利人舉證證明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受訴法院所在地標準的,殘疾賠償金或者死亡賠償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相關標准計算。
㈢ 假若人能從80 歲向1 歲倒著活,那麼90 %以上的人都會成大師是誰說的
假若人能從80 歲向1 歲倒著活,那麼90 %以上的人都會成大師是誰說的?一則是你說的!二則是痴人說夢
㈣ 撞死一個80歲的老人,應該賠多少
這個可麻煩了!!開車還是要小心些。出了事故毀了的是兩個家庭
一、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應當根據搶救治療情況賠償本條第一款規定的相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補償費以及受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二、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
三、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被扶養人是指受害人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被扶養人還有其他扶養人的,賠償義務人只賠償受害人依法應當負擔的部分。被扶養人有數人的,年賠償總額累計不超過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額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額。
四、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㈤ 開車把一個80幾歲歲老人撞成植物人怎麼辦!已經用了20幾萬了!家屬一直
保險公司啊 ,或者直接一次性了斷,如果雙方是有錢的,態度一定要好,沒錢也要態度好,講情理,不要鬧,畢竟事實放這里呢
㈥ 比如,一個人基本存活年齡是80歲..那麼從1歲到80歲之間.最具有價值的一段歲月是什麼階段我給20分
15---45
㈦ 我想問一下,一個80歲的老太太被撞死了,怎麼陪
賠償抄款項包括死亡賠償襲金、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精神撫慰金以及死者親屬辦理喪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費、住宿費和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 其中,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以六個月總額計算,歸實際操辦喪葬事宜者所有。被扶養人生活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准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被扶養人無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計算二十年。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該獲賠款額歸各被撫養人(被扶養人是指死者依法應當承擔扶養義務的未成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又無其他生活來源的成年近親屬)所有。
㈧ 人1到80歲有 多少時間
如果你能夠活80歲的話(80×365×24×60=42048000 分鍾 ,四千二百零四萬八千分鍾) 貌似很多 。
但是你可以真正用多少分鍾來工作呢?
1、
你20歲以前,是沒有工作能力的:80-20=60 ;
2、
你60歲以後,同樣沒有工作能力:60-20=40 ;
3、
這樣你就只剩下40年用來工作,即21024000分鍾;
4、
在這40年(21024000分鍾)里,你要用三分之一的時間來睡覺,也就是說,你的睡眠時間為:: 21024000×1/3=7008000 分鍾;
5、
這40年(21024000分鍾)里,你每年周六、周日及放假、請假的時間佔了三分之一,即:21024000×1/3=7008000 分鍾;
6、
到目前為止,你能夠用於工作的有效時間僅僅剩下:21024000-7008000-7008000=7008000分鍾了;
7、
不僅僅如此在這這40年(21024000分鍾)里,你每天都要做飯及吃飯,這至少要兩個小時,即120分鍾, 40年,意味著:
40×365×120=1752000分鍾;
8、
到現在,你能夠用於工作的時間只剩下:
21024000-7008000-7008000-1752000=5256000 分鍾了;
9、
還沒完,你每天用於路上的時間是多少? 不會低於2個小時吧?這意味著:你40年(21024000分鍾)里,你要付出的路上的時間是:40×365×120=1752000分鍾;
10、
那麼,你可以用來工作的有效時間只剩下:21024000-7008000-7008000-1752000-1752000=3504000分鍾了!
11、
其他方面:你上廁所要多長時間? 每天加在一起,最少要20分鍾吧?看電視呢?按60分鍾不算多吧?你要去購物嗎?平均算下來,一天的購物時間要不要20分鍾?再加上你用20分鍾搞個人衛生,又是兩個小時過去了,又有120分鍾沒有用在工作上,算算吧,我的心在狂跳:40×365×120=1752000分鍾;這40年(21024000分鍾)里你還要減去1752000分鍾,才能真正構成你的有效工作時間:21024000-7008000-7008000-1752000-1752000-1752000=1752000分鍾!!!
12、
1752000分鍾,相當於多少天呢1752000÷60÷24≈1217天,也就是說:3.33年,這真是一個讓人沮喪的數字;
13、
如果您是位女士,我會很抱歉地告訴您:您至少有三年時間是無法有效工作的,因為孩子三歲上幼兒園以前,您是沒有辦法真正靜下心來工作的……
14、
現在,您應該知道努力工作的意義了吧?您一生的成就,完全來源於這三年多一點的努力,它不僅僅是一份工作,也是您一生成就的基礎。
㈨ 開車撞死一位80歲的老奶奶要賠償多少錢
死亡賠償金要根據當地人均生活水平x需賠償的年數,80歲的一般沒有要贍養的父母及未成年子女,只需一次性支付賠償金。如果經治療後死亡的,還要賠償醫葯費及護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