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公務員有職業年金嗎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職業年金一般按月支取,支取的月數與退休年齡有關系,與養老金可以終身領取不同,職業年金的領取有一定的期限。
自2014年10月起,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就和企業人員一樣,要按月繳納養老保險,退休後按月領取養老金,而不是以前的退休金,這就是大家常說的「養老金並軌」。不過,為了能夠更好地延續政策,保障工作人員的養老金待遇不降低,國家推出了職業年金制度,作為養老金的補充。機關事業單位和工作人員共同繳納職業年金,其中工作人員個人繳納4%,單位繳納8%,繳納的基數與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相同。以我所在地方二級主任科員為例,其職業年金繳費基數為851元,則其個人需要繳納職業年金330.04元,單位需要繳納職業年金660.08元。
職業年金作為養老金的補充,一般採取按月支起的方式,與養老金一同發放。職業年金每月的計發金額=職業年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職業年金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很好理解,就是退休時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職業年金的總額;計發月數則與退休時的年齡有關系:50周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95;55周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70;60周歲退休,計發月數為139。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㈡ 北京38年事業編制,科員2023年退休能拿多少退休金
養老金的待遇按照十年過渡期之內的辦法計算。
在2023年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也是屬於十年過渡期之內的退休中人,所以養老金的計算方式還是按照新老辦法對比的方式確定,養老金的計算方式和政策也沒有改變,主要計算方式為
1、新老辦法對。
2、十年過渡期養老金的待遇就補償新辦法高出老辦法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就補發20%,一直到第十年退休的補發100%。
3、職業年金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改革之後,單位是要為在崗職工繳納職業年金的,繳費標准為12%,其中單位繳納8%,個人繳納4%,所有繳費都是計入職業年金個人賬戶的,等到在崗職工退休之後,就可以領取職業年金待遇了。
㈢ 2018年晉升一級主任科員退休後待遇沒有落實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在2018年時,晉升一級主任科員退休年齡後不能及時領到養老金,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可能是因為存在養老保險和職業年金欠費。改革制度實施後,按照規定,無論是否晉升,單位和職工都應按月繳納養老保險費、職業年金至退休當月。否則,就會出現養老保險費或職業年金欠費,這種欠費狀態是無法核算退休待遇的。
2、可能是因為存在職業年金單位部分欠費。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也就是從2014年10月開始),機關事業單位參保職工需要繳納職業年金,包括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與是否晉升無關,其中個人繳費隨著養老保險費同步繳納,機關單位、參公單位、全額事業單位的單位年金繳費部分實行的是記賬管理。
㈣ 一級主任科員與四調退休工資差距有多少
一級主任科員與四級調研員同屬於公務員職級,一級主任科員是科級職級的最高級,四級調研員是處級職級的最低級,一級主任科員與四級調研員退休工資差距到底有多少?
2019年3月印發的《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中,公務員職級對應的級別作出更細化的規定,其中一級主任科員對應十五級至二十一級,四級調研員對應十四級至二十級。從兩者對應的級別來看,相差不大。
從目前來看,四級調研員退休的較多,在職數允許的情況下,鄉科級正職可以通過兩次晉升,退休前單位給個四級調研員。而鄉科級副職通過兩次晉升只能晉升到二級主任科員,還不能晉升到一級主任科員。就如前文所說,以後職務晉升肯定是越早越好,退休前再來突擊晉升對退休後養老金的提升沒有太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