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保險為什麼會有的交的多和少
法律分析:養老保險繳費的金額與繳費基數有關,繳費基數與申報的工資數據有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B. 為什麼養老賬戶余額比繳費少
養老保險參保者所繳納的養老保險費,一部分記入統籌賬戶,另一部分記入個人賬戶。記入國家統籌賬戶的金額,是不在個人賬戶中體現的。參保者所繳納的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的金額是總金額的8%,其餘部分全部記入國家統籌賬戶。所以參保者在個人賬戶中看到的金額,會遠遠少於個人繳費的總金額。
參保者不必為記入個人賬戶的金額少而憂心。因為參保者退休領取的退休工資,個人賬戶的金額只是退休工資中的一少部分,大部分退休資金都是來自於統籌賬戶的金額。當個人賬戶金額支付完畢,清零後,國家會啟動統籌資金為參保者繼續支付退休工資,直到參保者生命終結為止。
養老保險能領多少錢?
按規定,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的,可以在退休年齡後,每個月發放一筆養老金。能領多少錢,和繳納費用、繳費年限和地域有關。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的,其實很難一概而論,因為大家交的錢不統一。基礎養老金 =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2 *繳費年限 * 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其中50歲、55歲、60歲,分別為195、170、139。個人賬戶就是作為職員時,個人每年自己承擔的那8%養老保險費。另外,本人平均繳費指數有3個檔次,0.6、1、3,要看當初自己單位交了多少。
養老保險怎麼買最劃算?
除了在職人員和企業公司一起買養老保險外,沒有相關條件的,可以個人以靈活就業人員購買。買養老保險的方式有2種:以個人名義到戶口所在地的社保局申請,一般最低檔繳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其300%。
不過若是在外地,只能通過單位方式購買養老保險,單位代繳能承擔大部分費用,可減輕個人繳費壓力。若以靈活就業人員等身份參保,則按照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繳納。
C. 養老保險為啥交的多比交的少的醫療保險少
養老保險其實繳納的比例比醫保繳納的比例要高很多,主要是養老保險企業繳納的比例很高,個人繳納比例其實不是很高,所以會覺得養老保險交得多比較的少的醫療保險少。
D. 養老保險交的多和少有什麼區別
養老保險交的多和少有的區別是,養老保險繳納的越多,則賬戶中的養老費就越多,那麼未來能夠領取的基本養老金也就相應增加。因為基本養老金,是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所以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多少對養老金有直接影響。養老保險交的方法,可以是個人以靈活就業者的身份交,也可以是入職公司,以公司職員的身份交。如果是個人繳納,需要提交申報材料;保險關系部經辦人員,當場對資料和申請人的條件進行審核;符合條件的即時辦理,並列印《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核定表》,一份由申請人備存,另一份交申請人簽名確認後備存;不符合條件的不予受理,並向申請人說明原因。如果是公司繳納,需要開戶本單位《營業執照》、《法人代碼證》復印件各三份;填寫《社會保險登記表》一式四份;本單位所有參保員工的養老保險資料、補征及本月繳費明細;每月15日前上報次月的人員增減變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