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不想交養老金的後果怎麼樣

不想交養老金的後果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5-20 12:53:05

養老金不交了會怎麼樣

法律主觀:

養老保險不交,可以退個人賬戶資金。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緩禪險人按不同繳費比例共同繳納。以北京市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例:企業每月按照其繳費總基數的20%繳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8%繳納。其中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以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按照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其中8%計入個人賬戶。

法律客觀:

《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第十六條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建立繳費記錄,其中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並應當按照規定記錄個人賬戶。社會瞎橡保險經辦機構負責保存繳費記錄,並保證其完整、安全磨哪旁。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至少每年向繳費個人發送一次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通知單。 繳費單位、繳費個人有權按照規定查詢繳費記錄。

② 本年度養老金交不上有什麼後果

養老保險應盡量連續繳納,不交的直接後果是如果你想領養老金,進行補交的話會需要交的更多(大部分地區地區要按月加收千分之二的滯納金),不補交的話個人領到的養老金金額會受影響。

根據有關文件規定,凡企業或被保險人間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按有關規定不繳費的人員除外),被保險人符合國家規定的養老條件,計算基本養老金時,其基礎性養老金的計算基數。

按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逐年前推至相應年度歷仿上一年的本市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按每滿12個月為一個間斷繳費年度計算,不滿12個月不計算) 。

舉例: 如果你2020年退休,正常你的基礎養老金是2019年的社會平均工資×20%,但是如果你在退休之前養老保險中斷了30個月,就是中斷了2.5年,按2年算,你的基礎養老金就是2017年社會平均工資×20%

(2)不想交養老金的後果怎麼樣擴展閱讀:

據介紹,我市國有企業「雙肢埋纖解」人員或國有企業困難下崗分流人員中的靈活就業人員和未就業人員(以下簡稱困難「單雙解」人員),自願以個人身份接續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並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後,可申請享受繳費補貼。

國有企業液並困難「單雙解」人員補貼標准以上年度全市社平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按20%的繳費比例計算的應繳基本養老保險費作為補貼計算的基礎,按以下標准享受繳費補貼:

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或工齡(工齡指我市實施個人繳費前符合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和實施個人繳費後的實際繳費年限)滿30年以上的人員,按上面的公式計算的應繳基本養老保險費金額給予2/3的補貼,餘下部分由個人承擔。其中,對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按其基本養老保險繳費額給予全額繳費補貼。

對不符合第1款條件的其餘人員按上面的公式計算的應繳基本養老保險費金額給予50%的補貼,餘下部分由個人承擔。

③ 養老保險不交錢會怎麼樣

不交養老保險,退休後將不能領取基本養老金及喪葬補助費等補助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被保險人只有滿足以下兩個條件,即: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已辦理相關手續;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核准後的次月起,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及喪葬補助費等。養老保險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為指標的,通過再分配手段或者儲蓄方式建立保險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費用。它的實施具有以下作用: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第一款 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④ 養老保險停繳會有什麼後果

養老保險停繳會有的後果如下:
1、影響退休待遇。這是最直接的影響,原本交24年,斷交3年,退休累計年限21年,退休金至少少兩三百塊錢。
2、可能要延遲退休。養老保險斷交以後,之前的繳費年限還可以累積,但是斷交的年份是不允許補繳的,原本交了12年,斷交3年,到退休年齡還有三年沒交,需要繼續繳費,原本60歲退休,現在不得不等到63歲退休。
3、繳費金額增加。每年在崗平均工資都在增加,繳費基數也是每年增加,漏交三年的繳費基數可能是3600、3800、4200元,現在要繼續繳費,未來三年繳費基數4200、4400、4600元,要多交不少錢。
4、影響基本養老金增長。每年退休基本養老金增長有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高齡傾斜,其中掛鉤調整有與基本養老金掛鉤、與繳費年限掛鉤。少交三年,每年基本養老金增長每月少幾塊錢,一年幾十元。
5、影響身故撫恤金。目前企業人員身故撫恤金跟個人繳費年限直接相關, 繳費不足5年,發放3個月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繳費5到10年,發放6個月;繳費年限10到15年,發放9個月,繳費15年以上的,多交一年多發放一個月。城鎮居民人員可支配收入一個月至少三四千以上,少交一年撫恤金少三四千元。
6、影響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對於4050人員、重度殘疾人、低保戶、撫養未成年子女的單親家庭成員等人員來說,要是中斷養老金繳費,就無法申請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社保補貼是先繳費後補貼。社保補貼一個月四五百,補貼三年就是一兩萬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⑤ 農民不交養老金的後果

農民不交養老金的後果是不交享受不到政府繳費補貼。
都知道農民養老保險基金來自於個人本金,政府補貼以及利息等,其中補貼與個人繳費檔次相掛鉤,多繳多補,交500元,政府補貼100元,個人賬戶積累600元,按最高標准6000元繳費,政府補貼280元,個人賬戶積累6280元,繳費補貼,顧名思義,繳費成功才有補貼,斷交或補繳不享受政府繳費補貼。
更進一步明確各級人民政府要把社會保險事業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貫徹基本養老保險只能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的原則,為使離退休人員的生活隨著經濟與社會發展不斷得到改善,體現按勞分配原則和地區發展水平及企業經濟效益的差異,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在國家政策指導下大力發展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同時發揮商業保險的補充作用,目前按照國家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總體思路,未來基本養老保險目標替代率確定為百分之五十八點五。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構成,即基本養老金等於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加過渡性養老金。其中,由於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是從90年代才開始逐步建立,因此過渡性養老金作為一種過渡性安排,不是每個人都享有的。只有在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才享有過渡性養老金,即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⑥ 社保繳滿15年以後不想交了會怎樣

依據我國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公民連續交納養老保險滿十五年的,達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後,可以享有基本的養老金,而很多人交滿十五年後不想交了,那麼社保繳滿15年以後不想交了會怎樣?下面由我為讀者進行相關知識的解答。
一、社保繳滿15年以後不想交了有什麼後果
1、社會保險是強制性保險,單位不按規定參保繳費是違法,勞動與社保管理局可對其查處;個人中斷繳費,即是主動放棄享有國家福利保障的權益。
2、按照規定職工參保後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前都應該按時足額繳費,並且不能減免,中斷繳費補繳的要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滯納金。
小貼士:養老保險制度文件中從來沒有說過繳滿15年可以不繳,不存在繳15年就可以隨意中斷繳費的說法。繳滿15年」後不繳費,只能說是一種鑽政策空子的行為。根據現有規定,「繳滿15年」只是參保人員到達退休年齡。
3、一般情況下,臨近退休年齡的參保人員補繳保險費時,社保部門對滯納金的減免是嚴格控制的,到時候如果不得不補繳,可能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二、不交社會保險會有什麼後果
1、勞動者不交的後果
(1)無法享受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2)在部分城市無法買房;不少城市都將買房的條件直接和社保掛鉤。
2、企業不交的後果
(1)承擔行政責任:企業不交社保的,由社保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應繳社會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賣喊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2)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企業要賠養老金等損失;因不交社保而解除勞動合同的,企業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即使說大家對購買社保的強制規定都十分清楚,但是有些公司為避免財政支出,對於員工的社保就是能免就免,嚴重侵犯勞動者權益。
三、社會保險糾紛性質分析
(一)社會保險法律關系
社會保險是指勞動者因生育、年老、患病、傷殘、死亡等原因造成勞動能力暫時或永久喪失以及失業時,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和補償的一種社會制度。社會保險關系涉及勞動者、用人單位、社會保險機構或稅務機關、銀行等金融機構這四方主體,這里主要討論以下三方主體間的關系:
1.勞動者與社會保險機構或稅務機關之間的關系。在這一關系中,勞動者既是權利主體也是義務主體,勞動者依法享有社會保險待遇,同時也負有繳納義務;而依法收繳和發放社會保險金則是社會保險機構或稅務機關的職責所在。
2.用人單位與社會保險機構或稅務機關之間的關系。用人單位負有依法向社保機構繳納保險費的義務,收繳社會保險費是社保機構的法定職責。雙方是一種管理與被管理的行政關系。
3.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用人單位向社保機構繳納保險費而非直接向勞動者履行支付義務,雙方沒有直接的權利義務關系。
(二)社會保險糾紛的種類和性質
司法實踐中,常見的社保糾紛有四種:
第一,社會保險損失賠償糾紛。指保險事故發生後,勞動者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用人單位賠償因其不交、少交或遲交社會保險費的行為所帶來的社會保險待遇損失糾紛,司法實踐中一般包括工傷損害賠償糾紛和醫療保險賠償糾紛。
慧配旦第二,參保糾紛。指用人單位依法應當參加社會保險而未參加,勞動者要求建立社會保險關系的糾紛。
第三,不交、少交或遲交社會保險費糾紛。指社保關系建立後,用人單位不積極履行繳費義務的幾種表現形式,是社會保險費瑕疵繳納行為。
第四,社會保前擾險金發放糾紛。
以上知識就是我對「社保繳滿15年以後不想交了有什麼後果」問題進行的解答,養老保險交十五年是最低的期限,並不是說只需要交十五年,所以交滿十五年後,還需要交納的。

⑦ 如果年輕人不繳納養老保險了,會怎麼樣呢

如果年輕人不繳納養老保險了,會怎麼樣呢?

假如年青人不交納社會養老保險,將來會怎樣呢?我覺得這是一個假設性問題,而且這個假設性問題大部分一般不會設立的。從目前來講,繳納社保已明確地載入到相關法律法規之中,在其中勞動法和保險法明文規定,依規給自己職工繳納社保,是公司的義務和責任。所以說即然繳納社保是法律規定的義務,那樣不繳納社保的概率是特別小的,由於它是一種違紀行為。

閱讀全文

與不想交養老金的後果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看手相什麼人長壽 瀏覽:981
戶主不是父母如何證明親子關系 瀏覽:269
山東老年大學星期三書法老師電話 瀏覽:712
悟性不高的孩子父母如何擺正心態 瀏覽:802
子女的房子給父母怎麼辦理合算 瀏覽:969
北京連鎖品牌社區養老機構 瀏覽:545
養老保險退保比例 瀏覽:12
工廠為什麼要做電測聽體檢 瀏覽:652
收回個人養老保險賬務處理 瀏覽:560
雙方父母談房怎麼辦 瀏覽:591
勞動法關於養老金的問題 瀏覽:123
不懂父母養育恩話怎麼說 瀏覽:327
南陽2018農村養老金標准 瀏覽:863
常州抗體檢測在哪裡檢測 瀏覽:980
醫保定點養老院 瀏覽:923
延吉養老金建模 瀏覽:118
對奶奶孝敬的句子 瀏覽:455
駕校體檢過後多少天考科目 瀏覽:323
社保養老公司交的什麼時候到個人名下 瀏覽:66
養老保險建行轉賬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