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對繳費十五年且年滿六十周歲的參保人員的保險,在達到年齡以後就可以按月領取城蘆正鄉的居民養老保險待遇,並且此前並沒有領取國家其他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⑵ 什麼是居民養老保險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與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共同構成中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該制度有兩個突出特點:資金來源於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兩部分;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構成。
建立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我們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立覆蓋不同人群的社會保障制度,不斷提高保障水平。一是新建立了城鎮居民醫保、城鄉醫療救助、新農合、新農保等重大保障制度;二是解決了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醫保、老工傷待遇、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參加養老保險等一批歷史遺留問題;三是連續七年增加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在新醫改中大幅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標准等。建立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和新農保制度,是開創性的重大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標志著我國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的主要制度都建立起來了,朝著黨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標前進了一大步,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的重大進展。有了這兩項新制度,幾千年來中國人「老有所養」的願望,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年裡就能初步實現。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農保,都是由政府主導建立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要做到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試點工作必須把握好以下要點:一是堅持低水平起步、廣覆蓋,重在制度建設。社會養老保險必須與國情和發展階段相適應,與國家和城鄉居民的承受能力相適應。當前重點是先把覆蓋全民的制度建起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再逐步完善制度和提高保障水平。要堅持群眾自願參保,不許強迫命令。充分運用財政補貼引導,吸引更多居民參保,努力擴大覆蓋面。二是堅持政府和個人共擔責任,政府要確保責任到位。個人獲得保障的基本前提是承擔繳費義務。政府的職責主要是建制度、保基本、扶貧弱,即保證向所有參保的老年人提供基礎養老金,對無力承擔個人責任的困難群體,由政府代為繳費,幫助他們參加保險。在新制度初建階段,政府責任必須首先到位。中央要加大財政補助力度,地方政府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寧肯少上幾個項目,也要確保這方面的支出。三是堅持城鄉統籌,搞好制度和政策銜接。要深入研究新農保、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之間的銜接轉換問題,總結經驗,提出具體辦法。抓緊研究其它涉及養老的制度、政策與新農保、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銜接整合問題,提高社會養老資源利用效率。四是堅持多層次、多渠道解決養老問題,繼續發揮好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積極作用。鼓勵和引導有條件的居民建立個人和家庭養老計劃,購買商業養老保險。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發揮好家庭在經濟供養和情感慰藉等方面的作用。充分發揮社會慈善在養老保障方面的重要作用。
⑶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什麼怎麼樣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什麼?
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在本意見印發之日前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不用繳費,自本意見實施之月起,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距規定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逐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規定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的,從次月起停止支付其養老金。
整理自網路。
⑷ 什麼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磨扒。這項制度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共同構成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建立個人繳費、政府補貼相結合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與家庭養老、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鎮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條
國家建立飢歲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第二十一條
新型瞎肢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符合國家規定條件的,按月領取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第二十二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實施。
⑸ 什麼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參考如下:
1、學生、兒童(18萬元以下):
(1)三級醫院報銷比例為55%;
(2)二級比例為60%;
(3)一級比例為65%。
2、70周歲以上(10萬元以下):
(1)三級醫院報銷比例為50%;
(2)二級醫院報銷比例為60%;
(3)一級醫院報銷比例為65%。
3、其他城鎮居民(10萬元以下):
(1)三級醫院報銷比例為50%;
(2)二級醫院報銷比例為55%;
(3)一級醫院報銷比例為60%。
醫保一二三檔繳費標准:
1、基本醫療一檔:(單位6%+個人2%)+ 地方補充醫療(單位0.2%)+ 生育醫療(單位0.5%),繳費基數為員工實際繳費工資(最低為3131元),總交費272元;
2、基本醫療二檔:(單位0.5%+個人0.2%)+地方補充醫療(單位0.1%)+生育醫療(單位0.2%)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現為5218),總交費52;
3、基本醫療三檔:(單位0.4%+個人0.1%)+地方補充醫療(單位0.05%),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現為5218),總交費為29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⑹ 城鄉居民社保包括什麼
居保是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簡稱。根據居保政策規定,具有當地城鎮戶籍,年齡超過18周歲且無醫療保障的人員可以申請參加居保。居保參保對象在登記繳費期內參保繳費後,從次月起享受相應的居保待遇。超過18周歲、不滿60周歲的人員參加居保,不同的地區繳費不一樣。
城鄉居保全稱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該保險是由政府主導建立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原則是「保基本、廣覆蓋、有羨者彈性、可持續」。參保范圍是「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其法定退休年齡不論男女均為60周歲。屆時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搭派塵戶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余額/139,城鎮居民社保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社保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社會保險、醫療社會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等。社保是每個人在工作當中都會接觸的,社知禪保的繳納多少和自己的工資水平所在地區有一定的聯系,個人和單位應該依法繳納社保。社保是保障廣大群眾基本生活的一項重要政策,近年來參加社保的人也越來越多。城鎮居民社保是一項實在惠民福利制度,有了社保群眾的生活更加便利。
⑺ 什麼叫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員的養老保險制度,這項制度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共同構成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城居保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城居保的資金來源除個人繳費外,還有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的補貼,個人繳費越多,政府補貼也越多,而且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全部計入參保人的個人賬戶。二是城居保的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由賬戶儲存額,也就是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總額來決定;基礎養老金則由政府全額支付。
部分地區在「新農保」制度的基礎上,適時調整制度安排,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建立起全覆蓋寬臘的統一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這項制度的建立打破了城鄉二元化界限,使得社會養老保險向著城鄉一體化轉變,朝著社會公平邁出了重要一步。
在我國社會保障事業快速發展轉變時期,如何正確認識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安排,正確認知其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著力從制度層面推進和完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制度在大規模推廣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期待著為其他地方城鄉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統籌提供理論和實踐上的參考。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
第三條 參保范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灶模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第二十二條:國家建立和完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並實施。
《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廣西壯族自治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施辦法》
第二章第四條 具有廣西壯族自治區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關於印發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經辦規程的通知》(節選)
第六條社保機構、鄉鎮(街道)事務所與村(居)協辦員應提供方便快捷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服務隱巧緩,包括互聯網網上經辦服務、自助服務和人工經辦服務。互聯網網上服務應進行實名驗證。對行動不便的參保人員,社保機構、鄉鎮(街道)事務所與村(居)協辦員應為其提供上門服務。
社保機構應當主動與公安、民政、衛生健康、殘聯、稅務等部門共享數據,定期與以上部門的數據系統以及全民參保庫等信息庫進行數據比對(以下簡稱數據比對)。凡是能通過數據比對掌握的信息以及法律法規未規定由城鄉居民提供的材料,社保機構不得要求城鄉居民提供。
⑻ 城市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什麼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將新農保和城居保兩項制度合並的統稱,用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15年、且並未領取國嘩蘆家規定的基本養老早旦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為老年人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的。
參保時年齡須滿16周歲及以上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可亂睜帶以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⑼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什麼意思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社保中養老保險的一種,是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兩項制襪蔽答度合並實施,簡稱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由政府組織引導,建立以個人繳費、政府補貼和個人帳戶與社會統籌相結合,以並沒保障城告慧鄉居民年老後基本生活的一種新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凡年滿16周歲及以上(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均可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有100元到幾千元不等,參保人可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在一個自然年度內,確定繳費檔次,按年一次性繳納,跨年度未繳的,可以補繳。
退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礎養老金各地市不同,具體以當地為准,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資金積累額除以139。
⑽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什麼意思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普惠制、福利性的社會保障事業,是新型農村牧區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總稱,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普惠制、福利性的社會保障事業,是新型農村牧區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總稱,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普惠制、福利性的社會保障事業,是新型農村牧區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總稱,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普惠制、福利性的社會保障事業,是新型農村牧區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總稱,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