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怎麼交
由於網路的飛速發展,信息傳播越來越廣泛,當人們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問題,只需要在網上就能學習了解,今天 小編就給大家來講解關於靈活就業人員 養老保險 應該怎麼交方面的內容,希望可以讓大家清楚這方面的內容,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是指一種保險政策,有一類沒有固定的工作、失業或再就業的人屬於靈活就業人員。針對這類人的養老保障,國家頒布實施了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政策。 1、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簡介 靈活就業是指在勞動時間、收入報酬、工作場所、保險福利、 勞動關系 等方面不同於傳統主流的就業方式。靈活就業人員是指在勞動年齡范圍內(男60周歲、女50周歲以下)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彈性工作等靈活多樣形式實現就業或再就業的人員,包括:自雇型就業,有個體經營和合夥經營兩種類型;自主就業,如自由職業者,律師、自由撰稿人、歌手、模特、中介服務工作者等;臨時就業,如家庭小時工、街頭小販、其他類型的打零工者。 靈活就業人員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必須按規定進行就業登記、以個體身份參加社會保險,按規定繳費基數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規定繳費基數是:基本養老按上一年在崗職工月 平均工資 的100%作為繳費基數;基本醫療按上一年 成都 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 靈活就業人員必須按時繳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兩項 社保 費後,每季度末(25日前)持本人身份證、 戶口 薄、《再就業優惠證》或《失業證》、就業登記證明及社保繳費憑證,殘疾人員還需持《殘疾人證》,到所在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提出申請,具實申報繳費月數和補貼月數。 二、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優惠政策 未達到 退休年齡 與原國有企業解除關系等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可以從當地實行個人繳費制度之時起按城鎮個體勞動者的參保辦法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並納入基本養老保險范圍,「統籌結合」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 工齡 視同繳費年限。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人員,可以按照城鎮個體勞動者基本養老保險規定補繳從當地實行繳費開始至法定退休年齡期間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及利息,原按國家規定計算的連續工笑罩齡視同繳費年限。 2011年底已經有34名從事靈活就業人員(其中含超齡人員2名)符合參保條件,進入人力資源市場按個體身份辦理養老保險接續手續。使原國有企業解除勞動關系人員能夠及時繳納養老保險。使他們解決後顧之憂,使其達到 「老有所養」「病有所依」。 個體勞動者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養老保險可申請從1999年10月開始補費。這一政策是政府2011年出台的階段性特殊政策,有時間要求,請您在2011年12月底前抓緊辦理,過期不再辦理。從2012年1月起,我國將按國家、省有關規定辦理。如果您抓住了這個機會,給您帶來的好處,一是往前補繳11年的養老保險費,繳費繳的少,11年一共補繳養老保險費19000元左右;二是繳費年限多了11年,相當於過去說的多了11年工齡一樣;三是多了11年繳費年限,到了符合退休條件時, 養老金 水平有很大幅度提高,您算一算這是一筆很劃算的經濟賬,別再猶豫了,請您抓緊到所在的社保分局辦理參保補費手續。 個體勞動者和靈活就業人員欠繳養老保險費的,在2011年底前補繳2011年6月前的歷史欠費,不徵收滯納金清核。年底前未補繳養老保險費的,從2012年1月1日起,按規定從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滯納碰正鬧金。年底前補欠費不收滯納金,2012年補欠費要收滯納金。 就業困難人員實現靈活就業政府的給優惠政策比黨政發[2009]11號還多,其適用的是2010年2月出台的《自治區社會保險補貼辦法》,如果您被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靈活就業的,不僅能享受養老保險補貼,還能享受 醫療保險 和 失業保險 補貼。已享受了下崗人員優惠政策和就業困難人員優惠政策的不再重復享受此政策。 各地的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優惠政策均不相同,投保人可根據自己的養老保險所在地進行咨詢。 三、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比例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按照上一年當地的平均工資計算,可以分為五檔,靈活就業人員選擇其中一檔繳費基數,再按照繳費比例繳費即可。 一檔:社保平均工資60%; 二檔:社保平均工資70%; 三檔:社保平均工資80%; 四檔:社保平均工資90%; 五檔:社保平均工資100%。 以上五檔是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選擇其中一檔後,再按照養老保險費比例28%繳費即可,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為12%。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如何交納,養老保險一般相當於一個儲蓄罐,每年根據自己的工資來進行繳納的,一般單位會將你的工資扣除一部分,然後單位在補貼一部分,像靈活就業人員的話,沒有 公司 的補貼就是自己在相關機構繳費,一般繳納時間在11年以上才行,否則需要補虧。 上面的內容就是小編依據我國現行相關 法律法規 對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應該怎麼交做出了詳細介紹。如果您對以上內容有疑問,可以咨詢相關網站或者部門!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到進行 法律咨詢 ,祝您生活愉快!
靈活就業是指在勞動時間、收入報酬、工作場所、保險福利、勞動關系等方面不同於傳統主流的就業方式。靈活就業人員是指在勞動年齡范圍內(男60周歲、女50周歲以下)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彈性工作等靈活多樣形式實現就業或再就業的人員,靈活就業人員享受社會保險補貼,必須按規定進行就業登記、以個體身份參加社會保險,按規定繳費基數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享受社會保險補貼的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規定繳費基數是:基本養老按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0%作為繳費基數;基本醫療按上一年成都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所謂養老保險(或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靈活就業人員必須按時繳納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兩項社保費後,每季度末(25日前)持本人身份證、戶口薄、《再就業優惠證》或《失業證》、就業登記證明及社保繳費憑證,殘疾人員還需持《殘疾人證》,到所在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提出申請,具實申報繳費月數和補貼月數。我國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問題,首先,由於現在的就業壓力大,人們為了尋求一份穩定的工作,通常都不敢再向工作單位「索求」為其繳納養老保險。其次,一些個體、非公有制企業過分追求眼前利益,擔心參加社會保險會減少流動資金,影響生產經營,想方設法逃避為靈活就業人員繳費。由於雇員本身對社會養老保險的相關政策認知度欠佳,甚至有的人對社會養老保險一無所知,還沉浸在「由少養老」的思想中,還有些人對社會養老保險不自信,寧願自己儲蓄養老,從而導致了參保率,繳費積極性「雙低」。靈活就業人員的特點加大了參保工作的難度,首先是其時間和工作關系的靈活性,即使工作單位為其繳納養老保險,但由於其勞動關系的不穩定性,導致養老保險的接續難度增加。其次是其收入的靈活性,相當一部分靈活就業人員的收入都低於社會平均工資水平,只能維持基本生活,沒有能力繳納養老保險費。最後,由於養老保險一般都針對於企事業單位,若以個體為繳費單位,將會大大增加參保工作的繁瑣性。自從1995年確立了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模式,中國養老保險從「現收現付制」轉變為現行的「統賬結合」模式。然而,改革時已退休和已參加工作的職工的個人賬戶沒有積累基金,這就形成新舊養老保險制度之間的轉軌成本。據估算,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轉軌成本大概在3萬億元左右。養老保險制度的轉軌成本無疑應完全由政府來承擔,而實際上政府並沒有明確地將轉軌成本承擔起來,而是將轉軌成本轉移給企業,這樣就使企業承擔了雙重負擔,既要為在職職工又要為退休職工支付養老保險費。目前,企業養老保險繳費率已經達到24%~28%(各地不統一),靈活就業者的繳費比例統一為20%。養老保險費率太高,連正規單位也會覺得難以承受,更不用說那些靈活就業人員了。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法律主要是針對全日制用工而制定的。而對於靈活就業並沒有全面的概括,有的只是針對特別的,比如農民工,而有的只是適應當地,擴展性不強。法律的不健全就使靈活就業者的權益常常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工資報酬達不到法定的最低工資標准,拖欠工資情況嚴重,在不給會加班費的情況下延長工時,勞動環境惡劣,經常被隨意解僱等等。再者,靈活就業者大部分處於弱勢狀態,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因為經濟或者其它原因,在求助於法律部門時往往得不到有效的保護。6.養老保險的接續問題由於靈活就業人員勞動關系靈活性的特點,養老保險的異地接續問題顯得極其重要。養老保險還沒有實行全國統籌,所以如果去了外省工作,在辦理養老保險轉移時,只能帶走個人帳戶和少量統籌部分。本來靈活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就不高,而且繳費比例又太高,對其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大的損失。由於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政策推行時間較晚,再加上他們的養老保險意識較低,導致許多開始有養老保險意願的人已經超過參保的法定年齡,而喪失了享受養老保險的權力,而且這也與擴大養老保險覆蓋率相矛盾。繳費基數,繳費比例「雙高」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一般是以該省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選擇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20%,其中12%劃入個人帳戶,8%納入統籌基金,但正規職工自己只負擔8%,這就已經讓靈活就業人員吃不消了,況且他們的平均工資還低於社會平均工資,這對於他們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Ⅱ 養老保險今年交多少
一般情況下,單位就業者,養老保險繳納比例為:單位20%和個人8%;醫療保險繳費比例:單位8%,個人2%;失業保險繳費較低。靈活就業者自行繳納,基數在當地平均工資的60%-300%中任意選擇,按具體比例繳費。 2020年下半年一2021年上半年養老保險交多少錢?
個人參保只能交養老和醫療,退休時最低繳費年限要達到15年。繳的越多,退休時養老金越多。關於繳多少錢是根據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來算的。按照繳費基數的60%到300%繳納,可以自行選擇繳納檔次次。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交金額有十幾個檔次,您可以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看看,選擇一個您能夠接受的檔次繳交。
根據《關於延長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政策實施期限等問題的通知》(蘇人社發〔2020〕79號)規定, 7月1日起,我市靈活就業參保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數有所調整,月繳費工資下限與上半年相同,按3368元執行;
上限較上半年有所增加,按19335元執行。2020年全年養老保險費最低繳費金額為8083.2元(上、下半年均為4041.6元)。 養老保險一次性繳納多少錢
養老保險沒有具體數字要求,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但是要繳夠15年的金額。
根據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險法》規定,養老金需要繳滿15年到法定退休年齡後才可以領取,如果退休時沒有繳滿15年可以繼續繳存,直到滿足年限,退休後每個月領一次養老金。
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
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經濟發展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Ⅲ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交60%還是300%好
活就業養老保險交60%的檔次好,8年就可以回本;300%的則需要11年。所以,從回本時間來看,繳費檔次越低越劃算,但是從個人月領取退休金額度看,繳費檔次越低,待遇越低。
一、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怎麼繳費
靈活就業社保是指,沒有穩定工作的人群進行社會保險參保。靈活就業人員的社保只能辦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這兩種。還需要本人帶著身份證,戶口簿到戶口所在地的社保局或社區駐點申請社保每月繳納費用的多少是根據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最低檔的不能低於職工月平均工資60%,最高檔是平均工資的300%。
二、靈活就業人員醫保新規
舊的個人新參保,只能參保當月,不允許補繳;新的個人新參保,可允許補繳當年月份;舊的女未滿55周歲,可在戶籍地以個人身份參保;新的女未滿50周歲,可在戶籍地以個人身份參保;舊的個人參保,在碧兄同一參保周期,如果連續6個月或累計12個月未繳費,則視作中斷參保;新的個人參保,如果未繳費則一直顯示欠費,可補繳欠費;舊的達到退休年齡,養老未滿15年,可選擇在退休當月終止養老保險,一次悄慧枯性補繳醫療保險;新的可享受養老待遇時,可在退休當月一次性補繳醫療保險。
達到退休年齡,但養老未滿15年啟洞:養老保險選擇延繳或轉移的,醫療保險應一致辦理;養老保險選擇終止的,醫療保險可選擇終止參保關系或一次性補繳;達到退休年齡,但養老未滿15年:2011年7月前參保,若養老到退休年齡仍未滿15年,則退休年齡之後,累計繳費5年即可辦理退休,若仍未滿15年可一次性補足15年。
Ⅳ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一個月交786退休能領多少錢
親親您好,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一個月交786退休能領1500的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祥含腔,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養老保險是社會保謹衫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保險五大險種中最重要的險種之一。養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老飢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
Ⅳ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60%是幾檔交多少
第一弊激檔,大核卜消概每個月要交600元左右。靈活就業60%檔是指靈活就業人員交社保的標準是按照當地的目前標準的社保費基數60%交納。社保費是按照當地的現在的社會平均工資20%,其中12%進入統籌。8%進入個人賬戶。60%、80%、100%指的是不同的改知繳費工資基數,選擇的繳費工資基數不同,對應每個月需要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也就不同,准確地說,月繳費=基數×20%。比如60%對應的繳費工資基數是3179,那麼月繳費=3179×20%=635.8。
Ⅵ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交多少錢,准領多少錢
靈活就業人員按百分之60繳納,退休後准領取1200元左右。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社保按60%檔次繳納15年,達到了退休年齡後,每月可領取的養老金在1200元左右。養老保險領取的多少是根據你的繳費檔次以及繳費年限決定的。繳費檔次分為高中低檔位,你選擇的是60%最低檔次,而你的繳費年限剛好達到了累計滿15年最低標准,枝穗因為你都是按最低標准繳納養老保險的,所以到你退休後你只能按最低生活標准領取1200元左右。
沒有工作單位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自己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有些地區還能參加失業保險。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社保不具有強制性,而且參保人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繳費基數,繳費基數范圍通常為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由於靈活就業參保人員沒有單位分擔保費,壓力比較大,因此很多靈活就業參保人員會選擇按照最低檔次繳納社保,並且有不少朋友繳費滿15年後就會選擇停止繳納養老保險,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計算看看靈活就業人員按60%檔次繳納15年養老保險,退休後究竟可以拿多少養老金。
要想知道靈活就業參保人員退休後可以領取多少養老金,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我國的養老金待遇是如何計算的。
我國退休人員的養老金並不是由某個單位確定的具體金額,而是採用全國統一的養老金計算公式計算得出的,具體公式如下:
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計發月數;
基礎養老金=退休時當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數×1%;
過渡性養老金各地計算公式不統一,不過如果一直是靈活就業人員,那麼通常是沒有視同繳費年限的,也就是沒有過渡性養老金。
通過以上公式我們可以看出,要想知道靈活就業人員按60%檔次繳納15年養老保險,退休後究竟可以拿多少養老金,我們需要知道個人賬戶儲蓄額銀搭尺、退休地社會平均工資等多個條件。
為了方便計算,這里我們只能忽略一些實際因素,舉個簡化的例子來粗略計算,假設:老張一直在退休地參保,退休地社會平均工資為7000元,60歲退休,在不考慮平均工資上漲、個人養老金賬戶利息等的因素下,按照60%的檔次繳納15年養老保險,個人養老金賬戶儲蓄額大概為7000×60%×8%×12×15=6048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60480÷139≈435元,基礎養老金=7000×(1+0.6)÷2×15×1%=840元,即老張退休可以領取到的養老金為鋒高1275元。
當然,在實際計算中我們是要考慮社會平均工資上漲、個人賬戶利息等多種不確定因素的,所有實際計算是非常復雜的。
Ⅶ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交多少錢合適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檔次一般分5檔,一檔為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二檔為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70%;三檔為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80%;四檔為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90%;五檔為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100%。參保人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檔次。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為20%左右。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繳費基數一般為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60%,參加醫療保險繳費比例一般有兩種選擇,一般為4%左右和8%左右兩種。因為在保證自己繳費年限的一個基礎上,才是更為重要的。因為這個繳費年限是決定能不能夠在法定退休年齡之前,正常辦理退休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說,保證自己的繳費年限,是第一要務。那麼在保證自己繳費年限的基礎上,如果個人經濟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提高繳費檔次判岩兆是完全沒有問題。所以說自己的經濟條件不好,那麼選擇較低的繳費檔次也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繳費年限是更為重要的。
拓展資料:靈活就業人員掘租交哪個檔次社保合適需要視情況而定。首先你要在保證自己繳費年限足夠,因為這個繳費年限是決定能不能夠在法定退休年齡之前,正常辦理退休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說,保證自己的繳費年限,是第一要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棗螞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Ⅷ 靈活就業人員社保每月交多少錢
靈活就業社保一個月交錢如下:
一、個人交靈活就業的社保繳納每個城市都不一樣,具體以當地社保局為准。個人靈活就業保險繳納明細如下: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繳存基數2836.2.月交:567.24元;
靈活就業醫療保險:繳存基數4768.67.月交:381.49元;
二、社保繳費基數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繳費基數。
(1)職工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
(2)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
(3)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繳費比例由當地社保政策統一規定,公司和員工按不同的比例繳納,但一定是公司佔大頭個人佔小頭,社保一個月要交多少錢具體繳費比例您可以咨詢當地社保局。
Ⅸ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交多少年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的繳費時間和其他養老保險一樣,最低年限為15年,但繳的時間年數越長就越好。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及以上的,在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時可按規定辦理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手續,並且不再繳納養老保險費。
靈活就業人員是指一類沒有固定工作,失業或再就業的人。這部分人或許沒有固定收入,也就意味著養老金可能沒有辦法保障。正對這類人的養老保障,國家頒布了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政策。
一、繳費比例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按照上一年當地的平均工資計算,可以分為五檔,靈活就業人員選擇其中一檔繳費基數,再按照繳費比例繳費即可。
一檔:社保平均工資60%;
二檔:社保平均工資70%;
三檔:社保平均工資80%;
四檔:社保平均工資90%;
五檔:社保平均工資100%。
以上五檔老團敏是靈活就或差業人員養老保險繳費基數,選擇其中一檔後,再按照養老保險費比例28%繳費即可,醫療保險的繳費比例為12%。
二、繳費時間
男未滿60周歲、女未滿55周歲的人員,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本人向現檔案託管單位或原所在單位提出書面參保申請,由現檔案託管單位或原所在單位報當地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確認後,辦理城侍枝鎮靈活就業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手續。其中,1993年1月1日以後與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補繳1993年1月至解除勞動關系之月單位和個人當期繳費(含利息),也可以經養老保險經辦機構依據原始資料核實其在原單位的勞動關系存續後,由個人按同期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辦法補費(含利息)。與國有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後按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可最早由個人從1999年1月起補繳靈活就業期間的養老保險費,以歷年公布的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一次性補繳。曾在國有企業工作時間累計滿10年,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人員,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本人提出書面參保申請,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費(含利息)、按現行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具體為:以歷年公布的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基數,按照歷年城鎮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從辦理參保手續當月起向前補繳。其中,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不足10年的,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費至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滿10年及以上的,一次性補繳5年的養老保險費。按以上辦法補繳後按規定計算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並建立和記錄個人賬戶。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年限累計滿 15年及以上的,在男年滿 60周歲、女年滿 55周歲時可按規定辦理按月領取養老保險待遇手續,並且不再繳納養老保險費,和幹部、固定工、合同制一樣終身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並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逐步提高。養老待遇多少與實際繳費年限長短和繳費基數大小有關。
靈活就業保險的繳費的時間與其他養老保險的繳費時間相同,最低年限為15年。事實上,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交的時間越久,繳費基數越大,養老待遇也就越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Ⅹ 靈活就業養老保險交60%是多少
靈活就業人員繳費60%就是社尺蠢會養老保險,特別是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是分好幾個繳費檔次的,有60%,100%,200%,300%。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選擇適則渣合自己的繳費檔次。最低60%繳陵盯陪費每年需要繳納8000多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