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什麼是四種人養老金

什麼是四種人養老金

發布時間:2023-03-07 16:31:16

① 按中人退休好還是按新人退休好

個人不能選擇。是中人就按中人退休,是新人就按新人退休。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按中人退休好還是按新人退休好?

個人不能選擇退休身份

你有一個誤解,以為你可以自由選擇按照中人還是新人退休,但其實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

因為退休身份是不能自由選擇的,你是中人就按中人退休,你是新人就按新人退休。

什麼是中人,什麼是新人?

所謂中人,是指2014年10月1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參加工作,改革之後退休的人。

比如你是1970年參加工作,今年50歲退休,那麼你就是中人。

所謂新人,是指2014年10月1日後參加工作和退休的人員。

中人養老金設置10年過渡期

為了確保改革平穩過渡,中人養老金實新老辦法對比,哪個高按哪個發的辦法。

如果按照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高於老辦法,那麼就有10年過渡期,第一年補發高出養老金的10%,第二年增加到20%,一直到2024年補發100%。

按照新辦法計算,中人和新人的養老待遇都包括兩部分,一是基本養老金,二是職業年金。

中人的基本養老金包括三部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

新人的基本養老金包括兩部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沒有過渡性養老金。

「中人」比「新人」退休有三個好處!

首先弄清楚什麼是「中人」和「新人」。在2014年10月1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改革時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就是「中人」,改革之後參加工作的就是「新人」。

那麼,「中人」退休比「新人」退休好在哪裡呢?

一、「中人」有視同繳費,而「新人」沒有。

「中人」的視同繳費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中人」在養老保險改革之前的那一段工作時間里,沒有或者說不需要繳費,也或者說沒有辦法繳費,但是,改革之後仍然算作這部分人已經繳費,就叫做視同繳費。或者說這部分人雖然沒有繳費,也可以按照繳費一樣,不影響退休之後的養老金。

而「新人」則必須丁是丁卯是卯,繳納多少就是多少,一分錢不繳納則個人賬戶存儲額里就沒有這一分錢。

二、「中人」比「新人」多一種養老金。

「中人」的養老金有四種,分別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職業年金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而「新人」只有前面三種養老金,而沒有過渡性養老金。要知道,這種過渡性養老金會一直被「中人」所獨有,而且還會陪伴終身的。

三、一次性補發的幾萬塊錢的「中人」養老金差額可以辦不小的大事,而「新人」沒有這種好處。

雖然某些地方的「中人」養老金沒有足額兌現,但是,一分錢也是不會少的。而像安徽有的地方目前補發到位的4萬~5萬元的差額養老金,足可以讓這些「中人」們買一輛不錯的小 汽車 享受。

而「新人」們退休時,養老金基本上都是月月足額發放,要想積攢這么多錢辦件大事,確實不容易的。

總之,我認為,還是「中人」退休好於「新人」退休。

按中人退休好還是按新人退休好?我認為,這稱得上一個奇葩的提問,也真是沒法進行直接比較與回答的一個現實問題。

必須承認,中人退休和新人退休,這原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與問題,的確是一個實難進行兩選一的問題,也就是不可以通過簡單對比,就能夠區分出好與不好的一個問題。

但是,中人退休與新人退休,它們具有不同的時間界限與特定製度內涵,那卻是千真萬確的。應該說,這才是必須從政策上釐清差異,並需要精準進行區分的關健問題之所在。

所謂中人退休,是指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啟初時點以前參加工作,在改革啟動時點以後,才符合法定退休條件的人員。這個改革啟動時間,企業單位在1992--1996年之間。而機關事業單位全國統一時間,以2014年10月1日為臨界點。

中人退休問題,是必然涉及對跨越了改革臨界點的退休中人,如何對他們所具有的專屬視同繳費年限,有一個怎樣進行價值轉換與恰當補償的問題,也就是對退休中人的過渡性養老金,如何進行准確核定的問題擺在那裡需要解決。

很顯然,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與核定,這必然成為了退休中人養老金核定的難點與痛點。現在,退休中人視同繳費年限核定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己經有了說法與方案。比如,制定出台了退休老辦法工資增長率,改革完善了個人帳戶記帳利率制度,制定調整了視同繳費指數表等。

再說新人退休問題,按照繳費年限最低滿15年匡算,機關事業單位真正符合退休年齡與繳費年限雙達標的人員浮出水面,要等到2029年10月1日之後。而退休新人的基本養老金構成,與退休中人相比較,也缺少了過渡性養老金哪一塊,這也是最大的一個變數因素。

可以預期,隨著 社會 進步,經濟發展,社平工資水平必然會越來越高,退休新人的工資收入與社保繳費基數,個人帳戶養老金從新人入職開始,就如影相隨,逐漸積累。這些關健與影響因素總體向好的趨勢表明,將來退休新人的基本養老金享受水平,只會比他們的前輩更多更優許多,這才是一個必然的大概率事件吧!

機關事業單位在退休的時候,究竟是選擇以中人退休好還是新人退休好?是很多人一直把握不準的一個問題。實際上,人們在把握中人和新人定義的時候,存在著一個誤區。

中人和新人的區別

國家2014年10月對機關事業單位實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對於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經參加工作的人員,並在改革以前退休的人員被稱為「老人」 ;在2014年10月底以後退休的,被稱為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中人」。在2014年10月以後參加工作並退休的人員被稱為「新人」。可以說「中人」和「新人」都參加了養老保險制度,但是區別在於「中人」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沒有參加養老保險繳費以及職業年金繳費。至於「新人」,還沒有參加工作呢,就不能算了。

因此,中人和新人的區別在於,中人對實施養老保險繳費制度以前的年限(2014年9月以前的繳費年限)計算過渡性養老金。新人是沒有的,如果新人過去在企業工作,因為企業都已經實現養老保險制度繳費了,那麼按照企業的有關制度計算之前的繳費年限。



所以,僅從這個角度來說,中人和新人是對於個人參加養老保險時間的定性,不可能出現中人和新人選擇的情況。

機關事業單位10年過渡期

由於推動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際上計算養老金的差異變化很大。為了保障計算方式的平穩過渡,國家設置了10年過渡期。過渡期一般是指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很多人誤認為過渡期內退休的是中人,過渡期以後退休的是新人。

實際上,10年過渡期是針對老辦法退休待遇設計的。在過渡期內退休,實行新辦法與老辦法退休待遇的比較。如果老辦法退休待遇高按照老辦法退休待遇發放養老金;如果新辦法比老辦法退休待遇高出一部分,那麼在首先發放老辦法退休待遇的基礎上,額外發放高出部分的一定比例,從10%逐漸過渡到100%。比如說老辦法退休待遇是5000元,新辦法退休待遇是7000元,2020年退休會額外增發高出部分的60%,也就是說養老金是6200元。

有的人覺得有老辦法做保底,當然還是在10年過渡期內退休好。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因為按照退休制度的有關規定,新辦法退休待遇始終要跟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相掛鉤。退休時 社會 平均工資越高,養老金就會越高。

另外,實施養老保險制度繳費以後,退休待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2014年10月之前的繳費年限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已經確定了。後續再延長幾年退休,肯定會養老金更高。大家也知道,機關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是非常有保障的,工齡越長、職位越高,工資就越高。所以,對於個人來說,2024年之後退休沒有問題,畢竟養老金會更高出一些。

按中人退休還是按新人退休,不是我們自己個人能選擇的事情。因為對於中人和新人有明確的劃分。

一、關於兩者的定義

1.中人,所謂的中人,是他們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前,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工作的人員,但是是在我國取消養老保險雙軌制後,才退休的人員。這類人是橫跨了這期間的人員,所以養老金的計算上會有一定的影響。

2.新人,所謂的新人是在2014年 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後 參加工作的人員,這類人退休的話,養老金的計算是跟企業退休人員一樣的。

所以,從你參加工作的時間可以看出,你是按照中人,還是按新人來計算養老金了。這個不是可以自己選擇的,是什麼身份就按什麼身份退休。

二、關於兩者養老金的計算

中人的養老金的計算:

1.按照新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來比較;如果按照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少於老辦法計算的養老金的,那按老辦法施行。

2、如果新辦法計算的養老金高於老辦法的。那養老金有十年的過渡期的,第一年補發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補發超出部分的20%,一直到過渡期結束後,再按照新辦法計算。

新人的養老金的計算:

企業退休人員是一樣的計算辦法。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從以上可以看出,新人就沒有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了。因為新人參加工作的時間是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之後。但是新人退休時可以按照當年度的社評工資來計算養老金的,社評工資是年年都漲的。

寫在最後的話

按中人和新人的退休,不是我們自己個人能決定的事情。根據現行的養老金計發辦法,繳費時間越長,繳費基數高,以後的社評工資也越來越高,那以後新人退休時的養老金也會高的。

樓主你好,按中人退休好還是按照新人退休好?其實這個中人和新人一般情況下指的是我們事業編制的人員,因為在2014年10月份以後開始繳納職工養老保險之後,那麼從2014年10月份以後退休的事業編制人員都被稱之為事業單位的中人,而且設置了10年中人的過渡期,也就是說從2014年10月份到2024年這10年期間,那麼被稱之為事業單位的中人,過了2024年以後那麼就被稱之為新人,那麼在2014年9月份之前退休的人員,就被稱之為事業單位的老人。

當然中人退休按著中人方式好還是按照新人方式好,實際上就區別於這個新的辦法和老辦法計算的一個結果,中人的這個計算方式,它是採用的新老辦法相結合的原則來計算的,也就是說自己有可能是中人的計算方式,有可能是新人的計算方式,總之他有一個原則就是曲高不低,你採用什麼樣的方式計算出自己養老金的待遇高,那麼將採用什麼方式來計算?

所以對於自己而言,實際上是你沒有任何的選擇權利的,因為各個地區和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有所不同,它可能有些地區採用新的計算方法獲得養老金的待遇高,但是有些地區採用老的計算辦法獲得養老金的待遇高,所以說都會統一採用相同的辦法來計算自己的養老金,而且作為中人來講,除了這個最基本的養老金之外,還會獲得一部分過度補償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這就會彌補我們養老金不足的問題。

不存在哪個好的選擇,你想按中人標准現在就退休嗎?按政策提前退休,擠進中人退休的隊伍里,那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因為這6年的中人待遇現在都沒兌現,再過4年時間,中人這個奇萌的概念就進入 歷史 范疇了,無論錯與對,都不會繼續下去了,十年過渡期結束了!

將來比現在好你是懂得的,有多少人眼光短淺被眼前小利迷住雙眼,堅持吧,不要因為艱苦而放棄;不要因為憋氣而放棄;不要因一時的待遇不佳而放棄,更不能因為一個不待見你的領導而放棄,堅強耐心地熬下去,能做一個新人絕不做一個中人,做中人你會傷心流淚!做新人你會晚年無慮,幸福滿滿!

現在許多中人都無可奈何,按2014年的政策發以後退休公務員的臨時退休金,左一回調查,右一回填表,今年填了審批表,折騰幾個來回說能漲幾十元錢,到現在根本就沒兌現,你還想急著當中人嗎?

樓主你好,按中人退休好還是按照新人退休好?那麼這個按中人退休和按新人退休,自己是沒有辦法來選擇的,它主要是你對應的自身的退休年限,如果說你是事業編制人員,那麼你在2014年的10月份以後,到2024年的9月份之前,這10年當中退休的人員被稱之為是事業單位的中人,所以說我們只能夠按照中人來退休,如果說你是2024年10月份以後退休的人員,那麼就被稱之為事業單位的新人,所以按照新人來退休。

這個問題主要取決於的是你的法定退休年限,比方說你的法定退休年薪剛好是在中人的退休年限之內,那麼你就是屬於中人退休,中人退休所享受的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相對來說有些復雜,因為它採用的是新辦法和老辦法相結合的原則,取高補低來計算自己退休金的待遇。

但如果說是新人,比方說你是2024年的10月份以後退休,那麼新人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相對就簡單很多。因為將會統一採取新的計算方式,也就是跟我們現行企業員工,退休以後的計算辦法相一致的方式來計算自己的退休金,而且是沒有任何過度性補償養老金的待遇,所以說我們事業編制的新人退休之後,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會很簡單,而且也不會出現所謂的這個補償養老金的發放問題。

中人退休和新人退休,哪個更好?這個沒有可比性,處於不同時間維度的。並且也不能選擇的,而是根據自己的退休時間來劃分新人和中人。只是對於中人養老金計算來說,按照新老辦法對比。

一、出現中人和新人的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新人和中人這樣的概念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體制外(非國有制)的人員對體制內的人員退休有一定的意見,他們認為體制內人員,退休前無需繳費,退休後退休金(也就是養老金)優厚,有失 社會 公平,所以國家退出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企業職工養老金制度並軌制改革,改成統一的計算方式。

既然是改革,就會出現一個時間問題,在2015年,國家下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2014年10月,機關事業單位執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那麼根據這個時間節點,按照工作時間的計算,就會出現老人、中人和新人,我們重點說下後兩者:

中人:在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前參加工作,養老保險制度實施後退休的人,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這個時間後繼續參加工作,養老金計發方法比較復雜,下面詳細闡述;

新人:在養老保險制度實施之後參加工作的人,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後參加工作的人,養老金按照新辦法計發。

二、出現中人養老金補發問題的原因

針對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的計算,國家採用新人新辦法,中人採用過渡辦法。

新辦法相對復雜點,它是按照國家相關部門頒布的《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現在事業單位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職業年金。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對於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中人」, 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設立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也就是說如果新辦法的計發待遇少於老辦法待遇標准,按老辦法待遇標准發放;如果新辦法計發待遇多於老辦法待遇標准,超出的部分按以下規定發放:

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10%;

第二年(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20%;

依此類推,到過渡期末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0%。

對於中人來說,用新老辦法計算對比,從這點來看,中人的計算結果有可能高於新人,因為如果按照老辦法計算得出更高的養老金,那麼就會比新人採用新辦法高。

先來搞清楚中人的概念。

關於是不是中人,這說能否接觸到中人這個身份,只與已經辦理退休或者即將要退休的企事業單位職工有關系。

如果你還沒有退休,且退休的年份還比較遠,中人這個概念就與你沒有任何關系。

具體中人的概念是, 2014年10月1日以前我國憑養老保險制度並軌以前參加工作,但實際退休在2014年10月1日養老保險並軌制度以後的一部分勞動職工 。

讓我國 社會 保險法和勞動法的有關規定,一部分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計算與一般退休人員的計算方式不同,且要進行養老金的補發。

按照現在的說,中人其實包括兩類退休職工。

准確來說,現在我們宿舍的中人包括兩類退休職工, 一類是企業退休職工,一類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 。

他們兩類退休職工中有中人存在。

2014年和保險制度並軌改革以前,中人這個概念只講的是企業退休職工。是2014年以後我國養老保險制度並軌改革,將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納入其中。

同時,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同企業職工一樣用同樣的繳費方式、同樣的計費標准來進行養老金的計算和發放。

國家法律規定,我國退休的中人養老金採取中人過渡法的計算方式,使他們的養老金進行逐年補貼的方式,補貼過度年限為10年。

中人養老金的補發,採取中人過渡法的普法方式,過度年限為10年。

就是從2015年開始,補發10%.2016年補發20%,2017年補發30%,2018年補發40%,2019年補發50%,2020年補發60%,2021年補發70%,2022年補發80%,2023年補發90%,2024年補發100%。

就是說到2024年的時候,我國中人養老金補發就會全部完成。

在這10年的過渡期中辦理退休的退休人員,養老金計算方法是按照2014年10月份以前的平均工資標准。

因此,我們自己不能決定我們是中人還是一般退休人員,根據你參加工作時間來決定。

希望有所啟發。

② 事業單位,男工人2026年退休,算「中人」還是「新人」

2026年退休的有可能屬於中人,因為只要是2014年10月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後退休的就是中人。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從2014年10月開始的,改革之前,公務員事業編養老金計發辦法和企業職工養老金計發辦法是不一樣的,在職時的職務職稱越高退休金就越高,並且公務員個人在職時是不用繳納養老保險的,完全由單位承擔。而企業職工在職時工資再高,退休後都得以 社會 平均工資為基數核算養老金,這樣的話,公務員事業編的養老金就普遍比企業職工高很多。

於是為了公平起見,2014年10月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進行了改革,養老金計發辦法與企業並軌。但是,由於養老保險政策改革涉及的人員眾多、覆蓋面太廣,為了平穩過渡,又設置了10年的過渡期,從2014年10月到2024年9月,10年之內退休的人員養老金有新舊兩種計發辦法,兩種辦法保低限高,而2024年10月以後退休的即全部採用新辦法。

也就是說,中人是養老保險政策改革特有的稱呼,不僅僅指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之間退休的人,而是包括所有2014年10月前參加工作、2014年10以後退休的工作人員。並且,中人有10年的過渡期,過渡期結束後就和企業職工完全一樣了。
所以,2026年退休的絕大多數是2014年10月之前參加工作的,那麼也就很有可能屬於中人,只不過辦理退休時和新人的計算辦法是完全一樣的。

題主提出這個問題,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是比較有意義的。
2026年,這個年份其實對於「中人」並沒什麼特殊。對於「中人」來說, 2024年才是一個比較關鍵的時間節點 ,因為「中人」的過渡期是從2014年10月到2024年的9月,這十年內退休的「中人」的養老金計算方式是比較特殊的。

過渡期內退休的「中人」, 養老金的計發實行新老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新辦法待遇低於老辦法標準的,按老辦法發放;高於老辦法標準的,根據退休時間的不同發放超出部分的一定比例,比如第一年(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發放超出部分的20%。

2024年以後過渡期就結束了,結束後退休的人員養老金發放就完全按照新辦法發放:

所以說,2024年決定的是「中人」的過渡期,而和是不是「中人」一點關系都沒有!

那麼一個人是不是「中人」主要取決於他的工作時間和退休時間!
工作時間和退休時間都在2014年9月以前的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那麼就是「老人」,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改革和他們一點關系都沒!

工作時間在2014年9月及以前,退休時間在2014年9月以後的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就是「中人」,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改革對他們的影響最大。

工作時間在2014年9月以後的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退休時間肯定在這之後,那麼這些人就是「新人」。
所以,事業單位男工人2026年退休,那麼可以知道參加工作時間肯定是早於2014年的,所以肯定是「中人」!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將退休人員分為「老人、中人、新人」。

2014.09.30.之前已經退休的叫「老人」,2014.10.01.之後參加工作以後退休的人員叫「新人」,2014.09.30.之前參加工作2014.10.01.之後退休的叫「中人」,將2014.10.01.一一2024.09.30.這十年設為「中人」的過渡期。

十年過渡期內退休的叫「中人」,還有很多十年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仍然是「中人」,當然也有「新人」即將退休了。

注意:不要把十年過渡期內退休的人員才叫「中人」。

很多人對事業單位退休的「中人」和「新人」搞不清,尤其是國家還規定了10年的過渡期。很多人誤解,以為過渡期結束之後退休就是「新人」了,是這樣嗎?
「中人」的概念究竟是如何定的呢?
國家從2014年10月推動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從2014年10月開始繳納社養老保險。

關於退休待遇,國家規定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過渡辦法。

中人,國家的定義是指2014年10月之前參加工作,在2014年10月及以後退休的人員。

2014年10月之前在機關事業單位參加工作,並辦理了退休的人員,叫做老人。2014年10月以後在機關事業單位參加工作,並在未來退休的人員,叫做新人。

中人最大的特點,實際上就是過渡性養老金。由於2014年10月以前,中人並沒有繳納養老保險形成個人賬戶、繳納職業年金,缺少這兩部分待遇。因此,國家規定發放過渡性養老金作為補償。

過渡性養老金,就是針對2014年10月之前視同繳費年限的時間計算。

至於10年的過渡期,實際上是國家為了保障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的老辦法和新辦法退休待遇的平穩過渡,而設立的。

因為新的養老金計算辦法跟繳費年限掛鉤密切,而過去的退休金計算辦法跟退休時的職務級別掛鉤密切。所以國家出台了以老辦法退休待遇為兜底,當年退休人員額外發放一定比例的新辦法,比老辦法高出部分的退休待遇計算過渡模式。

2026年退休,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僅僅實行了12年左右,不可能達到養老保險繳費15年退休的情況,所以,幾乎肯定有2014年10月之前的視同繳費年限。這樣的退休人員也有過渡性養老金,屬於「中人」。
「中人」的五個特殊性決定了「中人」永遠不可能成為「新人」!
爭論了好多年,還有很多人弄不清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之中什麼樣的人是「中人」和「新人」,很可能就是因為沒有搞清楚「新人」的這五個方面的特殊性。

一、凡是臨界點(2014年10月1日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並軌)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都是「中人」。而「新人」是臨界點之後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人員。

二、凡是「中人」,一定有「視同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而「新人」沒有。

三、所有的「中人」退休之後一定都有「過渡性養老金」。而「新人」沒有這一塊養老金。

四、只要你是「中人」,必定有一個十年過渡期。而「新人」沒有這個過渡期。

五、「中人」的養老金有四種養老金,包括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職業年金養老金。而「新人」只有除過渡性養老金之外的三種養老金。

那麼,當你弄清楚了「中人」以上五種特殊性之後,你就知道自己是不是「中人」了。

也就是說,不論你是男性,還是女性工作人員,如果你是臨界點之前參加工作之後退休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你的「中人」身份是永遠不會變化的!

(我說清楚了嗎?)

本題目中所說的男工人,肯定算「中人」一個無疑了!這是毋庸置疑的。

「中人」的概念與定義,應該是十分清楚的。這就是,2014年9月30日以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以後,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的人員。凡符合這一時間條件的,均屬於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中人」無疑了!

舉一個極端的例子:假若一個人,他在2014年9月份的某一天參加工作,盡管距離養老並軌時間節點很短,但他也是機關事業單位的「中人」一個,因為他有視同繳費年限呀!

很顯然,但凡認定有視同繳費年限存在,那怕僅僅就一個月時間不到,或者2024年過渡期結束後退休的人員,包括這位2026年退休的男工人,他也是名正言順、貨真價實、地地道道的「中人」一個呀!

退休「中人」必然涉及過渡性養老金的補償問題。過渡性養老金與「中人」視同繳費年限,是相輔相成、相伴相生的。退休「中人」視同繳費年限期間,由於還未實行個人繳費,沒有建立個人帳戶養老金制度,那視同繳費年限怎樣進行價值補償與合理轉換呢?在此情況下,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與核定問題,就應運而生了!

總之,2024年十年過渡期結束以後退休的,仍然是「中人」而非「新人」。他們的養老金所得,只能按照「中人」過渡辦法進行計算與核定。而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且繳費年限滿15年的機關事業「新人」,要到2029年10月1日之後,才會有人逐漸進入退休大軍的行列之中,到那時「新人」養老金計發辦法,才會真正粉墨登場的!

感謝閱讀、關注並點贊!歡迎廣大讀者和網友朋友們批評指正。

事業單位男工人2026年退休,算「中人」還是「新人」?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按照時間來計算,當然應該是屬於「中人」,同樣需要享受過渡性養老金,但是和十年過渡期的過渡性養老金有所差別。

由於機關事業單位是從2014年10月1日開始納入養老保險繳費體系,所以在退休辦法中,按照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進行。2014年9月30月之前辦理退休的人員,由於是按照以前的老辦法辦理退休,所以稱為退休「老人」。2014年9月30日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之後退休的人員,由於既有視同繳費年限,又實際繳費繳費年限,由於是新老退休辦法的結合,採取了過渡性的辦法,所以叫退休「中人」,2014年10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並辦理退休的人員,由於沒有視同繳費年限,全部按照實際繳費年限辦理退休,所以稱為退休「新人」。

你作為事業單位中的工人身份,將於2026年辦理退休,按照我國退休條件的規定,辦理退休必須要同時達到兩個條件,即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繳費(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達到15年。由於事業單位是從2014年10月1日才開始繳納的養老保險,到2026年繳費年限只有12年,按照時間來推算,你在2014年10月之前的工作年限,應該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雖然2026年已經超過十年的過渡期,但是你既有視同繳費年限,又有實際繳費年限,所以還是應該屬於退休「中人」。在養老金的計算中,目前分為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兩個部分。但是是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工作的並有視同繳費年限,到2026年年辦理退休時仍是屬於退休「中人」,除了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以外,還應當享受過渡性養老金。

綜上所述,作為事業單位中的男性工人,在2026年辦理退休,按照目前我國的退休條件來分析,你應該是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工作的,既有視同繳費年限,又有實際繳費年限,應該是按照「中人」的規定來辦理退休。

這位男職工是屬於中人,而不是新人。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事業單位男工人,2026年退休,算是中人還是新人呢?
屬於中人
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都是有中人的,在機關事業單位,什麼樣的人屬於中人呢?

所謂機關事業單位中人,指的是2014年9月30號之前參加工作,2014年10月1號之後退休的人。

因為2014年10月1號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正式改革,也就是養老金正式並軌,也是從這個時間點區分成了老人、中人和新人。

老人指的是2014年10月1號之前退休的人,新人指的是2014年10月1號之後參加工作退休的人。

可見,這位事業單位的男職工,是在2026年退休,他是在2014年9月30號之前參加工作,那就是屬於中人。

當然,他是新人的概率是比較小的,因為如果他是新人的話,就必須是在2014年10月1號之後才在事業單位參加工作,而到2026年,時間只有12年的時間,意味著48歲才參加工作,因為男性退休年齡是60歲,這種概率是比較小的。
還要看參加工作時間
區分中人和新人,不只是看退休的時間,很多人會誤以為,只要是在2014年10月1號之後退休,就屬於新人,這其實是一個天大的誤解。

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參加工作的時間,如果參加工作的時間和退休的時間橫跨了2014年10月1號,那麼就屬於中人。

如果這個人是在2014年10月1號參加工作,而且是在之後退休的人,也就是完全適用於新制度的人,就是新人。
中人養老金2026年正常發放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的養老金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另外還有一份養老待遇叫職業年金。

目前中人的養老金實行的是十年過渡期政策,也就是從2014年到2024年,第一年補發新辦法高出養老金的10%,第二年補發20%,2024年就補發100%。

所以這位男職工2026年退休,到時十年過渡期的政策已經結束,所以他可以完全按照新辦法來領取養老金了。
小結:
2014年9月30號之前參加工作的事業單位男職工,2026年退休的話是屬於中人,到時候他可以領到真正的養老金,因為10年過渡期政策已經結束。

肯定是屬於"中人"啰。

2014年10月1日,我國推行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在這之前巳經退休的人員稱為「老人″、在這之前巳經參加了工作,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才辦理退休手續的稱為「中人」、在這之後才參加工作的人員則稱為「新人"。

為了使中人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不吃虧,國家不但把中人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的工作年限作為視同繳費年限,用一筆過渡性養老金作為補充,還把2014年10月1日~2024年9月30日作為計算中人養老金的10年過渡期。在10年過渡期內,退休中人的養老金按照老辦法和新辦法兩種方法對比計算,限高保低,進行兜底。

根據《 社會 保險法》的規定,參保人員要辦理退休手續,必須同時符合兩個條件:一是要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 二是養老保險繳費要繳足15年。如果2026年要辦理退休的話,從2014年10月1日參加工作並繳納社保費算起,滿打滿算也只有12年的繳費年限,根本就不具備辦理退休的條件。由此可見,事業單位,男工人2026年退休,肯定是屬於「中人"。如果是「新人"的話,至少要等到2029年底才能達到15年的繳費年限。

雖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巳經好幾年了,可至今卻仍然還有些人搞不清「中人"與「新人″的區別,認為只要到2024年9月計算中人養老金的10年過渡期結束後,所有退休人員都變成「新人"了,其實這是他們的誤解,只要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巳經參加工作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即使在10年過渡期即2024年9月以後退休,他們也仍然屬於中人,還有一筆過渡性養老金作為補充待遇。

事業單位,男工人2026年退休,算「中人」還是「新人」?

老人、中人、新人的說法源自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保改革的國發〔2015〕2號文件。該文件的精神是從2014年10月開始逐步改革,最終使全國的社保體系不管是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等繳費方法和待遇計算統一方式標准。

其中對各時間段參加工作的各類人員的參保、退休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對中人的表述、待遇計算的規定是,改革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改革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 社會 保險法〉若干規定》(人力資源 社會 保障部令第13號)執行。

2026年退休,從2014年算起,中間只有12年,那麼2014年10月之前肯定有視同繳費年限,因此算」中人「。

③ 養老金年年都上漲,有哪4類人享受不到

養老金上漲對於所有老百姓來說都是喜聞樂見的事,、不過,有一部分退休人員卻無法享受到養老金上漲的福利待遇,接下來就具體給大家講講。




很多老年人每年為這個資格認證都快跑斷了腿,不過好在,去年人社部發文稱統一全部取消養老金資格集中的認證,提供了很多便民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爭取讓老百姓們跑一趟或者在手機上就能完成認證,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④ 哪四種人不能領養老金

第一,未達到繳費年限最低門檻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所以辦理退休手續時,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是不能領取養老金待遇的。

當然遇到這種情況也不是沒有補救辦法,參保人後期可以通過延遲退休的方式,逐月累計繳費至滿15年,或者轉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至滿15年,也是可以按照相關規定正常享受相應養老保險待遇的。
第二,沒有按時進行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
只要滿足國家規定的養老金領取條件,那麼退休人員就可以源源不斷地領取養老金直至去世為止,對退休人員來說,無疑是非常利好的事情。然而這一福利多少會讓一些人產生投機取巧的心思,想要不勞而獲,比如家裡退休老人去世,家屬卻故意瞞報消息,繼續冒領他的養老金。這種行為是違法的,會給國家財政帶來巨大損失,非常不可取。因此國家為保障養老金可以切實發放到退休人員本人手中,每年都會要求按時進行生存認證,要是沒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次月起養老金待遇就會停發。
第三,被判刑或者被判勞動教養
法律是做人的底線,沒有誰能在觸犯了法律之後而不受到嚴懲,所以如果退休人員被判處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罰或被勞動教養的,那麼這一期間會停發基本養老金。不過服刑或勞動教養期滿後,可以按服刑或勞動教養前的標准繼續領取養老金待遇,並參加以後的基本養老金調整。

第四,沒按時做出境居住信息登記備案
根據《進一步規范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工作的通知》可知,不按規定提供本人居住證明或其他相關證明材料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會停發或暫停發養老金。很多人退休後,會跟著兒女去國外定居,如果沒有按時做出境居住信息登記備案,也無法正常領取養老金。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所以辦理退休手續時,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是不能領取養老金待遇的。

⑤ 哪四類人不能領養老金

一、重復參保人員,他們將會被取消領取資格。
早期我國確實是存在重復參保人員,他們有的是因為個人原因,有的是工作調動,使得社保賬戶有兩個。等到退休之後,領取養老金時才發現,自己可以領取兩份養老金。
而隨著今年嚴查的開始,一旦查明這種情況的出現,就會取消其養老金領取資格,嚴重的還需要返還之前多領取的部分。所以有這種情況的退休人員,盡快且主動地把自己其中一個賬戶注銷,以免到時候得不償失,老年生活得不到保障。
二、尚在服刑期或者緩刑期內的人員。
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對於服刑期和緩刑期內的退休人員,是不發放養老金的。而有些服刑人員通過一些不法手段,還是可能領取到養老金的。嚴查如果發現這種情況,不僅需要退還養老金,還會觸發一定的刑事責任。
三、冒充已去世人員領取養老金,或者是家屬已經去世卻謊報的。
養老金的領取是只有在世人員才可以領取的,一旦退休人員去世之後,養老金就會停發。而一些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非常高,或者是家裡想要額外地獲得一筆經濟來源。
所以有些退休人員去世之後,家屬秘不發喪,謊報退休人員還在世,就是為了繼續領取養老金,對於這種情況國家自然是嚴令禁止的。一旦發現這種情況出現,輕則追回已領取養老金金額,重則將會擔負法律責任,所以千萬不要投機取巧。
四、退休人員失蹤,家屬代領養老金的。
對於一些上了年紀的退休人員來說,他們有的都患有老年疾病,健忘的情況時常出現,這就使得大量的退休人員在年老之後都會出現走失的情況。一旦沒有找到退休人員,那麼該人就會被標記為失蹤狀態。
按照我國社保基金的規定,領取養老金的人必須是自然人,如果出現失蹤的情況,養老金會在失蹤確定日當天開始連續發放六個月,如果這六個月之後沒有找到失蹤人員,那麼將會停發養老金。所以如果有這種情況出現一定不能瞞報,需要把失蹤情況及時匯報到有關部門,以免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我國養老金領取資格審查更加嚴格
如今我國已經全面進入了老齡化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使得我國人民的生活也發生了細微的改變。老年人口的增加短時間內不會出現什麼情況,但是長時間來看,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將會是我們未來所需要面對的。
未來勞動力短缺可以進一步造成經濟發展遲緩,所以對於社保基金來說,未來的發展也是一大挑戰。對此我國社保基金對領取養老金的退休人員,每年進行資格審查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畢竟這關乎著我國上億的退休人員的老年生活質量。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國養老金領取資格審查也變得更為嚴格,和之前的找到當日報紙合影,到隨後的視頻認證,再到現在的互聯網加入人臉雙識別。養老金資格審查已經進化到無人可以偽造的地步了,而養老金資格審查得嚴格,也可以杜絕掉以上情況的出現,從而降低我國的經濟損失。
養老金的調整是一件大事,今年養老金更是實現了連續18次上調的壯舉。而對養老金資格進行嚴查,也是為了降低我國社保基金虧損的風險出現。尤其是對於這4類人和情況來說,更是需要嚴格注意,一旦有這種情況需要盡快處理,以免產生麻煩影響自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九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⑥ 國慶節來臨,養老金、補貼、工資有好消息,四類人受益,有你嗎

十一國慶就要來了,在這樣一個喜氣的節日,養老保險金、補助、薪水等都紛紛即將迎來喜訊,針對退休職工、在職員工、農戶、無業人員等四類人而言,都是能夠獲利的,看一下有了你份嗎?

2022年養老服務金計發數量相繼發布,養老保險金將重算補領,一部分退休職工獲益

針對在今年的1月份至今的退休職工,因為當地養老服務金計發數量並沒有發布,她們是依據2021年的數量來計算養老金,造成養老保險金少發了一部分錢,己經有最少11個省份已公布了2022年養老服務金計發數量,別的地方還會相繼發布,這一部分退休職工的養老保險金也將會迎來重算補領,拿到手的錢也能增加。

除此之外,一些地區也在近日上漲了當地城鎮居民基本養老金標准,例如江蘇句容,城鎮居民基本養老金標准由210元調整到215元,增漲5元。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四種人養老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慶送葬老人送多少銀子 瀏覽:995
2014年廣東省養老金調整方法 瀏覽:269
臨終老人如何三消三腫 瀏覽:733
入職體檢報告單一般有效期多少 瀏覽:751
九九重陽節記錄過程 瀏覽:104
父母主要的付出有哪些 瀏覽:952
廣州友好老年公寓有限公司 瀏覽:944
讀大學要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759
建行職工養老金怎麼查 瀏覽:49
老人醫保卡怎麼辦理 瀏覽:432
普通體檢女生為什麼有肛檢 瀏覽:301
養生壺什麼價位的質量有保障 瀏覽:243
父母房屋變更稅收多少 瀏覽:829
眼睛體檢結果散光是什麼意思 瀏覽:467
北京老年活動中心招聘 瀏覽:556
養老金供房 瀏覽:633
為什麼老是讓父母大吼 瀏覽:745
養老院老人做小游戲 瀏覽:350
退休老人在外地能領工資么 瀏覽:294
宋美齡自述怎麼養生 瀏覽: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