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影響養老模式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養老模式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3-04 17:26:33

① 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哪些?
【1】繳費時間
上班族的工齡和繳費年限原則上應該是等同的,社保繳費年限越高,退休金水平就越高。
【2】繳費基數
繳費基數影響著繳費檔次的基數,也就影響著社保繳費指數。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後養老金就越多。
【3】退休年齡
退休年齡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有直接關系,退休年齡越大,計算得出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就越多。
【4】社會平均工資
社會平均工資直接與基礎養老金掛鉤,社會平均工資越高的城市,基礎養老金水平越高。
總的來說,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個人賬戶存儲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和退休時上年度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等都會影響到養老金。在眾多的關系中,最重要的是繳費年限、繳費基數以及個人賬戶存儲金額。
拓展資料
過渡性養老金
我們國家建立個人賬戶養老保險制度是1995年前後,當時大家又把這種制度稱為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養老保險制度。對於建立個人賬戶之前的繳費年限,由於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因此國家規定發放過渡性養老金作為補償。
多數省市的過渡性養老金按照一定的過渡系數跟統賬結合之前的繳費或視同繳費年限、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或視同繳費指數以及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山東省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是這樣的:過渡性養老金等於退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1.3%×平均繳費指數。
其實,通過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和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相比較,明顯看出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是相當劃算的。可是,由於過渡性養老金的實施時間已經扎死,退休人員能夠擁有的過渡性養老金計算時間會越來越少。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由於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時間較慢,是對2014年10月之前的視同繳費年限計算過渡性養老金的。因此,普遍來講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水平更高一些。
補充養老金機制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水平較高,不僅僅體現在過渡性養老金上,他們還有補充養老金機制——職業年金制度。其實一些國有大型企業也有這樣的補充養老金機制,被稱為企業年金。目前企業年金的參保繳費人員大約2300多萬人。
除此之外,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較高的主要原因還是機關事業單位的繳費基數是據實繳納,很多企業為了省錢期間只是按照60%的最低繳費基數繳納養老保險的。因此,養老金就會產生了差距。。
綜上所述,確實養老金的影響因素很多,涉及到方方面面。普通企業繳費人員按照最低基數繳費的話養老金確實不高,但是並不代表繳費年限或者工齡不起作用了,畢竟按照15年最低基數繳費,只能每月領取八九百元的養老金呢。不過,退休以後國家會年年調整養老金,即使剛退休領取八九百元的養老金,未來也會越來越高的,隨著年齡增大也能夠滿足生活的需要。希望退休老人退休以後的養老金差距逐漸縮小,更加公平。

② 個人賬戶養老金有差異,影響因素有哪些主要有什麼呢

養老保險金又稱退休養老金、退休金,是一種最重要的社會發展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相關文件規定:在職工年邁或喪勞後,依據他們對於社會發展所作出的奉獻與所具有的享有社會養老保險資質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付款保險的工資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求,適用於確保員工退休後的最低生活保障必須,養老保險金秉著我國、團體、本人一同累積原則累積、運行,當我們意氣風發時,所創造價值的一部分被投向養老金計劃,以確保老有所依。

第六,養老金增長,退休後的養老保險金並不是長期性的,但每年都要根據我國統一養老金計劃作出調整,退休職工養老退休金平均增長4.5%,我國養老保險金不但有公平公正的配額制調節,並且有激勵大量付款和更多長期性收取的連動調節,及其照顧老年人的歪斜調節,一般來說,養老保險金越大,增大的錢也就越多。

③ 2022年退休養老金怎樣調整 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哪些

2022年養老金調整方案是什麼?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哪些?

一、2022年養老金怎樣調整

2022年養老金調整方案尚未出爐,參照往年公布時間,預計4月份公布,但是每年的養老金調整方式是基本不變的,那就是遵循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傾斜調整。

其中,傾斜調整會對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高齡退休人員等群體進行額外的照顧,他們可以多漲養老金。預計2022年依然會對高齡退休人員執行傾斜調整的方案。

而2022年,多大歲數的高齡退休人員可以享受傾斜調整呢?預計各個省份還會執行往年的法規,其中,除了上海、北京、河南和浙江外,多數省份是要求退休人員滿70周歲,可以享受養老金的傾斜調整。上海是男滿65歲、女滿60歲;北京和河南是滿65歲;浙江是女滿65歲,男滿70歲

截止目前,未公布2022年養老金上調方案細則,一般各地會在6-7月份出齊養老金上調方案,這邊可以參考2021年的養老金調整方案。

二、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哪些

1、繳費時間,上班族的工齡和繳費年限原則上應該是等同的,社保繳費年限越高,退休金水平就越高。

2、繳費基數,繳費基數影響著繳費檔次的基數,也就影響著社保繳費指數。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後養老金就越多。

3、退休年齡,退休年齡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有直接關系,退休年齡越大,計算得出的個人賬戶養老金就越多。

4、社會平均工資,社會平均工資直接與基礎養老金掛鉤,社會平均工資越高的城市,基礎養老金水平越高。

總的來說,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個人賬戶存儲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和退休時上年度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等都會影響到養老金。在眾多的關系中,最重要的是繳費年限、繳費基數以及個人賬戶存儲金額。

三、養老金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是不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的,因為個人所得稅法法規,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是免徵個人所得稅的,所以說作為退休人員來講,即便自己的養老金超過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5000元,那麼也是不用收取個人所得稅的。所以說退休人員,他的這個養老金的待遇是全額領取,比方說自己的退休金是8000元,那麼就可以8000元完全到自己的手裡。

④ 影響養老金的主要因素是什麼養老金會如何變化呢

影響養老金的主要因素是什麼?養老金會如何變化呢?

危害養老金的影響因素是啥?養老金會怎樣變化呢?養老金是由大家正常的交納養老保險來獲得的,那樣每一個得到養老金的退休職工基本都是繳納社保了,基本上養老保險待遇。所以參與基本上養老保險是擁有養老金的唯一方式,自然危害養老金的影響因素,都是通過養老保險來的影響。

⑤ 影響養老的幾個因素

據一項調查:9成以上的朋友都對自己的養老問題有所擔憂,如何保障退休以後過上有品質的生活,在給自己做養老規劃的時候,我們不得不考慮以下幾個因數:

1. 社保養老的變化

說到社保養老,首先要提到「社保養老金替代率」,「社保養老金替代率」是用來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後生活保障水平差異的基本指標之一,替代率越高,則說明,退休前後的生活水平差別越小,反之則越大。國際上對「社保替代率」高低西面幾個參考標准:

在我國的社保體系建立之初,替代率基本維持在70%左右,但隨著我國老齡化逐漸加劇,我國的社保替代率降低到了45%左右,這一數值已經在國際勞工組織公約劃定的養老金替代率警戒線之內。

2. 家庭結構的變化

「養兒防老「,是我國傳統養老觀念,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觀念受到極大的挑戰,「421」家庭已經成為大部分家庭的模式,也就是夫妻倆為獨生子女,還有4位老人和一個孩子,這也就意味著夫妻兩人要面臨4位老人的養老重任和至少一個孩子的家庭壓力。

3. 退休年齡和平均壽命的變化

我們的退休年齡也會影響我們養老金的准備,退休越早,則意味著更短的工作時間要准備更長的退休養老費用。

去年,我國發布了第三套生命周期表,根據統計,我國男性和女性的平均壽命分別為79.5歲和84.6歲,隨著生活品質和醫療體系的不斷提高,人均壽命也在慢慢增長,這對於社保養老和「養兒防老」影響越來越大。

4. 通貨膨脹率

通脹是我們無法迴避的一個重要問題,在我們做養老金規劃的時候,需要考慮該因素,之前,做過一個統計,過去20年,我國的真實通脹率為10.68%,如果未來持續保持這樣高的通脹率,就意味著,我們現在為以後准備100萬養老金,如果什麼也不做,那麼20年後,這筆錢只剩下如今10.45%的購買力。

人生這一輩子的資源是有限的,如何將有限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是每個家庭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當你老了,是否還能夠讓家人過上有品質的生活?

文/如是 理財規劃師 

一起開啟我們的財富自由之路!

⑥ 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是什麼養老金會如何變化內地各省養老金為多少

我國目前退休後的養老金是按照一定的公式進行計算的,遵循的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因此影響養老金的主要因素就是在職時候的 繳費基數以及繳費年限 。而因為各個地區的生活水平不一樣,因此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 退休時本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這三個因素就是目前影響退休後養老金計算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其他如退休年齡、視同繳費指數、過渡系數等,對於養老金也會有一定影響,但影響的程度或范圍沒有那麼明顯。

而養老金會如何變化? 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為了保證退休人員的生活水平, 養老金肯定是需要不斷增長的 。隨著目前在職人員工資水平的年年上漲和物價水平的上漲,我國的養老金也已經連續15年進行調整增加了, 但是調整的幅度已經明顯下降 ,從之前的10%左右的水平下降到2019年的5%。

養老金增幅下降 主要是因為目前我國 經濟增長速度放緩 ,而 人口老齡化同時在不斷加速 。據相關數據統計,2015年末我國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22億,並且每年平均凈增長800萬以上,繳費人員在減少而領取養老金的人員在增加,所以目前我國的養老基金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而國內各個省份因為當地工資水平的不同,養老金水平也不相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 用養老金支出金額除去領取養老金的人數 ,可以大概測算出各省的養老金水平。

截至2017年,我國養老金人均水平 最高的是西藏自治區 ,每個月達到7696元。接下來是 雲南省、上海市、北京市和青海省 ,也都超過了四千元的水平。而 較為落後的是甘肅省、安徽省和吉林省 ,平均養老金在兩千元左右。

很多人想破解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想了解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什麼?最終怎樣計算出養老金來的?實際上養老金的計算公式非常復雜,考慮了方方面面的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幾個。

繳費年限 ,一般也是大家所認同的工齡。按照勞動法的規定,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必須參加 社會 保險,所以工齡和繳費年限原則上應該是等同的。

國家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以前的國有企業固定工人,建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以前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其根據檔案認可的連續工齡可以視同繳費。

繳費年限時間越長,養老金水平越來越高,但是還要考慮到其他因素。

繳費指數 ,實際上是當年的繳費檔次轉化的一個數值。比如說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范圍是60%~300%的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這樣當年的繳費指數就是0.6倒3。

退休時使用的是平均繳費指數。平均繳費指數指的是歷年繳費的平均值,也就是說15年60%繳費和15年100%繳費,平均繳費指數就是0.8。

平均繳費指數 ,實際上是具體到每一個月繳費支出之和除以所有的繳費年限。

注意有視同繳費指數和實際繳費指數的區別。

有些地區視同繳費年限沒有視同繳費指數,那麼我們算平均繳費指數的時候就是按照實際繳費指數計算。

有的地區會規定視同繳費指數,比如上海市規定企業職工的視同繳費指數是1,那麼就會將所有指數納入來平均計算了。

平均繳費指數是養老金計算中最復雜的一項了。

計算養老金使用的是 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 。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恰好等於當年的平均繳費基數。這樣就能夠保障我們的養老金待遇水平跟經濟 社會 發展相一致了。

2019年5月開始,國家要求要按照各省市全口徑城鎮就業人員的 社會 平均工資,作為核定社保繳費基數上下限的依據。

這里邊牽扯到各地要改變過去的社平工資口徑問題。過去的時候很多地方採取的是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 社會 平均工資,這一 社會 平均工資比全口徑平均工資要高20%~30%。因此,繳費錢數比較高,養老金待遇也高。但是,修改繳費基數口徑以後如何變更養老金計算公式?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國家會出台過渡性方案,確保退休老人的待遇水平平穩銜接。現在還沒有出台。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余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因此,個人賬戶的余額很重要,但是計算起來也很復雜。

每月我們社保繳費,都會按照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在2005年以前,繳費基數是按照11%記入的,2005年我們改革了養老金的計算模式,更有利於我們養老金的公平。

養老金個人賬戶2005年以前的記賬利率只有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非常低。2005年以後國家推動了有關改革,但是是由各省市自行確定記賬利率。2016年開始,由國家統一公布記賬利率。2016年是8.31%,2017年是7.12%,2018年是8.29%,2019年是7.61%。遠遠超過了同期的銀行理財利率,非常劃算。

養老金個人賬戶只是記賬,並不是真的有賬戶,這是一種養老金的待遇模式。按照 社會 保險法規定,如果參保人沒有領取完個人賬戶里的錢就去世了,個人賬戶的余額可以繼承。

退休年齡關系著養老金計發月數的多少。養老金計發月數表示國家統一的表,但是2005年公布以後再也沒有變動過。理論上說要根據預期壽命計賬利率等因素不斷完善,估計未來也有可能變化吧。

目前,40歲的計發月數是233個月,50歲是195個月,60歲是139個月,70歲是56個月。由此可見,相同個人賬戶余額的情況下,退休年齡越大,每月領取的養老金越多。

退休以後,國家會根據 社會 平均工資的變化以及物價增長情況,每年適時調整養老金。2005年開始有國家統一調整,我們的企業平均養老金水平有700多元,上漲至現在的2700多元。

一般來講,經濟越發達的省份養老金水平越高,每年調增的養老金絕對額就越高。但是國家的養老金水平是統一明確的,2005年至2015年,連續11年增長水平超過10%。2016年以後養老金增長速度有所降低,分別是6.5%、5.5%、5%、5%。

綜上所述,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很多,這也是國家為了養老保險制度全面考慮的問題,國家是努力保障養老金可持續發展,盡量公平的。希望退休老人的養老金水平越來越高。

雖然說, 養老金是每一個交社保的人的終極歸宿,但是知道養老金怎麼計算的,卻寥寥無幾 。今天,超老師就帶大家解開養老金計算和影響因素等神秘的面紗。

從養老金公式來看,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包含:退休上一年度月社平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等。

但是,總的來講,個人賬戶儲存額受繳費基數影響,計發月數又是跟退休年齡相關,而且是固定值,所以最終 影響養老金的最直接因素只有「退休上一年度月社平工資」、「繳費基數」、「繳費年限」 這三大方面。

只乾巴巴講養老金公式,想必大家還是不會計算養老金是多少!接下來超老師就羅列一組數據,帶大家一起實操演練。

假設:甲先生,2019年滿60周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計發月數為139),2018年月社平工資為7855元,繳費基數按照歷年社平工資的80%(繳費指數為0.8),個人賬戶儲存額本息約為15萬,繳費年限為25年。

則甲先生退休首月養老金為:

基礎養老金=(7855+7855×0.8)÷2×25×1%=1767.38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150000÷139=1079.14元;

繳納25年養老保險,繳費基數是社平工資80%,60歲在北京市退休的甲先生首月養老金=1767.38+1079.14=2846.52元。

我國退休人員基本 養老金迎來「15連漲」,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一般實行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

掛鉤調整分為本人繳費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與繳費年限掛鉤,一般是分繳費時間段,每個段每一年固定養老金漲幅;與本人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標准為:按本人本次調整前月基本養老金的百分比計算養老金增加額(北京市漲幅在5%左右)。

數據分析:

甲先生退休首月養老金為2846.53元,按照5%的漲幅計算。

則, 甲先生5年後的養老金為:2846.53×1.05^5=3632.97元/月;

10年後的養老金為:2846.53×1.05^10=4636.7元/月;

因為 各地影響養老金的三要素各不相同,每個人的情況又千差萬別,所以超老師希望大家根據養老金公式和案例,做到舉一反三,結合自身的情況,具體計算出屬於自己的養老金。

你的養老金高,他的養老金低。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影響著養老金的高低呢?我認為,應該是繳納養老保險的本人。我們慢慢地來分析分析吧。

難以置信吧!影響養老金高低的主要原因竟然是自己!

大家覺得是不是這個原因呢?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原因能影響養老金的高低呢?

現就養老金的影響因素,養老金會如何變化兩大問題,做出以下分析與研判:

一.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是什麼?可以說養老金的影響因素是多維度的。可以總體區分為政策性因素和個人繳費因素這樣兩個方面。

1.先分析個人因素,它主要涉及的主要參數是,繳費基數的高低,與繳費年限的長短。這是影響養老金領取水平的最根本、最關健的因素,也是排它性的主導因素,是形成並派生出林林總總、千差萬別養老金標準的最核心原因。

2.政策性因素也比較好理解,這主要指養老金替代率的預設與調整,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的設計與調整,以及養老金調整機制的變更等,這些重要環節與關健參數的總攬與統籌,都將對基本養老金計發與領取環境,產生極為重要引領、制衡與調整作用。這與個人繳費這個排它性因素一樣,對於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形成與領取水平,也具有舉足輕重的支撐作用。

3.舉例說明:比如各類人員的養老金差異、差距是既定的,可以通過區別對待,施加不同調待比例,促成養老金新的分配格局的建立;可以通過對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也就是可對計發辦法的內在構成,進行某種力度的調整與變更,比如現在已把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指數拎出來了,即將視同繳費指數的絕對值,進行了一些拓展與提高,從而達到變更與提高養老待遇水平之目的。

二.養老金會如何變化呢?這個問題不難理解,養老金如何變化完全能夠登高望遠,可以預測與估算它變化的軌跡與發展趨勢,這是現行的政策與法律法規環境使然,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1.養老金總體的替代率水平會越來越低。在全 社會 基本養老金領取水平一定不變的情況下,隨著物價指數的變化,平均工資水平的逐漸提高等因素影響,每年總體的調待比例又比較保守,留有餘地。因此,養老金總體的替代率水平是會逐漸下降並倒掛著。

2.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之間的養老金差距會越拉越大。養老並軌改革,僅在制度層面上向企業制度進行了靠攏與調整;養老金15連漲收效甚微;「同步調整」5年致使養老金巨大的差距不降反升,越拉越大。可以肯定,在目前既定的環境與政策條件下,這個既定的差距鴻溝會越填越大的,這是一個大概率的必然結果。

樓主您好,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是什麼?養老金會如何變化?內地各省養老金是多少錢呢?影響養老金的因素,主要還是根據你們當地的 社會 平均工資為主要依據,因為當地的 社會 平均工資是決定計算養老金的一個重要條件,一般情況下一線城市它的 社會 平均工資比較高,所以說在一線城市退休的人員所能夠獲得的養老金待遇都是遠遠要高於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的養老金待遇,所以這個 社會 平均工資是決定養老金待遇的一個重要因素。

那麼養老金的變化主要是每年養老金正常的增長,無論你是參保養老保險的個人還是領取養老金的個人那麼都會,隨著年限的增加會增長自己養老金的一個待遇,至少我們國家從2005年開始一直到2019年實現了養老金的14連漲,這樣的一個態勢。

那麼具體內地養老金是多少?這個是沒有辦法准確的回答的,因為每個人他的養老保險繳費年限都是不相同的,所以說都會決定自己最終獲得的養老金待遇是不相同的,根據公布的數據表明,全國退休人員2019年的平均退休金大約是2780元,所以說按照這樣的一個數據參考自己有沒有高過這個數據,就知道有沒有高過大多數人的一個待遇水平了。

影響養老金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工作單位非常關鍵。如果你是公務員或者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你的養老金就要高出企業退休人員一大截,至少在50%以上。

在同等條件下,如果是公務員和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其退休之時的養老金是7000元,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能有4500元就算不錯了。

二是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基數越高,退休之時拿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不少企業都是按照最低工資標准給職工繳納社保費,這就會嚴重影響退休之後的養老待遇。

三是繳費時間的長短,繳費時間越長,拿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

四是當地 社會 平均工資的高低,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2019年北京計算養老金所採用的月 社會 平均工資為9262元,這個標准在全國居於前三位,又比如2019年天津計算養老金所採用的月 社會 平均工資為7540元。

五是職務職級職稱,同樣也是影響養老金的一個非常關緊的因素。職務越高,職級也就越高,養老金標准也就越高;職稱越高,拿到的養老金也就越多,一級教授拿到的養老金,肯定高於三級教授拿到的養老金。

六是能否有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作為補充。如果企業為職工繳納企業年金或者機關事業單位繳納職業年金,那麼,這些人員退休以後所享受的養老待遇也就越高。(周鳳遲)

樓主你好,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是什麼?養老金會如何變化?內地各省的養老金為多少呢?首先,在這里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影響養老金的因素主要取決於你自身的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 社會 平均工資這三個主要條件來決定。也就是說只要這三個主要條件不發生變化,那麼對於你退休金都不會產生任何的影響。

那麼養老金會如何變化呢?養老金就是隨著你累計繳費年限的不同而進行一定的變化,比方說有些人累計繳費年限交納了30年,但是有些人僅僅只交納了15年,所以說按照15年來交費只是我們國家規定的最低繳費年限,所以在這樣的一個繳費年限的條件下,那麼他所獲得的養老金待遇一定會比較低。

同時我們的養老金待遇是跟當地的 社會 平均工資有很大的一個關系,也就是說如果你退休的城市是一個一線城市的話,那麼就可以獲得一個較高的養老金待遇,但是你所退休的城市,不是一線城市,而是一個三線四甚至是四線城市的話,那麼自己的養老金待遇也會是比較偏低的,所以跟自己退休的所在地區也是有很直接的一個關系。

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是什麼?養老金回如何變化?內地各省養老金為多少?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如果要說清楚,相當於一篇學術論文,可是我們這里是問答,還是做一個簡單的分享吧?

按照社保法的規定,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繳費指數、繳費年限、個人賬戶、退休時上年度的職工 社會 平均工資、城鎮預期人均壽命等幾個因素。

一是繳費指數。 繳費指數是影響養老金最重要的因素,繳費指數的高低,直接影響繳費基數、平均繳費指數工資的高低,從而對個人賬產生直接的影響。例如我們確定的繳費基數為5000元,按照不同繳費指數來繳費,那麼繳費基數的差別是非常大的。如果按照300%來繳費,繳費基數需要提高三倍,即由每月5000元變成了每月15000元;如果按照100%來繳費,那麼繳費基數沒有任何變化,還是每月5000元;如果按照60%來繳費,那麼繳費基數就要減少三分之一,變成了每月3000元。

二是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的長短是影響養老金的重要因素之一,影響最大的是基礎養老金,同時對個人賬戶也將產生很大的影響。領取基礎養老金的年限按照每年1%來計算, 繳費15年,每月的基礎養老金為15元,繳費20年每月的基礎養老金為20年,繳費30年,每月的基礎養老金為30元,這是長繳長得的具體體現。

三是個人賬戶。 在我們的養老金計算中,除了基礎養老金以外,最重要的一塊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是根據個人賬戶多少來決定的。比如個人賬戶為20萬元和個人賬戶為10萬元,按照同等年齡60周歲來辦理退休,個人賬戶20萬的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每月1439元,而個人賬戶10萬元的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720元。也就是說個人賬戶高一倍,在同等年齡退休時,每月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是相差一倍左右。

四是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 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主要和基礎養老金掛鉤的,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越高,那麼基礎養老金的領取基數就會越高。比如當地的職工月平均工資為6000元,我們的平均繳費指數工資為5000元,二者相加後的平均值為5500元,按照每繳費一年領取1%來計算基礎養老金的領取基數,那麼每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為55元;如果當地的職工月平均為8000元,繳費指數工資還是5000元,那麼二者相加的平均值6500元,那麼基礎養老金的領取基數為每月65元。

五是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 城鎮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主要是用來測算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比如50歲退休195個月、55歲退休領取170個月,60歲退休領取139個月,就是根據人均預期壽命的來測算的,這一塊的影響主要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比如還是上面的例子,假如我們的個人賬戶總額仍然是20萬元,60歲退休為每月1439元,55歲退休為每月1176元,50歲退休為1026元,從這幾個數字中可以看出,退休越晚,退休年齡越大,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也就越高。

養老金如何變化,需要從兩個方面來解決。

一是在退休前 。退休前的繳費指數、繳費年限是影響養老金最主要的因素。因此作為單位職工繳費,職工是沒有主動權來調整自己的繳費基數的,基本上都是按照本人實際工資的100%來繳費,繳費年限也是沒有辦法來控制的,從什麼時候開始參加工作,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齡辦理退休,這個過程都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但作為靈活就業人員,這是完全可以自己掌控的,比如繳費基數的問題,自己可以按照 社會 平均工資來選擇按照300%、100%、60%來繳費,每年可以變更一次,繳費年限自己也是可以選擇的,繳費15年還是20年,甚至是30年,自己都是可以選擇的,如果女性20歲開始繳費是可以選擇繳費35年,男性20歲開始繳費可以選擇繳費40年,這些自己的選擇餘地都比較大。不同繳費基數、繳費指數和繳費年限都是影響養老金變化的決定因素。

二是退休後。 退休後養老金的變化,自己也是無法掌控,主要是由國家對養老金政策的變化來調整養老金。可喜的是目前國家的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已經制度化,常態化,從2005年開始到現在已經實現15連漲,建立職工養老金的定期增長機制,已經列入社保法,只要我國經濟連續增長,那麼養老金的增長就是比較現實的。

內地各省的養老金各為多少,說句老實話,這個數字目前還只能依據公開的數據為准,准不準確不知道,但是作為參考依據還是比較現實的。根據公開的數據,2017年我國人均養老金為2362元,放眼全國各大省市,也只有西藏地區人均養老金超過4000元,所以每月4000元的養老金,在我國算是中上等水平了,經過這幾年的調整,2019年西藏人均應該超過5000元以上,緊隨其後就應當是北京和上海,應該在超過4000元以上,最低的還是四川、重慶、吉林等,還在2000元以內徘徊。

影響養老金的因素很多,如何改變和調整是當地政府與國家的事,各地的養老金是不同的,它分為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由當地政府而定。

⑦ 影響養老金的因素有哪些

1、上年度社平工資。上年度社平工資主要影響的是基礎養老金,也就是說工作地和參保地經濟發展水平對養老金有影響。
2、平均繳費指數。養老保險平均繳費指數主要影響的是個人賬戶養老金,養老保險平均繳費指數越高的話個人帳戶余額也會更高。
3、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主要影響的是基礎養老金,長繳多得也是養老金一直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
4、實際退休年齡參保人員實際退休年齡主要影響的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具體一點來說的話就是會影響計發月數的大小,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
一、單位辦理養老保險需要攜帶:
1、營業執照、批准成立證件或其他核准執業證件原件及復印件。
2、組織機構統一代碼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3、法人代表身份證復印件。
4、社會保險登記表 (可在窗口領取需加蓋單位公章)。
二、繳納養老保險的好處為:
1、能從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月領取養老金,真正實現老有所養。
2、養老金與社會平均工資掛鉤,使自己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3、享受國家、自治區規定調整養老金的待遇。
4、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子女的負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⑧ 我國養老問題產生的原因

焦慮症咨詢:養老焦慮問題
當今社會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因為他們生在這個時代,所以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優質生活,重慶青少年心理咨詢師認為,這些才是導致不少孩子抗壓能力特別差以及接受挫折能力弱這些問題的根源。在這些方面遠遠的不如父輩。隨著適婚年齡的到來,很多獨身孩子步入婚姻階段,當面對以後可能要撫養四位老人的局面,許多年輕夫妻甚至出現了養老焦慮症問題。
根據研究調查,我國第一批獨生子女現在已然進入而立之年,有些獨生子女也已經生養了自己的小孩。
重慶寸草心心理醫生提醒,所有需要照顧父母的子女中,「雙獨」夫婦需要承擔的壓力會更大。工作上的壓力不算同時還要面對孩子的教育壓力,單單養老就需要一筆不小的開支。
也有不少子女是在異地工作生活。古人雖雲「父母在不遠游」,但工作中難免遇到外地調遣、出差等等突發事件,子女們很難經常陪伴在父母的身邊。所以「空巢老人」的現象也越發言中。
隨著物價的上漲,各項支出都在遞增。養老保險、養老醫療費用也成為了「雙獨」夫婦們不容小覷的經濟壓力之一。
所以可以這么說,在有別於傳統家庭有多個孩子,養老任務可以分擔的情況下。現在的夫婦要獨自承擔關於養老的精神和經濟壓力可想而知是多麼的大了,不免的會出現養老焦慮問題。

⑨ 養老問題的基本現狀及解決方法是什麼

1、養老問題的基本現狀:

我國的養老設施建設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二十幾年來,養老設施諸如養老公寓、養老院、社會福利院等層出不窮,並且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也迫使我國的養老基礎設施數量持續快速增加。

但這些類型的養老機構並不能切實地滿足老人的真正需要,既沒有抓住解決問題的要害。缺乏人文關懷及對老人心理需求的滿足是現階段我國養老機構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2、對目前養老問題的解決方案:

(1)提高養老機構對老人心靈的關懷,多組織志願活動陪老人聊天游戲等,關心老人的心理健康,使老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但類似的志願活動在組織時要做到適量適度,並且要長期堅持,而不是響應一時的口號。

(2)組織一些宣傳演講活動,介紹現代化養老設施能給老人帶來的好處,幫助老人走出思想誤區,更好地接受養老機構等新事物,減少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現象的產生。建設社區綜合性老年福利服務中心,支持有條件的社區開辦小型養老院或敬老院,提升居家養老社區化服務功能。

(3)推進社區「老年餐桌」惠民工程建設。政府花錢買服務,社區老人得實惠。開辦「老年餐桌」試點服務項目,解決老年人中午就餐問題,很受社會歡迎。可以將其作為街道社區居家養老事業建設的重點發展項目,把「老年餐桌」辦成具有特色的品牌「窗口」。

(4)增加用於養老保障的專項財政資金,並出台相關法律法規以確保財政資金使用到位,減輕家庭的養老成本。

(5)另外,一些配套措施也應逐步完善。例如,加大對養老設施的監管力度,堅決杜絕虐待老人或住宿條件差等惡劣問題;

加快養老機構的市場化進程,通過市場競爭等手段降低老人入住養老機構的成本;提高醫療保險、社會保險等的國家負擔比重,從各方面減輕老人的生存成本,降低老人和家人的生活壓力。

影響我國養老模式的主要因素:

1、傳統文化的影響

中華民族從古至今都崇尚「孝道」,將父母送進養老院在某種程度上有違這種「孝」文化。孝敬和照顧父母是子女應盡的責任,而將父母交給養老院里的護工照料,很多子女都感到於心不忍。因此,他們就算沒有時間陪伴父母,也希望父母能繼續住在家中。

2、老年人思想的影響

老年人思想保守,並不願意離開自己居住多年的住宅,甚至部分老人會認為住進養老機構無異於「寄人籬下」。

3、經濟因素的影響

由於我國的養老設施發展還不夠成熟,市場化程度不高,部分養老機構的費用對於一些家庭來說可能偏高。並且我國仍然處於經濟發展期,屬於發展中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程度和實際養老需求存在一些矛盾,福利政策的力度受到客觀經濟條件的限制。

閱讀全文

與影響養老模式變化的因素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黃岩60歲老人補助金在哪裡領 瀏覽:548
領退休金不按手印 瀏覽:241
進廠4個月又要求體檢什麼情況 瀏覽:196
75歲老年人可以去九寨溝嗎 瀏覽:381
廣州老年人醫院 瀏覽:157
日常多吃什麼可預防老年痴呆 瀏覽:935
教會我孝順 瀏覽:270
老年公寓母親節主持詞 瀏覽:663
老人高壓低壓心率多少正常 瀏覽:60
紐西蘭退休金很少 瀏覽:403
龍須長壽面怎麼做 瀏覽:71
女人50歲怎麼保養皮膚 瀏覽:58
老年人減肥半夜餓怎麼回事 瀏覽:658
郭振養父母為什麼不判刑 瀏覽:435
70歲女人有外遇表現 瀏覽:174
老人家吃不下愛睡覺 瀏覽:27
中醫60歲老美女 瀏覽:594
老年人住樓房悶得慌怎麼辦 瀏覽:533
老人摔了一跤癱了還能活多久 瀏覽:104
養生一次用多少水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