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前的老人養老金為什麼要現代年輕人負責
老年人的的養老金是年輕人出的,這種認識不僅在網上,在平時談話中也常常聽到。我的回答:不全是。是這個社會制度出的。怎麼和制度扯在一起?聽我慢慢道來。
我們這些老年人在職的時候,是徹徹底底的全民所有制【不包括農民階級】。在這種大一統的政治經濟體制下,用吳運鐸的話說:「把一切獻給黨」,國家把個人什麼都拿去,個人是沒有想法的,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美好圖景,到了共產主義,我們口上天天抹蜜抹糖,要什麼有什麼,想啥來啥,同時國家把生老病死、子女上學、住房、工作全包下來。你自己不用為自己操心,剩下的是操心下一代,以及和毛主席一起操心全界人民,世界還有三分之二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受到階級壓迫沒有解放,我們有責任解救他們,自己受苦受累心也甘。
現在年輕人抱怨養老金抽取不合理,特別是企業抽取的比例較比事業單位過高,公務員不繳費,確實存在制度上缺陷也是事實,應該進行改進。我們那個時候從工資中抽取的不叫養老金,叫公基金,養老金只是公基金中很少的部分,因當時沒有老齡化,正式職工少,養老金基本沒動用,公基金大部分作了建設基金。你想想,要工業現代化,生產過程機械化、自動化,農業水利化,還有各項基本建設包括房屋、道路、鐵路、軍費開資、大批政府公務員開資,還有大批革命老幹部享受的特殊待遇,錢從那裡來,都得從公基金出,公基金是有名目的,還有沒有名目的你也不懂不知道,人們也不會想這方面問題。
我們不僅開支龐大,鄧小平上來之前光軍隊就養著四百萬,還有大批黨政公務員需要養著,同時浪費、無效投資數額也無比巨大。光三線建設投資就數字驚人。這些投資在當時看來是需要的。我在地質部門,親眼見到在大興嶺修建的鐵路,無用的荒蕪的靜靜地如死屍不說話地躺在那裡,錢是什麼,不就是印出來的紙嗎?三線投資那麼大,到後來算白搭了。國有企業大部分虧損靠政府補貼。國有企業這頭國家養的奶牛,不但不產奶給全國人民喝,你還得承擔責任拿錢養著它,贏了是自己的,虧了是大家的,死活你都得背著它。社保資金不足,有人提議拿國有企業部份資金補上,可是政府這一關就沒通過,因牛是政府家後院的牛,不是全體人民的牛。
我們不僅自己吃飯搞建設,我們還要想著全世界人民,朝鮮越南兩場戰爭,支援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坦贊鐵路建設,那得花多少銀子!這些都是我們餓著肚皮時乾的事業。
我們上繳的公基金,包括其中的養老金要比今天年輕人上繳的養老金不知多多少倍,這些錢存在瑞士銀行,我們人人都是百萬富翁【存在中國銀行血本無歸】。沒有我們的付出,今天哪有原子彈。
九十代後,老年人好象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陌生了,這個世界不但不是他們創造的,反倒是這個社會的負擔、累贅,它們象用舊的鑼絲、磚頭,棄之不用了,紛紛下崗,回家抱孩子去了。好象老年人有什麼過錯似的,說國民經濟走到崩潰的邊緣,那不是你領導的責任,與我們勞動者有何關系!
社會講另外聽不懂的邏輯,無理無信了。
整個社會不尊敬老人了,老年人不到退休年齡提前邊緣化了。
我們想問問偉大領袖毛主席,問問敬愛的周總理,他們都不說話了。
我想問問現在的年輕人,社會主義大廈是一天建成的嗎?你們是在沙漠,是在原始社會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的嗎?我們老年人的付出,等於勞動成果存在了銀行,銀行要不要付給本息。你們年輕人的生命是不是你爹媽給的,你對你爹媽回報還有怨言,他們是怎樣含辛茹苦地把你養大,可是你今天忘了本!
現在盛行極端個人主義,個人主義在合理的范圍內,有正面合理的因素,一旦極端了,不講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不講人民大團結,這個國家、民族早晚要完蛋。
『小能伴』老人平板,專註解決老人親情陪伴,身體健康和娛樂悠閑的智慧養老需求,致力於為每一位中老年人提供幸福晚年,為您解答。
2. 跪求 有關瑞士福利的資料。。其他國家資料很好 也可 急。。
瑞士社會保障體系經過100多年,特別是二戰後的不斷修改、補充、完善,現已涵蓋所有人員,涉及養老、遺屬、殘疾保險,失業保險,疾病保險等三個主要門類,成為瑞士社會的穩定器。特別是瑞士的養老、遺屬和殘疾保險建立在國家、集體、個人三立柱之上,監督機制健全,為許多國家所仿效。
一、三根支柱
1995年瑞士社會保障的開支約為850億瑞郎,約占瑞士當年生產總值的23.7%。而養老、遺屬和殘疾保險(第一支柱)又佔了開支的近一半。瑞士的養老金建立在三根支柱之上。
l、第一根支柱:國家的養老、遺屬和殘疾保險,用於保障最低生活水平,是強制性的,它不僅保證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還對遺屬和殘疾人員提供撫恤金。被保險對象為所有常住居民,目前人數為700萬人,年支出約為250億瑞郎。養老、遺屬和殘疾保險法規定:年滿17歲的從業人員和年滿20歲的非從業人員必須投保。國家保險機構收取占工資10.5%的保險費,其中僱主和雇員各出一半。獨立經營者繳納其收入的5.116%至9.5%。年收入10100瑞郎以下者每年只需繳納390瑞郎。高收入者繳納無上限。外籍人自願參加,繳納的比例是收入的9.8%,至少五年,而且是在原居住地沒有社會保險合同的。年滿62歲的婦女和年滿65歲的男子均可領取養老金。目前最低為每年 11940瑞郎,最高為23880瑞郎。提前一年退休者養老金扣除6.8%,也可推遲 l年退休,但領取的養老金比例則相應提高。寡婦除得自己的一份養老金外,還可領取已故丈夫養老金的60%。喪失父母的未成年子女可領取相當於父母養老金的40%的撫恤金。殘疾人領取的撫恤金等同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養老金根據工資增長和通貨膨脹指數每兩年調整一次。
2、第二根支柱:企業職業保險,也是強制性的,旨在保證一般的生活水平。目前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加起來為工資替代率的60%。目前從事企業職業保險的有 l萬個基金會,分屬不同的商業保險公司管轄,參加此項保險的有近30萬家企業,從業人員300萬人。1985年企業養老、遺屬、殘疾保險法生效,其中規定:年滿17歲的從業人員參加死亡和殘疾保險,年滿24歲才參加養老保險。繳納的保險費因年齡而異,分別占其工資的7%(男25?4歲,女25?1歲)、10%(男35?4歲,女32?1歲)、15%(男45?4歲,女42?1歲)和18%(男55?5歲,女53?2歲)。在法定的職業保險限額內僱主繳納的與雇員同樣多。目前投保的年收入范圍23880瑞郎至71640瑞郎之間(扣除第一支柱投保工資的23880瑞郎,實際投保最高工資為47760瑞郎)。年收入低於23880瑞郎者不必投保,年收入超過71640瑞郊的部分可自願投保,但僱主不必為此部分付保險費。另外投保人還要繳納占其工資3?%額外風險保險基金。第二支柱與第一支柱的納稅方式不同,採用的是資本儲存積累模式。投保人每年領取的養老金占其累積資本的7.2%。7.2%相當於婦女投保工資的34.5%,男子為36%。投保人死亡後其資本積累歸基金會,其子女不能繼承。高齡老人一直可以領取養老金,直到死亡。額外風險保險基金主要用於遺屬和殘疾保險,其1%作為專用儲備用於年齡偏大的群體,其0.06%用於保證基金會免於破產。
3、第三根支柱:為各種形式的個人儲蓄和保險,作為對第一和第二支柱的補充,滿足個人的特殊需要。特別適用於不工作和中高收入的人。又分受約束保險和自由保險兩種。前者只對從業者開放,可向保險公司投保,也可在銀行開戶,可享受稅收優惠(目前最高額每年為5587瑞郎),但只能到退休時或退休前五年支取。自由保險一般不享受稅收優惠,但支取也不受限制,只有在投保壽險的情況下才能享受稅收優惠。
二、養老金的監管:
瑞士國家、企業和個人養老基金數額高達幾千億瑞郎,如何保證這筆資金保值、升值,到時能發放養老金,不僅對養老金的管理,而且對養老金管理的監督提出了嚴峻的課題。為了保證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並給予投保人以特殊的保護,瑞士有以下幾種監督機制:
1、立法完備:除聯邦憲法34條對社會保障做了明確規定外,還有專門立法,如關於職業老年人、遺屬及殘疾人員養老金聯邦計劃法、關於雇員養老基金會的監督和注冊聯邦法、關於瑞士強制性職業福利立法等等。法律規定,保險監管機構能夠對保險公司的全部業務活動進行干預,人壽保險和非人壽保險分營,禁止保險公司直接從事銀行和股票業務等。
2、監督機制健全:瑞士有30個監督機構,4個聯邦一級的,26個州各有一個。第一支柱由聯邦的專門機構進行監督,第二支柱由聯邦和州機構共同監管,第三支柱由聯邦私營保險業監督局管轄。雇員養老基金會每年必須向監管機構提交年度財務報告、資產負債表、審計報告。每隔三五年還要提交養老金專家的審計報告等。此外,僱主、雇員方面派代表監督基金會。
3、保險公司內部設立調查處,接受投保人的申訴、監督保險公司下屬基金會業務的運作。
4、風險保險基金:用保險費收入的0.06%設立風險保險基金,以便為破產的養老基金會支付養老金,替交不起保險費的企業繳納保險費。
三、調整趨勢:
隨著瑞士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平均壽命的延長,領取養老金的人數越來越多,已由1990年的13.5萬上升到1995年的18.5萬,增加了35%。預計,從業人員與退休人員的比例將由1995年的4.2:1提高到2030年的2.5:1。1997年瑞士國家養老金首次出現了虧空6億瑞郎,預計2010年虧空將高達140億瑞郎。實踐證明,傳統的社會福利模式雖曾有過歷史貢獻,但已顯露出諸多弊端,因此瑞士政府下決心對其進行調整和改革。總的調整方向是改變過去國家大包大攬的做法,提倡個人責任和積極性,通過修訂法律鼓勵和引導社會保障私營化。目前調整措施主要有:
l、限制第一支柱,鼓勵第二、三支柱的發展。瑞士目前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在二戰後經濟大發展時期逐步完善的,那時運作良好。但隨著連續六年的經濟停滯和人口老齡化的發展,瑞士養老金已入不敷出。政府維持目前養老金的運轉已很困難,更難擴大了。因此政府打算維持目前的第一支柱的水平,擴大第二支柱的覆蓋面,使每個從業者,特別是部分工作時間的勞動者都能享受。以稅收優惠鼓勵無業者參加第三支柱,儲蓄防老。
2、開源節流。具體辦法是提高增值稅比例。1999年1月1日起,瑞士已提高1%的增值稅,到2003年擬再提高1.5%的增值稅,彌補養老金的虧空。在增收的同時,政府還提出將目前按通膨率每兩年調整一次養老金改為每三年調整一次。
3、提高婦女退休年齡,採用靈活的退休年齡制度。目前瑞士退休年齡為男65歲,女62歲。到2005年把婦女退休年齡逐步提高到64歲,並醞釀進一步提高到65歲。同時也允許提前退休,但退休金會打折扣,也可以推遲 l?年退休,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則相應提高。鼓勵有專長的退休者到咨詢機構任職。
4、鼓勵用第二根支柱積累的資金買房。瑞士目前自有房率只有30%,遠低於德國和法國。為了鼓勵私人購房,瑞士1993年出台了有關法律。其中規定,年齡小於50歲的在業者可使用第二支柱的全部資金購買自用房,超過50歲者買房則只能動用第二支柱的一半資金。房屋可由子女繼承,無子女者去世後將房屋交回基金公司。房屋不能隨意買賣,其出售的增值部分與基金會分享。
3. 中國養老和美國養老有何區別
一、國外CCRC養老社區模式
以美國太陽城為典型代表的CCRC模式是一種新型先進的養老社區模式,在CCRC模式下,共將老人分為三種類型:生活能夠自理且有獨立住所的自理型老人,日常生活需要他人幫助的介助型老人和完全不能自理的介護型老人三種。根據老人不同的狀況提供不同的服務類型,提供自理、介護、介助一體化的居住設施和服務。社區內配備完善的醫療設備和醫護人員,還有圖書和影音閱覽室。這種新型的養老模式可以使老人在社區中擁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和生活質量。
家庭養老
以新加坡和日本為代表的家庭養老模式是一種法律要求孩子必須贍養父母或者長子繼承家產的方式。這一模式是將「在家養老」和「子女養老」結合起來,老人必須由家人贍養,同時當地政府也會根據這一情況推出特定的政策對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的家庭給予一定的資金和護理人員支持。中國「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也是在這一養老模式中產生的。
時間銀行
以瑞士為代表的時間銀行養老模式指的是身體狀況良好的自理型老人,去照顧無法自理的,需要幫助的老人。負責該養老模式的一些責任機構會將老人的服務時間統計出來,老人的服務時間將會被存入到其社保系統的個人賬戶,並且給老人頒發一張「時間銀行卡」,當自己需要他人照顧時,可直接將卡取出使用。如果出現老人無法使用自己存儲的「服務時間」的情況,「時間銀行」便把義務服務的時間摺合成一定的金錢或物質獎勵,返還給老人。
代際學習中心
美國西雅圖有一個組織正在執行代際學習中心的計劃,該計劃指的是養老院和幼兒園合作,養老院每星期有固定的幼兒園開放日,開放日的時候幼兒園會組織孩子到養老院與老人們一起參加活動。這樣一來既能讓老人在和幼兒交流互動中感受到快樂和活力,同時也能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學習到很多課外知識。
二、國內養老模式
(一)居家養老
這種養老模式和前文提到的以新加坡和日本為代表的家庭養老類似,都指的是由兒女承擔贍養照顧父母的義務,讓老人在家裡而不是養老機構中安享晚年。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老人對養老院或者護理院存在偏見和抗拒心理,他們不願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希望能夠與兒女一同生活,這樣的老人大多會選擇居家養老的方式。
(二)居家式社區養老
這一養老模式巧妙的將家庭居住和社區上門化服務結合起來。老人既不用離開熟悉的家庭環境到養老院居住,又可以在兒女無法照顧老人的時候得到社區人員的照顧和陪伴。這一模式彌補了家庭養老的不足,又讓社會資源得到了充足的利用。
(三)以房養老
很多有房產但無子女的老人,會選擇將自己的房產抵押出去,以等量的金額換取養老機構的服務,這種模式稱為以房養老模式。可這種模式在2014年開始試點後,效果並不理想,很多老人認為,這種養老模式是一種「騙局」。在「養兒防老」這樣傳統的養老觀念影響下,很多老人始終無法接受「以房養老」。
總結
國內外的養老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國內老人更偏愛能夠在家和兒女共同居住的養老模式,而國外的養老模式多種多樣,有一些更加人性化的地方值得我們借鑒。
4. 養老保險怎麼樣
1、累計繳滿15年,到退休年齡時可以享受退休待遇。
2、可省內和跨省轉移。
3、按回照上年個人平均答工資的8%的比例繳納。
是現在最普遍的為自己養老做的保障,也是現在國家規定的,單位必須為員工辦理的保險待遇。一般與醫療保險掛鉤。
5. 瑞士是如何實現高福利水平的
其實我也不是分析得很准確,但是我有一些個人的想法。首先就是瑞士在很久之前就保持了永久中立國的身份,從那以後瑞士從來沒有捲入任何形式的戰爭。我覺得這就是很重要的一點呀,國家和國家之間打仗,最受苦的就是老百姓。而瑞士一直都保持一個沒有戰爭的趨勢,這對百姓們的生活和發展來說都是極為有好處的。尤其是現在瑞士的社會情況,也是很安定的,所以說我覺得從這點來看瑞士人的生活也是非常幸福的。
當然瑞士的高福利水平的原因還有很多,其中的本質原因還是需要專家去解答。這些只是我個人的一些理解。
6. 瑞士福利政策有多好
有這么一個國家,無論在全球幸福指數、安全指數、養老指數還是宜居指數等排行中每每都能名列世界前茅;有這么一個國家,不管是迷人的風景、高品質的鍾表軍工牛奶醫療、頂尖的教育水平還是完善健全的社會福利等都為大家熟知;有這么一個國家,黛安娜王妃、邁克爾·傑克遜、卓別林、奧黛麗·赫本都選擇在這里生活居住甚至是頤養天年。想必大家都猜的到這個國家就是瑞士,大概每個人的終極目標是像瑞士人那樣活著!
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生活水準最高還有最富有高級感的國家一定非瑞士莫屬。當然瑞士的好還需一一細數:
1美得一塌糊塗的風景
瑞士,這個人口剛過4萬平方公里的小國,幾乎囊括了世界上最美好的山河美景,它滿足了每一個人曾對旅行抑或生活的最美好的嚮往。因此,贊美瑞士的詞語有太多太多:「人間仙境」,「世外桃源」,「洞天福地」,這里的每一座雪山、每一片森林和草地、每一個河谷與湖泊都美的那麼渾然天成,每一處風景都那麼詩情畫意。
2世界一流品質的瑞士產業
手錶、軍工、金融業是瑞士幾張最為重要的經濟名片。尤其提到瑞士手錶,無人不曉。瑞士人向來對自身的工藝精益求精,追求極高的品質,製表工藝全靠手工操作,數個世紀以來,鍾表師們不斷追求完美和創新的精神,造就了舉世聞名的瑞士鍾表業,造就了許多像百達翡麗、寶珀、伯爵、勞力士這樣聞名全世界的鍾表品牌。
除去手錶聞名於世外,瑞士最為知名的當屬金融業,蘇黎世城,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和黃金市場之一。這里集中了350餘家銀行及銀行分支機構,其中外國銀行近70家。瑞士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唯一的具有全自動交易和清算系統的交易所,其先進的設備、高素質的人員為投資者提供了優良的服務。此外,瑞士國際機構眾多,世界上有200多個國際組織把總部設在瑞士。如:國際奧委會總部,WTO總部,聯合國歐洲總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足聯等。
3完善健全的社會福利與醫療體系
瑞士醫療在全球范圍內名列前茅,瑞士醫療曾被《經濟學人》評定為西方世界最有效率的醫療體系之一,瑞士人的預期壽命和醫療成果都位世界前列。許多著名的制葯企業來自瑞士,比如羅氏制葯,諾華制葯等。
此外,瑞士的社會福利制度相當完善,瑞士人一旦參加工作,僱主就必須為其建立社會保險賬戶,未雨綢繆,為他儲蓄養老金。由於高收入水平和優越的福利制度,瑞士人堅信「休息是最重要的權利」,在瑞士,大多數城市的商店和餐館在周日和節假日都不營業,若要延長工作時間,必須向有關部門報批,由於瑞士人完善的醫療體系和社會福利制度,瑞士人生活得格外悠然自得。
7. 關於瑞士
國名:瑞士聯邦 (Swiss Confederation)
國慶日:8月1日(1291年)
國旗: 呈正方形。旗地為紅色,正中一個白色十字。瑞士國旗圖案的來歷眾說紛紜,其中有代表性的說法就有四種。至1848年,瑞士制定了新聯邦憲法,正式規定紅地白十字旗為瑞士聯邦國旗。白色象徵和平、公正和光明,紅色象徵著人民的勝利、幸福和熱情;國旗的整組圖案象徵國家的統一。這面國旗在1889曾作過修改,把原來的紅地白十字橫長方形改為正方形,象徵國家在外交上採取的公正和中立的政策。
國徽: 為盾徽。圖案與顏色與國旗相同。
國花:火絨草
國石:小晶
國家政要:聯邦主席(國家元首)米舍利娜·卡爾米-雷伊,任期200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自然地理:面積41284平方公里。是位於歐州中部的內陸國家,東鄰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南面與義大利為鄰,西面與法國接壤,北部與德國交界。全國地勢高峻,分為西北部的汝拉山、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和中部瑞士高原三個自然地形區,平均海拔約1350米。主要河流有萊茵河、羅訥河。湖泊眾多,有1484個,最大的日內瓦湖(萊芒湖)面積約581平方公里。地屬北溫帶,受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交替影響,氣候變化較大。 國際性名城日內瓦 瑞士名城洛桑
人口:709萬人(1997年)。其中外籍人佔19.4%。官方語言為德、法和義大利語。居民中講德語的佔63.6%,法語佔19.2%,義大利語佔7.6%,拉丁羅曼語0.6%,其他語言9%。信奉基督教居民佔44%,信奉天主教的佔48%,信奉其他宗教的佔5%。
在瑞士首都伯爾尼,數十名參觀者在瑞士聯邦大廈聽工作人員講解。瑞士聯邦大廈利用議會夏季休會期,允許公眾免費參觀,了解議會的職能和工作方式。每天均有數千人前來參觀。
首都:伯爾尼 (Bern) 億萬富豪樂居瑞士的奧秘 瑞士:休假是權利也是「義務」
簡史:公元3世紀阿勒曼尼人(日耳曼民族)遷入瑞士東部和北部,勃艮第人遷入西部並建立了第一個勃艮策王朝。公元11世紀受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1648年擺脫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宣布獨立,奉行中立政策,1798年,拿破崙一世侵吞瑞士,將其改為「海爾維第共和國」。1803年,瑞士恢復聯邦。
獨特的瑞士號角
1815年,維也納會議確認瑞士為永久中立國,1848年瑞士制定新憲法,設立聯邦委員會,從此成為統一的聯邦制國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瑞士均保持中立。瑞士自1948年起一直是聯合國的觀察員國。在2002年3月舉行的全民公決中,54.6%的瑞士選民和瑞士23個州中的12個州贊成瑞士加入聯合國。2002年9月10日,第57屆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決議,正式接納瑞士聯邦為聯合國新的會員國。
政治:瑞士是聯邦制國家,各州為主權州,有自己的憲法。聯邦委員會是國家最高行政機構。聯邦議會由具有同等許可權的國民院和聯邦院組成,是聯邦的立法機構。只有兩院取得一致,法律或決議才能生效。聯邦委員會是國家最高行政機構,聯邦委員會主席為瑞士聯邦主席,是國家元首兼政府首腦。任期一年,不得連任。根據憲法規定,瑞士實行「公民表決」(即公民投票)和「公民倡議」形式的直接民主。凡修改憲法條款、簽訂期限為15年以上的國際條約或加入重要國際組織,必須經過公民表決並由各州通過後方能生效。
位於瑞士巴塞爾的
國際清算銀行總部
經濟:高度發達的工業國。實行自由經濟政策,政府盡量減少干預。對外主張自由貿易,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水力資源豐富,利用率達95%。森林面積127.1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2.4%。機械製造、化工、醫葯、高檔鍾表、食品加工、紡織業是瑞士工業的主要支柱行業。工業技術水平先進,產品質量精良,在國際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燕麥、馬鈴薯和甜菜。肉類基本自給,奶製品自給有餘。旅遊業十分發達,是僅次於機械製造和化工醫葯工業的第三大創匯行業,主要旅遊點是蘇黎世、日內瓦、盧塞恩和洛桑等地。 瑞士養老保險三大支柱面臨挑戰 從「日內瓦節」看瑞士的節慶經濟
2007年6月,世界最長陸地隧道瑞士勒奇山隧道通車 >>
軍事:瑞士實行全民兵役制度,18歲至42歲的健康男子每隔兩年必須抽出3個星期時間到軍隊服役,服役人員也可選擇一次性服役。男子的總服役時間為260天,女性有與男性同樣的權利,可以持槍參加各項軍事任務。瑞士軍隊有22萬(包括8萬名預備役人員和2萬名新兵學員),職能為國防與防範恐怖主義。 瑞士將啟動軍隊改革計劃 瑞士組建首支執行境外特殊任務的偵察分隊
世界文化遺產瑞士拉沃
的梯田式葡萄園
外交:瑞士為「永久中立國」,奉行積極的中立政策。「普遍性」、「善良服務」和「國際合作」是構成其外交政策的三要素。2005年6月,瑞士公民表決批准加入《申根協定》。 《申根協定》
與中國關系:1950年9月14日,瑞士與中國建交,並互派公使。1956年1月和1957年4月中瑞各自將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2003年11月,瑞士聯邦主席帕斯卡爾·庫什潘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
8. 國外有沒有養老保險
國外養老保險有哪些類型
1、傳統型養老保險。以美、德、法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保險對象通常是工薪勞動者,養老保險費由僱主及雇員共同負擔。待遇水平中等,如美國的平均基本養老金替代率在43%左右。其待遇支付對低收入人群有利。
2、福利型養老保險。福利型養老保險以英、澳、加、日等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為代表,所有退休國民,都可以從政府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所需資金由政府稅收支付。
3、混合型養老保險。此險種的養老待遇通常要比普遍年金的待遇要高,主要資金來源於僱主和雇員的繳費及基金的投資收益。
4、國外社會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繳費,外國統一組織實施,工人參與管理,待遇標准統一,保障水平較高。我國在計劃經濟時期也採取了這種養老保險制度。
國外養老保險現狀
1、德國:法律規定「延遲退休年齡」
德國社民黨及基民盟聯合政府已於2012年1月1日起開始執行通過的提高退休者年齡的法案。
2、芬蘭:鼓勵延長工作年限
依據新的養老金法,養老金參照職工整個工作年限計算。芬蘭人若從20歲開始工作,52歲退休,退休後每月可獲得退休前工資的45.6%的養老待遇。若62歲退休,退休後每月可領取退休前工資的60%。而若67歲退休,退休後每月則可領取退休前工資的80.45%。
3、法國:養老金體系碎片化
在法國,可享受退休養老待遇的法定年齡為60周歲,但另有規定,受薪者一定要交滿160個季度的養老保險費才可以享受養老待遇。也就是說只有在20歲起工作整整40年,才可以在60歲退休時領取全額退休金。
4、英國:改革時間表已定
於2011年起,其國家女性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每2年增加1歲,最終於2020年與男性持平,提高到65歲。從2020年起,無論男女領取養老金的年齡都會進一步提高,到2026年、2036年、2046年,所有開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將分別提高到66歲、67歲和68歲,每10年增加1歲。
9. 瑞士的社會福利制度是怎麼樣的
瑞士是極為重視勞工福利之國家,作息時間均制度化,員工每年除一般例假日外,尚享有四至六周之帶薪休假(長短視年齡而不以年資而定),每年年底並加發第十三個月薪為年終獎金(試用期間按規定亦應依照比例發給)。
此外,僱主並須依規定負擔員工第一及第二退休保險費,以及失業保險費、子女補助費、工作意外保險費、保險公司行政手續費等費用之半數(合計約為員工月薪毛額13%至15%左右),故員工每名子女可由各邦政府發給100至260瑞郎不等(各邦所規定之數額不同)之子女補助費。
瑞士人的平均收入在全球名列前茅,平均月工資4000多瑞士法郎,相當於2萬多人民幣。即便是瑞士連鎖超市的最低級售貨員,每個月也能掙上3000瑞士法郎。此外,瑞士的社會福利制度相當完善,瑞士人一旦參加工作,僱主就必須為其建立社會保險賬戶,未雨綢繆,為他儲蓄養老金。
瑞士人似乎對掙錢沒有大的興趣,放著大錢不想不掙的大有人在。由於擁用有比較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瑞士人生活都悠然舒適。
(9)瑞士銀行養老保險怎麼樣擴展閱讀
瑞士聯邦(德語: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法語:Confédération suisse,義大利語:Confederazione Svizzera,羅曼什語:Confederaziun svizra),簡稱「瑞士」(英語:Switzerland),是中歐國家之一,全國劃分為26個州。瑞士北鄰德國,西鄰法國,南鄰義大利,東鄰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全境以高原和山地為主,有「歐洲屋脊」之稱。伯爾尼是聯邦政府的所在地。
瑞士歷史上曾有雇傭兵制度,後來才改采武裝中立。11世紀受神聖羅馬帝國統治。1291年8月1日,烏里州、施維茨州和下瓦爾登三個州在反對哈布斯堡王朝的斗爭中秘密結成永久同盟,此即瑞士建國之始。1815年維也納會議確認瑞士為永久中立國。
此後瑞士從未捲入過任何形式的戰爭。1848年制定憲法,設立瑞士聯邦委員會,成為統一的聯邦制國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但同時也參與國際事務,許多國際性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瑞士。
瑞士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全球最富裕、社會最安定、經濟最發達和擁有最高生活水準的國家之一。其旅遊資源豐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其人均GDP一直居世界前列,在歐洲僅次於盧森堡。瑞士還是世界上最為穩定的經濟體之一。 其政策的長期性、安全的金融體系和銀行的保密體制使瑞士成為避稅投資者的安全避風港。由於擁有發達的金融產業,服務業在瑞士經濟中也佔有日益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