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政府能對養老做些什麼

政府能對養老做些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16 19:04:49

A.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動老年人的什麼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動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工作,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投保意外傷害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給予適當補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推動養老服務機構責任保險工作,建立政府、社會和養老機構養老服務業風險分擔機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促進醫養結合,推動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社區,支持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支持社會力量舉辦為老年人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更好的落到實處需要國家社會和個人三方面的努力:

1、社會日益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已無法僅僅依靠政府來滿足,應整合各類資源,激發、培育、引導各類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承擔養老服務的社會責任,彌補政府養老的不足,培育社會力量,提高社會自身的能力,緩解目前養老問題對社會造成的壓力。

2、修建公辦的養老院,建造養老服務基礎設施、與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服務設施,保障經濟困難的孤寡、失能或半失能、失智、高齡、失獨、低保等特殊老年人的養老需求,以及承擔其他市場失靈的養老服務領域,使所有老年人都能夠獲得最基本的養老服務。

3、不少民間有識之士已經進入養老服務業,有些社會力量養老服務機構積累了不少經驗。相關部門應該開展對這些公益養老服務機構的調研,總結並推廣它們的經驗。

B. 養老院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有哪些

根據國發〔〕35號文件「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凡是非營利性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可享受政府優惠政策,並鼓勵民辦養老,實行民辦公助,給予貼補支持。文件規定的政策措施:‍
(一)完善投融資政策。要通過完善扶持政策,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培育和扶持養老服務機構和企業發展。各級政府要加大投入,安排財政性資金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金融機構要加快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拓寬信貸抵押擔保物范圍,積極支持養老服務業的信貸需求。積極利用財政貼息、小額貸款等方式,加大對養老服務業的有效信貸投入。加強養老服務機構信用體系建設,增強對信貸資金和民間資本的吸引力。逐步放寬限制,鼓勵和支持保險資金投資養老服務領域。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鼓勵養老機構投保責任保險,保險公司承保責任保險。地方政府發行債券應統籌考慮養老服務需求,積極支持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及無障礙改造。
(二)完善土地供應政策。各地要將各類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用地納入城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劃,合理安排用地需求,可將閑置的公益性用地調整為養老服務用地。民間資本舉辦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與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享有相同的土地使用政策,可以依法使用國有劃撥土地或者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用地,按照國家對經營性用地依法辦理有償用地手續的規定,優先保障供應,並制定支持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土地政策。嚴禁養老設施建設用地改變用途、容積率等土地使用條件搞房地產開發。
(三)完善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好國家現行支持養老服務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徵營業稅,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自用房產、土地免徵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按規定免徵企業所得稅。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向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捐贈,符合相關規定的,准予在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稅法規定比例扣除。各地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要免徵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要減半徵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對養老機構提供養老服務也要適當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養老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境內外資本舉辦養老機構享有同等的稅收等優惠政策。制定和完善支持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四)完善補貼支持政策。各地要加快建立養老服務評估機制,建立健全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可根據養老服務的實際需要,推進民辦公助,選擇通過補助投資、貸款貼息、運營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服務機構,開展養老服務。民政部本級彩票公益金和地方各級政府用於社會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要將50%以上的資金用於支持發展養老服務業,並隨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等情況,進一步完善落實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適時提高養老保障水平。要制定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養老服務的政策措施。

C. 政府對養老產業的支持有哪些

養老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從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更大的支持。比如,不論是國資企業還是私營企業,凡是興建養老設施(養老公寓、托老所、養老醫院)的,在土地批准、收取配套費等給予減免,加快審批流程和簡化審批手續。或者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養老領域,除建設養老院、養老醫療機構外,興建老年書畫院,老年游樂設施、老年人服裝社等,對企業用自有資金設立的養老機構減免稅收。對一定年齡的老年人發放旅遊年票,鼓勵老年人錯峰出遊。總之,政府應該從老年人的吃、穿、住、用、行,甚至發揮余熱等各個方面鼓勵養老產業的發展,調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這樣也解決了日益突出、迫在眉睫的養老問題。

D. 政府對養老地產的扶持政策有哪些

養老地產的項目國家方面扶持一般是撥地,其次是資金。

E. 獨生子女養老壓力大,政府可以做些什麼

眾所周知,由於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在今天的80年代之後有90人有相當多的人。當孩子在年輕的青少年成長時,唯一的孩子真的很開心。你想要許多家庭,爺爺。奶奶是Grandfast,父母加一個孩子,這個孩子真的是一個小皇帝的小公主,數千名寵物。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有償度假,而不是一個不付費的假期,不能說我邀請照顧我的父母,我沒有收入,這真的是一個非常造成的法律,因為我們知道,當我們知道的時候老人生病了,任何人都不照顧孩子。

當然,我們也知道有許多公司所有者可能不會很開心。畢竟,這個人不會上班。我必須給他錢給他薪水。當他離開我時,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找到別人。連接,將提高公司的運營成本。但我們必須提醒你的老闆,誰沒有父母?如果員工在他的父母生病,你不能給他一些好處,不能給他一些優惠待遇,不能讓他照顧好你的父母,那麼他將來怎樣才能在您的業務中釋放您的業務?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畢竟,唯一的孩子是一個國家法案。國家法律知識一般規則的一般規定。我們還希望將來有關部門可以越來越介紹。請離開這個假期,如何度假。

甚至有一個可能有更多兒童的企業,相關稅收應該提供一定要約。畢竟,該公司在運營過程中確實虧損。只有這樣,你只能照顧每個孩子的老人。

F. 談社會養老的政府責任

法律分析:1、政府要進一-步強化自身責任。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已顯得有些力不從心,社會化養老服務正在承擔起越來越多的養老任務。但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絕不意味著減少政府的責任。推動包括養老在內的各項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是政府的應盡職責。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特別是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加強,政府的責任非但不能減輕,而且應當進一步強化,這是衡量政府是否履行職責,社會是否文明和諧的重要尺度。2、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政府必須加大對養老事業的資金投入將養老投入納入法制軌道,明確其在財政預算中所佔的比例,並形成長效增長機制。要將對養老機構的支持計劃列入財政預算,同時考慮對水、電、氣等公用事業門的相應補償,以提高其落實優惠政策的積極性。3、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首先,要通過立法規定社會各方面的法律責任和法定職責,使養老事業有法可依,以確保政策的權威性、實施的保障性、落實的有效性。其次,要制定優惠政策,進一步擴大優惠范圍和幅度,並注重政策的可操作性。例如,福利機構興建養老設施前期投入很大,政府可以進一步在貸款和還貸政策上出台優惠政策。4、要進一-步整合社會資源。充分發動、鼓勵和資助企業、個人、外資、社團等社會力量以獨資、合資、合作、聯營、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參與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逐步構建起能夠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長期護理、醫療康復、精神慰藉、文化娛樂、法律援助、金融理財以及家政、購物、餐飲、維修等多方面服務的養老社會服務體系。5、要努力打造養老服務品牌。政府要以戰略性眼光看待養老事業,將其作為一項產業來辦,走出一條良性循環的產業化發展道路。要積極引入多元化的資金和上規模的品牌,建設高品質的養老機構,進而不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實現老有所樂。

法律依據:《「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 以人為本,共建共享。堅持保障和改善老年人民生,逐步增進老年人福祉,大力弘揚孝親敬老、養老助老優秀傳統文化,為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社會力量參與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提供更多更好支持,實現不分年齡、人人共建共享。

補齊短板,提質增效。堅持問題導向,注重質量效益,著力保基本、兜底線、補短板、調結構,不斷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促進資源合理優化配置,強化薄弱環節,加大投入力度,有效保障面向老年人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

改革創新,激發活力。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驅動,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不斷增強政府依法履職能力,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保障公平競爭,改善營商環境,支持創業創新,激發市場活力。

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堅持把應對人口老齡化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促進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城鄉協調、區域協調、事業產業協調,統籌做好老年人經濟保障、服務保障和精神關愛等制度安排,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

G. 現在政府對養老事業越來越重視了,除了養老院方面,還在中老年那些需求上面有推動呢

現在政府相繼推出了老年用品的發展,以及建立更多的老年用品展示區。還針回對答特殊特困人群的產品租賃,對家庭做適老化改造更貼近生活化。現在國內對於老年用品來說發展不完善,可以說現在非常緊缺。孝心坊就是專業中老年用品一站式購物平台,涉及到上面的各種方案

H. 國家對養老院有哪些扶持政策

國家對於民營養老院相關補助有:一次性建築補貼,床位補貼,相關稅收減免。

就設立方面:建設補貼(一次性分期支付),分為自建和改建,一般改建補貼是自建的一半。20000-5000不等。

就經營方面:運營補貼,根據床位入住本地老人情況,一般超過一定時期後給予200-50元每月的補貼,各地不同。另外可能會有些節日慰問金。

國家(指民政部)對社會力量興辦福利機構(包括民營、個人辦養老院)有優惠政策,但這種政策只是原則性的規定,各地政府、民政部門在貫徹落實中存在很大差別。

比如東部沿海地區,因經濟發展較好,對社會力量興辦福利機構實行資金扶持:一是建設補貼,分為新建、改建兩種標准;二是入住老人補貼,分為自理、半護理、全護理三種標准;相關稅的減免;土地劃撥。

比如天津對個人開養老院的按人頭給於800到2萬的補貼,具體有當地民政局負責,你可以咨詢一下當地民政局。

(8)政府能對養老做些什麼擴展閱讀:

補助條件

除滿足養老機構(不含護理型)一次性建設補助的資助條件外,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1)符合《老年養護院建設標准》(建標144-2010)、《醫療養老結合基本服務規范》(DB 37/T 2721-2015)、《護理院基本標准(2011版)》等建設標准和服務規范。

(2)醫療功能完善。單獨建設的老年養護院、護理院,應按照有關規范要求設置相應醫療科室,並報所在地衛生計生部門備案,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養老機構中內設康復醫院、護理院、養護院和分支醫療機構的,應向所在地衛生計生部門申請設置審批,分支醫療機構應達到《護理院基本標准(2011版)》規定的醫療條件。

(3)重點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服務。

(4)配備一定數量的護理人員。

I. 政府在發揮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上將採取哪些措施

居家和社區養老是指政府和社會力量依託社區,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專家政服務屬、康復護理、醫療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服務。機構養老是指老年人到養護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養老服務機構中接受專業化的養老服務,主要面向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
政府可以建立街道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社區老年人助餐點,城市社區助餐點實現全覆蓋;對老舊小區的輪椅坡道、公共出入口、走道、樓梯等實施無障礙改造,優先支持在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老舊住宅加裝電梯,建立省級宜居示範住區。

閱讀全文

與政府能對養老做些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州色弱只能在哪個醫院體檢 瀏覽:216
快一百歲的老人送什麼 瀏覽:970
濰坊老年大學地點 瀏覽:21
看望敬老院老人Word 瀏覽:564
老人得心梗後怎麼辦 瀏覽:361
老年人泡什麼酒 瀏覽:137
血脈養生方多少錢 瀏覽:755
答謝宴男方的父母該說什麼話 瀏覽:582
順豐快遞員有退休金嗎 瀏覽:881
婆婆得老年痴呆親戚讓吃保健品 瀏覽:339
農村養老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領錢 瀏覽:916
上海養老保險計算器2015 瀏覽:64
市文聯敬老院組織活動 瀏覽:644
憂鬱症的人懂得孝順 瀏覽:419
事業單位人員上養老保險嗎 瀏覽:723
體檢平安福是什麼 瀏覽:505
孝順父母作200 瀏覽:809
幼兒園大班班級重陽節活動方案 瀏覽:124
老年痴呆患者的心理反應 瀏覽:859
長壽早開花 瀏覽: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