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被征地養老保險交費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對於男性年齡在60周歲以上,女回性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失地農民,答地方社會保障部門根據每年養老保險金水平,按15年期限,從政府土地徵用收益中扣除一部分資金用於養老保險費用的支付,個人不負擔繳費。從失地的當月起,開始領取養老保險。
『貳』 土地被徵用買養老保險多久能辦下來
土地被徵收後想辦理養老保險的,可以向被征土地所在的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申請,將安置補助費用於辦理養老保險。
土地被徵收後,安置補助費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可以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六條 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徵收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叄』 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要交到幾歲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繳費怎樣承擔費用
由於各地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不同,繳費額度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的失地農民的繳費標准:
被征地農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按每年100元至800元的繳費檔次,由個人選擇其中一檔乘以折算後的繳費年限,計算個人應繳費總額。被征地農民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以征地時上年度起歷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按20%的費率乘以折算後的繳費年限,計算應繳費總額。
區(市、縣)人民政府對參加社會養老保險的被征地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記載的承包土地數量為依據,根據實際失地比例承擔一定數額的費用。全部失地的,政府承擔費用為被征地農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最高繳費檔次乘以補繳年限計算得到的應繳費總額的60%;部分失地的,政府承擔費用為應繳費總額的60%乘以實際失地比例。
《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記載的家庭人口為若幹人的,按符合參保條件的實際人口計算政府承擔費用。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個人繳費和政府承擔費用全部記入個人賬戶,作為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依據;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除政府承擔費用外,其餘部分由個人承擔,應繳費總額的40%記入個人賬戶,其餘60%按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規定一部分記入個人賬戶,一部分劃入統籌基金。
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時未滿60周歲、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按照個人選擇的繳費檔次繼續繳費,費用由個人全額承擔。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時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按照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標准繼續繳費,費用由個人全額承擔;被用人單位錄用的,按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准繼續繳費,費用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
『肆』 征地養老保險怎麼辦理退休是否怎麼辦理
摘要 1、當被征地農民男性滿60周歲、女性滿55周歲,這一類人參保後從繳費第二個月開始便能享受退休待遇,之後到當地村委會填寫《被征地農民參保一類人員享受基本養老金條件認定表》,送到該市社保局審批成功後,再交由養老保險管理處審核該農民養老保險的待遇,計算養老金,就能正常發放了。
『伍』 在賓陽買社保辦理過程要多久
可以作為參考。
============分割線==================================
本人在2009年7月、8月分別幫兩位老人辦理。
2009年7月辦理的,交保費為:40471.50元,於2009年8月20日已發得的工資為:1067.50元
2009年8月辦理的,交保費為:40968.10元。工資未知,應在2009年9月20日發。
另,上面列的只是交保費,每個參保人員另外還要交600元的管理費。
至於工資具體得多少,眼現年齡的大小有關,反正計算非常復雜。上面得1067.50元工資這位,有5年半的國家正式工人。如果是個體戶的話,應少得幾十元吧。
注意,要參保的要盡快,遲一個月則不見一千多元(多交一個月的保費和利息,並少得領一個月工資),而且是在每月26日就停止辦理。
下面就講辦理流程:
第一步、如果是做過正式工,則要原工作證或插隊證原件;如果是在單位做過臨時工(臨時工--叫靈活就業人員)則要單位開張證明(最好開1988年以前就參加工作,工齡長短無關重重要)。用以上材料到三樓處填領表填,注意:需要參保的老人親自到現場。此步簡單,10分鍾內應能辦通。交表後可先回家。
第二步:5個工作日後,持表到社保處1號或2號或3號或4號窗領取銀行帳號和算出應交的保費單,到商貿城大門的工行四號窗交費。
第三步:在銀行交費後,持交費發票回到社保5號窗列印發票。如果是正式工,則又要到勞動局社保股找張股長計算工齡(工作證原件勞動局收起存檔,所以先前要先多復印幾份留起來)。
第四步:到6號窗辦理退休手續。並到三樓買一本手冊貼上相片並填好能填的各項內容。
第五步:到7號窗審核退休手續。
第六步:到下個月20日去銀行領工資。
下面講各步注意事項:
第二步中,規定是5個工作日,但一般在第三個工作日已經得了,找得熟人話,就可能辦理了,沒有熟人話,不仿也去試試看,運氣好話,你也可以能先領。
第二步中,最好有兩個人分頭工作,一個去社保處領表,另一個去銀行排隊。否則在社保處領表後再到銀行,那你在銀行則排上2到3個小時。在銀行排隊時,要直接沖去4號窗排隊,排好隊後,再叫人去填存款單(一個是4萬多,一張是600元,銀行接待處已填好)如果你先填存單,再去排隊,那你就等到下午才排到你交款了。交款最好是用工行卡直接轉帳。
各種注意事項:要先在工行或郵政為參保老開個戶,作為發放工資用,並在第四步中交卡號或帳號復印件。
需要材料:有效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工作證(個體戶證)原件及復印件、工行(郵政)原件及復印件、一寸免冠照一張。
補充幾點:一、兩類人可補繳
持有賓陽縣戶口或身份證,已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目前沒有納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兩類人員,可以補繳養老保險金。這兩類人一類是已超過國家法定退休年齡但尚未辦理退休手續,或雖已辦理退休手續但由企業負責發放退休金,或還與企業有勞動關系,還沒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另一類是已超過國家法定退休年齡並與企業解除了勞動關系,現從事城鎮個體經營或自謀職業,且還沒有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各類人員。
二、補繳好處多
這兩類「超齡人」只要參保補繳基本養老保險費至本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年份(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而且繳費年限滿15年及以上,個人向社保所提出申請領取基本養老待遇,縣社保所按本人終止繳費時的政策計算基本養老待遇,終身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人員死亡後按政策規定可享受:喪葬補助費(按死亡上一年全區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倍)、一次性困難補助費(按本人死亡當月應發養老金的8倍),退回個人帳戶余額;如果其供養的直系親屬符合供養老條件的:死者的配偶、父母(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子女未滿18周歲,無經濟來源,每月還可以按規定從社保機構領取救濟費。其供養標准:按死者死亡當月被供養人戶口所在地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50%發給救濟費。
三、參保條件放寬
目前已辦理退休手續並由企業發放退休金的退休人員,或雖然未辦理退休手續但尚與企業有勞動關系的人員,由企業提供參保申請報告、退休金發放表以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到社保所,按單位參保人員有關規定辦理參保補繳。
已經與企業解除了勞動關系,現從事個體經營或自謀職業的人員,由本人提供原在企業工作過的相關證明材料原件及復印件1份、身份證原件、復印件1份及一寸免冠正照1張到社保所,按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政策辦理參保補繳。特別提醒,原在企業工作過的相關證明材料,不再局限於原件,像原始工資發放表(單位在復印件上加蓋公章),或單位出具曾在單位工作過的證明,或榮譽證書,或工會證,或工作證等能夠證明本人在單位工作過的相關材料。
四、辦理手續不復雜
本人持在企業工作過的相關證明材料或工商個體戶證明材料、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1份,到縣社保所3樓資料審核處(會議室)進行資料審核並填寫申請表,領取參保資料。5個工作日後(周六、日除外,另星期五下午為社保所整理數據及開會學習時間,不對外辦理業務),本人攜帶身份證原件、一寸免冠正照1張及參保資料到1樓大廳1-4號窗口辦理繳費手續。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陸』 請問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怎樣繳費
地方政策。一般超過年齡的一次性補清,政府補得多,個人交得少,交完立馬每月領退休金。
『柒』 土地徵用工的養老保險從哪一年開始交
摘要 你好,徵收土地時年滿16周歲(含16周歲)以上、個人承包土地被徵用20%(不含20%)以上的被征地農民應當參加養老保險
『捌』 農村被征地交養老保險
可以的「一次性交付保險金(2-3萬元),男60歲,女50歲到了就可以領取養老金。」
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補償標准如下:
1、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被征地農民的一次性養老保險補償標准,按不低於被征地時所在市、州上年度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3倍確定。
2、對被征地時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的人員,按照一次性養老保險補償標准給予全額補償;
3、對被征地時60周歲以下(59至16周歲)的人員,年齡每降低1歲,補償標准按全額補償的1%遞減。
被征地農民申請養老保險補償,需同時符合以下五個條件:
1、承包地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徵收;
2、被征地時持有《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3、被征地時戶口在征地所在地;
4、被征地後家庭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含0.3畝);
5、年滿16周歲。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玖』 個人的社會養老保險每年的什麼時候交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今年是試點,不是全面鋪開,你是不是在這些四川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縣區內:
被列入首批試點的縣(市、區)包括成都市金堂縣、自貢市富順縣、攀枝花市米易縣、瀘州市瀘縣、德陽市旌陽區、綿陽市江油市、廣元市蒼溪縣、遂寧市安居區、內江市資中縣、樂山市市中區、南充市南部縣、宜賓市珙縣、廣安市廣安區、達州市宣漢縣、巴中市通江縣、雅安市雨城區、眉山市仁壽縣、資陽市簡陽市、阿壩州汶川縣、甘孜州九龍縣和涼山州西昌市。
二、試點實施辦法如下,你對照一下,他們有違規嗎?
四川省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實施辦法
根據國務院《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09〕32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新農保)試點工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農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水平為目的,以規范管理和優化服務為基本要求,以基本覆蓋農村適齡人口為目標,按照「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基本原則,堅持政府引導和農民自願參保相結合,堅持個人(家庭)、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從農村實際出發,低水平起步,逐步建立籌資和待遇標准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及各方面相適應,與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二、參保范圍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保。
三、基金籌集
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為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各地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省政府根據國家統一要求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基礎養老金。國家規定標準的基礎養老金由中央財政全額補助。
地方各級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基本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其中省級財政補貼總量按地方補貼的50%安排,省對各試點地區根據其財力水平,分檔次給予補助。其餘部分由市、縣兩級共同分擔,具體分擔比例由市(州)人民政府自行確定。
對選擇300元繳費檔次繳費的,地方政府每人每年增加補貼5元,對選擇400元繳費檔次繳費的,地方政府每人每年增加補貼10元,對選擇500元繳費檔次繳費的,地方政府每人每年增加補貼15元,資金分擔比例與基本繳費補貼分擔比例相同。
對農村重度殘疾人,各市(州)、縣(市、區)政府應部分或全部代其繳納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具體標准及分擔比例由市(州)政府自主確定,自行負擔。
四、建立個人賬戶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每個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社會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繳費的資助、地方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目前每年參考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計息。
五、養老金待遇
按照國家規定,我省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支付終身。
基礎養老金標准為每人每月55元。各市(州)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准,並對於長期繳費的參保農村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資金的具體標准及分擔比例由市(州)政府確定,並自行負擔。
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參保人員個人帳戶資金領取完畢的,由當地政府繼續為其終身支付個人帳戶養老金。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可以依法繼承;政府補貼余額用於繼續支付其他參保人的養老金。
六、待遇領取條件
參保人員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七、待遇調整
省政府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結合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等情況,適時調整我省新農保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准。
八、基金管理
建立健全新農保基金財務會計制度。新農保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單獨記賬、核算,按有關規定實現保值增值。目前試點階段新農保基金暫實行縣級管理,隨著試點擴大和推開,逐步提高統籌層次。
九、基金監督
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切實履行新農保基金的監管職責,制定完善新農保各項業務管理規章制度,規范業務程序,建立健全內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對基金的籌集、上解、預算、劃撥、發放進行實時監控和定期檢查,並定期披露新農保基金籌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開透明,加強社會監督。財政、監察、審計部門按各自職責實施監督,嚴禁擠占挪用,確保基金安全。試點地區新農保經辦機構和村民委員會每年在行政村范圍內對村內參保人繳費和待遇領取資格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十、經辦管理服務
全省要在社會保障信息系統(金保工程)的總體規劃和技術構架下,建立統一、規范的新農保信息管理系統。開展新農保試點的縣(市、區),要認真記錄農村居民參保繳費和領取待遇情況,建立參保檔案,按規定長期妥善保存。要大力推行社會保障卡,方便參保人持卡繳費、領取待遇和查詢本人參保信息。試點地區要在現有社保經辦機構和鄉鎮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機構的基礎上,理順新農保的管理體制,明確管理職責,運用現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充實經辦力量,提高工作效率。新農保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不得從新農保基金中開支。
十一、相關制度銜接
原來已開展以個人繳費為主、完全個人賬戶積累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老農保)的地區,要在妥善處理老農保基金債權債務的基礎上,做好與新農保制度和經辦工作的銜接。在新農保試點地區,凡已參加了老農保、年滿60周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參保人,可直接享受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對已參加老農保、未滿60周歲且沒有領取養老金的參保人,應將其老農保個人賬戶資金並入新農保個人賬戶,建立相應資料檔案,按新農保的繳費標准繼續繳費,符合規定條件時可以享受相應待遇。
新農保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其他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辦法,以及新農保制度與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農村五保供養、社會優撫、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銜接工作,待國家相關部門出台相關文件後結合我省實際貫徹落實。
此前已經開展新農保初步探索的地區,要根據國務院《指導意見》和本辦法進行調整,特別是制度模式、籌資方式、經辦管理、計發辦法要與國務院《指導意見》相關政策一致。
十二、精心組織試點
省政府在各市(州)政府推薦的國家試點縣(市、區)名單的基礎上,審核試點條件後上報國務院審定。各市(州)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試點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大對試點縣(市、區)的指導力度,嚴格按照國務院《指導意見》和本辦法的要求,盡快制定試點具體實施方案,由縣(市、區)政府報市(州)政府審核後報省政府審定。
十三、加強組織領導
省政府新農保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省試點工作的政策協調和組織領導。各市(州)及試點縣(市、區)也要相應成立試點工作領導機構,盡快就試點工作做出具體安排,確保試點工作的順利推進。
各地要充分認識開展新農保試點工作的重大意義,將其列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切實履行新農保工作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會同有關部門做好新農保的統籌規劃、政策制定、統一管理、綜合協調等工作。
各地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運用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加強對試點工作重要意義、基本原則和各項政策的宣傳,使這項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引導適齡農民積極參保。
『拾』 關於農村征地養老保險的問題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成為熱點問題,對於各地出台的失地養老保險政策,許多農民存在疑問,以下是該政策的相關熱點問題解讀。
一、哪些失地人員不在失業保險參考范圍內?
因非依法征地導致失去土地的人員不屬於失地農民范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但所承包土地被其出租、轉租者也不屬於保障范圍;失地農民被錄用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軍入伍後轉為軍官、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也不在保障范圍。
二、以往的被征地農民如何參保?
2007年12月18日以前,征地時享有第二輪土地承包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本著自願的原則,可參照本細則以村(居)為單位,經市農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審定後,按參保時當地繳費標准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享受相應待遇。
三、繳費標準是如何確定的?
被征地農民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標准以征地方案批准當日當地城鎮居民月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為准。
四、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險遵循什麼原則?
遵循自願參保,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個人、集體共同負擔與政府扶助相結合的原則。
五、被征地養老保險金如何領取?
養老金實行社會化發放,參保人員在到達規定年齡的當月,本人持《被征地農村居民養老保險手冊》及公民身份證、銀行存摺(工行、農行、郵政)到社保處辦理相關手續,新參保的村由社保處統一下村發放。
七、如何辦理個人賬戶退還手續?
1、退休死亡,由辦理人員攜帶辦理人身份證原件、殯儀館火化發票原件、所在村委會證明(需寫明死亡時間和辦理人姓名)。
2、在職死亡,由辦理人員攜帶辦理人身份證原件、殯儀館火化發票原件、所在村委會證明、《被征地農村居民養老保險手冊》。
3、戶籍遷出,由遷出者攜帶本人身份證原件、《被征地農村居民養老保障手冊》、遷出地村委會證明、遷入地派出所戶籍證明或戶口冊。
4、已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由本人攜帶《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手冊》、身份證原件、《被征地農村居民養老保險手冊》辦理退還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