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老金計發基數是什麼意思
養老金基數一般指「養老保險基數」,該基數指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計算應當交納養老保險費比例的基數。這個基數主要與本人的工資基數有關,與未來的養老金數額、與社會平均工資一般無關。但是如果你的實際收入額過高或過低於社會平均工資時,這個基數則需要調整。
一、均勻工資與養老金計算之間的關系?
(一)均勻工資影響養老金計發基數
前幾年養老金計算基數是社會均勻工資,如今,大局部省(市)以全口徑均勻工資作為養老金計算基數。
留意:根底養老金=養老金計發基數*(1+繳費選檔比例)/2*繳費年限*1%。
例1:老王和老趙,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為30年,社保繳費選檔比例為60%,兩人60歲退休。老王在A城市辦理退休,A城市上一年度全口徑均勻工資5000元;老趙在B城市辦理退休,B城市上一年度全口徑均勻工資6000元;二者根底養老金相差幾?
老王的根底養老金:5000*(1+0.6)/2*30%=1200元。
老趙的根底養老金:6000*(1+0.6)/2*30%=1440元。
經過計算能夠看出:全口徑均勻工資越高,根底養老金越高。全口徑均勻工資相差1000元,繳費選檔比例60%,繳費年限30年,退休後的根底養老金相差240元。
(二)均勻工資影響繳費金額
例2:老王和老趙,社保繳費選檔比例為60%。老王在A城市交納養老保險,A城市上一年度全口徑均勻工資5000元;老趙在B城市交納養老保險,B城市上一年度全口徑均勻工資6000元;二者每月劃入個人養老賬戶金額相差幾?
老王每月劃入個人養老賬戶金額:5000*60%*8%=240元。
老趙每月劃入個人養老賬戶金額:6000*60%*8%=288元。
經過計算能夠看出:全口徑均勻工資越高,劃入個人賬戶金額就高。全口徑均勻工資相差1000元,繳費選檔比例60%,每月劃入的個人賬戶金額相差48元。
❷ 養老保險的基數是什麼意思啊
養老保險的基數是指參保人計算應繳納養老保險金額的基數。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一般是根據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特殊情況下有上限與下限之分,如參保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月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
養老保險繳費比例分作以企業參保和以個體勞動者參保兩類,具體情況如下:
(一)各類企業按職工繳費工資總額的20%繳費,職工按個人繳費基數的7%繳費。職工應繳部分由企業代扣代繳;
(二)個體勞動者包括個體工商戶和自由職業者按繳費基數的18%繳費,全部由個人負擔。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根據社保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符合社保費補繳、躉繳政策的繳費人,可向社保部門申請辦理補繳、躉繳手續。繳費單位(人)申請辦理補繳躉繳業務的,先到主管社保部門辦理補繳、躉繳相關手續,繳費單位(人)在社保部門成功辦理相關業務後,在5個工作日後憑社保部門出具的補繳通知書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繳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❸ 養老保險計發基數是什麼意思
養老保險計發基數是指基本養老金的繳費基數,用基數乘以繳費比例就是應當交納養老金的數額。
養老保險有利於保證勞動力的再生產,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養老保險有利於社會的安全,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對於在職勞動者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意味著對將來年老後的生活有了預期,免除了後顧之憂,從社會心態來說,人們多了些穩定、少了些浮躁,這有利於社會的穩定,養老保險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繳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養老保險的主要特點如下:
1、是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
2、是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並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
3、是養老保險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因此,必須設置專門機構,實行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❹ 養老保險基數是什麼意思
養老保險基數是指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是計算現在應當交納養老保險費比例的基數。這個基數主要與本人的工資基數有關,與未來的養老金數額、與社會平均工資一般無關。但是如果實際收入額過高或過低於社會平均工資時,這個基數則需要調整。一般情況下,該基數上一年度職工的年平均工資確定,除以12便為月繳費基數。
特殊情況是若工資收入高於社會平均月工資3倍時,繳費基數就是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3倍計算,以上部分不作為繳費基數計算;若工資收入低於社會平均月工資60%時,繳費基數就按社會平均月工資的60%計算。職工工資在60%到300%之間,按實申報。職工工資收入無法確定時,其繳費基數按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公布的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確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❺ 養老保險中月繳費基數是什麼意思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就是你繳納養老保險所依據的工資基數。
如你最後一行表示:2008年你的繳費工資總額為23052元,12個月,月均工資基數為23052÷12=1921(元)
那麼你2009年7月起至2010年6月,每月單位需繳納1921×20%=384.2元
每月個人需繳納1921×8%=153.68元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