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有哪些好處

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有哪些好處

發布時間:2022-07-02 05:38:41

⑴ 人社部談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這對困難地區的老人有哪些積極影響

關於人社部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人社部說了什麼?下面就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養老保險改為全國統籌,意味著以後養老金由省級統籌改為全國統籌,對於本來養老金就少的人來說是好事。因為省級統籌是根據養老基金的多少和本省的經濟發展水平,退休人員一個月能拿到多少養老金。但是全國統籌會改善這一點,所以全國統籌對相對落後地區的退休人員有很大的幫助。

因為對於那些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的人來說,年輕的時候付出的多,交的社保多,對城市的發展貢獻大。那麼你當然應該在退休後得到更多的錢。國家養老保險方案後,不能讓這些人少領養老金。所以這個錢只能靠國家統籌和資金政策來分配,讓大部分人拿到更多的錢。2022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在已取得成績的基礎上,組織實施改進工作作風行動,進一步突出精準施策和實效導向,更加關注企業群眾要求,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措施,不斷改善社會服務,提升企業群眾幸福感,重點是採取四項新舉措。

⑵ 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已啟動實施,會帶來哪些變化

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已啟動實施,會帶來哪些變化?此次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是在已經完成的省級統籌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全國統籌後,養老統籌基金由國家統一制度規定、統一調度使用基金、統一經辦管理、統一信息系統管理,實現全國基本養老保險事業的統籌協調發展,並不是指待遇的統一。

有的地方人口凈流入,年輕人口多,繳費的人多,是盈餘,有的地方人口凈流出,老齡化嚴重,繳費的少,領取的多。

解決養老金資金池的根本還是得有個統一的標准。

⑶ 即將到來的養老金全國統籌,對個人有什麼好處呢

養老金的全國統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好事情,因為這東西只能讓人們的收入水平更高,而不能讓人們的收入水平更低。進行一項全國性的政策變動的時候,大部分是考慮惠民性的變動,不能以前損一部分人的利益為基礎。

現在進行全國的統籌,就是讓經濟發達的省份和不發達的省份均衡一下,當然這個會有中央大的資金池,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衡量彼此,不會讓原來那些經濟發達地區的人們收入水平變得更低了,然後以此讓那些收入水平低的人手使用變高,這個不合理。因為人家在那工作的經濟環境就是好,消費水平確實是要高,這一點是要考慮的,所以只會給大家帶來更大的好處,不會影響大家的收入。

⑷ 養老保險有什麼好處

養老保險有兩種,若是統籌養老保險(單位給交的),屬於帶有福利性質的保險,能保證到年齡退休後能有基本生活保障,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而且退休金會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逐年增加上調;另一種就是商業養老保險,只能是個人自己到保險公司買,這是個人養老保險的補充,能使老年生活過得更富裕,更安逸,但這樣的保險到年齡領到的退休金是固定不變的。

⑸ 社保統籌有什麼好處

社保統籌有什麼好處?
全國的社保統籌,顧名思義,它主要針對的是社保收支方面的變化,也就是說會實現全國統收統支。截止到目前為止,實際上全國還並沒有實現社保統籌,只是在各個省區實現了省內社保統籌,那麼基本上這個都已經完成,所以說下一步的工作,將要實現全國的社保統籌也就是全國范圍內統一支出,統一徵收。也被稱作統收統支。
社保的統收統支,對於我們個人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其實從表面來看似乎沒有任何的變化,因為既不會影響到你養老金待遇的收入,也不會影響到你所在地區的社會平均工資,所以似乎跟我們個人而言沒有太直接的關系,或者說乾脆跟我們個人沒有任何的關系。其實如果說嚴格來講也可以這樣理解,尤其是對於退休老人,幾乎是沒有太大的關系了。
因為退休老人他已經享受養老金的待遇,他不需要再去繳納基本養老保險,但是社保基金的支出和退休老人的養老金是密不可分,息息相關的,所以說實現全國社保統籌,更有利於社保基金落實到位,更有利於我們退休老人養老金能夠按時足額的發放,所以說間接的對於他們還是有這樣的一個影響。

⑹ 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這會給哪些人帶來影響

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會讓那些經濟較為落後的城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提高。

養老保險全國統籌還會增加社保遷移便利性

全國統籌後對參保人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更為便利了,比如按照現行省部統籌規范,省界流動人口未辦理轉移接續手續,工資福利待遇領取地由工資福利待遇領取地集中合並。今後,全國統籌實施後,全國各地的流動人口將不用辦理轉移續保手續,這對全國的流動人口來說都是一件極大的好消息。

⑺ 養老金省級統籌對個人影響

全國養老保險基金整體收大於支,滾存結余不斷增加,總體上不會造成養老金支付風險,不會影響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今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提高比例為5%,預計將有1億左右企業退休人員受益。

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十一條?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社會保險法》第十二條?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社會保險法》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⑻ 養老保險分為個人賬戶和統籌賬戶有什麼用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是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居民身份證號碼為標識,為每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個人設立的惟一的、用於記錄職工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和從企業繳費中劃轉記入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以及上述兩部分的利息金額的賬戶。

個人賬戶是職工在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並辦理了退休手續後,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主要依據。

社保統籌賬戶,「統籌」一詞在我國最早源自20世紀70年代後成立的社保基金統籌辦公室這一機構名稱,原本指勞動保險制度基金的統籌管理,後來被沿用到各社會保險項目的基金共濟。

(8)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有哪些好處擴展閱讀

省級統籌意義不是太大,因為這種流動都是從東部、西部流動到沿海城市,都是跨省的。

把希望寄託在全國統籌,其實是比較遙遠的,一個就是說技術上面沒有問題,但是資金是有問題的,沒有那麼痛快就可以掏出這筆錢來。第二個,地方利益的問題,第三個,不能全國統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地社保的賬都是一筆爛賬,可能很多地方有數字沒錢,尤其在地方。

不要造成恐慌,只要是虧空了,中央政府、中央財政一定會拿出錢的,但是如果要去清這筆賬的話,全國統籌肯定要把賬弄清楚,這裡面我估計有很多人要去坐牢,所以這其實是一個最大的障礙。如果說全國統籌一時實行不了,那麼就分段記錄,退休地領取。

退休地領取,建立一個中央結算機構,領取的錢是通過中央到省裡面,省裡面通過中央結算機構把這個賬弄清楚,實際上這就可以了。這個設計比起剛才講的那些其實容易多了,而且跟戶籍是沒有關系的。戶籍不是一個最主要的障礙。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

網路-社保統籌賬戶

⑼ 養老保險 省級統籌

一、是否已真正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尚存爭議
養老保險制度省級統籌是提高統籌層面、增強制度的互濟共助作用,提高財政兜底能力和基金支付力,最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終實現制度統一的重要途徑。1987年我國首次提出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概念,國務院曾要求1998年底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目標,但最終目標落空。2007年,國務院要求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期限在2009年年底完成。2009年7月,入保部透露,全國已經有25個省份建立了省級統籌制度。2011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記者會宣布:「十一五」期間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並宣稱現在養老保險基金統籌層次還比較低,我們在「十二五」期間要實現基礎養老金的全國統籌,在更大范圍內進行資金調劑,化解風險。
統一計發辦法和統籌項目、統一業務經辦機構和規程、統一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等「五個統一」的標准。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工作啟動了20多年的時間,並做了多次部署,但最終未見成效,詳見表1。
二、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制度障礙與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的發展難點
政府一次次提出省級統籌的時間表,目標一次次的設定,但執行效果總未達到預期。2012年入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統計公報稱,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建立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但事實上,我國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省份實現了基礎養老金在省級的統收統支,絕大多數省份養老保險統籌層級仍然停留在縣市一級,全國統籌單位多達2000個。真正意義上的省級統籌為什麼如此困難,主要原因在於:
1.地方利益作祟,統籌層次無法提高的阻力在於政府本身
養老保險統籌最主要的問題是直接的利益關系,無論省內各地市之間還是各省之間,只要養老保險基金的利益問題無法平衡,實行省級統籌或是全國統籌的任務就難以推行。實現省級統籌是提升養老保險保障能力的有效辦法,但省級政府存在一定的顧慮,按照慣例,哪一級統籌就由哪一級財政負責。財政責任的上移,無疑給省級政府增加了財務負擔和更多的行政管理責任。已經實現省級統籌的地方,除了4個直轄市之外,大多屬於欠發達地區,比如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沒有完全實行省級統籌的地方,大多屬於發達地區。出現這種現象,主要因為中央財政對欠發達地區實行省級統籌給予一定的補助,再加上省級財政補助,省級就有足夠的資金開展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且省內地市由於結余少也願意將責任上移。而發達省份無法得到養老保險基金的中央財政補貼,省內養老保險基金結余又滯留地市級。若省內經濟差異大,則各地市不願將養老保險金上繳省級補差調劑,就產生了越發達地區省級統籌越困難的現象。
對於省內各地市而言,由於養老保險的屬地管理規則,基金限制在各個行政片區內,基金的上解就可能導致利益受損,涉及當地財政收入和政績。經濟好的地市擔心省級統籌降低本地居民養老待遇水平,損害本地利益;而經濟差的地市希望得到外援降低自身支出壓力。當出現局部利益與全省利益沖突的時候,各個市、縣往往選擇保護局部利益。
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的困難,不是理論或技術上的困難,而是利益平衡問題。在當前以及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各省級行政區間的巨大經濟差距將繼續存在,各地對自身利益的爭奪與地方保護主義將繼續存在,中央政府也很難在短期內完全協調好各省級行政區的利益訴求。
2.碎片化管理導致無法統一養老保險制度
按照我國公共政策制度設計規則,中央往往僅負責養老保險制度宏觀政策的制定和指導,具體細則由各地政府依據自身特點、經濟狀況以及地區居民的收入水平自行設定,出現繳費基數、繳費模式、費率水平等不同,導致養老保險制度的碎片化,不僅省際之間制度不一,甚至省內各地市也差異很大,不易進行統一管理。以廣東省為例,珠三角地區外來人口多,參保覆蓋率高,基金結余較大,單位繳費普遍在9%~12%左右的低繳費區,深圳、珠海、佛山為10%,東莞只有9%,繳費工資較低,普遍低於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企業負擔較輕;而欠發達地區則相反,覆蓋率低,參保繳費人數少,基金結余較少,有的地市出現當期赤字,單位繳費比例普遍高於15%,韶關、河源、汕尾基本養老保險企業繳費率達到18%,最高的達到22%,繳費工資普遍已達到或接近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企業負擔較重。
5.統籌調劑基金部分用於做實個人賬戶,地市參與省級統籌積極.陸降低
全國各省級養老保險統籌要求從各地市上調養老保險調劑金,如廣東省規定從2009年1月1日起,將省級養老保險調劑金上繳比例由3%統一調整為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的g%,養老保險基金調劑金上移至省級主要用於補差欠發達的地市統籌資金的支付缺口。由於養老保險制度從現收現付轉制到部分積累制時,統籌賬戶對個人賬戶的侵佔,導致個人賬戶「空賬」運行。地市的統籌賬戶基金,除了向省人保上繳調劑金之外,一部分還要用來做實個人賬戶。2006年之後實施養老保險新政,中央政府要求積極做實個人賬戶,除財政補貼和轉移支付等方法,也在利用提高統籌層次的方式來籌集資金以彌補個人賬戶無法支付的部分。這進一步影響較發達地市政府進行省級統籌的積極性,傾向於將基金截留本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⑽ 養老保險的省級統籌

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是指養老保險由省一級有關政府部門統一管理的制度,在省一級范圍內統一徵集、統一調劑費用,並統一計算基數與繳費比例。早在1998年,國務院就做出決策,要求各省區逐步推行養老保險的省級統籌。但此後這項工作進展速度一直不均衡,只有少數省市如北京、上海等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省級統籌,大部分省份仍是市、縣一級統籌。養老保險停留在市縣級統籌層面,統籌層次低,基金管理分散,調劑力度小,抗風險能力弱,不僅不能很好地發揮社會保險「社會共濟」的功能,也帶來了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難的問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有哪些好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東養老機構公建民營 瀏覽:739
在家沒有養老金怎麼辦 瀏覽:395
第一次做父母需要什麼 瀏覽:723
扁桃體檢查正常結果怎麼寫 瀏覽:633
長壽花這個季節還有黃葉什麼原因 瀏覽:541
市客運站重陽節到敬老院 瀏覽:137
老年痴呆初期症狀嘴角抽搐 瀏覽:842
這世上怎麼會有這么笨的父母 瀏覽:868
國外農村養老哪個地方好 瀏覽:547
浙江社工面試完一般多久體檢 瀏覽:714
劉文正60歲 瀏覽:940
西安航天保安入職體檢多少錢 瀏覽:243
找一篇宣傳敬老院文章 瀏覽:879
玉溪市江川區社保養老保險電話 瀏覽:835
最適合送給父母的智能手機有哪些 瀏覽:274
上海返滬知青增加養老金 瀏覽:149
父母不撫養殘疾兒子怎麼辦 瀏覽:800
80歲老人過世算高壽嗎 瀏覽:286
北京農民戶籍退休金 瀏覽:34
糖尿病老年人便秘偏方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