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農民養老,靠農民退休金就可以解決嗎你的看法是什麼
很多人會認為老農民養老靠農民退休金就可以解決,其實農民養老靠退休金是可以解決,但是能夠享受到退休金的農民,生活一定能夠得到基本的保障,所以養老問題解決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
還有一種新型的養老保險叫做基礎養老金,這是國家幫助農民免除農業稅,然後實施種糧補貼的一種政策,對於農民來說是一種福利,也是一種基礎的生活保障。領取這種養老保險是有一些條件的,必須要年滿60周歲,而且要提前繳納,費用,需要繳滿15年才能夠領取。這種水平的養老金也能夠作為養老保障,而且農民養老還是需要靠收入或者是一些積蓄,也需要子女的幫助,如果只靠退休金,生活保障是能夠提供的,但是生活質量會有所下降。
2. 農民老了以後怎麼辦
很高興來為你解答,首先呢我也沒有出過國,在我心裡,我覺得在我國來看,農民生活的算是最苦的了。他們是處於生活最底層的人,做著最重的力氣活,自己所付出的勞動力和他們的收入一點都不成正比。工作環境比較惡劣,關鍵也沒有保險,很少人能靠著做這樣的工作買房結婚的。但是他們作出的貢獻無疑是最大的,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不敢想像,我們的社會又會是個什麼樣子呢?那麼,問題來了,對於目前我們農民假如老了的話,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生活狀態呢?大概總結了以下幾點。
最後還有一種就是靠著自己的兒女生活
不知道別的地方怎麼樣 ,在我們山西的話,很多父母在兒子結婚以後 ,基本上父母都是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兒女不在身邊的話 ,父母也是幫忙照顧孫子的。所以年邁的父母基本靠兒女給點生活費也是可以生活的。
說白了,生活質量是沒辦法和友正式工作的人相比的,但是每個人的幸福感是不一樣的。只要人健健康康地,沒病沒痛兒女孝順也算過得很好。
3. 你們農村有很多的留守老人嗎他們養老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今天這篇文章,我寫的是我一個朋友家的實事。以下以「我」講述,客觀敘述,不帶任何偏頗之詞,希望所有有同樣家庭難題的朋友出來理性討論,不要帶節奏評論,以免被判定為負能量內容。
我爺爺奶奶是農村的,我們家三代單傳。老家有房子,但是我爸我媽為了供我上學讀書,為了跟得上經濟社會的生活,這些年不得不選擇背井離鄉在外務工掙錢。
基於此種考慮,我覺得我們的每一個村應該有集中的老人活動中心和安居點,這種安居點不需要豪華的硬體,便捷舒適安全就可以。讓同村的一代人互相照顧,一方面在自己的村裡不改變生存環境,一方面也能有精神層面的陪伴。安置點盡量靠近村衛生室,方便老人們頭疼腦熱的診治。如果秩序良好,子孫後代省了很多心,每月付一定的費用也是一件大家都樂意做的事情。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至於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全中國地方大了,不同的地方肯定有不同的好辦法,但是有一點我能肯定:這是一個普遍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這是一個目前並沒有被真正推上解決日程的問題。至少,我們村到現在連個文化娛樂活動都沒有,村幹部毫無作為。
我相信,我們的公僕有足夠的智慧解決這種最基本的民生問題,可能只是時間問題。本文出於解決問題,願平台和讀者不要誤解。我們有同一個夢想:希望祖國實力越來越強大,希望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
4. 農村老人越來越多,怎麼解決低收入農民養老問題
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確實很難。多數老人其實年輕時收入水平較低,也沒有職工養老保險,年齡大了以後除了干一些輕體力活,也沒有其他好的營生。農村的年輕人又大多數都到城鎮工作生活,一方面買房買車生活壓力大,另一方面居住條件又不適合老年人。現在農村老人多數還是在農村居住,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農,直至終老。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呢?
2020年初,有政協委員提出應當對65歲以上的農民實行退休制,讓他們洗腳上田,安享晚年。對於農民發放養老金,其實有很多代表或者委員都提出過,有的委員提出對農民實施生態補償補貼作為養老金,也有的委員提出將老農民的耕地和住房在農民去世後回收,通過這種方式給農民發放定額養老金。關於農民的養老金制度,國家目前實施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
如果以上待遇仍然不夠養老,可能就需要自己去努力了。如果有條件可以去周邊企業打打零工,像一些鄉村工廠可能也需要老年人看看大門,或者招用老年人零工。也可以去子女居住的城市,干一些保安、保潔的工作,每月收入也能一兩千元,還能補貼家用。其實按照中國傳統的習俗,還是依靠子女養老為主。畢竟一個家庭共同生活,老年人幫忙看看孩子、做做飯,幫子女減輕減輕壓力,也是能夠互相共贏的。不過相對而言,按照老年人的養老規劃,最主要的還是依靠老伴互幫互助的走下去。
國家推動的養老模式,主要還是依靠居家養老、社區村居養老和機構養老三重保障模式。其實也需要大量的養老服務人員,對於很多老年人學習一下也是可以勝任的,也算是解決一下就業。未來國家的土地出讓金,將至少有一半用於農村建設,相信隨著未來國家對於老年人重視的不斷提高的,農村老人的養老壓力也會逐漸減輕。
5. 31省農村養老標准出爐千元養老金怎麼領
讀:在農村有句老話:「養兒防老,積谷防飢。」這句話本意是說農民養育兒子是為了在自己年老乾不動農活的時候,能被兒子贍養。在飢荒的時候,保存穀物可以充飢。可隨著時代的進步,農村各方面也發展得越來越好,農村養老金也被提了出來。
6. 老農民養老,靠農民退休金就可以解決嗎
按照目前政策來看農民養老的問題,單憑農民養老金的待遇是不夠解決的,因為農村退休金的待遇實際上是非常低的,因為2009年才首次推出農村養老保險,那麼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退休農村群體一般都比較清楚自己所獲得的退休金待遇,超過500元的人數也是寥寥無幾,大多數人群得到的待遇都是低於500的。
在當下的消費水平來看,500元是很難維持一個人的生活開支。所以單憑農村養老金,根本不足以保證自己的退休老年生活
7. 失地保險和老農民的養老保障是一回事嗎
失地農民養老保 險屬於社保。
失地養老保險制度將失 u地農民全部納入 社保,將從根本上解 決被征地農民的長期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
被征地農民參保應提供以下資料:
(一)由各被征地村(社區)提供征地協議及土地補償合同;
(二)被征地農民身份證及戶口本等證明;
(三)填報的《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花名冊》、《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申請表》及《被征地農民待遇審批表》;
(四)由國土資源部門審核後的《征地情況及保障資金明細表》。
經農村養老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發放《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手冊》或《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待遇證》。
8. 如今50歲以上的高齡農民面臨打工難,以後他們靠什麼養老
這是很多50歲以上的農民工在現實中遇到的問題。在外面工作很辛苦,有些家庭不想回去。這種尷尬的心情,很多農民工都經歷過。
因為現在城市物價上漲,一些農民的工資,除去生活費、子女教育費、贍養老人的費用、人際關系費等,這樣每個月剩下的錢就不多了,靠個人。因此,對於一些50歲以上的農民工來說,他們處於最尷尬的境地。他們有年邁的父母和孫子孫女陪伴,仍然要像年輕人一樣在外面打仗。
這種情況在農民心目中最為明顯。農村是我們的根,回家是遲早的事。不管外面有多困難,農民的兄弟們必須堅強地生存下去。要改變目前的養老思路,有可能的話,要盡快做好養老問題的規劃,使老年人過上安全穩定的生活。
9. 老農民養老,靠農民退休金就可以解決了嗎不夠該怎麼辦
2021年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鄉村居住人口為50979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36.11%。隨著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農村人口開始大規模地向城市轉移;再加上為了追求給孩子們提供更好的教育,更加大了這種轉移的規模和數量,未來農村人口還會進一步減少。
這時,國家也有錢了,可以拿出來一部分錢。這是一個很低水平的保險,農民一年交一點錢,分成高低若干檔次,自己選一檔交。到了60歲,自己存的那些分成每月一份,叫做個人賬戶養老金,另外政府的錢再給一個基礎的,叫做基礎養老金。這個保險水平比較低。比如個人賬戶每月50元,基礎200元,那每月就是250元。實在養不了什麼老。不過有的地方政府有錢,最好的是上海,現在基礎部分是每月1200,個人存的如果再有幾百,加起來一個月一千好幾,快要達到職工退休的較低的人的退休金了吧。不過這是上海,別的地方也就幾百,少的是二百多,只能羨慕嫉妒,別恨呀。所以還是盼著經濟發展更好,地方政府更有錢,把錢多補貼給農民一些,這樣老農民的生活就更好一些。
10. 沒有社保的農村60歲以上老人如何養老
說實話60歲了才想起來交社保,實在是有點晚。不過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老人沒有繳納社保的意識,這樣也是比較常見的。在新型社保制度施行之前已經年滿60歲的老人,不用繳納社保也可以享受居民基礎養老金。現在年滿60歲想要領取養老金,那麼首先要滿足繳費條件,可以一次性補繳。
很多人說養老保險不是不能補繳了嗎?不能補繳的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過去職工養老保險還能補繳,但是現在只有少部分特殊情況的人可以補繳。不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因為養老保險普及率低、繳費水平低,還是允許一次性補繳的。
60歲怎樣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主要參保對象是未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其他本地戶口城鄉居民,因此對參保年齡沒有上限限制。現在60歲以上按規定仍可參保。
根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規定距繳滿15年不滿15年的人員,可以一次性繳納也可以每年繳納一次,已年滿60周歲即已年滿領取待遇年齡,可以到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或街道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保險費補繳完畢後可開始領取基本養老金。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水平不高,國家規定的是繳費檔次一般是100元-3000元之間,各地區執行的標准有所不同,即使一次性交完15年的,對大部分人來說壓力也不算太大。
我們的養老金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費檔次影響城鄉居民退休後養老金待遇,城鄉居民養老金和城鎮職工養老金計算方式是一樣的,都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加上基礎養老金,不過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不一樣,一般是固定的。
目前國家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是93元,在全國最低基礎養老金的標准之外,各級地方也可以進行額外補貼,基礎養老金是多少,以當地政策為准。
所以居民養老保險繳費越高,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越多,退休後能夠領取的養老金待遇也就越高。
最近,很多地區都宣布了提高居民養老金的消息,比如,江蘇省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由每人每月160元提高至173元,實現「十連增」。居民養老金待遇正在逐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