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和老同學抱團養老,卻過得一地雞毛:什麼樣的晚年最舒服
結語:
抱團取暖度過晚年,設想雖好,不過也得找對夥伴才行。
不能湊齊幾個年齡相近的人,就隨便實施。
畢竟大家的三觀個性、職業人品、收入地位、脾氣喜好如果相差太大的話,湊在一起近距離生活,非但不可能會找到快樂,反而會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與爭吵。
這樣的話,熱鬧就變成了吵鬧;依靠就變成了傷害,反倒是畫蛇添足,擾亂了自己原本應該安逸、自在的晚年時光。
嚴格來講,成功的抱團取暖,也是得格外用心找到合適的夥伴才行。其實一個人晚年階段最重要的,就是保證自己的健康。
在有條件的前提下,和兒女搞好關系,過自己的日子,不失為一種好方式。
如果只是純粹找幾個單身、需要抱團的人就隨便拉開共同生活的大幕,有可能上演的,就是一出意外的鬧劇了!
所以,這種方式也不能隨便採用,不如也可以考慮一下將房子買在離兒女近一點的地方的方式,又或者請鍾點工或保姆的方式。
總之,想得盡可能周全,才有備無患、能進能退。
⑵ 在農村「抱團養老」這個路子怎麼樣
這個路子在現在這個時代應該是很好的。變老是生命長河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養老一直也來說都是社會的一大問題。在生活要求越來越高的現代生活中,養老不只是讓老人安度晚年,而更多的是去消除老人老年來的孤單感。
農村畢竟是農村,很多不方便的東西太多。想要不為盈利的去建設一個養老的地方,確實是有些困難。不過既然有人提出來了,就會有人能去實踐。相信吧,以後的養老系統很更好的。
⑶ 幾家老年人合聚養老的辦法好嗎
一般抱團沒抱成的原因,主要還是選擇的方式不太合適,還有一些感情糾葛。給老年人提了醒。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不能忽略:就算是居住方式合適,不摻雜感情,也會出問題,而最大問題,就是錢。
不是說有錢沒錢,而是說,在這個團體里,大家對錢的看法和基本的經濟實力要相當。否則,這個團兒還是會被錢拆散。大家雖然說都交了伙食費,可有的人慢慢就不平衡了,覺得太貴,自己在家過,用不了這么多錢。也有人覺得組里有人退休金多,一個月五六千,可自己只有兩千多,人家要吃好的,自己將就就行,每天做三四個菜都是「便宜」了那些愛享受的,他們想吃好的,應該多拿錢。
也有人開始計較,有人吃得多,帶得多,有人飯量小,或者這個月生病了,或是家裡有事沒在這里吃多少,可伙食費為什麼不退呢?
大夥兒聚餐的那個姐姐家,每個月我們會買兩桶油,一些調料啥的,還添過一些餐具。而且每個月我們會撥出一點兒錢給人家的煤氣費、水電費。可就有人不樂意了,說那些東西根本用不了,認為那個姐姐佔了便宜。
後來又發生了,誰住院了,大家攤錢買東西,廚房裡灶具、油煙機壞了,大家攤錢換之類的事,有的人沒什麼抱怨,幾十塊錢也不在乎。可是,有的人就不行,不僅抱怨,還在大夥兒之間挑唆,弄出很多不愉快。搭夥的這個方式,人員變動特別大,最終在今年6月,就徹底不弄了。不過,我們兩三個核心的人還是挺懷念那種方式,但一想起那些為錢發生的爭執,又覺得很別扭。而大多數情況下,因為衣著、首飾、業余愛好等等,每個人的消費觀念和實力確實不同,就會有人心理不平衡。甚至有人說過,我們應該有「團服」,省得大家攀比,可那都不現實。總之,這個團隊,從人少到人多,後來又到人少,有人還能是朋友,也有人後來都不往來了。這其中,最大的問題,還是經濟利益和攀比心。要是總覺得自己不平衡,養老這個團兒還真不好抱。
⑷ 抱團養老成為一種新時尚,這種養老大家都怎麼看
這種養老方式不錯,還是可以推廣的。特別是現在我國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各種養老機構的建立和完善讓老年人有了歸宿。
3、醫養結合模式的推廣,讓老年人的晚年更加幸福。
現在各地推開的醫養結合,免去了老年人被病痛困擾的格局。他們有醫生負責,有專業人員護理。這樣的養老模式現在正在大力推廣,這樣的目的是讓更多的老年人得到關注關心。
確實養老新模式正發生著改變,我國老年人越來越多,養老問題也得到大家的重視。抱團養老雖然不是最好的,但就目前來說還是不錯的。
⑸ 很多人來了以後才發現抱團養老根本不現實,你怎麼看
我個人覺得抱團養老這個方式不錯,但是具體實施就有很多困難,最主要的就是金錢和三觀這兩方面的問題,老年人不同於年輕人,大部分老年人的價值觀不同,一旦在抱團養老的小團體里有了利益上的沖突,基本上就無法繼續下去了。雖然大家目的都一樣,但是各有各的家庭,有各種牽絆,每個人家裡各種情況都有,所以真正做到抱團養老還是很難的。
當然,並不是說抱團養老無法實現,其實國外已經有類似的經驗了,我覺得借鑒一下還是可以的,比如選擇抱團養老對象時,一定要三觀挈合的,經濟實力相當的,費用一定要透明,AA制最好,最重要是的是互簽免責書 ,一旦發生意外狀況要自己負責。這是在退休之後年紀不太大的時候比較適用的一個養老方式,我認為無論是親人還是朋友,能好好在一起的前提是,不成為彼此沉重的負擔。 老年並不可愛,但是我們可以做個可愛的老年人,彼此靠在一起抱團養老也是難得的緣分!
⑹ 有人說抱團養老的想法根本不現實,這是為什麼呢
前言
退休以後的生活,都想過得豐富多彩,為數不少的老年人選擇了抱團養老,在十分理想的策劃下,開始了心中那個美好的抱團養老生活。
最終還是現實打敗了理想。
62歲楊阿姨經歷和幾個好姐妹的抱團養老後,道出的幾點感慨,值得人們深思。
62歲楊阿姨講述:抱團養老不是我們想的那個樣子,有福可以同享,各有各的想法,有難時就都跑了我退休以後過著悠閑的日子,和幾個好姐妹每天玩的很開心。
老伴八年前就去世了,這些年聽多了那些找了後老伴的矛盾和不快,我也沒打算再找,我就一個女兒,已經成家了,我也沒有任何負擔,就一個人開開心心過好自己的晚年就行。
相約上幾個老姐妹逛逛街,季節好的時候出去旅遊,生活過得很充實,也很快樂。
抱團養老沒有錯,關鍵是得選對人,在抱團養老的過程中保持距離,這樣才會長久。
誰都有個事,有事了互相幫助,不要互相抱怨和推諉,人與人之間才能處的更好,抱團養老才會繼續下去,否則那必定是散夥。
結語
抱團養老成為了我人生中的一次經歷,經過以後才知道,無所謂後悔與不後悔,至少讓我又學習了一次,多了些人生經驗。
就像偉人說過的那樣,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須自己嘗一嘗。
邁入老年生活,養老的方式很多,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自己知道自己的腳穿多大碼的鞋,要最舒適的。
邁入老年,管住嘴,邁開腿,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⑺ 5個50歲單身閨蜜買房抱團養老,為何她們不選擇「養兒防老」
因為一方面這是她們的意願,根據這幾位女士所說,與其和孩子住在一起添麻煩不如和好友一起,這樣既不會耽誤孩子們又能夠讓自己每天都保持愉悅的心情。另一方面這幾位女士都有著一定的經濟基礎,實現了財務自由的她們自然是想選擇什麼樣的養老生活方式就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
有人可能會認為這幾位肯定沒有結過婚,沒有體會過有孩子的好處。其實這五位姐姐中有兩位是結婚後又離婚的,她們各自也有一個女兒,但即便如此,這幾位姐姐仍然從未想過與女兒一同生活。因為在其看來,與孩子一起生活有時候會演化成一種負擔,而她們也不想在年邁之後成為女兒們的負擔。既然自身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為何她們不能選擇一種讓自己最開心的養老生活方式呢?
⑻ 老齡化社會已至,結伴養老會成為我們的新選擇嗎
年輕人領取養老金的想法主要來自於他們現在的狀態。也就是說,自己沒有更多的錢和精力來照顧父母。父母退休後,交際費用減少,可以靠養老金維持生活,必要時出錢幫助子女。子女面臨房貸、車貸、撫養費等巨大壓力,無力幫助父母,很難期待父母養老。「抱團養老金」的概念源自上個世紀的歐洲,是「會員制」的養老金模式,主要指志同道合的老人,不依賴子女,原本離開家庭,共同生活的方式。他們中的一些人一起吃飯、生活、行為,有些人一起旅行或一起吃飯,在個別生活行為中保持一致。
經過歲月的洗禮,這些出生於五六十年代的人最能接受新事物。他們很清楚自己未來的處境。特別是在養老問題上,這些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最可惜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他們不想在養老方面給孩子們帶來麻煩,於是出現了一種新的養老形式,叫做「抱團養老金」。因為抱團養老金是新的,養老機構的歸屬還沒有社會名分。大部分人還不承認和接受。傳統的家庭養老金已經束縛了人們好幾年,所以抱團養老金是大勢所趨,但要有過程和有序的規則,才能給更多的老人帶來福音。
⑼ 13個老人「抱團養老」一年,相約晚年的你們是否心涼涼,當你老了,你會怎麼養老呢
我覺得養老還是要存錢。雖然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有些情況下可以維續生命的,要多攢錢,子女沒能在跟前盡孝,老了呀就去托老所,有專人照顧,這都是老年人呀,彼此也有話說也不孤單,再不行呢就去城鄉結合部買個房子住,養個貓呀狗啊,種個花啊草啊啥的,也不會感覺到很寂寞了。
然後就是有可能的話我希望可以和年輕時候的幾個好朋友找一個房子或者去養老院一起住,沒事的時候可以一起聊天,然後打打牌。反正就是不會寄希望於孩子了,畢竟孩子也都會會有自己的生活,老年人和年輕人的思想總歸是不同的,所以還是分開生活會更好。
如果以後真的很有錢資金充足的話,我想去外國找一個很美的養老社區去生活
但是未來的事情啊誰也說不準,所以人老了呀就要保持一個非常好的心態,別瞎折騰,別操心,尤其是要多注意身體,病來如山倒,老了呀就更難受了,這就是人生的必經之路,每個人呢都會老去,何不快快樂樂地安享晚年呢?
⑽ 江蘇一群老人抱團養老,卻因生活費用而心生隔閡,對此你怎麼看
很多事情只要涉及了金錢就會變得復雜起來,因為人性本來就是自私的,更何況這幾個抱團養老的人也只是簡單的朋友關系,親人之間都可以為了金錢而大打出手呢,更別說是朋友之間了,所以在一起住的時間久了,肯定會產生一些矛盾與隔閡,更何況這幾個老人還是選擇一直都住在一起,根本沒有私人空間,所以說鬧矛盾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實老年人的所謂抱團取暖,更多的是希望有精神上的陪伴,而不是每時每刻都和其他人生活在一起,因為所有人都需要獨處的空間,總是和其他人居住在一起,表面上看似很熱鬧,其實內里是非常容易發生矛盾的,不過如果選擇了住在一起,那麼就一定要相互理解和謙讓,不然最後可能會鬧的永遠都不來往。而這些老年人之所以會選擇這樣的養老方式,也是因為平時沒有人陪伴,有大把的時間沒有事情做,所以才想到了這樣一個方法,作為兒女一定要多回家陪伴一下自己的父母,也可以幫助父母培養一些興趣愛好,這樣就能讓老年生活變得更加豐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