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服務 > 金華智慧養老社區品牌有哪些

金華智慧養老社區品牌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6-12 12:55:26

㈠ 在浙江,你知道有哪些養老機構

根據養老天地數據顯示,浙江養老院的機構數量在70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寧波市,有166家。杭州市有94家,溫州市有71家,嘉興市有60家,湖州市有16家,紹興市有49家,金華市有29家,衢州市有19家,台州市有45家,麗水市有18家,舟山市最少,只有13家。

㈡ 做養老、智慧養老院解決方案的公司有推薦的嗎

金中社村通來智慧養老自你可以了解一下
社村通智慧養老專注智慧養老軟體開發,面向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養老院)、醫養結合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研發智慧養老平台,為養老相關機構提供全面的智慧養老解決方案。
社村通致力於為客戶提供物美價廉的信息化產品,支持提供OEM/ODM服務,幫客戶低成本打造自己品牌的平台軟體。其中包含智慧居家養老系統、智慧養老院系統、醫養結合管理系統等產品。

㈢ 哪家公司做的智慧社區比較好

「智慧社區」的打造近幾年方興未艾,不論是地產商、物業這樣的直接利益相關方,還是智能硬體、互聯網企業、傳統的零售、金融、服務等外部服務型機構,都在火急火燎地爭奪社區這個多年前無人問津的市場。

一時間,智能家居、智能樓宇、智能安防、智能醫院、社區金融、票證繳費、家庭護理……智慧社區幾乎囊括了社區生活所能接觸的方方面面。

然而,概念高大上、內涵極廣的智慧社區,建設過程卻步履蹣跚。可以說到目前為止,很少有人直接觸摸到了智慧社區的存在,這個構想仍然飄在空中。不禁要問,為何如此火熱的市場熱情換來的卻是遲緩的發展現狀?

在筆者看來,智慧社區發展滯後乃是因為在高大上的概念之後,忘了俯下身段解決落地實施的最現實問題。

一、組織者缺失:作為系統性建設,卻沒有統合各參與方的最終主導者

在利益相關參與者眾多,服務、產品層出不窮的情況下,應該存在有的市場責任主導者實際上是缺位的,就好比高手再多、武功再強而群龍無首,充其量只能是散兵游勇難以成勢。

1、地產、物業、第三方平台等利益相關方各有小算盤

大部分逐利的地產商眼裡,「智慧社區」都是惹眼的營銷噱頭,所謂智慧社區打造只有可以增強直觀銷售亮點、提升售價的基礎硬體,如小區WIFI。打造物業管理與安全服務、智能家居、便民服務這些綜合性智慧社區要素似乎「不在興趣范圍內」。

而面臨轉型壓力的物業公司熱情原本是很高的,但先天不足,低廉的物業費收入讓本應該是主導者身份的物業公司只能淪為各方勢力的資源「介面」,很多時候,物業公司非但不願意為智慧社區付出,還要收取高昂的「介面」費。

看起來,就是為了智慧社區而生的第三方平台才最有主導的動力和義務,而事實上來看,沒有體系化沉澱、強用戶粘性就急於流量變現的結局是既沒有推動智慧社區發展,起來又倒下的平台又比比皆是。

2、服務供應商眾多,利益分配復雜衍生出封閉的本位主義

市場主導者缺失,除了造成體系偏廢外,還使得智慧社區的參與者之間無法有效利益協同,反過來又加劇了各自為政的後果。提供單個服務的供應商,一旦缺乏有效的主導,逐利性和合作意識的缺乏就極端暴露,都成了「撈錢客」而不是「參與者」。

網路硬體服務提供商介入智慧社區,只關心是否使用了它的網路設備、伺服器、存儲介質;即時交流軟體廠商關心客戶是不是用他們的產品作為通訊工具或者支付;智能家電廠商更直接,只關心賣進去多少硬體產品,或者是否形成了自己的生態壁壘阻擋別的產品進入。

最有能力的地產商不願意,最有動力的物業沒能力,最合適的第三方平台走了歪路,服務供應商們一盤散沙,這就是智慧社區建設組織的現實問題。如果說新興的自媒體體系建設能夠依賴鈦媒體這樣的主導者而獲得長足發展和利益協同,那麼新興的智慧社區體系建設也一定需要這樣的角色。

在業界,恆大、騰訊在香港借殼上市的恆騰網路,背靠恆大地產龐大的物業/社區資源,上擁騰訊巨量的線上資源,中間整合協調社區服務、社區金融、社區家居等智慧社區相關的幾乎所有服務,通過大服務的基礎平台及其垂直產品線,滿足不同年齡段社區消費者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其根本目的,其實就是做這樣的市場最終主導者。此外,萬科的睿服務3.0,依靠萬科地產/物業的資源基礎發力,不斷整合社區相關的互聯網服務,以服務為中心打造 Uber 化的智能社區模式,本質上,也是希望同Uber成為網約車的組織者一樣主導智慧社區的發展。

二、服務整合不足:作為整合型構想,各類別、各層次的服務整合反而拖了後腿

一體化智能生活體驗是智慧社區所必須,然而現狀卻是智慧社區的不同產品往往由不同的團隊甚至不同的公司完成,甚至智慧小區本身也彼此形成了一個個孤立、分散的「信息孤島」,根本沒有整合的跡象。

1、室內智能家居整合,最火熱也最缺乏整合體驗

智能家居已經成為各大廠商趨之若鶩的產品,小米、360、美的、海爾等紛紛上馬,各路英豪競爭的結局就是各干各的,行業沒有統一的標准。每一家都宣稱要打造自己的生態鏈,但業主不一定只喜歡一家的產品,結果你能拿個手機控制美的電冰箱,卻控制不了小米燈泡和海爾微波爐。人人都想自創生態,其結果就是業主沒了生態。

如果消費者需要每一樣家居都有一種控制方式,那就談不上任何的「智慧」。其實,依託阿里雲的雲計算平台打造的阿里小智,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意圖給消費者家用智能家居一網打盡的掌控體驗,未來,阿里還將在家電產品、傢具產品、安防產品等全品類「智慧家」整合上發力。

2、社區智能服務整合,技術簡單而業務執行困難

推及社區智能服務,則涵蓋面更為廣泛,涉及到社區方方面面的服務。如果說開發一個運營平台搭載所有智能服務,技術上可能不存在太大困難,但因不同領域業務的整合而造成的利益分配問題卻難以有效解決。

更為重要的是,由於業務涵蓋面的復雜性、多樣性,智能服務整合產生的「組合」形式既數量多又個性化,無法制定統一的利潤分配模式,只能針對性解決,這給智慧平台的集約化、標准化建設和運營造成了難以克服的困難。

巨型央企中信國安集團發力智慧社區的「國安社區」能夠快速擴張的的原因除了資本雄厚,就是在模式上將社區智能服務實現了有機整合,藉助中信國安自有品牌形象,整合社區各類資源,實現社區信息共享,通過品牌跨界合作實現多參與方的共贏,也就保障了整合型業務的有效落地執行。

3、跨社區聯動整合,智慧社區本身也在無效率單干

數據是智慧社區「智慧」的根源。如果沒有貴陽花果園、南寧嘉和城這樣的巨型房產大盤,智慧社區的建設必然要求樓盤之間相互資源整合,否則一方面無法獲得足夠支持服務策略的數據並進行分析、輸出,另一方面只針對孤品樓盤的相關智能服務邊際成本也會直線上升。

而除非不計邊際成本,不然業主數據收集、智能服務提供必然要求這樣的社區聯動。萬科地產的睿服務,通過打造互聯互通的雲端大平台,以簡單、透明的方式將400呼叫中心、CRM、住這兒APP、助這兒、EBA、設備設施管理系統、資源管理系統、營帳管理系統互聯互通、相互支持,通過平台的運作,整個萬科物業將成為一個內生驅動的系統,各個「智慧社區」將不再是單打獨斗,信息/服務實現完全共享,可以說是解決跨社區聯動的積極探索。

產品不達痛點:作為社區化服務,產品卻不能體現社區化應有的差異性

社區O2O的大規模興起又大規模失敗,同樣也集中反映了智慧社區重要問題:直接把互聯網服務的那套模式搬過來,不考慮社區服務的針對性和競爭優勢。

1、產品沒有獨特性,無法給業主選擇的理由

營銷的本質並不復雜,給客戶一個理由,讓TA選擇你。然而許多打著智慧社區旗號的產品,在業主的眼裡卻並並沒有選擇的理由,倒並不是它們不好,而是可替代性太強。

最普遍的,莫過於那些社區社交平台產品,妄圖通過線上的社區圈子黏合客戶,建立社區內的微生態。然而這些社交產品在自我陶醉的同時,似乎都忘了微信群、淘寶、58同城等的存在,基於web2.0時代所提倡的UGC,紅利窗口期早已過去。打著社區的幌子,重復著業界大佬已經實現並且深入人心的功能,註定是要失敗的。

2、線上線下深度結合才是面向社區的產品不可替代的優勢

互聯網時代的科技產品都能給自己冠上智慧的標簽,而線下地理上聚合是智慧社區產品所獨有。用面向社區的獨特手段,通過信息和媒體的整合,建立線上和線下、無形和有形、虛擬和現實相結合的智慧社區產品模式,才是行之有效的。

線下的、有形的、現實的優勢,就是把業主們衣食住行的動態信息交互,以人情味、溫馨等社交體驗促成某種類似UGC的線下內容創造,如線下社區跳蚤市場、社區運動會、相親會、兒童活動等,最終活化產品。比如彩生活,線上線下協同推進,為地理聚合的消費者提供了便捷悉心的服務,形成了基於社區的智慧生活閉環。

3、不只是社區O2O,智慧社區還有很多事要做、可做

在智慧社區基礎硬體-物業管理與安全服務-智能家居-便民服務四個層次中,O2O只是便民服務的內容之一,更傾向於會上網年輕人的吃喝玩樂。

在社區O2O之外,智慧社區應當圍繞公共服務、公共安全尤其是產業經濟來展開,把社區的「智慧」和居民的紐帶關系建立,這是智慧社區的延展要求,如此才能把智慧社區做實,融入社會體系並穩固下來成為緊密的生活方式。

熱炒的碧桂園馬來西亞「森林公園」,本質上就是同產業經濟深度結合的智慧社區模式。一帶一路推薦,馬來西亞政府支持,品牌酒店、名校深度合作,華為深度定製,氣候模擬計算技術打造舒適生活體驗,雲計算全島嶼封閉式ID管理……不知不覺,這樣一個智慧社區已經融入產業體系,想不落地都難了。

四、技術配套滯後:作為技術性集成,標准統一、數據處理、管理維護都不受關注

技術能力是智慧社區的基礎,沒有技術配套跟上,智慧社區最終只會變成海市蜃樓。在圍繞技術的前、中、後三個階段上,當前的智慧社區建設條件都遠未達到。

1、技術之「前」,各類協議、標准遠未統一

說當前技術水平不足以支撐智慧社區的建設,這是假話。但水平足夠的技術,還面臨更大的麻煩:產品開發面臨多種協議標準的抉擇,導致歸屬不同廠商的的不同硬體很難做到相互兼容,限制了各智能硬體的協同集成發展。

例如,僅智能照明的技術協議,就有ZigBee、MacBee、藍牙5.0、WiFi、2.4G等,各具原生優勢,又都有短板,各種協議相愛相殺。盡管阿里巴巴、海爾、美的這些代表性的廠商都在為了智能化標准統一推動產業升級而努力,但由單一產業鏈的整合轉變為各個生態圈間的融合發展的路途還比較漫長。

2、技術之「中」,數據集成分析的細度遠達不到要求

基於移動通信網路,實現有效的智能感應、數據收集、整合、挖掘、分析,最終產生有建設性的決策依據,是智慧社區發展關注的焦點之一,對形成新的業務體系和商業模式具有直接意義。無奈的是,目前普遍的數據體系都只有拼湊式歸集及粗略的聚類分析,還遠達不到智慧社區要求的細度。

而越細分的精確數據集成分析,越能為後續運營提供有效支持。恆大地產、騰訊集團合作創立的恆騰網路,在兩個關鍵方面促成了數據集成的細分化:恆大地產豐富、針對性的線下數據來源,騰訊集團巨大的線上用戶資源與強大的數據綜合處理能力,雙方合作發力將輸出結果應用至綜合性社區服務,形成了「體驗-數據-整合分析-體驗提升」的智慧社區數據閉環,可以說這讓恆騰網路的智慧社區實踐更上了一個台階。

3、技術之「後」,智能系統的社區運維人才基本為零

平台方自然不缺人才,但應用了豐富現代信息技術的智能系統,終究要在社區有落地之處,且負責運維的只能是物業管理相關人員。

長期以來物業管理體系幾乎談不上人才素質,保障智慧社區軟硬體資源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面臨極大的人才儲備挑戰。比如重要的智能安防系統,一旦誤觸誤碰造成通信系統癱瘓,以現有物管人員的水平很難去恢復,勢必使智慧社區的運行成效大打折扣。萬科之所以在布局睿平台的社區加強引入勝任智能型操作的員工,大投入培訓可提升的員工,擴大傳統物業排斥的高技術人才儲備,就是在為智慧社區的「智慧運維」而鋪路,因為沒有好的後期維護,再好前期模式都談不上成功。

總之,改變生活方式的智慧社區建設必然是富有挑戰的,打造新的社區管理與服務新模式也需要新的思維方式。而不論是否漫長,找到合適的組織方式、進行有效的服務整合、開發針對性的特質產品以及推動技術相關配套的發展,都是智慧社區建設必須走的路。

㈣ 智慧養老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哪家公司做的好

智慧養老市場目前大部分還在前期,比較成熟的還比較少,一般應用於養老院,通過一些智能的產品,讀取到老人身上的健康數據,通過大數據平台系統綜合分析,為養老院的管理和老人的身體健康做實時監控,起到及時預警的作用。和而泰C-Life的養老系統就不錯!

㈤ 在智慧社區中做的比較好的是什麼品牌或公司

現在在智慧社區領域當中做得最好的就是鋒物科技了,擁有很強的背景以及實力。

㈥ 智慧養老哪個公司做的好

當今市場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數據信息碎片化,缺乏對個版人健康信息的追權蹤和管理。要做到智慧養老,需要利用互聯網+物聯網構築成一套完整的體系。

例如松果智慧養老解決方案就採用硬體採集+軟體管理+雲平台分析的方式。在科技發展的前景下,未來不論是養老還是生產、生活,都會變得更加智慧。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㈦ 國內哪一家智慧養老平台做得比較好

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正在加快,根據數據,2018年我國65歲以上老林人口超過1.5億,占總人口比例的11%。預計到2030年,中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將超過2.4億,佔中國人口總量的17.1%,佔全球老齡人口的四分之一。
一、醫療服務需求加速釋放
個體是接受醫療服務的單位,人口總數的增加是推動醫療服務需求上漲的第一要素,而行業需求的增長推動整個醫療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國,景觀受過往計劃生育政策等因素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率已呈逐年下降趨勢,但是總人口數易燃持續上升,各類醫療機構就診人數相應增長。
二、醫療服務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很多醫院、養老院都花費了大量的財力和人力對其改造、使醫療設備,醫療環境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還是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醫護人員沒有統一的管理方式,醫院科室多、分布散,人為監管無法覆蓋到各個區域;人員較多時,更不能對每個人員進行行為監管。
2、當患者/老人獨自在病房時,一旦出現突發病情,如果不能及時求救,後果無法想像。
3、當特殊患者(精神病患、老年患者、抑鬱症患者、腦退化患者等)擅自外出時,醫護人員無法第一時間掌握其動向。
4、對新生嬰兒沒有進行有效地管理,若出現抱錯、丟失嬰兒的事件,無法第一時間發現並處理。
5、對醫療設備沒有進行統一地管理監控,若出現醫療儀器離開特定區域的情況,管理人員無法及時發現儀器位置的異常。
三、解決方案
針對醫院/養老院管理中存在的監管難、呼吸難、找科室難的問題,「智慧醫院/養老院人員定位管理系統」利用基於物聯網+藍牙定位的技術,通過在醫院內部部署藍牙信標和定位基站,為醫護人員、病患、新生嬰兒、醫療設備綁定定位終端,對人、設備進行全方位地可視化管理,隨時掌握各類人員的分布狀況和運動軌跡,及時發現、預警不規范行為,以便於管理人員進行更加合理地調度管理,實現將人員/物資管理由「被動」變為「主動」,有效提升醫院/養老院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四、系統方案簡介
1、根據客戶的精度需求以及現場的實際情況來部署藍牙信標;
2、通過部署定位基站來建立信息傳輸物聯網路;
3、由被定位人員佩戴定位胸卡/手環來實現對人的定位。
在管理平台上可實時查看定位人員的位置及運動軌跡,必要情況下還可聯動視頻監控設備對現場進行查看。
五、系統功能
1、實時定位、歷史軌跡
管理員可通過管理平台可視化查看各類型人員位置(醫生、護士、老人、訪客等),並且輸入指定人員的證件號,可查看其在某一時間段內的活動軌跡,追溯詳細過程,為事件處理提供決策依據。
2、電子圍欄、報警處理
通過對無人值守區域(機房)或一些重點監控區域設置電子圍欄,來預警醫護人員/病患的不規范行為。
越界報警:當醫護人員/病患進入自己規定范圍以外的區域時,系統自動報警。
滯留報警:當人員在某個區域滯留時間過長時,系統自動報警。
靜止報警:當人員處於靜止狀態超過一定時間,系統自動報警。
超員/缺員報警:管理員可對某些重要區域設置允許進入的人數,超過或少於指定人數時系統自動報警。
3、一鍵呼救、視頻聯動
當老人出現頭暈等意外情況時,可使用隨身佩戴的定位手環進行按鍵求救,管理平台能立即收到求救報警信息,並觸發附近攝像頭,彈出現場視頻畫面,方便醫護人員第一時間了解現場情況。
4、電子巡更
在指定的時間,安保人員必須在指定區域按照指定路線進行巡查,如安保人員在規定時間內未出現在指定區域,或巡查路線與管理部門安排路線不同,則系統會提醒管理部門,及時聯繫到在崗安保人員。
5、電子考勤
當醫護人員進入醫院范圍內,系統自動定位考勤,無需手動打卡,同時會記錄醫護人員進入/離開病房時間,並統計醫護人員在病房停留的次數和時間,作為績效考核依據。
6、定位導航
本系統所用到的藍牙信標,除了可以對各類定位終端進行實時定位,同時也可以為前來就診的患者、探望的家屬提供導航服務。
7、健康監測
定位手環可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等健康指標,監控患者每天的運動數據等,管理平台上隨時掌握患者每一個細微的波動,同時具備按鍵求救功能。
8、數據統計
在數據大屏上可查看醫護人員上下班考勤情況、各個區域人數、報警數等數據信息,並且可在地圖上查看人員的分布情況。

㈧ 智慧居家養老的品牌有哪些比較的求推薦

如今,智慧家居養老,已成時尚,關注的人越來越多,上海邁動,是個不錯的選擇

㈨ 做智能養老平台的都有哪些公司

我們小能伴合作過的有浙江援通,上海想家寶,深圳萊尚等,這個問題問的太大了,由於智能養老產業剛出現不久,目前有志在這個行業創業的公司正如雨後春筍一樣的蓬勃發展太多了,每天都有新公司在成立,也偶爾會有一些已經成立的公司掉隊。

小能伴老人專用平板正是其中一員,專為智能養老平台提供產品服務定製,完全根據老人的需求開發,更搭載親情陪伴,娛樂生活,健康管理多種豐富功能,也正在開發居家養老服務事業之中,希望和更多的合作夥伴一起,做好中國智能養老產業。

閱讀全文

與金華智慧養老社區品牌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基本的養老保險怎麼查 瀏覽:894
養生館熱療怎麼做 瀏覽:12
老人去世提燈籠是什麼講法 瀏覽:953
浦東新區老年活動中心 瀏覽:615
株洲縣養老院 瀏覽:587
南通市萬年青老年公寓 瀏覽:841
60歲未五保可低保 瀏覽:345
佛說孝順福德 瀏覽:486
合川菌王土雞養生湯在哪裡 瀏覽:452
義大利什麼島是士兵養老院 瀏覽:303
怎樣孝敬老人作文 瀏覽:989
重慶退休養老金調整 瀏覽:195
貴州省老年節活動簡報 瀏覽:565
從20歲到80歲 瀏覽:764
養生館開業適合穿什麼服裝 瀏覽:372
為什麼父母會先走 瀏覽:700
到時了退休年齡繳費年限未夠 瀏覽:179
養老院工作人員架構圖 瀏覽:586
各地退休工資水平 瀏覽:806
老年文體活動中心機構設置文件 瀏覽: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