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沒有社保的農村60歲以上老人如何養老
說實話60歲了才想起來交社保,實在是有點晚。不過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老人沒有繳納社保的意識,這樣也是比較常見的。在新型社保制度施行之前已經年滿60歲的老人,不用繳納社保也可以享受居民基礎養老金。現在年滿60歲想要領取養老金,那麼首先要滿足繳費條件,可以一次性補繳。
很多人說養老保險不是不能補繳了嗎?不能補繳的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過去職工養老保險還能補繳,但是現在只有少部分特殊情況的人可以補繳。不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因為養老保險普及率低、繳費水平低,還是允許一次性補繳的。
60歲怎樣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主要參保對象是未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其他本地戶口城鄉居民,因此對參保年齡沒有上限限制。現在60歲以上按規定仍可參保。
根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規定距繳滿15年不滿15年的人員,可以一次性繳納也可以每年繳納一次,已年滿60周歲即已年滿領取待遇年齡,可以到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或街道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辦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養老保險費補繳完畢後可開始領取基本養老金。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水平不高,國家規定的是繳費檔次一般是100元-3000元之間,各地區執行的標准有所不同,即使一次性交完15年的,對大部分人來說壓力也不算太大。
我們的養老金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繳費檔次影響城鄉居民退休後養老金待遇,城鄉居民養老金和城鎮職工養老金計算方式是一樣的,都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加上基礎養老金,不過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不一樣,一般是固定的。
目前國家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是93元,在全國最低基礎養老金的標准之外,各級地方也可以進行額外補貼,基礎養老金是多少,以當地政策為准。
所以居民養老保險繳費越高,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越多,退休後能夠領取的養老金待遇也就越高。
最近,很多地區都宣布了提高居民養老金的消息,比如,江蘇省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由每人每月160元提高至173元,實現「十連增」。居民養老金待遇正在逐漸提高。
B. 現在這個社會,老人應該怎麼養老更合適呢
不知道大家觀察過沒有,越來越多的家庭子女都會選擇去大城市打拚,結婚生子也有很多是留在一個其他的城市。我們在社交軟體上也會刷到很多關於婆媳關系的吐槽,老人也越來越不願意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那麼,我們難免不去關心,我們的父母,活著我們老了以後,怎麼養老更合適呢?
最近我發現居家養老還有社區養老開始興起,並且越來越熱門。
居家養老就是老人在家裡,足不出戶,以家庭為中心,以專業化的服務為依靠,上門為居住在家裡的老人進行照顧,解決入場生活中的困難這種社會化的服務。
1.上門服務。居家養老中的服務人員,會主動進入到老人的家裡,給老人做飯,洗衣,陪老人活動,還能陪老人談談心,讓老人感受到子女在家的溫暖。
其次,居家養老的服務人員會根據每一個不同的老人,進行專門的服務,比如每個人的口味不同,飯菜也不同。
最後,居家養老中,會有服務人員每天定期上門服務老人,比養老院更加貼心。
在我看來。居家養老或許是現在最符合社會發展方向的養老,也是更適合絕大多數家庭的養老,大家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可以再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C. 養老的基本需求
其一,保健修養的需求。老年人注重健康保健,追求身體的健康和精神的愉悅。外出旅遊可活動筋骨,散心娛樂,游覽時精神振奮,煩惱消散,促進了身體健康,增強體質。對於候鳥式旅居養老來講,其最大的特點是氣候不同於常住地,不少北方老年遊客冬天到南方後,在舒適溫暖的環境中,高血壓或一些季節性的疾病也得到預防和減緩。因此,老年人熱衷於自然風光優美,氣候宜人、水質純凈,空氣清新的地方。
其二,情感需求。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獨,社交能力的減弱和自信心的喪失,使得他們產生自卑和不受尊重的感覺,他們需要社會的關懷和呵護,需要朋友傾訴,使他們感到老有所依。老人外出旅遊,在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也能夠在旅途中找到興趣相似、來自天南地北的朋友。候鳥老人更傾向於選擇集中養老,選擇養老機構養老,這也體現了候鳥老人的情感需求,喜歡跟大家吃玩在一起。候鳥式旅居地為老人提供豐富多彩的社交活動,比如我國旅居養老比較成功的海南省,它擁有專門為老人提供的門球、腰鼓表演、老年大學等多樣的社交活動。
其三,完善人生和實現自我的需求。由於工作學習和家庭因素,老人年輕時沒有很多時間金錢用於旅居。現在,經濟、時間和社會條件(候鳥式旅居的發展和各地養老機構的興起)為老年人提供了極大的支持,很多老人為彌補遺憾,對外出旅居和異地養老有著十分強烈的要求。自我實現即一個人使自己的潛力發揮的傾向。老年人退休後,自己的職業畫上了句號,子女也已成年,有退出歷史舞台的感覺。但事實上,老年人也有自我實現的需求。適當的社會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老年人的孤獨感,有利於身體健康長壽,也有利於社會發展。
D. 養老院需要什麼條件
不同的敬老院入住條件不相同。
一、首先入住養老院必須是長者自願的。退院也是需要本人和家屬提出申請,然後子女和家人同意方可出院。
二、有精神病、傳染病的患者不得入住。
三、幾乎所有養老院都不會接受有暴力自殺傾向、有傳染性疾病的老人。
四、一般的養老院是不會接收沒有子女的長者的,這點很多人都不知道。
服務內容:
1、全自理護理,為老人建立檔案每天兩次測量血壓體溫並記錄,按時提醒老人吃葯,提供可以自理的老人健身打牌等活動。為老人洗衣服,每月帶領老人洗澡理發。
2、半自理護理,為老人建立檔案每天兩次測量血壓體溫並記錄,按時提醒並幫助老人吃葯,提供可以半自理的老人健身、打牌等活動。為老人洗衣服,每月帶領老人洗澡理發。幫助他們健身以恢復他們的肢體功能。
3、完全不自理護理,為老人建立檔案每天兩次測量血壓體溫並記錄,按時喂老人吃飯吃葯,每天最少3次幫助肢體活動,按摩、翻身、擦洗污漬等。為老人洗衣服,提供老人用防褥瘡床墊,每月擦洗一次身體。對於一些特殊的老人經家屬同意會增加一些服務項目。
E. 入住養老院需要什麼條件
首選是老人,其次可以支付老人在養老院開支
昆明友康養老康復服務有限公司內旗下設有:昆明容友康養老中心;中心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集養老、護理為一體,充分體現現代大健康養老特色,將養老與護理很好融合,既可為生活自理老人提供休閑養老的理想居所,又為因病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提供特別護理。養老院內設護理機構為老人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大大解決了老人看病難的問題。齊全的護理設備和完善的生活設施,配有專業的護理人員、工作人員以及營養師等,不僅能為老人提供養老的休閑養老居所,又能給老人完備的生活護理保障。
中心位於小西門周邊,多路公共汽車及通暢的中環高架道路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方便家屬看望老人,交通十分便利。中心佔地面積6000㎡,擁有養老床位共計500餘張,現有員工200餘人。獨立院落,環境舒適。
值得託付時光的地方——友康養老護理中心
F. 老年人養老都需求什麼呢
綜合來看,老年人養老的需求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居所提供,二是生活照顧,三是醫療回護理,答四是精神慰藉。尤其是生活照顧和精神慰藉應該受到重點關注,特別是精神慰藉問題越來越引起重視。建議大家關注下山西慈行靜苑孟家井公寓,該公寓內各種服務設施完善,均根據老年人的特點而設計。
G. 現在的養老政策有哪些
H. 老人在家養老需要准備什麼
有適合舒心額的人照顧老人,吃穿住行相應的事情要照顧好,或者有條不紊的安排得當。回第三,年答紀大了,多多少少身體有些毛病,防護好老人,讓其少身病,經常使老人開心。第四,如果離老人較遠,勤打電話,問候老人,關心老人,最後有時間記得,多回家看看老人,陪陪老人。
I. 無子女的老人進養老院的條件
無子女的老人符合特困人員供養標准可以免費進入養老院。
老人滿足以下條件進養老院不收費:
1、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是農村的,無勞動能力,可以享受五保戶待遇。生活半自理,或者不能自理的,可以住進民政局辦的敬老院,或村鎮辦的養老院;
2、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是城鎮的,沒有生活來源的,或者生活水平低於低保戶的,可以享受低保待遇。生活半自理,或者不能自理的,可以住進民政局辦的敬老院。
老人年齡必須達到60周歲以上,符合特困人員供養條件,經過法定程序批准,才會按月發給特困人員供養金,保障日常生活;同時按生活自理能力的具體情況,發給特困人員照護補貼。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三十條 國家逐步開展長期護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護理需求。
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給予護理補貼。第三十一條 國家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基本生活、醫療、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老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供養或者救助。
對流浪乞討、遭受遺棄等生活無著的老年人,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救助。第四十二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養老服務質量和養老服務職業等標准,建立健全養老機構分類管理和養老服務評估制度。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規范養老服務收費項目和標准,加強監督和管理。
J. 養老保險對老年人的護理有哪些特別要求
對老年人的醫療護理和照料的特殊要求有:1、贍養人對老年人的健康狀況負有注意義務,發現老年人身體不適,及時帶老年人就醫治療;2、贍養人都應當提供護理或委託、僱傭他人代為護理,幫助老年人早日康復;3、對於經濟困難,無力負擔醫療費用的老年人,贍養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
【法律依據】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五條贍養人應當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時得到治療和護理;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贍養人應當承擔照料責任;不能親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願委託他人或者養老機構等照料。第十六條贍養人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居住或者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佔,不得擅自改變產權關系或者租賃關系。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贍養人有維修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