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書怎樣保存
比較舊的書應放空氣不是那麼暢順而乾燥的地方,否則書易變得更黃和發霉.上述觀點僅供參考.
『貳』 書籍的日常保養
從小到大買了許多書以及上學用過的課本,放書架上久了沒看,有的發霉了,有的被蟲蛀了,試過許多方法,比如放樟腦丸和太陽底下曬和放冰箱都不管用,而且發霉了那些霉斑都沒法去掉,很多書都給毀掉了,我怎麼做才能不讓我的書籍發霉和被蟲蛀?、1.勿塗寫 也許有人說可以在書邊欄上寫寫畫畫,甚至給詞句段畫上下劃線,或是將其描上。但如果你想保存這本書,放進圖書室,或是打算將其賣掉的話--千萬別往上寫東西。墨水會對你的書籍造成永久性傷害。用日記或筆記本來記東西吧,或是用小紙片,好易貼之類的。要是非寫不可,那也最好用鉛筆,事後擦去。 2.遠離食物、飲料 食物及飲料對你的書籍來說是極危險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讀書的時候不要吃喝,持書翻頁之時確保指尖清潔乾燥。同時,把書放的離食物酒水遠點。把書放到桌上之前,確認桌面(或其他表面)沒有水,麵包渣以及粘質物體。 3.小心使用 拿書小心,讀書時勿折書角(用書簽代替)。勿折損封底。勿損壞書脊;勿將書籍翻開倒扣放置。封個書皮,保持書的良好狀態。 4.放到書架上 如果你想保管好書籍,那在你沒有閱讀之時將其放於書架上。但同時要注意書籍是否正確放置。每本書都得正向、直立放置(勿將書傾斜放置,更不要堆成一堆)。每本書都要有足夠的上部空間(書上面的空間),這樣你在放書的時候才不會碰著書脊。若是沒有放書架的地方,那把你的書放到盒子里--還是要直立著放。 5.防水防熱 安置書架的時候,要將其置於乾燥的地方--無直曬,無熱源。若是將書放在了潮濕的地方(如地窖、浴室,或其他潮濕的地方),書上會長出黴菌。陽光會對書脊造成損壞。而過熱則會使書籍乾裂紙張脫落。 6.遠離蟲,寵物及其他牲畜 蟲和老鼠會咬噬書籍,而狗要啃書;貓要撓書脊。將書放在干凈的地方(封上書皮)則能避免很多這類問題。如果可能,將圖書室的門一直關著也是不錯的(以防貓狗的意外闖入)。另外,將書籍遠離食物也使得他們對老鼠和其他牲畜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盡管有時老鼠啃書是為了築巢),書籍附近勿有粉塵顆粒。 7.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鼓勵孩子去讀書是很重要的,讓孩子看見你在讀書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孩子們也很撕書,咬書,和之前那些因素一起毀掉你最為寶貴的書。你可以根據孩子們的年紀,教導他們小心使用書籍。如果他們年齡太小(或耐心不夠),這招不管用:那就把圖書室的門關上,把架子上的書放到不易拿取的地方,或者買可以上鎖的書櫃。還有就是,這樣做不是不讓孩子們讀書,僅是為了保護書籍而已。 一般書籍生蟲都是因為潮濕的原因吧。所以有下面幾種解決和御防的。你看看吧。
有蟲可以用這種方法:舊書如果保護不周就容易生蟲受損,如果書籍生了蟲子,就把書用塑料袋包好,然後放入電冰箱冷凍12個小時左右,蛀蟲就會被凍死。如果書籍被水浸泡,無論陰干或曬干,紙張都容易變皺變黃,這時如果把浸水的書面撫平,放入冰箱冷凍兩天後,書便能恢復原樣。另外,將舊書先用酒精球擦一遍,然後把書放進塑料袋裡,放入冰箱冷凍兩天,這樣既殺死了細菌,擦凈了污垢,舊書又能平整如新。酒是陳的香,好書也是如此。久盛不衰的名篇就似多年的佳釀,要您細細品味其中的滋味,一定回味無窮 。
這是教你怎樣御防生蟲和一些保護書的方法:一、 立體顯微鏡檢測法
採用立體顯微鏡檢視碎屑,就可知道有沒有蟲蛀。一經發現蟲卵粘附,修復人員便立即採取救亡行動處理。
用該方法香港中央圖書館館長助理鍾達志先生曾對收到的袖珍版本的古籍書進行過多次修復。透過顯微鏡,可清晰看到要修復的部分,書頁與修補物銜接的位置,就可精確地進行吻合修補。
二、 速凍冷藏滅蟲法
將書籍用塑料袋包裝,抽出大部分空氣並密封後,放入冷櫃中,將溫度調至-30℃速凍,經冷藏10天後,用低溫將書蟲殺死。若要處理的書籍數量較大,可送博物館等單位處理。那裡有氮氣滅蟲室,把有蟲的書籍放進密封的鐵櫃內保持櫃內的氧氣含低於0.3%,害蟲和蟲卵便能完全被殺死。
為什麼不採取更為直截了當的化學殺蟲劑,鍾達志先生這樣說,一般我們都不鼓勵用化學試劑,因為一來會污染環境,還會引發使用者的安全問題。另外,很多化學劑也會殘留在文獻上,對文獻造成不良影響。日後讀者或研究人員翻閱時,也可能會對他們帶來傷害,所以這樣的做法是可免則免。
三、異物去除法
除了滅蟲,古跡修復人員要應付的問題還有許多,例如:回收的書都曾用過,上面或有些不適當的修補物料,如粘有標簽、透明膠紙等,時間一久,便會留下殘漬,令書頁變黃。還有一些書籍釘有已經氧化多時的鐵釘,鐵經過氧化後體積便會增大,連帶釘著的書頁也會被扯破。所以遇到這些情況,就要在第一時間將有害的外物移走和祛除。
四、 顏料處理法
一些民國早期的身份證明文件如護照,印刷用的是水溶性顏料,裡面簽署用的也是水溶性顏料。通常用以修補書頁的粘合劑多是採用水調制,塗上去也會有融化顏料的可能。如何掌握既可以弄濕紙張又不會令墨暈開,那就要配合工具和操作技巧來完成。利用真空吸力台就是其中的一個方法。將有水性墨水的文獻,以吸水紙承托,然後放置到吸力台上,再在四邊封上一層塑料薄膜。因為吸力台另一端接駁了真空泵,開動後吸力便會令文獻與吸水紙緊貼,促使濕氣向下走,減少向四周暈開。所以很適合用來處理一些有水溶性顏料的文獻。
五、 文獻修補法
不同的古籍,紙張厚度各有不同,修復時應備有最常用的五、六種修補紙以作配用。一般均採用中國手工紙,如宣紙、毛邊紙、連史紙等等。遇到書籍的用紙較厚時,採取將修補紙重疊使用,調配其厚度,不然會影響外觀的美觀,也會因讀者翻受力點不勻而令書頁有再破損的可能出現。
破損圖書的書邊沿,可先用小刀把重疊的釺維分開以及整平,然後用毛筆沾水潤濕。用以修補的紙張亦同樣沾濕,然後將之撕開,紙邊即會突出一絲絲纖維,用粘合劑將書邊與修補紙粘在一起,修補的位置便會很吻合。假如需要修復的文獻本身用紙很厚,那就要先在修補紙張底下墊一塊膠版,用針打小孔,再沿界限撕開,這樣修補出來的介面就能較緊合、牢實。
六、 水溶性粘合劑
修復人員採用的粘合劑主要是水溶性的,是用小麥的澱粉摻水調制而成,稠度按需粘合紙張的厚度而改變。一般不採用含有機溶劑的膠水,原因在於紙張由濕變乾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拉力。施與適當的壓力,可以令它更平直。其它雖然使用上比較方便,但一經粘合後,還原的方法比較費事,甚至可能會影響文獻的原貌,而且它亦沒有那種粘合劑的特性,也無法令修補好的文獻比較平直。
七、 除霉法
文獻大敵中,不得不提可惡的黴菌,它也是直接威脅古籍安全的。收到發霉的書籍就要第一時間放它到乾爽的地方,用吸塵器吸走發霉孢子,待情況穩定後,再用工具颳走黴菌的主要部分。而發霉的霉漬,可先用溫水清洗,再用雙氧水處理。此法雖簡單,但並非一般人可自行完成。吸塵器安裝了高效能隔塵網,較小的粒子也能隔除,假如隔塵網不夠幼細,只會一邊吸,一邊將黴菌在空氣中散發出來。另外,用雙氧水清洗文獻也不是直接倒入那麼簡單,需根據文獻狀況,採用不同的濃度和步驟,否則會將書頁漂得過白,甚至造成破壞。
八、 干濕處理法
古籍乾裂的情況處理,先給它一點霧氣,讓它變軟,在用纖維托底,避免裂痕伸延。書籍最好存放在相對濕度在50-60%之間,空氣流通,溫度低於25℃、沒有陽光直射的環境,以減少光線的影響。應鼓勵讀者和館員定期將書籍取出翻閱,以便檢查它們是否一切正常。
九、結語
書籍修復方式不斷的發展進步,除了以人手修補,也有相關機器配合。由於修補物料對書籍的影響,現實環境中一般在短時間內不易被察覺,但後果可能相當嚴重,所以選擇修復方法時尤為重要,更應小心考慮周全。
http://wenku..com/view/80070408763231126edb11cc.html
『叄』 如何保護書籍
1、防老化。
防止書籍老化變脆,主要是除去紙中的酸。現在最常採用的方法是把書放在碳酸氫鎂或碳酸氫鈣溶液中浸潤,然後晾乾。這樣做,可以紙中的酸,並防止以後再發生酸反應。
2、防蟲。
(1)藏書的文章要清潔乾燥,通風良好;書架、牆壁或地板上都不要有裂縫;
(2)藏書文章的溫度應該經常保持在6—20度,濕度應該經常保持在50%——60%之間;
(3)收藏的書籍要經常挪動一下,即使是不常用的書籍,也應該定期翻動;
(4)在書架上或書櫃中,可以放些包好的衛生球。
3、除污。
(1)除油跡。在油跡上放一張吸水紙,用熨斗輕輕地熨幾遍,便可以把油分吸盡。也可以用幾滴汽油和氧化鎂的混合劑擦除。
(2)除墨水跡。在染有墨水跡的書頁下邊,先墊一張吸水紙,再用20%的雙氧水溶液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污斑,然後在書頁上邊放一張吸水紙,並壓上重物,等干後墨水跡就會消失。如果用高錳鉀溶液時有褐斑,可以再用草酸或檸檬酸溶液除去。
(3)除霉斑。用棉花蘸上氨水,輕輕地在霉斑上擦拭,至除凈為止。
(4)除手指印。先用肥皂蹭去手指印,再用濕布擦去肥皂跡,最後在書頁間襯上吸水紙,把水吸干。
(5)除蒼蠅便跡。用棉花蘸上醋液或酒精,在蒼蠅便跡上輕輕擦試,至除凈污跡為止。
(3)怎麼保養老書擴展閱讀:
1、書籍的功能和作用:
(1)從書籍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我們了解,書籍逐漸的發展到輕便、歷久,易於記載、復制文字和圖畫的材料上,通過不斷完善的技術方法,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流傳和保存信息,具有宣告、闡述、貯存與傳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2)書籍是人類進步和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跨入20世紀,書籍已成為傳播知識、科學技術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之一。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地發展,傳播知識信息手段,除了書籍、報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漸產生和發展起來。但書籍的作用,是其他傳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當代,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書籍仍然是促進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傳播工具。
2、書籍的歷史進程:
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書是在5000年前古埃及人用紙莎草紙所制的書。到公元1世紀時希臘和羅馬用動物的皮來記錄國家的法律、歷史等重要內容,和中國商朝時期的甲骨文一樣都是古代書籍的重要形式。在印刷術發明之前書的拷貝都是由手工完成,其成本與人工都相當高。
在中世紀時期只有少數的教會、大學、貴族和政府有著書籍的應用。直到15世紀谷登堡印刷術的發明,書籍才作為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物品,從而得以廣泛的傳播。進入20世紀九十年代,隨著網路的普及書已經擺脫了紙張的局限,電子書又以空間小、便於傳播、便於保存等優勢,成為未來書的發展趨向。
『肆』 怎樣保養舊書
舊書的保養收藏
1、從書店選購來的舊書不能直接插入書架。須把柔軟的干凈毛巾放進有點滴消毒液加適量洗滌靈液體中浸泡後,在洗衣機甩干後輕輕擦拭書脊(書背)和前後書衣(書皮)。然後用柔軟的干毛巾擦凈。用軟硬適中的小板刷輕輕刷去書頭(亦稱書首)上的塵土,再用柔軟干凈的毛巾擦一擦書頭及書口和書根。然後要曝書。春秋季節購的書選擇風和日麗之日,將書放在陽光下曝曬2個小時即可。夏日所購在陽光下曝曬30分鍾即可。冬季可曝曬2至3個小時。經過這樣程序處理的舊書就可以放心插入書架了。
2、書櫃最好選擇封閉性較嚴密的木製帶玻璃門的書櫃,以防灰塵侵入。
3、存入書櫃里的圖書書腦上部再用畫報紙覆蓋為佳。
4、存入書櫃的舊書,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書最好在冬季陽光充足之日曝曬2小時。
5、書房室內應經常通風
『伍』 圖書館是如何保養書籍的
1 防水防火
水火無情,圖書易燃怕水,遇水腐爛,遇火成災。書庫和閱覽室內要防止一切引起火災水禍的禍源,嚴禁存放各種易燃易爆材料,工作人員要定期檢查電源、電路及消防設備,同時認真檢查水管、暖氣管道、樓頂有無滲漏,防患於未然。德州學院圖書館書庫和閱覽室內冬季採用暖氣管道取暖,在節假日由於暖氣停供,幾次造成書庫暖氣管道凍裂,由於書庫內書架第一層離地面有幾十厘米的高度,館內工作人員的及時發現才沒有造成圖書損失。
2 保持適宜的溫濕度
藏書既怕潮濕多水,又怕高溫乾燥,高溫乾燥易使圖書發黃變脆,拆卷脫膠,潮濕易使圖書發霉腐爛。我國中心地區,理想的庫室溫度以18 ℃~(22 ℃±2 ℃)為宜;庫室內的相對濕度夏天以50%~(60%±5%),冬天以40%~(50%±5%)較為適宜。
為控制庫室內適宜的溫濕度,除通過電扇、暖氣、空調等設備調節外,最經濟實用的方法是保持庫室內合理的通風,避免強光直射藏書。我院圖書館在老館的基礎上新建三期工程,筆者根據幾年的工作經驗並結合一些建築設計方面的資料,認為新建圖書館在設計時宜在書庫南面設計一走廊,窗戶玻璃採用透光玻璃,這樣既可充分利用自然光線,又避免了強光直射書庫,還可通過走廊上的窗戶調節書庫內的空氣流速,節能環保,一舉多得。
3 防塵防菌
灰塵、病菌、廢氣等空氣污染物質對藏書威脅很大,也嚴重影響著廣大讀者的身體健康。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人們對教育認識的不斷深入,涌進圖書館的讀者越來越多,藏書的流通利用率越來越高,庫室內人流擁擠,空氣渾濁,病菌塵土通過師生呼吸和書籍的流通大肆傳播,在裡面時間久了讓人有一種昏沉憋悶的感覺。為防止病菌傳染,筆者查閱了一些資料,對幾種常用的消毒方法進行了比較後,認為理想的方法是在庫室內設置紫外線消毒燈,定期在庫室下班後由專人負責對書庫閱覽室用紫外線照射消毒,並在消毒後及時通風,保持庫室內空氣清新。這種方法既避免了一些液體消毒劑對書籍的腐蝕,又避免了一些微波消毒車或專門消毒室僅對歸還書籍進行消毒所造成的消毒不徹底,而且消毒簡便易行,節省了人力物力。為了減少庫室內的灰塵和廢氣,提高書庫內的空氣質量,要經常搞好庫室內清潔衛生,及時開窗通風。
4 防蟲防鼠
黴菌、蠹魚、白螞蟻及其他昆蟲與老鼠是直接傷害藏書的天敵,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一般黴菌最適生長溫度為25 ℃~32 ℃,相對濕度高於80%以上時生長最為旺盛,因此,改變陰暗潮濕的庫室環境,保持適宜的溫濕度、合理的通風條件,可有效抑止黴菌的滋生。防蟲滅鼠,要以防為主,以治為輔,防治結合,保持庫室內環境清潔,堵塞漏洞,使各種害蟲無法進入和生存繁殖。
5 做好庫室內的綠化工作
書庫和閱覽室是廣大師生讀者密集的地方,為減少因大量人員的流動所形成的灰塵、細菌和真菌等因素對書籍的污損,可在庫室內種置一些具有吸附功能的花草,如吊蘭、仙人掌、驅蚊草等,特別是吊蘭,吸收空氣中有毒物質的效果甚至超過了空氣過濾器。搞好室內綠化,既能凈化空氣延長書籍的使用壽命,又能美化環境益於讀者的身心健康。
『陸』 怎樣保存圖書
保存圖書的辦法:
1、防老化,書籍的老化變脆。
紙中的植物纖維物受到酸性水解便失去強度和粘合力,而紙中的酸主要來自於給紙上漿的硫酸鋁。當紙開始受潮時,硫酸鋁開始產生硫酸鹽和水合氫離子,最後形成酸性物質,把紙侵蝕掉。污染空氣中的氧化硫和氧化氰也會同水分或植物纖維本身反應生萬酸性物。
防止書籍老化變脆,主要是除去紙中的酸。現在最常採用的方法是把書放在碳酸氫鎂或碳酸氫鈣溶液中浸潤,然後晾乾。這樣做,可以紙中的酸,並防止以後再發生酸反應。
2、防蟲。
1)、藏書的文章要清潔乾燥,通風良好;書架、牆壁或地板上都不要有裂縫;
2)、藏書文章的溫度應該經常保持在6—20度,濕度應該經常保持在50%——60%之間;
3)、收藏的書籍要經常挪動一下,即使是不常用的書籍,也應該定期翻動;
4)、在書架上或書櫃中,可以放些包好的衛生球。
3、除污。
1)、除油跡。在油跡上放一張吸水紙,用熨斗輕輕地熨幾遍,便可以把油分吸盡。
2)、除墨水跡。有褐斑,可以再用草酸或檸檬酸溶液除去。
3)、除霉斑。用棉花蘸上氨水,輕輕地在霉斑上擦拭,至除凈為止。
4)、除手指印。先用肥皂蹭去手指印,再用濕布擦去肥皂跡,最後在書頁間襯上吸水紙,把水吸干。
5)、除蒼蠅便跡。用棉花蘸上醋液或酒精,在蒼蠅便跡上輕輕擦試,至除凈污跡為止。
(6)怎麼保養老書擴展閱讀:
在家藏書,要保管好,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1、房間要常清理,雜物不宜多,否則,蟑螂滋生,也會弄臟弄壞書,讓人不勝其煩。
2、我習慣用書架,取用書方便。如果愛整潔,宜用書櫥,能大大減少書上的灰塵。
3、如果這些都做到了,又住在樓房上,能保持書的乾燥,就可免掉書的晾曬了。
4、衣櫃也需要防蟲防濕,做法與上述相同。
5、適當使用樟腦丸之類的去蟲辦法。
『柒』 以前那種老書該怎麼保護/
近幾年,隨著我國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民文化程度的提高,喜歡藏書的人越來越多。這是應當受到社會各界支持和鼓勵的,它有助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有助於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然而,對已涉身藏界的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保存書。所謂保存書,就是要妥善地保護好書籍,延長書籍的壽命。對於私人藏書者來說,特別要解決好以下三個影響書籍壽命的問題:
一、防老化。書籍的老化變脆,並不在於顧放時間長短,而在於如何處理好書頁所含的酸性物質。有人發現,歐洲在15世紀出版的一些書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是因為那時的紙是棉和麻布頭製成的,酸鹼度為中性,並含有防止酸生成的碳酸鈣。現代社會中書籍的發行量極大,用棉麻造紙顯然不可能,因此大都以木材為原料。紙中的植物纖維物受到酸性水解便失去強度和粘合力,而紙中的酸主要來自於給紙上漿的硫酸鋁。當紙開始受潮時,硫酸鋁開始產生硫酸鹽和水合氫離子,最後形成酸性物質,把紙侵蝕掉。污染空氣中的氧化硫和氧化氰也會同水分或植物纖維本身反應生萬酸性物。因此,防止書籍老化變脆,主要是除去紙中的酸。現在最常採用的方法是把書放在碳酸氫鎂或碳酸氫鈣溶液中浸潤,然後晾乾。這樣做,可以紙中的酸,並防止以後再發生酸反應。
二、防蟲。書籍上有時生長小蟲子,嚴重危害了書的使用壽命。防止生蟲的方法是:1、藏書的文章要清潔乾燥,通風良好;書架、牆壁或地板上都不要有裂縫;2、藏書文章的溫度應該經常保持在6—20度,濕度應該經常保持在50%——60%之間;3、收藏的書籍要經常挪動一下,即使是不常用的書籍,也應該定期翻動;4、在書架上或書櫃中,可以放些包好的衛生球。
三、除污。書籍沾染污跡,不僅會縮短書的壽命,而且還會影響看書的效果。除污的方法是:1、除油跡。在油跡上放一張吸水紙,用熨斗輕輕地熨幾遍,便可以把油分吸盡。也可以用幾滴汽油和氧化鎂的混合劑擦除。2、除墨水跡。在染有墨水跡的書頁下邊,先墊一張吸水紙,再用20%的雙氧水溶液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污斑,然後在書頁上邊放一張吸水紙,並壓上重物,等干後墨水跡就會消失。如果用高錳鉀溶液時有褐斑,可以再用草酸或檸檬酸溶液除去。3、除霉斑。用棉花蘸上氨水,輕輕地在霉斑上擦拭,至除凈為止。4、除手指印。先用肥皂蹭去手指印,再用濕布擦去肥皂跡,最後在書頁間襯上吸水紙,把水吸干。5、除蒼蠅便跡。用棉花蘸上醋液或酒精,在蒼蠅便跡上輕輕擦試,至除凈污跡為止。
對於其他的一般污跡,只要用肥皂細心擦拭,再用濕布擦去肥皂,然後在書籍上襯上吸水紙吸干水分,就可以收到比較滿意的效果。
『捌』 書放久了,側面有好多黃色的斑點,怎麼回事
書放久了側面有好多黃色的斑點通常是被水及液體的東西污染或者環境潮濕霉變所致,特別是年代久遠的書籍,因當時紙張加工工藝不過關,遇水就容易被污染。這種浸痕滲透書中以後,是除不掉的,時間久了,就形成了黃斑。
存放書的環境潮濕,也容易產生黴菌,使書受到污染。防止的辦法就是講衛生,愛惜書籍,使其遠離水及其他液體污染源,存放書籍的地方要保持乾燥。書有了黃斑之後,要同其他的書籍分開保管,避免其他書再次被污染。並且書本和報紙放久了會變黃,因為紙張的成分發生氧化作用。隨著時間的流逝,包括書頁、報紙、文件在內的紙類產品都會變黃,這是紙張的原料會變黃所致,至少在它們曝露於氧氣中時是如此。
書籍保存注意事項:
翻閱紙質書籍的時候最好不要用翻書的手指拿零食,以免污染紙張,翻頁的時候不要用手指蘸唾沫,如果翻不開的時候則可以使用濕海綿進行替代。書籍中的每一頁紙張都要保存好,在需要做標記的地方請使用標簽進行標注,而不要將書頁進行折疊。
書籍經過翻閱之後一定要記得觀賞,否則會導致的書脊受損,有些人閱讀的時候喜歡使用一隻手拿著書籍,那麼建議大家不要將書本折起來拿著,否者會導致書本頁面曲翹而不容易恢復平整;紙質書籍在存放的時候需要注意避免陰暗潮濕的地方,而且最好是能夠保持溫度的相對穩定,一般來說相對濕度在50%為宜,而溫度差在10-18攝氏度為最佳。
『玖』 怎麼保養書籍
所謂保存書,就是要妥善地保護好書籍,延長書籍的壽命。對於私人藏書者來說,特別要解決好以下三個影響書籍壽命的問題:
一、防老化。書籍的老化變脆,並不在於顧放時間長短,而在於如何處理好書頁所含的酸性物質。有人發現,歐洲在15世紀出版的一些書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是因為那時的紙是棉和麻布頭製成的,酸鹼度為中性,並含有防止酸生成的碳酸鈣。現代社會中書籍的發行量極大,用棉麻造紙顯然不可能,因此大都以木材為原料。紙中的植物纖維物受到酸性水解便失去強度和粘合力,而紙中的酸主要來自於給紙上漿的硫酸鋁。當紙開始受潮時,硫酸鋁開始產生硫酸鹽和水合氫離子,最後形成酸性物質,把紙侵蝕掉。污染空氣中的氧化硫和氧化氰也會同水分或植物纖維本身反應生萬酸性物。因此,防止書籍老化變脆,主要是除去紙中的酸。現在最常採用的方法是把書放在碳酸氫鎂或碳酸氫鈣溶液中浸潤,然後晾乾。這樣做,可以紙中的酸,並防止以後再發生酸反應。
二、防蟲。書籍上有時生長小蟲子,嚴重危害了書的使用壽命。防止生蟲的方法是:1、藏書的文章要清潔乾燥,通風良好;書架、牆壁或地板上都不要有裂縫;2、藏書文章的溫度應該經常保持在6—20度,濕度應該經常保持在50%——60%之間;3、收藏的書籍要經常挪動一下,即使是不常用的書籍,也應該定期翻動;4、在書架上或書櫃中,可以放些包好的衛生球。
三、除污。書籍沾染污跡,不僅會縮短書的壽命,而且還會影響看書的效果。除污的方法是:1、除油跡。在油跡上放一張吸水紙,用熨斗輕輕地熨幾遍,便可以把油分吸盡。也可以用幾滴汽油和氧化鎂的混合劑擦除。2、除墨水跡。在染有墨水跡的書頁下邊,先墊一張吸水紙,再用20%的雙氧水溶液或高錳酸鉀溶液浸污斑,然後在書頁上邊放一張吸水紙,並壓上重物,等干後墨水跡就會消失。如果用高錳鉀溶液時有褐斑,可以再用草酸或檸檬酸溶液除去。3、除霉斑。用棉花蘸上氨水,輕輕地在霉斑上擦拭,至除凈為止。4、除手指印。先用肥皂蹭去手指印,再用濕布擦去肥皂跡,最後在書頁間襯上吸水紙,把水吸干。5、除蒼蠅便跡。用棉花蘸上醋液或酒精,在蒼蠅便跡上輕輕擦試,至除凈污跡為止。
對於其他的一般污跡,只要用肥皂細心擦拭,再用濕布擦去肥皂,然後在書籍上襯上吸水紙吸干水分,就可以收到比較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