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理財規劃的八大內容包括哪些
理財規劃的八大內容包括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稅收籌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規劃和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
1、現金規劃。
個人持有現金主要是為了滿足日常開支需要、預防突發事件需要、投機性需要。個人要保證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計劃中和計劃外的費用。
3、教育規劃。
教育為人生之本,時代變遷,人們對受教育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教育費用持續上升,教育開支的比重變得越來越大。
4、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
在人的一生中,風險無處不在,理財規劃師通過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做到適當的財務安排,將意外事件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使客戶更好地規避風險,保障生活。
5、稅收籌劃。
納稅是每一個人的法定義務,但納稅人往往希望將自己的稅負減到最小。為達到這一目標,理財規劃師通過對納稅主體的經營、投資、理財等經濟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充分利用稅法提供的優惠和差別待遇,適當減少或延緩稅負支出。
6、投資規劃。
個人財富的增加可以通過減少支出相對實現,但個人財富的絕對增加最終要通過增加收入來實現。薪金類收入有限,投資則完全具有主動爭取更高收益的特質,個人財富的快速積累更主要靠投資實現。
7、退休養老規劃。
人到老年,其獲得收入的能力必然有所下降,所以有必要在青壯年時期進行財務規劃,達到晚年有一個「老有所養,老有所終,老有所樂」的尊嚴、自立的老年生活的目標。
8、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
財產分配規劃是指為了家庭財產在家庭成員之間進行合理分配而制訂的財務規劃。理財規劃師要協助客戶對財產進行合理分配,以滿足家庭成員在家庭發展的不同階段產生的各種需要。
B. 成長期間的家庭,應該如何做家庭理財規劃呢
如何開始理財!
有人會問了,家庭和個人理財怎麼還會不一樣呢?
當然不一樣,組成一個家庭,你就告別了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時代,你和你的另一半組成了一個共同體,那麼收入、支出都會變得多樣,如何平衡其中的各個環節,也是有很多學問的。
為了避免朋友們不知道如何開始,小馬在這里就做一些總結:
1、 先捋清現金流
按照總收入、人均收入、日常支出,來先做好基礎的現金流准備。
2、准備儲蓄基金
額外支出儲蓄基金,未來一些隨份子之類的額外支出。
當這幾部分基金准備完畢,剩餘的部分我們就可以作為理財投資的部分。
3、提升自己
我們不知要節流,更要開源,讓自己獲得更多的財富,實際上就能解決很多問題。
所以新婚的小兩口們,不要一直沉浸在新婚的快樂裡面,為了讓自己的家庭更加美滿,最好能夠提早意識到婚姻理財和個人理財的區別,及早做出相應的規劃。
C. 成長期如何進行理財規劃
1、成長期特徵:
家庭成員數固定,因而經常被形象地稱為滿巢期。
2、理財規劃有哪些財務特徵?
收入以雙薪家庭為主,最大開支是子女學前教育、智力開發、家庭成員保健醫療費用、子女上大學期間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負擔較重。因收入增加,子女上大學前支出穩定,在子女上大學前儲蓄逐步增加,可積累的資產逐年增加。開始控制投資風險,投資能力和還貸能力均增加。
3、理財規劃有哪些重點?
此時精力充沛,又積累了一定的的工作閱歷和投資經驗,風險承受能力增強,可以考慮建立不同風險收益的投資組合。在投資方面亦可考慮以創業為目的,如進行風險投資,也可用部分資金投資房產以獲得穩定的長期回報。
而那些理財不順利、仍未富裕起來的家庭,則應把子女教育費用和生活費用作為理財重點。保險購買除應偏重於教育基金外,由於人到中年,身體機能明顯下降,對養老、健康、重大疾病的要求較大,還可偏重購買自身保障的險種。
成長期如何進行理財規劃小編就說到這里了,理財規劃的作用是不是很大呢?大家應該多學習一些該方面的知識,賺到更多錢。更多關於理財規劃的技巧方法,資訊干貨等相關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D. 如何做好養老理財規劃 養老理財規劃有哪些
養老理財是個很有遠見的思考
中國恩格爾系數是不容忽視的
理財不管是怎麼理財,都要關注風險是否低
工資資金運轉是否健康
我爸媽現在在用的理財產品是胖貓寶
我以前都沒聽說過,但是他們說是找鋼網孵化的
然而找鋼網我也沒聽說過
他們就買了這個產品
用過以後到處說這個產品哪好哪好的
還非要我買,我投的少,後來覺得不錯
就用這個理財了,理財需謹慎
希望可以找到好的理財方法
E. 個人養老理財規劃養老理財需注意哪些
養老問題目前是社會中備受關注的問題,除了依靠國家的支持,我們還應該提前計劃好老年生活。關於個人養老理財規劃?養老理財需注意哪些?是大家關心的問題,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對於養老金教育金等收益保險問題,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最新榜單!八大高收益率教育金保險排名
一、個人養老理財規劃
目前,在社會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商業養老保險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養老理財保險深受許多人喜愛, 因為養老保險不僅能夠保障本金的安全,還有較高的收益,所以養老理財保險是不錯的選擇。
養老理財保險推薦太平洋悅享金生養老保險,它最大的優勢是保證領取20年,如果消費者沒有交完保費就死亡了,還可以按照約定內容領取20年的保費。
二、養老理財需注意哪些
1、年金:養老保險產品將固定在契約年金中,不同產品的金額可能不同,年金收入相對穩定。 但年金抵禦通貨膨脹的能力較弱,容易受到貨幣貶值的影響。
2、分紅:股息的收益是不確定的,每年一次,但不能保證固定的數額。根據我國保險法的規定,保險公司每年實際分配盈餘占投保人的比例不得低於當年可分配盈餘的70%。因此,當我們選擇養老保險的分紅類型時,最好選擇一傢具有長期盈利能力的保險公司,其盈利能力越強對我們越有利。
3、萬能賬戶:在最低保證收益率萬能賬戶,在這個回報率的保底是固定的,目前市場上大多數的1.5%-2.5%。回報普遍賬戶的實際利率也可能高於最低保證收益率,因此,選擇投資能力強而持久的收益,保險公司的高保底收益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是對養老理財方面的簡單介紹,養老理財最重要的是穩定,因為老年收入低,養老理財保險非常適合老年人群,消費者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需求情況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F. 家庭成長期的理財優先順序是
1,依次是子女教育規劃、大額消費規劃、保險規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規劃、現金規劃、稅務規劃。理財能讓財產保值和增值。最保險:買貨幣基金,相當於可以隨時支取的定期存款。年收益能達到2%左右。
2,其次:買國債。其次:買信託產品,這需要有一定的資金規模。年收益一般可以達到4%以上 其次:買股票基金 其次:買股票 越保險的收益越低,風險高的收益也高。錢越少選擇越少,錢越多選擇越多。
拓展資料:
家庭成長期家庭理財規劃:
1.制定收支預算。建議家庭制定收支預算,在制定過程中,首先要知道家庭在未來一月或一年中可能的收入有多少,按照量入為出的原則,制定支出預算。對於家庭理財來說,這樣做有助於控制整體支出,並有利於財富積累。
2.降低銀行存款額度。一般來說,家庭應急資金為 3-6 個月的生活費,而剩下的錢,則可以做些長期的穩健型投資均衡風險和利潤,實現財富保值增值。
3.教育金的准備。現在小孩子讀書是需要一大筆費用的,需要早早著手准備。准備教育金的途徑有很多,可以直接配置教育金保險,也可以通過基金定投的方式來實現。
4.家庭保障規劃。保險是家庭理財中不可缺少的,可以在原有社保的基礎上,適當配置些重疾險、意外險等這不僅是給自己的保障,也是為了當其中有人發生意外時,不會給家庭其他成員播來太大的經濟仇擔,影響整個家庭的財務以及日常生活。
家庭成長期家庭理財產品選擇:
1.債券。債券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
2.基金。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人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3.銀行理財。銀行理財產品分為固定收益產品、浮動收益產品兩類。另外按照投資方式與方向的不同,新股申購類產品、銀信合作品、QDII產品、結構型產品等,也是我們經常聽到和看到的說法。
G. 如何針對人的生命周期進行理財規劃
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消費。賺錢的時間,卻是有限的。所以人要在有能力的時間內,對人生的未來提前做好規劃。
根據我們的生命周期,當我們能夠開始獨立掙錢,而不依賴家人開始,需要解決:
1、我們自己的生活費用。
2、家庭生活品質的提高:買房買車。
3、對孩子的生育撫養教育的費用。
4、對孩子的青年期:創業成家的支持費用。畢竟剛開始工作,收入低支出高。
5、自己養老的錢。
6、應急錢:應急失業、家人生病、發生意外等的開支。
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要想有錢,無非通過兩個途徑:上班賺錢、下班理財。你的收入是河流,財富是水庫,花出去的錢就是流出去的水,理財就是開源節流,管好你家的「水庫」。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科學理財,財源滾滾;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理財的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以管錢為中心,攢錢為起點,生錢為重點,護錢為保障。
1、攢錢:一定要強制儲蓄
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里,很多人說做不到。
攢錢需要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第一,一生恪守量入為出。
第二,一生莫讓債務纏身。
2、生錢:把家中水庫分成3份
建議把家中「水庫」里的錢分成三份,分別放在三個池子里。第一個池子里放的是應急錢,第二個池子里放的是養命錢,第三個池子里放的是閑錢。
3、護錢:保險是重要手段。
護錢是理財的保障。我們僅僅依靠攢錢和生錢是不夠的,因為有可能因為一次意外事故(疾病、工傷、車禍、意外責任)造成你家的「水庫」決堤,使你的家庭錢財大量流失甚至損失殆盡。
所以,先要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根據我們有限的時間,對無限的未來進行規劃,選擇相應的理財工具,以達到理財目的!
現在來一個一個分析:
1、我們自己的生活費用:要保證6-12個月的開支,流動性強,現金流為主。
2、家庭生活品質的提高:買房買車。3-20年的中長期帳戶。先賺後買,或者先貸後還都可以。
3、對孩子的生育撫養教育的費用。孩子從出生時起到22歲大學畢業的生育撫養,以及教育的費用:長期帳戶。
4、對孩子的青年期:創業成家的支持費用。畢竟剛開始工作,收入低支出高。這個也是長期帳戶。
5、自己養老的錢。50歲以後,其實身體機能就開始明顯下降,等到退休之後,如何保障我們的養老生活,而不下降品質?長期帳戶。
6、應急錢:應急失業、家人生病、發生意外等的開支。這個明顯的是保險帳戶,杠桿原理,以小博大。
按類型來分:
第一、生活費:一般家庭應該保留6-12個月的生活費,作為因短期性失業、家人生病等意外開支。
理財工具:建議以銀行活期儲蓄、短期國債、類似余額寶的靈活理財產品、信用卡等。流動性強,隨時可以變現,而且也不會虧損。
第二,應急錢。解決因意外、大病等對家庭會造成的創傷。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護錢。
理財工具:保險
我們需要為家庭的財富水庫,築一道堤壩。當遇到意外事故的時候,保險會給我們提供補償性的資金,渡過財務危機。
保險在理財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明顯的杠桿作用。
美國人有一句話:除非你是比爾蓋茨,否則你離破產只是一場大病之間!
第三,養命錢。養命錢包括自己的養老金,子女的教育金等。這屬於長期帳戶。
孩子成長期、教育期、青年期,都需要父母的呵護和支持。
養老金:至少要保證退休後20年的生活費(包括通貨膨脹的因素)。
理財的工具建議:定期儲蓄、中長期國債、貨幣型基金、社保、儲蓄型分紅型商業養老保險。這些投資具有固定的收益,收益中等,而且還很安全。
第四,閑錢。以家庭5年以上不用的閑置資金。如果是退休老人,那就以20年以上不用的閑置資金。這些錢可以用來從事風險性投資。但這個風險性投資,並不是必須的。
理財工具:股票、期貨、外匯、收藏、非保本型理財產品等。
這些投資有可能帶來較高的收益,但也有可能產生虧損。所以建議用閑錢去投資。如果有好的收益,那也可以對我們的財富水庫源源不斷的得到補充,如果虧損,也不至於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品質。
H. 年入25萬,成長期家庭應該怎麼做好理財規劃
家庭理財總逃不過一個詞,那就是「資產配置」。資產配置指資金在各個資產之間進行配置的過程,只有做好合適的資金安排,才能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風險時保住家庭財務的穩定,既不影響家庭的日常生活 ,又能在保障過程中積累財富。本篇我將以此為主題來解答家庭如何理財。
文章開始前先推薦一門對增加收入很有幫助的理財課程,能用七天的時間大大提高我們的理財能力:限時福利!點擊加入理財訓練營,實現收入三倍增長。
對於家庭理財,每個家庭的安排都各不相同,比較合理的支出比例是:
40%的收入分配給保值或增值的資產,如房子一類的固定資產或股票基金一類的非固定資產
30%的收入用於維持家庭日常開銷,保障家人的生活;
20%存在銀行,防止突如其來的風險,可以投一些貨幣基金用來獲取收益。
10%的收入可以用於購買保險,保障一些可能會出現的人生風險。
一個家庭,可以通過構建投資、消費、儲蓄、保險這四個「賬戶」,來構建一個進攻和防守兼備的家庭財務體系,我們分別來講講:
一、投資增值的賬戶,用來追求收益。
這個賬戶的關鍵就是可以賺也可以虧。很多家庭買股票第一年佔比30%,結果賺了很多錢,第二年就用90%的錢去買股票了,可如果中間遇到什麼需要急用錢的事情,就會導致家庭資產的各種問題了,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我們可以採用50:50的簡單配置法則。
就是把投資的錢對半分,其中一部分用於投資股票市場買入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一半投資風險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比如貨幣基金、債券、債券基金等)。挑選基金是門技術活,不想被割韭菜就得自身實力過硬,一套完善的基金訓練課程就可以幫到你:今日僅限50個名額,點擊報名《基金訓練營》,帶你輕松穩健掘金!
二、日常開銷賬戶
日常生活消費不妨配置1~2張信用卡,基本上可以被覆蓋。對於這個賬戶,每個小夥伴必須要有的,但是最容易產生的問題是佔比過高。很多時候也正是因為這個賬戶花銷過多,而沒有錢准備其他賬戶。
三、儲蓄賬戶,即保本的錢
這個賬戶的關鍵是專屬:不可以隨便使用。很多家庭在過日子的時候都要存養老金和教育金,但經常會因為要買車或要重新裝修等原因花費掉。
重在積累,需要為長遠的財務目標,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錢進入這個賬戶。
這個賬戶比較適合用基金定投的管理方式來實現。
四、保命賬戶,用來實現風險的管理和轉移
簡單來說,就是買保險,根據「雙十」定律,保費占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就可以了。
每個人不是一開始就都有四個賬戶,要通過我們對理財知識的學習,然後一點一點去完善。理財之行需要引路人,一套完善的理財課程能讓你少走彎路:點擊了解《理財訓練營》,7天開啟致富之路。
以上是我對《年入25萬,成長期家庭應該怎麼做好理財規劃》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I. 養老理財產品有哪些
列舉幾種養老理財產品,以供參考:
1、信託
信託比較特別之處在於有信託資產是獨立於委託人的獨立資產,不受委託人破產風險的影響,免受債權追索,從而能夠保障委託財產的保值增值以及財富傳承功能,具備較高的安全性。比如可以把對受託資產設定特定的安排,引入監察人制度,對信託資金的運用進行約束,確保這筆錢用於受託人的養老,實現隔離和專款專用。
但目前的養老主題信託更多是傳統信託額外嫁接養老服務機構,可以做到為投資者提供財富管理服務同時享受養老相關服務,抑或是用於養老房地產投資的信託,和傳統信託差別不大。
信託通常起購100萬門檻,受眾以高凈值居多,目前主打養老的產品也不多,相對其他養老金融產品,風險較高,投資門檻高,目前總規模不大,期待未來有更多樣性產品出現。
2、基金
2018年開始,第一批養老目標基金獲准發行,到目前已經有100多隻相關基金了。特點是在基金名字中就帶有「養老」兩個字。
養老目標基金又分兩類,目標日期基金和目標風險基金。區別在於,養老目標日期基金隨著投資者年齡的增大而降低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其風險也隨之降低,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可以根據退休時間來選擇不同的目標日期「套 餐」。而養老目標風險基金相對更自由,可根據投資者自身偏好選取特定風險的基金進行投資。分辨兩者也很簡單,如果帶有年份,就是目標日期基金。例如「工銀養老 2040 三年」,2040為目標日期,三年為封閉期。
相比我們認識的普通公募基金,養老目標基金幾乎都是FOF形式,相對更為穩健,波動也比一般公募會更低;養老目標基金對發行公司有更高的要求,才能發行養老目標基金。另外因為是養老主題,所以更強調長期投資,所有養老目標基金都設定了封閉期(1、3、5年)。
截止到目前,2018年首批養老目標基金剛滿3年不久,由於首批養老 FOF 發行的時候正值 2018 年下半年股市的低潮期,當時發售時市場反映冷淡,但之後兩年不錯的股市表現讓這批基金都取得了不錯的收益,截止目前無一虧損。
3、銀行理財
本月初,光大理財、招銀理財、建信理財和工銀理財四家試點機構的首批養老理財產品面向個人投資者開始正式募集。上周已經為大家做過分析。之前銀行也有大量冠以」養老「二字的理財產品,但並不能體現與普通理財的區別,因為初期沒有嚴格的標准規范,只有極少產品能達到長期投資的標准。
簡而言之最大的特點就是費率很低,,基本只收取相對較低的管理費和託管費,且認購起點都低至 1 元,具有很高的普惠性;另雖然比普通理財有更長的封閉期,但遇到重疾等情況,產品設置了提前贖回安排。
總而言之,因為是養老試點產品,所以管理人會更加註重口碑,隱形風險相當於更低一些,尤其是將退休或已退休人員,買入是非常不錯的。
4、保險
很多人理解第三支柱主要是買養老年金,實際上是非常片面的。除了以上說的三種,實際上在保險這個類別,也不止年金一種。
1)養老年金
這也是普通消費者接觸比較多的。相比於普通年金,養老年金的一個特點就是領取晚,通常設置在55歲後,但領取周期長。相比其他金融產品,養老年金最大優勢就是活多久,領多久,可以真正做到防護長壽風險。
2)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
目的是鼓勵個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減輕對基本養老保險的依賴。18年開始,就上線了一批產品,但由於這類險種適用第二梯度及以上個人所得稅稅率的投資者,較低的抵扣標准可撬動的保費規模也非常有限,因此投保人數較少,規模不大。但這類產品也是試點為主,後續應該會有更多創新嘗試。
3) 養老保障管理產品
簡單來說,這類產品是指養老保險公司對個人或機構提供養老保障與養老保障相關的資金管理服務的一種理財產品。但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發行的該類產品並沒有加入養老保障功能,本質還是理財產品。
相較養老保險而言,其投資理財屬性強,沒有保險保障功能和猶豫期,類似投連險。團體型養老保障產品中,長江養老發行規模最大,個人類別,國壽、建信規模最大,其中個人養老保障產品實際也是中短期理財產品,而團體設置了較嚴格的領取條件,能一定程度上發揮養老保障功能。
4)保險資管產品
平安養老聚寶盆現金型資產管理產品就是其中的案例。相比於傳統年金,它更多屬於理財的范疇,只是由保險公司來發行和運作。投資標的也主要以股票債券為主,不保本,收益浮動,波動相對更大。
養老保障管理產品分為封閉式和開放式,最低申購額在 1000 元至 300 萬元不等,開放式產品的認購額相對較低,而封閉式基金的最低認購額在 1 萬元以上,最高可以達到300 萬元。
5)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
這類產品起源於荷蘭,是「以房養老」的一種成功模式。此種養老保險產品將「住房抵押」與「終身養老年金保險」相結合,投保人將房屋產權抵押給保險公司,在身故前繼續佔有和使用房屋,擁有相應的收益和處置權,並按照約定條件領取養老金。簡而言之,就是住房的反向抵押,死房子」變成「活錢」,增加資金來源和現金收入,給予特定群體和剛性需求的老年人更多的養老選擇。
身故後,保險公司獲得房產處置權,處置所得優先償付養老保險相關費用,適合於無兒女贍養的老年人。
不過目前國內大家的固有觀念,認為房子是很好的保值增值工具,以及養兒防老等傳統理念,都導致這類產品發展規模暫時很小。
J. 家庭成長期作為理財經理有哪些保障養老規劃建議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