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过渡性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
1、计算每月缴费指数:取员工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的每月缴费工资,除以当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2、计算平均缴费指数:将员工自参加工作起至退休时缴费年限的每月缴费指数相加,除以其缴费年限的月数,得出平均缴费指数。3、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将平均缴费指数乘以退休时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得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十三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第十八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⑵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举例是什么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如下:
1、过去过渡性养老金=月平均缴费工资*享受比例。其中,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指平均缴费指数乘以退休时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享受比例为,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不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1.2%;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30%+(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25)*1%;
2、养老保险并轨后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1.2%)。
《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第六条
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为与做实个人账户相衔接,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同时,进一步完善鼓励职工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应调整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
⑶ 企业人员过渡性养老金怎么算
不知道你问哪里的情况,各地规定可能不一样。江苏省的规定如下:
《江苏省企内业职工基本养老保容险规定》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36号
第二十一条 参保人员1995年12月31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在本规定实施后退休的,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按照参保人员1995年底前的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推算出1995年前全部缴费年限的储存额,再除以120按月计发。
⑷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是什么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是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乘1.3%乘平均缴费指数等于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统一制度后“中人”基本养老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新制度(或“统账结合”)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来说,由于其在此之前没有实行个人账户,则退休时没能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而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不能简单用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而应再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⑸ 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后,到退休时怎么享受养老金
现在的退休基本上与企业无关,直接与社保局办理退休手续即可!
社保局就会有相应的缴费登记。
希望能够帮到你,谢谢采纳!
⑹ 下岗前的过渡性养老金是怎样计算的
下岗后本人按60%的比例交养老保险,那么如何计算下岗前的过渡性养老金?下岗前你是属于单位交纳的养老保险,下岗后你是本人交纳的养老保险,在一个人的终身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中,既有单位的缴费年限,也有个人的缴费年限,既有视同缴费年限,也有实践缴费年限,很多人是没有这种阅历的,但是我就是这种阅历的人之一。
综上所述,下岗后依照60%交纳养老保险这个60%不是缴费比例,而是缴费基数,假如下岗前后都只要实践缴费年限,退休时是没有过渡性养老金的;只要在你下岗前具有视同缴费年限,今后才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和下岗没有关系,也和个人依照60%的基数交纳养老保险没有关系。
⑺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
1、过去的过渡性养老金平均缴费工资x享受比例。
其中,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指平均缴费指数乘以退休
时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享受比例为
1)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不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x1.2%2)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超过25年者,其享受比例为30%+(1992年7月前的缴费年限-25)x1%。
2、养老保险并轨后的过渡性养老金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x本人视同缴费指数x视同缴
费年限x过渡系数(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⑻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
一、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是什么
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享受比例。
二、最新个人养老金计算方法与公式
计算养老金其实质就是如何计算养老保险待遇计算,那么养老保险待遇的计算公式是:
1、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l+a2/AZ+....+an/An)/N
公式中,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缴费工资额;A1、A2......An为参保人员退休前1年、2年......n年当地职工平均工资;N为企业和职工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
例如:一名男职工,2010年其60岁退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566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账户中有50000元,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6。那么,他的基础养老金=(3566元+3566元*0.6)+2*15*1%=427.92元。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0元/139=359.79元;上列两项合并,他的月基本养老金为427.92元+359.79元=787.71元。
(1)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3)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4)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三、过渡性养老金的相关注意事项
1、缴费额高低对养老金的影响
现行办法把个人缴费的多少与基础养老金挂钩。老办法计算基础养老金是以职工退休“上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与本人缴费情况没有直接关系。现行办法是以“全市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计算基础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是以个人每年缴费额的多少确定的,缴费多“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高,因此计算的养老金就高。1993年以后本市实行缴纳养老保险费制度,1994年10月建立了职工个人账户。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划入到个人账户。所以个人账户储存额是由历年缴费积累起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整个退休金的一个组成部分。缴费额高、缴费时间长,储存额就多,养老金就高;缴费额低、缴费时间短,储存额就少,养老金就低。另外,“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也与此有关。
2、“中人”增加“过渡性养老金”的原因
“新人”缴费年限都是实际缴费的年限。这样,“新人”个人账户的储存额就多,“中人”个人账户储存额就少。所以用“过渡性养老金”来弥补“中人”个人账户历史积累少的问题。
3、设“五年过渡期”的原因
对于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退休的“中人”现行办法设立了“五年过渡期”的政策。
过渡期第一项政策是“五年过渡期”内退休人员继续发放补贴。老办法计算养老金时,每名退休人员都有125元补贴。为了“消化补贴”,所以用“五年过渡期”来逐步减少补贴发放金额,最后取消补贴。2006年至2010年退休的人员补贴标准分别为104元、83元、62元、41元、20元。过渡期第二项政策是“五年过渡期”内新、老办法同时计算养老金,养老金比较后就高不就低。按现行办法计算养老金高出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部分逐年按比例封顶。2006年至2010年封顶的比例分别是:10%、30%、50%、70%、90%。对于新、老办法比较后现行办法低于老办法的仍按老办法计算。这样通过控制增幅,保障最低的办法,避免了养老金待遇的震荡,保障新、老待遇的平稳衔接。
⑼ 企业员工被单位辞退了,养老保险怎么办
养老保险有 个人账户,身份证号就是帐号,辞职后 可以有三种处 理方式:
一是停 止交费,形成缴费年限中断,个人账户积累停止,但只要时间不长对今后影响不大;
二是由个人全额缴纳,即不中断缴费把过去连同企业缴纳的部分一并自己缴纳,但这样个人负担较重不太合算;
三是如果到外地谋职可以办理保险转移手续到新的就业地区。
注:不管哪种方法,找到新的工作单位按原帐号继续缴费即可,不用补交,但就是不能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