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安市劳动模范退休待遇
据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调整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财政厅《关于贯彻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有关规定进行的。
改革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劳模、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等荣誉称号的工作人员,在职时给予一次性奖励,退休时不再提高基本退休费计发比例。对于改革前已获得此类荣誉称号的工作人员,本人退休时给予一次性退休补贴并支付给本人。
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经批准可以提前或者延缓退休,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后,按照有关规定计发养老金。其中,经批准延长退休年龄的人员,应当继续参保缴费,直至延缓退休期满。对少数人员年满70岁时仍继续工作的,个人可以选择继续缴费,也可选择不再继续缴费。待正式办理退休手续时,按规定计发养老待遇。
西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宁君
为什么2016年西安企业退休养老金调整方案未发布?
据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安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根据人社部及陕西省规定的政策执行,虽然4月人社部印发了《关于2016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规定今年的总体上涨水平为2015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6.5%左右,由于今年刚刚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今年又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首次纳入调整范围,因此调整工作变得非常复杂,需要做大量工作。导致2016年陕西企业退休养老金调整方案迟迟未公布。
按照国家关于2016年养老金调整的统一计划和要求,陕西省应在6月30日前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拟定调待方案,统一报人社部、财政部,待两部批复同意后,再组织具体落实,预计在9月底前发放到位,并从1月开始补发。
人社部规定本次调整应具体体现下面三个方面:
1.给每个退休人员普惠式增加一定数额的退休费;
2.体现社会保险“长缴多得”原则;
3.是体现体现托底功能,同时注重对低收入群体的适当照顾。
请广大退休同志放心,在陕西省政策公布后,西安市将尽快制定政策及下发执行。
2016年西安企业退休养老金最新计算方法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
❷ 养老金并轨怎么实施
其目的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双轨制——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现在的事业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们的呼声很高一致要双轨制并轨)
❸ 西安市退休职工养老金2020年2月份会早点发放吗
年已经过完了,所以不会提前发放,只会正常发放。
❹ 养老金并轨方案己定,会马上实行延迟退休吗
1、延迟退休政策目前还没有最终确定,如果有最终方案,一定会公回布。目前国家法定的企业答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❺ 公务员养老金并轨方案什么时候实施
养老金“并轨” 工资会涨吗?待遇会降吗?
终于“并轨”了!
得知养老金并轨,广东阳春的余佩霞说:“终于盼到这一天了。”她盼望通过养老金“并轨”,把自己的养老金提上去,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记者采访发现,养老金“并轨”的消息一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普通老百姓拍手称快,认为体现了公平;有些公务员却感觉一下子难以接受。多位专家分析认为,养老金并轨后,公务员退休金肯定要降低一些,但降幅不会很大,即使有很大降幅,也会通过职业年金弥补。专家认为,与企业年金不同,职业年金的推广力度会很大。
❻ 西安市社保局,2020年怎样提高企退人员养老金
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到的具体钱数,在这里无法具体说明。因为全抄国各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统筹账户的金额不一致;袭并且每个人的工作的工资也不相同,所以,不能进行具体计算。
但是,在这里,提供一下一些计算公式,供大家自己计算:
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帐户存额÷120
养老保险是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也越多。一旦停缴,将直接影响到退休后养老金待遇。
❼ 养老金如何并轨
公职人员系统的养老金采用企业职工养老模式
❽ 养老金怎么并轨
近年来,社会上对养老“双轨制”,即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采取不同的养老制度,议论颇多,认为很不公平,呼吁尽快并轨。近日,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称,所谓“并轨”并不是简单地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并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而是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改革和推进,最终取消“双轨制”。
实际上,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多轨制”的构成形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分为企业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有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农民工等多种养老保障模式。这种“双轨制”的模式交织并扭曲,颇有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意味。
早在2010年之前,人社部方面已经开始研究养老金双轨制、延迟退休年龄、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以及养老金投资运营等方面的改革,但由于社保改革牵涉到很多部门,国家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整个社保制度改革缺乏“顶层设计”,相关社保制度的改革进展很小。如在2008年3月,国务院就决定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行开展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人社部在2009年1月又跟进发文,提出“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按照企业模式计发”,结果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就有120名政协委员提案反对人社部对事业单位养老金提出的改革模式。
于是很多人又都寄望于通过制定《社会保险法》来解决养老金双轨制。但2010年10月底颁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保险法》只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可见,涉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养老金的改革并不在《社会保险法》覆盖范围内。
2012年6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批转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其中明确要研究制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办法。时至今日,涉及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办法”也没有下文。
今年年初,国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连续第9年做大养老金“蛋糕”。但“调整企业基本养老金,综合考虑了经济发展、物价上涨、职工工资水平增长、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等因素,调整次数多但幅度小;机关事业单位目前调整基本退休费和退休生活补贴是与在职人员调整工资或津补贴同步的,频次低而波动较大”。显然,公众对养老金“并轨”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社保体制改革正按照国务院颁布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分步骤推进,到现在人们未见到什么具体工作方案。
今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透露,养老金双轨制等一系列问题正在进行综合研究和顶层设计。除了养老金双轨制待遇差别问题外,这个综合课题还包括应对老龄化的资金安排,养老金空账、缺口、投资运营、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转移接续问题,退休年龄问题,多层次养老保障问题,如何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大病保险等。
养老金并轨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不仅考虑退休养老制度本身,还涉及企业、政府与个人责任的分摊,以及多方利益的平衡。但养老金如何并轨?是舍弃一种模式,而集中到另一个模式上去?或是多轨融合?抑或针对现有养老制度的缺陷,重新设计新的轨道?用新的养老模式来替代。不管怎么说,在“双轨制”最终被取消大方向上,“所谓‘并轨’并不是简单地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并入”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但需要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式,如何循序渐进,实现制度的平稳过渡。养老并轨的“轨道”设计更是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