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是一个农村女人,今年48,现在买养老保险还来得及吗
我来简单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48岁的农村妇女,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极为有必要的,时间上也完全能来得及。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具体来说,分两个层次: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社会保险方面最基本的法律依据,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201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规定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有三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简称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简称为城居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为新农保)。提到就行了,不详细展开说。
2、国务院于2014年2月2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是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最基本的政策法规。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其发布的政策属于行政法规层次,立法效力仅低于法律。《意见》规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简称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际上,关于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这个《意见》规定是基本的政策原则和制度的整体框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极为重要,具有最高的行政法规的最高立法层次,适用于全国范围之内,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综上所述:1、如果题主要参加的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距离60岁尚有整整12年,当然可以在逐年缴费基础上,通过补缴3年养老保险的参保,即可达到累计15年的要求,从而在60周岁时,满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领取条件。可以肯定地说:当完全来得及,这一点毫无疑问。
2、如果题主家庭的经济条件较好,能负担得起,还可以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按当地政府确定的缴费档次,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当然这种养老保险的冫缴费标准高,养老金待遇也高,但不能补缴,也只能在63岁时办理退休手续。3、当然还可以到商业保险公司,缴费直接办理商业养老保险手续。
以上三种养老保险中,前两种都属于社会保险的范畴,政府提供财政资助补金,性价比更高,保证终生支付。因此在经济上可以承受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选择比较高的缴费档次,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具体选择上,经济条件有限,可以选择前者;手头宽裕,经济承受能力好的,就应该选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也就是说:家庭或者个人的经济条件、承受能力,才是制约参加哪一种养老保险的决定性因素。现实生活中,农民还是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更多一些。无论如何讲:多得的充分必要条件,肯定是多缴。只靠免费的午餐——即: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养老,目前来看是很不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