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调整
法律分析:调整办法和标准:
1、退休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元。
2、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2.32元(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按照本人2019年12月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0.4%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3、截止2019年12月31日,1945年1月1日至1949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月增加22元;1940年1月1日至1944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月增加32元;1939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每月增加42元。
4、符合冀劳社〔2009〕3号和冀劳社办〔2009〕19号文件规定范围的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所在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增加基本养老金,一类地区每月增加20元,二类地区每月增加25元,三类地区每月增加30元。驻省外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当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高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的,每月增加35元;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相同的,按照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对应的调整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
5、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本次调整后其基本养老金达不到当地当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的,按照国家及我省有关规定补足到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
6、1998年9月30日冀劳〔1998〕65号文件实施前,企业因工负伤1-4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工作岗位退休并纳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基本养老金的人员,本次调整月增加额达不到148元的,补足到148元。
法律依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北省财政厅关于2020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第二条 调整办法和标准:
(一)退休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元。
(二)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2.32元(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按照本人2019年12月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0.4%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三)截止2019年12月31日,1945年1月1日至1949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月增加22元;1940年1月1日至1944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月增加32元;1939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每月增加42元。
(四)符合冀劳社〔2009〕3号和冀劳社办〔2009〕19号文件规定范围的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所在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增加基本养老金,一类地区每月增加20元,二类地区每月增加25元,三类地区每月增加30元。驻省外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当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高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的,每月增加35元;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相同的,按照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对应的调整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
(五)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本次调整后其基本养老金达不到当地当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的,按照国家及我省有关规定补足到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
(六)1998年9月30日冀劳〔1998〕65号文件实施前,企业因工负伤1-4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工作岗位退休并纳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基本养老金的人员,本次调整月增加额达不到148元的,补足到148元。
2. 山东23年退休金调整细则表
2023年山东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如下: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增加43元。挂钩调整。实行双挂钩,即与缴费年限挂钩和与养老金水平挂钩。首先,与缴费年限挂钩。缴费年限分15年及以下、16年—25年、26年—35年、36年—45年、46年及以上共五段,缴费每满1年,分别按1元、1.3元、1.6元、1.9元、2.2元增加。其次,与养老金水平挂钩。按2022年12月发放的养老金增加1.26%的比例确定增加额度。3.适当倾斜。向高龄老人倾斜。在具体调整办法上,按国家要求,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三结合”的办法,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保持统一。其中:定额调整,主要体现社会公平,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行统一标准,按每人每月增加41元养老金。挂钩调整,主要体现“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具体分两部分计算增加养老金:第一部分,所有退休人员均按本人2022年底基本养老金的1.25%挂钩调整;第二部分,所有退休人员均与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挂钩,阶梯式提高挂钩调整数额。适当倾斜,主要是适当提高高龄退休人员的调整水平,对达到70岁以上的高龄退休人员,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再多增加一定数额的养老金。
一、2023年山东省养老金调整内容:
据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调整继续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方案,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一致。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予以照顾。
2023年山东省养老金调整方案计算公式
大致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就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调整=养老金上涨额度。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综上所述,这种调整方式可以更加精准地照顾到一些特殊群体的权益,保证养老金方案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总体来看,多种养老金调整方式相辅相成,旨在确保公平公正,充分兼顾不同群体的特殊情况和需求。
【法律依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23〕2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并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从2023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范围
2022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退职人员(以下简称退休人员)。
二、调整办法和标准
这次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
(一)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增加41元养老金。
(二)挂钩调整。按以下两部分计算增加养老金:
1.按2022年12月本人基本养老金的1.25%确定月增加额。
2.按本人缴费年限分段确定月增加额,其中,对15年(含)以下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1.2元;16年以上至25年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1.4元;26年以上至35年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1.6元;36年以上至45年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1.8元;46年以上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2元。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等折算增加的年限;缴费年限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
(三)适当倾斜。2022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以办理退休手续时按规定确认的出生年月计算,下同)、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和年满8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增加15元、30元和60元养老金。同时,综合考虑不同年龄、不同情况人员以往年度倾斜标准等因素,对达到相应年龄的有关人员,再适当增加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其中,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达到70周岁、75周岁和80周岁的企业退休人员(不含企业一次性补缴参保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增加290元、190元和360元,企业一次性补缴参保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增加70元、60元和120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分别增加20元、80元和80元。
三、资金列支渠道
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地方财政对本地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新增支出安排资金给予一定补助。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由原渠道解决。其中,所需资金从养老保险基金列支时,要按照参保人员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从个人账户余额中列支一部分,剩余部分从统筹基金中列支,当个人账户余额为零时,全部从统筹基金中列支。
四、相关问题处理
(一)按相关规定办理退休手续的建国前老工人,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另行制定。
(二)按本通知调整基本养老金的退职人员,系指按《劳动保险条例》第13条丙款、国发〔1978〕104号、鲁革发〔1972〕143号文件规定办理退职手续并按月领取退职生活费的人员。
(三)本通知所称企业一次性补缴参保人员,系指按鲁政办发〔2011〕64号等文件规定办理一次性补缴参保手续的人员,以及按鲁人社发〔2015〕29号等文件规定以个人身份补缴、补缴前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没有可以认定的视同缴费年限、补缴时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后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
(四)确定本人月基本养老金基数时,企业退休人员按鲁劳社发〔1999〕82号文件及有关规定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鲁人社办发〔2015〕78号文件及有关规定应当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待遇项目确定。
(五)企业一至四级工伤退休人员如缴费年限不满35年,在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调整基本养老金时,按35年调整增加。
(六)本次调整基本养老金,一律计算到元,总额不足1元的按1元增加。
五、组织实施
本次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广大退休人员的亲切关怀,直接关系到广大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市、各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宣传解读,正确引导舆论,确保组织实施工作平稳有序。各市要按照省统一部署,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对调整养老金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进度、资金保障等作出周密安排,确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3. 姹熻タ閫浼戜汉鍛樺吇鑰侀噾璋冩暣鏂规
娉曞緥鍒嗘瀽锛氫紒涓氬拰鏈哄叧浜嬩笟鍗曚綅閫浼戜汉鍛樻寕閽╄皟鏁达紝涓庨浼戜汉鍛樻湰浜虹即璐瑰勾闄愶紙鎴栧伐浣滃勾闄愶級銆佸熀鏈鍏昏侀噾姘村钩鍥犵礌鎸傞挬銆
1.鎸夌即璐瑰勾闄愭寕閽╄皟鏁淬傜即璐瑰勾闄15骞翠互涓嬶紙鍚15骞达級鐨勬瘡浜烘瘡鏈堝炲姞18鍏冿紝缂磋垂骞撮檺瓒呰繃15骞寸殑浜哄憳锛屾寜姣忔弧涓骞村炲姞1.2鍏冭皟鏁达紝绱璁$即璐瑰勾闄愬熬鏁颁笉瓒充竴骞寸殑鎸変竴骞磋$畻銆傚叾涓锛屽瑰師鎸夋睙瑗跨渷浜烘皯鏀垮簻鍔炲叕鍘呫婂叧浜庤В鍐宠繑鍩庢湭瀹夌疆灏变笟鐭ラ潚鍏昏佷繚闅滅瓑鏈夊叧闂棰樼殑閫氱煡銆(璧e簻鍘呭彂銆2010銆29鍙)銆併婂叧浜庤В鍐宠繑鍩庢湭瀹夌疆灏变笟鐭ラ潚鍜屽煄闀囧ぇ闆嗕綋浼佷笟閫浼戜汉鍛樺吇鑰佷繚闅滅瓑鏈夊叧闂棰樼殑琛ュ厖閫氱煡銆(璧e簻鍘呭彂銆2011銆37鍙)銆併婂叧浜庡Ε鍠勮В鍐虫湭鍙備繚鍩庨晣灏忛泦浣撲紒涓氳亴宸ュ弬鍔犲煄闀囦紒涓氳亴宸ュ熀鏈鍏昏佷繚闄╃瓑閬楃暀闂棰樺疄鏂芥柟妗堢殑閫氱煡銆(璧e簻鍘呭彂銆2011銆38鍙)绛夋枃浠舵湁鍏宠勫畾锛岄夋嫨涓娆℃х即璐32500鍏冭嚦10000鍏冨弬淇濈殑瓒呰繃閫浼戝勾榫勪汉鍛橈紝涓庣即璐瑰勾闄愭寕閽╄皟鏁存椂缂磋垂骞撮檺鎸15骞磋$畻銆
2.鎸夊熀鏈鍏昏侀噾姘村钩鎸傞挬璋冩暣銆傛瘡浜烘瘡鏈堟寜鏈浜2020骞12鏈堜唤鍩烘湰鍏昏侀噾鐨1.35%澧炲姞銆
鍦ㄥ畾棰濊皟鏁淬佹寕閽╄皟鏁寸殑鍩虹涓婏紝瀵瑰勾婊70鍛ㄥ瞾鐨勪紒涓氬拰鏈哄叧浜嬩笟鍗曚綅閫浼戜汉鍛樺啀鎸夐珮榫勫炬枩璋冩暣鏍囧噯璋冩暣銆傚勾婊70鍛ㄥ瞾涓嶆弧75鍛ㄥ瞾鐨勯珮榫勪汉鍛橈紝姣忎汉姣忔湀澧炲姞30鍏冿紱骞存弧75鍛ㄥ瞾涓嶆弧80鍛ㄥ瞾鐨勯珮榫勪汉鍛橈紝姣忎汉姣忔湀澧炲姞35鍏冿紱骞存弧80鍛ㄥ瞾涓嶆弧85鍛ㄥ瞾鐨勯珮榫勪汉鍛橈紝姣忎汉姣忔湀澧炲姞40鍏冿紱婊85鍛ㄥ瞾浠ヤ笂鐨勯珮榫勪汉鍛橈紝姣忎汉姣忔湀澧炲姞45鍏冦傞珮榫勮$畻鐨勬埅姝㈡椂闂翠负2020骞12鏈31鏃ワ紙鎸夌収鍔炵悊閫浼戞墜缁鏃剁‘瀹氱殑鍑虹敓骞存湀涓哄噯锛夈
娉曞緥渚濇嵁锛氥婃睙瑗跨渷浜哄姏璧勬簮绀句細淇濋殰鍘呫佽储鏀垮巺鍏充簬2021骞磋皟鏁撮浼戜汉鍛樺熀鏈鍏昏侀噾鐨勯氱煡銆嬩簩銆佹寕閽╄皟鏁
浼佷笟鍜屾満鍏充簨涓氬崟浣嶉浼戜汉鍛樻寕閽╄皟鏁达紝涓庨浼戜汉鍛樻湰浜虹即璐瑰勾闄愶紙鎴栧伐浣滃勾闄愶級銆佸熀鏈鍏昏侀噾姘村钩鍥犵礌鎸傞挬銆
1.鎸夌即璐瑰勾闄愭寕閽╄皟鏁淬傜即璐瑰勾闄15骞翠互涓嬶紙鍚15骞达級鐨勬瘡浜烘瘡鏈堝炲姞18鍏冿紝缂磋垂骞撮檺瓒呰繃15骞寸殑浜哄憳锛屾寜姣忔弧涓骞村炲姞1.2鍏冭皟鏁达紝绱璁$即璐瑰勾闄愬熬鏁颁笉瓒充竴骞寸殑鎸変竴骞磋$畻銆傚叾涓锛屽瑰師鎸夋睙瑗跨渷浜烘皯鏀垮簻鍔炲叕鍘呫婂叧浜庤В鍐宠繑鍩庢湭瀹夌疆灏变笟鐭ラ潚鍏昏佷繚闅滅瓑鏈夊叧闂棰樼殑閫氱煡銆(璧e簻鍘呭彂銆2010銆29鍙)銆併婂叧浜庤В鍐宠繑鍩庢湭瀹夌疆灏变笟鐭ラ潚鍜屽煄闀囧ぇ闆嗕綋浼佷笟閫浼戜汉鍛樺吇鑰佷繚闅滅瓑鏈夊叧闂棰樼殑琛ュ厖閫氱煡銆(璧e簻鍘呭彂銆2011銆37鍙)銆併婂叧浜庡Ε鍠勮В鍐虫湭鍙備繚鍩庨晣灏忛泦浣撲紒涓氳亴宸ュ弬鍔犲煄闀囦紒涓氳亴宸ュ熀鏈鍏昏佷繚闄╃瓑閬楃暀闂棰樺疄鏂芥柟妗堢殑閫氱煡銆(璧e簻鍘呭彂銆2011銆38鍙)绛夋枃浠舵湁鍏宠勫畾锛岄夋嫨涓娆℃х即璐32500鍏冭嚦10000鍏冨弬淇濈殑瓒呰繃閫浼戝勾榫勪汉鍛橈紝涓庣即璐瑰勾闄愭寕閽╄皟鏁存椂缂磋垂骞撮檺鎸15骞磋$畻銆
2.鎸夊熀鏈鍏昏侀噾姘村钩鎸傞挬璋冩暣銆傛瘡浜烘瘡鏈堟寜鏈浜2020骞12鏈堜唤鍩烘湰鍏昏侀噾鐨1.35%澧炲姞銆
涓夈佸炬枩璋冩暣
鍦ㄥ畾棰濊皟鏁淬佹寕閽╄皟鏁寸殑鍩虹涓婏紝瀵瑰勾婊70鍛ㄥ瞾鐨勪紒涓氬拰鏈哄叧浜嬩笟鍗曚綅閫浼戜汉鍛樺啀鎸夐珮榫勫炬枩璋冩暣鏍囧噯璋冩暣銆傚勾婊70鍛ㄥ瞾涓嶆弧75鍛ㄥ瞾鐨勯珮榫勪汉鍛橈紝姣忎汉姣忔湀澧炲姞30鍏冿紱骞存弧75鍛ㄥ瞾涓嶆弧80鍛ㄥ瞾鐨勯珮榫勪汉鍛橈紝姣忎汉姣忔湀澧炲姞35鍏冿紱骞存弧80鍛ㄥ瞾涓嶆弧85鍛ㄥ瞾鐨勯珮榫勪汉鍛橈紝姣忎汉姣忔湀澧炲姞40鍏冿紱婊85鍛ㄥ瞾浠ヤ笂鐨勯珮榫勪汉鍛橈紝姣忎汉姣忔湀澧炲姞45鍏冦傞珮榫勮$畻鐨勬埅姝㈡椂闂翠负2020骞12鏈31鏃ワ紙鎸夌収鍔炵悊閫浼戞墜缁鏃剁‘瀹氱殑鍑虹敓骞存湀涓哄噯锛夈
4. 吉林省养老金调整方案办法是什么
法律分析:吉林省调整养老金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
法律依据:《吉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吉林省财政部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第二条 调整办法和标准。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
(一)定额调整
每人每月增加36元。
(二)挂钩调整
1.与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挂钩。退休人员缴费年限25年以下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0元;缴费年限26年至30年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2.2元;缴费年限31年至35年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3.6元;缴费年限36年及以上部分,每满一年,每月增加4.8元。上述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年限)不足一年部分均按一年计算。按照“五七家属工”政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人员不参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
2.与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为2020年底本人月基本养老金(不含职业年金)数额的1%。
(三)倾斜调整
以下退休人员再适当增加基本养老金。
1.高龄退休人员。截至2020年12月31日,年满70-74周岁的每月增加40元;年满75-79周岁的每月增加50元;80周岁及以上的每月增加60元。
2.艰苦边远地区范围的县(市、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元。
3. 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按上述标准调整后,基本养老金达不到调整后当地(所在市、县,省直管统筹单位为省)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该水平。
(四)其他事宜
1.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2014年10月1日)后新退休人员,若目前领取临时核定待遇,暂按目前临时核定待遇为基数确定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标准,待按改革后的办法核定基本养老金后,重新计算调整标准,已领取的待遇多退少补。
2.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由社会保险局发放的基本养老金按前述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办法和标准进行调整。其中,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待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后,由社会保险局重新计算待遇调整标准。
3.退休人员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按照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各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分别从其个人账户余额和统筹基金中列支,个人账户余额为零时,全部从统筹基金中列支。在计算个人账户余额和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时,过渡性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合并计算。
5. 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
法律分析: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不含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每人每月增加50元。挂钩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不含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按照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双挂钩调整:1.缴费年限挂钩。与本人缴费年限挂钩,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每满1年增加2.4元,缴费年限不足1年按1年计算。2.养老金水平挂钩。与本人基本养老金挂钩,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本人2019年12月基本养老金的0.5%增加。计算结果按照四舍五入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法律依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二、调整水平。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按照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确定。各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
三、调整办法。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并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定额调整要体现公平原则;挂钩调整要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继续确保安置到地方工作且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要进一步强化激励,适当加大挂钩调整所占比重。
四、资金来源。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对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中央财政予以适当补助。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整所需资金由原渠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