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养老金从11%调整到8%意味着什么
2006年起,个人养老账户的规模将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这个调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职工个人账户的规模将缩水,由职工个人全部埋单。
显然,这一新政是为了解决我国养老金巨大缺口的问题。前段时间一项研究表明,在新旧养老制度的转轨过程中,产生了约8万亿元人民币的养老金债务总额,社会出现了“谁来为我们养老”的保障危机———那谁来为8万亿元的转轨成本埋单呢?虽然官员声称“不会以牺牲职工待遇为代价”,但新政的价值取向已表明:就是要让职工为转轨成本埋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退休金是由单位和国家包下来的,到国家建设养老保险制度时,已退休老职工和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职工都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那他们的养老钱从何而来?很明显,新政缩减了职工个人账户,就是“用现在人的钱支付上一代人的养老金”,矛盾在代际间往后推,这意味着如今职工将来退休时的养老金会缩水。政府又没有以转移支付来补偿这个巨大的缺口,试问拿什么来保证“不会以牺牲职工待遇为代价”?如今的空头承诺对未来有什么约束价值?养老金制度改革,既涉及到转轨成本谁来支付的问题,又纠缠着代际正义———即一代人与另一代人的利益关系问题,掌握着资源分配权力的政府,一定要以谨慎、公正和对每一代人负责的态度来进行改革,遵循透明、民主、公正的价值,方能理性地消弭这8万亿的养老转轨成本。首先是透明,要解决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必须提高透明度。
严格地说,8万亿的养老转轨成本是一种“暗债”,此次养老账户新政,其实就是想通过“毕其功于一役”的办法(现有职工既要为自己的个人账户缴纳保险费,又要为已退休的职工提供养老金)来暗中消化上述“暗债”,这属于一种“暗偿”。正如有学者所说,“暗债暗偿”是计划经济的做法,市场经济应该是透明状态中的“明债明偿”。
只要养老基金债务真正变成了明债明偿,偿还的具体方式和筹资手段就比较好办了,诸如国际上通行的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出售国有资产、发行福利彩票等方式,如此才能让社会理性承担改革成本,而不是让一代人稀里糊涂为另一代人的养老埋单。然后是民主。因为养老金问题涉及到代际间的利益关系,而且关系到差不多每一个职工的现实利益,政府必须充分听取民意,必须举行听证会,让利益主体有充分的政策博弈空间,如此才能充分地接近代际正义。而目前的养老账户新政,带着强烈的政府独断色彩。
最后是公正。其实,政府是应该为这8万亿养老转轨成本承担更多责任的,毕竟其中存在着决策失误的因素,而且“承担转轨成本”也是提供公共产品的一种方式。这种责任自觉中,政府就要为养老保障加大财政支出。有人会说,政府财政的压力太大了———但为什么不能通过压缩其他行政成本的方式来补偿养老缺口呢?据统计,中国每年公款吃喝要花去2000亿元,公车支出3000亿元,这些成本如果能省下来,养老的口袋会迅速鼓起来。
㈡ 关于养老金调整的问题 省里有调整政策,市里有调整政策。 这两个是什么关系执行哪个养老金每年都调
养老保险是省级统筹,必须按照本省制定的政策执行。至于您说的市里的政策,应该是他们转发回省里政策而答已,具体内容应该是一致的
2012年,是养老金自2005年之后的连续第八次调整,按照国家提出来十二五末工资翻番的规划,估计会最少调整到2015年
祝好
㈢ 请问什么和退休工资高低有关系
1,如果是退休领退休工资,那就是参加工作的时间和职称,工种跟退休工资高低有关系,如果是建国前参加工作的,退休时可以按100%的拿退休工资,建国后的最高只能拿到90%,
2,和职称有关系,职称越高,核算退休工资的比例也越高,
3,和参加工作的工种也有关系,有的特殊性工种退休工资的比例比普通工种的退休工资要高一些,
4,如果是参加养老保险退休领退休金,那就是:参加工作的时间越长,缴纳养老保险金年限越长,缴纳养老保险的基数越高,退休后领取的退休养老金就越高,(供你参考)
㈣ 养老金多少和哪些因素有关
(一)计发基础不同造成的差异
公务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的职务工资加级别工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薪级工资。
机关技术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后的退休费计发基础是退休前岗位工资加技术等级工资。计发比例则按照工作年限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工作年限越长的人退休金替代率越高。
(二)养老制度与薪资结构的不匹配导致人们对退休双轨制深恶痛绝。
由于经济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很大,有的垄断企业员工收入远远高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的中小企业员工收入则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忽视了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薪资结构差异,而集中关注部分高收入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高工资、高福利现象,并对此表达强烈不满。
(三)企业年金制度的自愿实施将造成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差异持续扩大。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基本养老保险保证公平,企业年金体现对工作期间的激励。
基本养老保险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所以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不高,加上企业年金之后才能保持一个较高的替代率。
(四)养老金调整机制的不同使二者的差距未能消除。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低于工资上涨率的比率调整,而且他们的基数不同,公务员调整基数包括全部养老金。
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基数只是基本养老金,基数和比率均低的结果造成二者的绝对数差距并未缩小,只是它们之间差距的相对比例有所下降。
(4)养老金调整与什么有关系吗扩展阅读: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五、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工资增长和物价变动等情况,统筹安排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逐步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
六、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省级统筹;暂不具备条件的,可先实行省级基金调剂制度,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征收、管理和支付的责任。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使用。基金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依法加强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七、做好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参保人员在同一统筹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
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
并以本人改革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基金,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基金。转移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
八、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
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职业年金的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制定。
九、建立健全确保养老金发放的筹资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各级社会保险征缴机构应切实加强基金征缴,做到应收尽收。
各级政府应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平稳推进。
十、逐步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普遍发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实行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加强街道、社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加快老年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为退休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㈤ 养老金调整是与各省的什么情况相关
每个省市的调整政策、侧重点都不同
各省市调整的最新文件,可以关注网站2012年养老金调整专题。
㈥ 多地养老金调整落地,1.14亿人受益,个人养老金多少与哪些因素相关
2019年,新养老金发放到位,中国养老金已完成连续15次上调。目前,有1.14亿养老金领取者。今年,国内养老金平均增幅达到5%。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退休人员养老金将继续提高,完成连续16次提高。因此,不少老朋友问,到2020年,每个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增加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而且,这与你的付款基数有关。一般来说,私营企业按最低标准向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国有企业每月向职工缴纳养老保险的标准,取决于企业的福利待遇。一般来说,国企养老金支付的基本标准还不算太差。同样,如果是机关事业单位,往往会给员工增加养老保险。也就是说,不同的单位和养老金参保比例决定了你退休后每年增加的养老金收入数额。
㈦ 养老金调整新方案和退休人员有关系吗
城镇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主要包括企业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养老金上调,则包括所有已经开始领取养老待遇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缴费年限较长的、缴费水平高的、年龄较大的、在艰苦边远地区退休的参保人,养老金补发额度会更高一些。详情咨询当地社保局
㈧ 养老金传来一个好消息,都与哪些人员有关
养老金传来一个好消息,这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养老金是每一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就在前不久,人社部的工作人员表示:“今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我们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社会保险方面出台了‘免、减、缓、返、补’等一系列援企减负稳岗的政策措施,帮助市场主体克服暂时的困难,对稳企业、稳岗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社部的工作人员还表示,今年一共减免三项社会保险共减轻企业成本12045亿元,其中养老保险成本10140亿元,占84.1%。从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实际运行情况看,总体是比较平稳的,甚至还要好于预期。 从基金收支来看,总收入2.1万亿元,总支出2.8万亿元,基金累计结余4.5万亿元。
事实上,根据现在实行的这个政策,由于挂钩调整时与个人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挂钩,体现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所以,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当然,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 从这里来看,高龄退休人员和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也将会享受更多的利益。
㈨ 关于养老金及其调整问题,有哪些必须要了解
今年发布的关于养老金调整的一些方案,这一调整其实是给退休人员回的创收。答
但对于我们这些正在辛苦的上班的民众们来说还得等上二十多年才享受这政策,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不用去了解那么多,上班继续努力,多挣钱是最好的。
㈩ 养老金调整对社保缴纳和退休有什么影响
没有任何影响
养老金调整是针对已经办理完退休手续的人员,和在职人员的参保缴费、今后退休没有任何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