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社保延迟退休年龄规定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在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职工马上就要退休了,可是他的基本养老保险没有缴满15年,离开工作岗位后无法按月领取养老金。于是,职工找到人力资源部门,希望企业能够帮助解决。那么,对于这种情况,企业HR应该如何指导职工操作呢?根据现行有效的政策,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有三种办法可以解决,职工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意愿,任意选择其中一种。
一、继续缴费,至满15年止,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6月29日发布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
首先,上述两个法条都规定了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继续缴费至满15年,然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然而,早在2005年时,《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则规定,本决定实施后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也就是说,在《社会保险法》实施之前,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是不能继续缴费至15年并领取基本养老金的,职工本人只能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储存额,养老保险关系被强制终止。
其次,允许继续缴费,是后延缴费呢,还是一次性缴纳(趸交)?《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除此之外,没有作其他的具体规定。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释义》一书的解释,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之所以没有规定继续缴费的具体缴费方式,是“由于各地差别较大”,而把此项权力赋予了地方。
二、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同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的,可以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明:
1、根据国务院2014年2月21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国务院决定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2、《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以及《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第八点第二款提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优抚安置、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等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衔接,按有关规定执行”,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有相关的实施细则出台(不排除我看漏了)。根据上文提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释义》一书的解释(第74页),“至于如何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如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涉及各项制度之间的统筹衔接,在缺乏充分的论证和取得足够的实践经验之前,法律不宜马上就作出具体规定,因此本法作了原则性规定”。
三、一次性取出个人账户储存额,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第三条第二款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含依照第二条规定延长缴费),且未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当书面告知其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权利以及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后果,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这款规定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1、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必须书面告知相应后果。首先,职工“可以”申请,而不是应当申请,职工既可以申请终止,也可以不申请终止,即选择继续缴费或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其次,申请终止的,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再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收到职工书面申请后,必须书面告知相应后果,职工本人书面确认后,方可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一次性支付个人账户储存额给职工本人。
2、只支付职工个人账户储存额给职工本人,不支付社会统筹账户储存额。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所缴纳的那部分社会保险费,被国家“统筹”掉了。
❷ 自己交养老保险也要延迟退休吗
通通都要。
关于延迟退抄休年龄的最新消息:2015年~2030年完成方案
具体计划和实施步骤如下:第一,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第二,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艰苦岗位的男女职工可以提前10年领取养老金。总之,从2015年开始,到2030年之前完成这项工作。
请参阅这篇文献:http://www.shebao5.com/shi/yanglao/67580.html
❸ 养老保险没交满15年可延迟退休,但不能超过五年什么意思
假设你现在55了,但养老只交了8年,可以再延迟交5年,已经60岁了,一共13年,还是不足15年,差2年,要以一次性补足。
❹ 实行延迟退休,对养老金有什么影响
公积金的缴纳年限必然延长
据说这住房公积金可是国务院规定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依法履行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我们这一代必然赶上延迟退休的大军,只要是在职一天,这公积金就跑不了。
公积金的提取时间或将推后
我们都知道公积金的提取一般只在贷款买房、维护改造房屋、重大疾病、退休等条件才行。这退休的年龄延迟了,那么自然退休后领取公积金的时间也会延迟了。
贷款期限或将延长
现在好多城市在买房的时候,办理公积金贷款,贷款期限、贷款人年龄与退休年龄都挂钩。比如天津就规定借款人年龄与贷款期限之和不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后5年。退休年龄延迟后,贷款期限或许也会随之延长。
❺ 个人交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可以延迟退休吗
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方案还没有出台。你不愿意退,就可以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不去办理退休手续,绝对无人催促你。
❻ 个人养老保险要延迟领
2016年人社部确认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
延迟退休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实施细节也越来越明晰。
7月13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按照工作计划,今年将会拿出延迟退休方案,但还需要履行审批程序,然后适时向社会公布。这项政策有三方面原则:第一、小步慢走,逐步到位;第二、区分对待,分步实施;第三、事先预告,做好公示。
据记者了解,延迟退休方案已有雏形,今年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女士优先
我国目前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并在这类岗位工作达到规定年限的职工,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45周岁退休。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现在法定退休年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制定的,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目前我国老龄化趋势严重,去年60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了2.2亿,占比超过16%。
据记者了解,未来延迟退休政策的执行将按照人群进行划分,其中55岁退休的女干部、女白领有可能是第一批执行延迟退休的人群。
此前人社部专家介绍:“多年前全国妇联等部门,就女干部包括女知识分子比男同胞早退休5年,提出过建议,以往的政策实际上也明确了县处级是可以到60岁退休的。”
根据尹蔚民此次表示,第一,小步慢走,渐进到位。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时间,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比如五年以后,你是60岁退休,这个政策施行以后,可能你是60岁零3个月退休,第二个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他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第二,区别对待,分步实施。
也就是说,根据我们国家现在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延迟退休会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进行实施。
地区有别
延退之所以成为政策选项,在于中国目前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目前我国退休年龄标准,是建国初期人均预期寿命40多岁的情况下制定的。如今,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73岁,养老保险的赡养比也下降到了3:1。延迟退休被指是应对养老金收不抵支风险、维持政策代际公平的有效选择。
其实,针对延迟退休,有部分地区已先行探索。
2010年10月1日,我国老龄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市在延迟退休方面率先试点,上海展开城镇企业职工“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尝试。所谓“柔性”,即职工和用人单位协商达成一致,就可最多延长五年退休,“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
而就在7月6日,北京市政府网站也公布社会保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北京市将落实国家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有专家明确表示,对于延迟退休的试点选择,试点的城市必须足够多,考虑到不同特性,比如有的城市出生率并不低,但同样老龄化,这些不同的城市都要探索,要总结经验,再推出更适合的政策。
也就是说,延迟退休也要地区有别,因地制宜。
❼ 年龄到了退休,社保不够交十五年,能延迟退休吗
你参加的是什么养老保险?农村居民养老保险,不必缴费到15年,到60周岁就可以领取内,如果你参加是容灵活就业或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必须缴纳到15年,具体是一次性缴满15年,还是需要按年缴费到15年,请你咨询当地社保部门,各地规定不一致,原则上,农村户口是不能参加灵活就业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
❽ 养老保险档次低,想延迟退休可以吗
首先,想延缓退休,不外乎这三种原因:
(一)个人认为工作、生产需要,离不开自己的;
(二)单位因工作、生产确有需要,离不开的;
(三)个人考虑到职位、经济待遇等原因,不想离开岗位的。
其次,想延缓退休,该怎么办
退休年龄是国家强制执行的,在审批退休时会严格把关。
根据现行政策,对于想延缓退休的,单位应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工作确有需要的,要经过劳动保障部门审批同意,才能继续留在工作岗位上。
(一)一般高级专家才有资格延缓退休。
一般副高级职称以上的高级专家才有资格延缓退休。副高级及以上的高级专家,最长延缓不超过65岁;正高级及以上的高级专家,最长延缓不超过70岁;女性高级专家,身体能够坚持,本人自愿,可延长到60周岁;曾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及各民主党派重要领导职务的高级专家,学术造诣深、国际影响大的杰出高级专家,可经国务院批准,暂缓离退休。
这里请注意,不是每一个高级专家都可以延缓退休,而是工作确实有需要的,才可以报批延缓退休。
(二)没有经过批准,不办理退休手续的,超过退休年龄时间不计算工龄。
不管是单位原因还是个人原因,超过退休年龄,不办理退休手续的,如果没有经过相关主管部门批准,超过退休年龄的继续工作时间,不计算“连续工龄”。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计算缴费年限。
(三)个人拒不签字,不配合办理退休手续的,可以采用符合程序的特殊办法。
现在退休审批,一般都要与本人沟通,本人不接受退休意见,不配合办理退休手续的,或者企业人员拒不签字的,单位可以通过单位会议讨论等各种形式,对当事人退休问题形成决议,按照决议办理退休手续。并按退休时间停发个人工资。
所以,到年龄不愿退休的人员,要先考虑一下自己的身份,是不是高级专家,是不是工作真的离不开?如果不是的话,还是乖乖办理退休手续吧。
❾ 从九日一日养老保险个人缴纳就要延迟五年才能退休吗
现在退休政策依旧是累计缴费满15年,没有延迟退休的官方政策出台,所以不管是单位缴费还是个人缴费,只要满缴费年限,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就能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