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淮南城乡养老保险拿的还没低保多
淮南市租手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如下:
城乡居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1、个人缴费。参加城乡居保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为每年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15个档次。
2、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
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
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弊斗嫌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销凯费提供资助。
补助、资助金额不超过目前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标准。
⑵ 淮南养老保险缴费标准2022
2022年淮南五险最低缴费标准如下:养老保险:公司缴14%,个人缴8%;失业保险:公司缴0.5%,个人缴0.5%;工伤保险:公司缴根据行业,个人不缴;生育保险:公司缴0.7%,个人不缴;医疗保险:公司缴9%,个人缴2%;公积金:公司缴5-12%,个人缴5-12%。
一、淮南兆蔽市五险一金交多少钱
五险一金缴费金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社保缴费基数一般为是上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的60%--300%为缴纳基数,比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元--3000元。有些地区缴费基数下限以上年度最低工资为标准岩猜派。
公积金缴费基数另行法规。
粗贺安徽省统计局公布的安徽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7927元。
二、淮南市五险一金最低标准交多少钱
养老保险按照3396.35元做为最低缴费基数;
医疗保险按照3396.35元做为最低缴费基数;
失业保险按照3396.35元做为最低缴费基数;
工伤保险按照3396.35元做为最低缴费基数;
生育保险按照3396.35元做为最低缴费基数;
公积金按照1380元做为最低缴费基数。
养老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单位:3396.35×19%=645.31元;个人:2692×8%=271.71元。
医疗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单位:3396.35×6.5%=220.76元;个人:3396.35×2%=67.92元。
失业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单位:3396.35×0.5%=16.98元;个人:3396.35×0.5%=16.98元。
工伤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单位:根据行业确定;个人:不用交。
生育保险最低缴费金额:单位:3396.35×0.7%=23.77元;个人:不用交。
住房公积金最低缴费金额:单位:1380×10%=170元;个人:1380×10%=170元。
个人五险一金最低缴费金额=271.71+67.92+16.98+138=494.61元
单位五险一金最低缴费金额=645.31+220.76+16.98+6.79+23.77+138=1051.61元
⑶ 安徽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1、根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安徽适时调整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档次标准供城乡居民选择。将全省缴费档次标准统一调整为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共15个档次。对符合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市、县(市、区)政府可继续保留100元最低缴费档次标准。
2、同时,当地建立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动态调整激励机制。对选择较高档次缴费的适当增加缴费补贴,将缴费补贴最低标准调整为:缴费200元补贴40元,缴费300元补贴50元,缴费400元补贴60元,缴费500元补贴70元,缴费600元补贴80元,缴费700元补贴90元,缴费800元补贴100元,缴费900元补贴110元,缴费1000元补贴120元,缴费1500元补贴150元,缴费2000元及以上的补贴200元。参保人员中断缴费,补缴的不享受缴费补贴。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提高缴费补助,鼓励其他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加大资助。
法律依据: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 第四条 基金筹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一)个人缴费。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13个档次。参保人员自主选择缴费档次,多缴多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根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和标准。
(二)集体补助。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将集体补助纳入社区公益事业资金筹集范围。鼓励其他社会经济组织、公益慈善组织、个人为参保人缴费提供资助。补助、资助金额不超过目前设定的最高缴费档次标准。
(三)政府补贴。政府补贴分为基础养老金补贴和缴费补贴两部分。1. 基础养老金补贴。政府对符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基础养老金。中央财政按照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含市、区,下同)政府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所需资金由市、县负担;省政府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补贴标准,具体补贴办法另行制订。2. 缴费补贴。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每人每年最低缴费补贴标准为:缴100元补30元、缴200元补35元、缴300元补40元、缴400元补50元、缴500元及以上的补60元。对参保人员的缴费补贴,省级财政目前承担20元,其余部分由市、县财政承担,市、县承担比例由各市确定。有条件的市、县可在省里规定统一补贴标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补贴,具体标准和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所需资金由市、县负担。对重度(二级以上)残疾人、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三级以上)后未再生育夫妻(女方年满49周岁)、节育手术并发症人员(三级以上)等缴费困难群体,县人民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在缴费档次范围内确定标准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并按代缴养老保险费档次给予补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独生子女父母和落实绝育措施的农村双女父母参保缴费,各地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⑷ 安徽省淮南市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是多少
退休人员退休时用来计算基础养老金的一个数据,根据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基础养老金=退休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所以,2022年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时自然要使用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
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跟上年度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其实是一个数据,所以,2022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其实也就是2021年职工平均工资数据,两者是同样的数据。之前计发基础养老金时,叫法就是退休时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而现在为了方便理解,所以,叫法改为了退休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
⑸ 安徽省养老保险能补吗
安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23年还可以一次性补交吗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可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还没有缴满15年的养老保险,就需要延迟退休,直至缴满15年之后才可以领取养老金,不过还是存在允许一次性补缴的情形的比如说由于企业原因导致养老保险断缴这是可以补缴的。
1、安徽省灵璧县朝阳镇韩山村蒿王的户口能不能在宿州市补交养老保险
可以。补缴养老保险明谈闹费的参保人员,应到村(居)委会填写补缴表申请补缴手续。由村(居)委会协管员在7个工作日内将补缴表上报给镇(街道)。镇(街道)农保经办人员在5个工作日内需对参保人员的补缴资格进行审核,审核无。
2、安徽补交养老保险手机怎么补缴
参保人员缴费期间可补缴之前未缴费年度的养老保险费。参保人员到达养老金领取年龄时,缴费未满15年的,可一次性补缴不足15年的养老保险费。
3、安徽省社保补缴期限是多少
社保一般可以补缴近三个月的,但是只要能证明劳动关系,无年限限制,无论多久都可以补缴。补缴社保的,应带职工档案和养老保险手册、《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申请表》、劳动合同、工资发放明细表等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根据社会。
4、现在全国还有哪个地方可以一次性补交养老保险
浙江省可以一次性交足养老金,满退休年龄的可以次月领养老金。安徽省,对于有些人没有参保缴费或者缴费年限不够15年的,可以按每年最高缴费6000元,可以一次性补缴到9万元,加上地方配套的地方养老金,每月养老金将近1000元。
5、2022年安徽省农村养老保险补缴15年养老保险金截止时间什么时候截止关
网友分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达到60周岁时,有断档均可以补缴。全国统一政策。但补缴和正常缴费相比,损失两大部分:一是每年的利息;二是每年正常缴费会有政府补贴,比如当年缴费200元,至少有35元的补贴,但若补缴则没有补贴。
6、安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22年新政策
后续补缴:养老和医疗保险的年限都是可以累计的,如果断缴了侍闹只要后面补缴够年限就可以。所以我们也可以选择在今后的某个时间补缴,我建议最好在退休前补交满15年。二、缴纳社保所需要的材料为:填报《社会保险登记表。
7、安徽巢湖原代课老师养老保险补交多少
补缴比例为8%。根据查询安徽养老保险官网得知从1996年1月1日起补缴养老保险费,补缴比例为20%,其中:自1996年1月至自辞退前从事教育工作的时间,由当地财政负担12%,个人负担8%;被辞退后所需缴纳的费用全部由个人负担。
8、安徽省可以补交1997年前单位社保吗
社保是不可以补缴可以累计的,你可以从现在开始继续缴费,社保最低要交够15年以上,等单退休的时候才能办理退休。不过退休的时候一定要到了退休年龄才可以啊!你可以去社保局咨询一下工作人员。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9、居民养老保险:补缴到什么时间结束安徽省淮南市
激罩12月31日。养老保险补缴截止12月31日,男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人员,以个人身份补缴。符合国家规定补缴的情况主要有这样六种:第一,因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导致社会保险费没有缴纳的。第二,用人单位已经申请缓缴的。
⑹ 淮南怎么网上交养老保险
下载并登录“皖事通”APP。
操作步骤:
1、在搜索栏搜索城乡居民养老,选择办事服务。
2、选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点击下方办理。
3、按要求填写并核对基础信息,核对之后点击下一步,上传《申请表》,并提交,完成申请。
淮南是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安徽省中北部,东与滁州市毗邻,东南与合肥市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相连,西与阜阳市相接,北与亳州市、蚌埠市交界。
⑺ 淮南2021年的养老保险缴纳截止日期
12月15日。
2021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
缴费对象与缴费时间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对象为年龄在16-59周岁未续缴2021年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的蔽局参保群众和年满60周岁应发养老金但未足额缴费群众。
而具体的缴费时间是1月1日至12月15日,缴费的方式也各有不同,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缴费。
缴费方式是首先可以选择在微信碧并激公众号上搜索当地社保部门,填写个人信息以后完成缴费。
也可以到银行网点进行缴费,只要向工作人员表示要缴纳养老保悔袜险费,用工作人员就会给出相应流程,从而完成缴费。
当然,如果年龄在59、60周岁符合补缴条件的参保人员。
只要到当地社保中心填写相应资料,补缴所有费用,就可以享受养老保险。
⑻ 居民养老保险:补缴到什么时间结束安徽省淮南市
12月31日。
养老保险补缴截止12月31日,男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人员,以个人身份补缴。
符合国家规定补缴的情况主要有这样六种:第一,因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导致社会保险费没有缴纳的。第二,用人单位已经申请缓缴的。第三,由于社保部门或者其他政府部门的原因,以及不可抗力导致的社保无法按时缴纳。第四,国家特例允许补缴的。第五,《社会保险法》(2011年7月1日)实施以前,已经参保缴费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延迟退休继续缴费。如果继续缴费60个月,依然不足15年的才可以一次性补齐。第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规定。
⑼ 淮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交6000元.30年后可以拿多少钱
淮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交6000元.30年后可以拿至少一千五百元。
淮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年缴费六百退休每月可以领120元
⑽ 淮南市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是否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若是,具体情况建议您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事务所咨询。
参见《淮南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流程》:
为做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组织实施工作,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18号)确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人社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74号),对城镇居民经办管理服务工作做出要求。《通知》明确: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工作统一参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规程(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161号)的规定和要求执行。现制定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流程。
一、参保登记业务流程
年满16周岁、具有当地户籍、未(不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需携带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到户籍所在地村(社区)居委会提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申请,选择缴费档次,填写《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若本人无法填写,可由亲属或村(社区)协办员代填,但须本人签字、签章或留指纹确认。(制度实施时60周岁以上人员也需要办理参保登记手续,缴费标准一栏不填。)
1、村(社区)信息员负责检查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是否齐全并进行初审,同时填制《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保人员(含特殊人群)花名册》(《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到龄人员花名册》)电子版,在《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上签字、加盖村(社区)委会公章,并将《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保人员(含特殊人群)花名册》(《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到龄人员花名册》)电子版、《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按规定时限一并上报乡镇(街道)事务所。(注:将个人参保首次缴费存入到乡镇(街道)统一管理的本村(社区)的银行账
户。详解见《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首次缴费流程》。)
参保居民本人也可到乡镇(街道)事务所直接办理相关手续。
2、乡镇(街道)事务所负责对参保人员的相关材料进行再审,无误后及时将参保登记信息导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退回原村(社区)委会,同时在《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加盖公章,
并按规定时限将《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保人员(含特殊人群)花名册》(《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到龄人员花名册》)电子版、《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登记表》、户口簿复印件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一并上报市社保经办机构。
3、市社保经办机构应对参保人员的相关信息进行复核,比对无误后,对登记信息进行确认,同时为其建立个人账户,并及时将有关材料归档备案。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退回原乡镇(街道)事务所。
市社保经办机构每月月末前将当月新增参保人员的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等相关信息提供给指定银行,委托指定银行为新参保人员制发《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银行存折本》。
4、指定银行应核对市社保经办机构提供的参保人员姓名、公民身份号码,与公安部的个人身份信息比对无误后,制作《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银行存折本》,将制好后的存折号码等信息按照规定的格式传送给市社保经办机构核对。《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银行存折本》由市社保经办机构从指定银行统一领取后,通过乡镇(街道)、村(社区)逐级发放到参保人员手中,并履行签领手续,备查。
5、市社保经办机构核对指定银行反馈的存折信息,无误后,导入信息系统。
二、变更业务流程
参保变更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民族、社会保障号码、现居住地址、户籍所在地址、特殊参保类型和缴费档次等。以上内容之一发生变更时,参保人员应及时携带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相关变更证件及材料到村(社区)委会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填写《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变更登记表》。村(社区)协办员按规定时限将户口簿复印件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变更证件和材料及《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变更登记表》上报乡镇(街道)事务所。参保人员也可到乡镇(街道)事务所直接办理变更登记的相关手续。缴费档次一年内只允许变更一次。
三、注销业务流程
参保人员出国(境)定居、跨市(县、区)转移或死亡等情况的,应终止保险关系,并进行注销登记。
参保人员(或指定受益人、法定继承人)应持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等相关证件和材料到村(居)委会提出注销登记申请,填写《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保人员减员花名册》,办理注销登记时应提供的材料有:
1、本人的户口簿和有效身份证明;
2、出国(境)定居的,应提供出国(境)定居证明;
3、跨市(县、区)转出的,应提供户籍关系转移证明;
4、参保人员死亡的,应提供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或民政部门出具的火化证明(非火化区除外),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注销证明,以及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的有效身份证明,能够确定其继承权的法律文书、公证文书等;
5、人员失踪宣告死亡的,应提供司法部门出具的宣告死亡证明。
四、保险费收缴
1、正常缴费流程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费实行按年度(自然年度)缴纳,参保人员应于规定的缴费截止日(9月30号)前将当年的养老保险费存入指定银行存折本。参保人员在制度实施当年应缴纳本年度的养老保险费;对于达到领取待遇年龄的参保人员,到龄当年也可以缴纳本年度的养老保险费。
市社保经办机构应于每月月末前将当月新增参保人员、需更换银行存折人员的相关信息提供给指定银行,委托指定银行为新参保人员和姓名、公民身份号码等发生变更的人员制发《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银行存折本》。
已办理参保登记和需要更换银行存折本的人员,应于办理参保登记或变更登记的次月,由市社保经办机构负责逐级发放到参保人员手中。
市社保经办机构定期生成扣款明细信息,并将扣款明细信息传递至指定银行。
指定银行根据市社保经办机构提供的扣款明细信息从参保人员的银行存折本上足额划扣养老保险费(不足额不扣款)。指定银行在扣款后的3个工作日内将扣款结果信息、资金到账凭证等反馈给市社保经办机构。
区财政按照本区参保人员实际缴费总额,将区财政承担的养老保险费补贴和代缴款在次月10日前缴入市社保经办机构指定银行的账户。
市财政养老保险费补贴款应在次月10日前拨付到市社保经办机构指定银行的账户。
市社保经办机构应及时将指定银行反馈的扣款结果信息导入信息系统,根据扣款结果信息、资金到账凭证核对扣款明细信息与实际到账金额是否一致。核对无误后,市社保经办机构将扣款金额记入个人账户,并从次月起开始计息。
市社保经办机构应及时提示乡镇(街道)事务所将未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人员名单反馈给村(社区)协办员,村(社区)协办员负责对参保人员进行缴费提醒。至缴费截止日,仍未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按中断缴费处理。
2、补助或资助流程
对参保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给予补助或资助的村(社区)集体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或个人,应按规定时限向乡镇(街道)事务所提交《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资助明细表》,并将补助或资助金额年底前汇入市社保经办机构指定银行。
乡镇(街道)事务所应及时审核、盖章,将《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资助明细表》中的信息录入信息系统,按当地的规定时限将《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资助明细表》上报市社保机构。
指定银行收到资助款项后,3个工作日内,将资金到账凭证反馈至市社保机构。
市社保经办机构收到到账凭证后,应及时将到账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对补助明细信息进行确认,将补助金额记入个人账户,从次月起开始计息。
3、补缴流程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距领取年龄不足15年的参保人员,应按照参保人员正常缴费的规定按年缴费,也可补缴不足年限的缴费部分;对距领取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规定按年缴费,缴费不足15年的参保人员,也可补缴。参保人员应该或者需要补缴养老保险费的,到村(社区)委会办理补缴手续,填写《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补缴费申请表》。村(社区)协办员应将《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补缴费申请表》上报乡镇(街道)事务所,待审核通过后,通知补缴人将需补缴的保险费存入指定银行存折本,并建立补缴费人员的台帐。
乡镇(街道)事务所经办人员,应对参保人员的补缴资格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将补缴信息录入社保信息系统,按规定时限将有关材料上报市社保经办机构。
市社保经办机构经办人员,及时对乡镇(街道)事务所上报的材料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将乡镇(街道)录入的补缴费信息进行确认,在当月末生成补缴扣款明细清单,传递至指定银行代扣补缴的保险费。
指定银行按照参保人员正常缴费的规定进行扣款,并及时将代扣信息和记账凭证反馈给市社保经办机构。
市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参保人员正常缴费的规定程序,复核补缴费代扣信息,为参保人员记录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管理
市社保经办机构应为每位参保人员建立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用于记录个人缴费、地方政府补贴、其他补助及利息。参保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作为“个人缴费”记入;对参保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补助或资助作为“其他补助”记入;地方各级财政对个人账户的缴费补贴以“政府补贴”名义记入。个人账户记录项目应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缴费信息、养老金支付信息、个人账户储存额信息、转移接续信息、终止注销信息等。
老农保参保人员转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时,可将老农保个人账户储存额记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待遇支付
1、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的参保人员,村(社区)居委会、按照规定,通知其在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后,并填写《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审批表》,对于已经领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待遇的,需提供领取养老金的银行存折本账号(这里指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同一银行开户),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并于次月按标准发放基础养老金。
对于已经领取老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年满60周岁的参保人员,在按标准发放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之上,加发老农保个人账户养老金。
2、乡镇(街道)事务所应审核参保人员的年龄、本人及其子女参保缴费情况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并将符合待遇领取资格人员的《淮南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审批表》等相关材料上报市社保经办机构。
3、市社保经办机构对上报材料进行复核,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待遇领取资格认定,确认未享受其他社会保险待遇后,由市农保科审批,计算待遇领取人员的养老金领取金额。市社保经办机构从参保人员办理待遇领取手续的次月起发放养老金。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实行社会化发放。
市社保经办机构应于每月月末前根据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个人账户资金支付等情况,编制《淮南市城乡居民养老金进(出)口补申请表》,送市财政部门。待财政部门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划转到支出户后,汇入指定银行进行社会化发放。
4、市社保经办机构应按年度对待遇领取人员进行资格认证。定期向享受待遇领取人员发放资格认证通知。没有通过资格认证的,社保经办机构应及时停止为其发放养老金,待其补办有关手续后,从停发之日起补发并续发养老保险待遇。本人因高龄、重病、住院、重度残疾等行动不便而不能来年检的,可预约社会保障工作人员上门办理验证手续,也可委托其直系亲属代办验证手续。代办人除提供待遇证外,还需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
待遇领取人员自死亡次月起停止发放养老金,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应在其死亡后60日内持相关证明材料,通过村(社区)协办员和乡镇(街道)事务所向市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注销登记和丧葬费及个人账户资金余额的一次性领取手续。
保险关系转移接续
1、参保人员在缴费期间在本市统筹范围内转移的,转出村(社区)办理减员手续,转入村(社区)办理增员手续。
2、参保人员在缴费期间跨市转移的,转出地市社保经办机构应将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转入新参保地,由新参保地为其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3、参保人员转移到尚未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地区的,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暂不转移,个人账户做封存处理,储存额按有关规定继续计息。
4、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年龄,需要跨市迁移的,其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