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基本养老保险行业统筹

基本养老保险行业统筹

发布时间:2023-02-21 23:50:46

⑴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法律分析】: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意思就是说以后全国的人养老金的金额都是一样的,这样可以避免不公平的情况。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具体时间和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全面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工作。财政部部长余卫平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经公布。现阶段,财政部已迅速研究制定相关配套设施文件,测算资产配置和管理规模,有效调剂地区间存量资金余缺,加强对地区实施的跟踪和具体指导,立即调整完善现行政策措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⑵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是指什么有什么意义你知道吗

所说全国各地社会养老保险综合便是全国统一现行政策,统一资产,统一管理,统一测算方法,我们现在我国由于地区发展不均衡,很难达到全国统筹的前提条件,全是每个省市自治区开展综合,某些还因市级统筹,各行其是,现行政策不统一,测算方法不统一,资金分配或是各个地方自身管。

在基本上养老基金地区综合的大环境下,存有地方制度各抒已见问题。调研说明,全国各地在养老保险金覆盖面积、交费利率、对待计发方法等多个方面有许多不一样,规章制度泛娱乐化状况比较严重,难以达到全国各地规章制度间的衔接工作。养老保险金全国统筹的基础工作,就是为了统一规范各地养老保险金规章制度,完成养老保险金体制的全国统筹。

⑶ 养老统筹是什么

养老保险中的社会统筹,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统一筹划养老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使用。每个统筹区各自负责本区域养老保险基金的平衡,结余主要归本统筹区支配和使用,缺口一般都需要本级政府和本级财政填补。统筹项目内的部分主要是指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帐户养老金(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和过度性养老金(适用对象是统一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职工)。统筹项目外的部分应当是指企业补充养老金、企业退休人员福利、交通洗理费、书报费等。社会统筹基金支出:指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从社会统筹基金中支付给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休、退休、退职人员个人的养老金、丧葬抚恤补助,以及由于保险关系转移、上下级之间调剂资金等原因而发生的支出。包括:基础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离休金、退休金、退职金、补贴、丧葬抚恤补助、其他支出。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模式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社会统筹部分实行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部分实行基金积累制。
参保人员和企业为社会统筹部分缴纳的保费,并不用于为个人进行积累,而是主要用于为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发放养老金;同样,参保人员退休之后所领取的社会统筹部分的养老金,不是来源于自己以前缴纳的保费,而是来源于在职年轻人所缴纳的保费。也就是说,个人账户部分的资金属于参保人员个人所有,而社会统筹部分的资金属于统筹区的所有参保人员。因此,在养老保险关系跨统筹区转移时,个人账户部分的资金可以顺利转移或者一次性取出,而社会统筹部分则不能转移。
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⑷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度规定、统一调度使用基金、统一经办管理、统一信息系统为主线,实现全国基本养老保险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⑸ 全国养老金统筹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统筹养老保险,是指经法定程序确立,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费缴纳义务,退休人员按在职期间缴纳和积累养老保险费状况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制度。现在我国国内地区实行的是部分积累制的养老保险制度,也就是说我们的养老保险费被划分成两个部分来管理,一个是全国统筹部分,一个是个人账户。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全国范围内统一制度规定、统一调度使用基金、统一经办管理、统一信息系统为主线,实现全国基本养老保险事业的统筹协调发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 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⑹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于什么时候起正式实施

◇实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可以统一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的确定和调整方法,从而实现地区之间参保职工基本养老金权益的平等
◇参保人数及其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宏观信息,参保者个人的收入状况、缴费情况等微观信息,将得到准确核定
◇实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重大工程,要做到“全国一盘棋”,实现制度成熟定型、健康运行,还需要创造一系列必要的条件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惠及面广、所需资金量大、社会关注度很高的社会保险项目。从1997年建立以来,该制度不仅为退休职工提供了有效的老年收入保障,也为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由于采用地方统筹的管理模式,现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框架全国统一,但具体政策在地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导致地区之间存在社会保险权益差异和制度运行成本差异。
经过多年准备,我国制定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的具体实施方案。这就意味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过25年的运行,迎来了全国统筹时代。
社会保障领域重大事件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项目,关系到每个劳动者年老之后的基本收入来源和基本生活保障,影响着用人单位的劳动力成本和劳动者的当期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劳动力市场。
近年来,中央决定把这一制度的统筹层次从省级提高到全国,这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重大事件,将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
有益于职工基本养老金权益平等。根据现行规则,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是全国统一的,但具体政策存在差异。例如,“中人”过渡系数等参数的具体设置存在地区差异,遗属待遇和丧葬补助金等也有差异;养老金调整方面,各省每年基本养老金平均增幅大体相同,但与基本养老金绝对额、缴费年限挂钩的方式等具体办法各不相同。
这些地区间的差异折射出了参保职工基本养老金权益的差异。实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可以统一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的确定和调整方法,从而实现地区之间参保职工基本养老金权益的平等。
有益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央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社会保障制度也应与之相适应。此前,虽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率逐渐统一,但由于缴费基数确定方法不同,各地用人单位实际缴费负担也不同,反映出各统筹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基础成本不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规则,但由于缺乏统筹地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依然不顺畅,直接影响着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与统筹层次低直接相关。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全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促进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促进区域之间均衡协调发展。
有益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优化。实行全国统筹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将进一步规范,待遇计发与调整和筹资规则将全部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等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在此基础上,国家可以进一步明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职责定位,优化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不断增强其可持续性和制度运行效率。
全国统筹效应积极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积极推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积极效应不断显现。
提高参保信息的准确度。全国统筹之前,各统筹地区之间信息互不连通,导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部分参保信息不准确,影响着参保者权益的准确核定和相关部门的决策。例如,劳动者跨地区流动就业时,部分劳动者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没有及时转移,可能导致同一劳动者在多个统筹地区参保的情况,有可能影响全国参保人数统计的准确度。
实行全国统筹之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将采用同一信息系统,可避免重复统计等现象,参保人数及其年龄结构、性别结构等宏观信息,参保者个人的收入状况、缴费情况等微观信息,将得到准确核定。这可以有效保障参保者的合法权益,还将为相关政策研究和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提高待遇和缴费的规范化程度。基本养老金待遇和缴费是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核心要素。这一制度早期实行县级统筹为主,后部分地区逐步提高到省级统筹,因而其待遇确定与调整以及缴费规则,在实践中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尽管最近几年这些规则逐步接近,但地区之间的差异仍然客观存在。
实行全国统筹之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将逐步采用统收统支的方法。在基金支出方面,将实行关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支付的统一规则,各地必须按照统一的基本养老金计发、调整和发放规则,以及其他项目的支付规则。在基本养老保险费征收方面,社会保险部门将与税务部门共同制定,关于缴费基数确定的统一规则和需要在特定时期执行的费率,各地必须严格执行,尤其是随着税务部门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工作职责全部到位,相关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将持续提高。
缓解中央财政的补助压力。从各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历年的收支情况看,部分地区基金收支有盈余,部分地区基金收不抵支。为了弥补困难地区的基金收支缺口,中央财政20多年来一直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补助,且额度不断增加。为了调剂地区之间的基金余缺,2018年起,我国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中央调剂制度,为实行全国统筹奠定了基础。
实行全国统筹之后,如果基金收支有盈余的地区未来继续保持盈余,并且基金收支有缺口的地区缺口不再扩大或者扩大不多,则基金盈余地区的资金将被用于弥补缺口。中央财政的补助压力将有所缓解。
扎实推进全国统筹
实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重大工程,要做到“全国一盘棋”,实现制度成熟定型、健康运行,还需要创造一系列必要条件。
进一步健全各级政府的责任机制。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地方统筹转为全国统筹,将带来各级政府之间责任关系的变化。
实行省级统筹时,省级政府对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承担最终责任。所以,各地在基金支出方面除了执行中央统一政策之外,可能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在基金征收方面有一定自主性,基金收支难以平衡的省份还会有财政对基金的补助。
实行全国统筹之后,各地必须统一执行中央政策,在基金支付方面各地不再拥有自主权,但也可能导致部分地区在基金征收方面的工作松懈,从而影响基金收入。所以,必须建立清晰的中央和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分担机制,压实各级政府的执行责任。
明晰并统一工资的含义和核定方法。缴费基数是影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的重要因素。从20多年实践看,各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存在不实的情况,一个重要因素是工资统计缺乏统一易行的计算口径。因此,应当由税务、统计和社会保险等部门共同研究,进一步明晰工资的含义、计算方法及统计规则,为准确计算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乃至整个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奠定基础。
同时,应科学确定职工平均工资的算法。职工平均工资是确定部分参保人员缴费基数、基本养老金待遇的重要指标,但要注意统计范围的匹配问题。即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的统计范围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是否一致。如果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暂时仅针对企业,则职工平均工资的统计范围,应该剔除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
妥善处理转制成本和历史债务。全国统筹意味着,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独立运行、基金独立核算,因而必须厘清责任算清账。明确转制成本由政府承担,并通过财政预算、国有资本划转等途径充实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偿还历史债务。
健全基本养老保险精算制度。作为长期性的制度安排,基本养老保险必须有精算平衡机制。实行全国统筹之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将是一个制度独立运行、基金自求平衡的社会保险项目,因而必须提高科学化水平,更加重视其精算制度建设,明确精算工作的职责。一是制度设计的精算事务,包括制度改革、制度转换、制度整合和重大政策调整等,以科学的人口统计分析为基础,进行政策模拟。二是筹资分析,包括费基、费率、财政补助和缴费人群及变化趋势分析等。三是基金支付分析,包括给付对象、待遇标准的趋势分析。四是结余分析,包括结余量、结余原因、结余规模适度性分析。
持续完善优化制度。改革只有进行时。实行全国统筹之后,仍需在至少三个方面不断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是明确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职责,是为保障工薪劳动者退休之后具有购买基本生活资料的能力,因此应摆正该制度在老年保障体系中的职责定位和在多层次养老金体系中的职责定位。二是按照保基本原则,增强制度的互助共济性。三是逐步降低群体间基本养老金的待遇差距。

⑺ 什么是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地方统筹,行业统筹

关于调整本市原行业统筹单位
2003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的通知
沪劳保养发(2003)16号
各有关单位,市社会保险事业基金结算管理中心,各区、县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
根据《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8号)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原行业统筹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7号)的规定,自2003年1月1日起,本市原行业统筹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统一按22.5%执行。
附:原行业统筹单位2003年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费率表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三年四月一日
主题词:劳动保障养老缴费比例通知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2003年4月1日印发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阅读全文

与基本养老保险行业统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60多岁老人头痛一般是什么原因 浏览:906
重孝的父母有多少 浏览:709
做个孝敬父母 浏览:857
公办民办养老机构 浏览:657
农村人怎么才能有退休金 浏览:936
山西社保补交8年养老保险多少 浏览:719
职工离退休年龄 浏览:415
老年人家庭医生活动记录 浏览:931
蚌埠市女性自由职业者退休年龄 浏览:667
冻结退休金异议申请书 浏览:140
80岁生日祝福词 浏览:774
老人过世一百天怎么祭拜 浏览:269
老年人缺钾怎么做饭 浏览:414
适合中老年人群的户外拓展活动 浏览:24
老年活动中心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浏览:214
长寿耳的图片 浏览:888
为什么要发展养老物业 浏览:892
企业单位爱康体检怎么预约 浏览:224
长寿花叶片有黄点怎么回事 浏览:658
长葛养老保险月缴费 浏览: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