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养老保险 > 养老金或将按工龄调整

养老金或将按工龄调整

发布时间:2023-02-19 00:47:37

『壹』 上海2023年养老金增加

养老金上调新政策2023
从2005年以来,我国职工养老金已经连续上涨了18年,不少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上涨到比较可观的水平。不过,回顾18年来的涨幅,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一开始养老金上涨时,涨幅高达10%,而最近几年,涨幅却逐年下调,从2018年-2020年的5%,下降到2021年的4.5%,今年再次下降到4%,因此,不少退休人员担心,明年养老金是否还能继续上涨?如果上调,养老金高的退休人员将多涨钱,是真的吗?下面,我们依次来看。
第一,2023年养老金还能上涨吗?
首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2023年职工养老金大概率会继续上涨,实现19年连涨。主要有三个信号已经释放。
一是我国《社会保险法》明确规定,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二是养老基金收支有保障。近日,人社部回应了大家最关切的养老基金收支问题,表示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具备坚实的物质基础,2021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金收入4.4万亿元,基金支出4.1万亿元,当期收支总体平衡,略有结余,今年以来,基金仍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同时,当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5.1万亿元,有较强的保障能力。按照养老金调整尽力而为,量入为出的原则,养老金大概率会继续上涨。
三是经济发展、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上涨等表现情况比较乐观,都处于增长状态。所以种种迹象表明,2023年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大概率还会继续调整。
第二,养老金高的人将多涨钱,是真的吗?
这里明确告诉大家,不是真的,养老金高的人不一定多涨钱!养老金调整的多少是因人而异的。主要是因为养老金上涨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不是简单以基础养老金乘上涨幅,大多数人所想象的养老金高的人多涨钱,主要是因为他们误以为养老金调整的计算方式是这样的:若总体涨幅为4%,养老金3000元的上涨3000×4=120元,养老金6000元的上涨6000×4%=240元,若这样计算,养老金高的确实能够多涨,调整差距将越来越大。但是,这种计算方式是错误的。
养老金调整一般采取三种方式,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定额调整是给同一地区的退休人员上涨相同钱数;挂钩调整分别挂钩基础养老金和缴费年限,体现“多缴多得”和“长缴多得”的激励原则;倾斜调整是向高龄老人、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企业退休军转干部等群体倾斜照顾,额外多涨一笔养老金。因此,退休人员能涨多少养老金,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退休人员所在地区、缴费年限、基础养老金、年龄等。比如李爷爷上涨了190元,那么可能是由所在地区的定额调整50元,挂钩缴费年限调整50元,挂钩基础养老金调整40元,高龄倾斜调整40元,艰苦边远地区倾斜调整10元构成的。
按照政策的延续性,2023年养老金调整时,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三步走的方式仍然会保持不变。假设某地2023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如下:定额调整40元;挂钩缴费年限调整,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基本养老金1元;挂钩基础养老金调整比例1%;高龄倾斜70-80周岁的增加40元,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的增加80元。
养老金高的退休人员不一定多涨钱,主要分以下两种情况,我们具体来看看,并举例验证。
第一种:养老金高的退休人员多涨钱的情况。
假设老李基础养老金6280元,缴费年限40年,年龄65岁,上涨的养老金为:定额调整40元,挂钩缴费年限调整40元,挂钩基础养老金调整62.8元,总的上涨了142.8元。
假设老张基础养老金2800元,缴费年限25年,年龄67岁,上涨的养老金为:定额调整40元,挂钩缴费年限调整25元,挂钩基础养老金调整28元,总的上涨了93元。
可以看出,养老金高的老李由于挂钩基础养老金调整和挂钩缴费年限均占有优势,加上两人年龄均未达到高龄倾斜条件,所以养老金高的老李比养老金低的老张多涨了49.8元。
第二种:养老金高的退休人员少涨钱的情况。
假设老李基础养老金6280元,缴费年限40年,年龄65岁,上涨的养老金为:定额调整40元,挂钩缴费年限调整40元,挂钩基础养老金调整62.8元,总的上涨了142.8元。
假设张爷爷基础养老金2800元,缴费年限25年,年龄80岁,上涨的养老金为:定额调整40元,挂钩缴费年限调整25元,挂钩基础养老金调整28元,高龄倾斜调整80元,总的上涨了173元。
可以看出,养老金高的老李由于年龄未满高龄倾斜调整年龄门槛,所以总的比高龄老人张爷爷少涨了30.2元。
综上所述,2023年养老金大概率会继续上涨,养老金高的人多涨钱,不是真的,主要是因为养老金调整不仅仅和基础养老金有关,还受到退休人员所在地区、缴费年限、年龄等因素影响。
2023年养老金怎么调
马上即将迎来2023年,养老保险会有四项待遇会提高。参加养老保险,实际上就参加了整个社会的保障,只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养老保险的待遇也会一起提高。这一次能够提高的四项待遇,主要是2023年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提高、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待遇。
一,2023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
按照社会保险法,第18条明确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会根据职工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从2005年到2022年,我们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经历了18年连续调整,相信今年也不会例外。2023年养老金调整受益的老人,主要是2022年12月31日前办理退休手续并领取养老金待遇的老人。
1~3季度,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增长了5.1%,消费者价格指数增长了2.0%。刚刚过去的10月份,我们的广义货币(M2)增长了11.8%。
从以上客观因素来讲,2023年养老金会继续增长的。
不过,2015年以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总体水平是呈下降趋势的。养老金调整幅度由2015年的10%下降至2022年的4%,近三年来的调整幅度分别是5%、4.5%和4%。根据物价和工资增长情况,预计2023年的养老金总体调整幅度会在3%~4%之间。
二,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养老金计发基数,最终的目标是要过渡到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3季度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为15678元,占全部可支配收入的56.7%,同比增长了5.1%。预计明年全国各地的社会平均工资会在4%~8%的速度增长。
不过,相应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计发基数要综合考虑到养老金的增长速度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2021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9.7%,城镇私营单位工资增长8.9%。但是我们的养老金计发基数,2022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只有4%~6%,不过上海达到了10.2%。
总体来说,明年各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增长速度预计会在3%~6%左右。
养老金计发基数提高受益的老人,是2023年1月1日以后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员,正好跟养老金调整的受益人员实现无缝衔接。
三,丧葬补助金。
从2021年9月份开始,人社部公布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在全国统一了有关的遗属待遇标准。
有关丧葬补助金标准,是按照参保人员死亡时本省上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倍计算。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22年1~3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482元,同比增长4.3%。按照这一趋势,明年的有关待遇情况肯定会继续增长。受益的人群实际上是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去世人员的遗属,这项待遇能够用于减轻他们安葬老人时的家庭负担。
第四,抚恤金待遇。
抚恤金待遇也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规定的,同样也是跟去世上年度所在省份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会跟丧葬补助金同比例增长。
这一部分待遇主要是帮助参保人的遗属,尽快适应参保人去世后的生活。退休职工能够领取到的最高待遇是9~24个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方能达到十五六万元呢。
法律依据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保障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及其遗属的合法权益,依据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包括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合称遗属待遇)。
第三条遗属待遇为一次性待遇,所需资金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列支。
第四条丧葬补助金的标准,按照参保人员死亡时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计算。
第五条抚恤金标准按以下办法确定:
(一)在职人员(含灵活就业等以个人身份参保人员),以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根据本人的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确定发放月数。
缴费年限不满5年的,发放月数为3个月;
缴费年限满5年不满10年的,发放月数为6个月;
缴费年限满10年不超过15年(含15年)的,发放月数为9个月;
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每多缴费1年,发放月数增加1个月。缴费年限30年以上的,按照30年计算,发放月数最高为24个月。
(二)退休人员(含退职人员),以死亡时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根据本人在职时的缴费年限确定最高发放月数(计算方法与在职人员相同),每领取1年基本养老金减少1个月,发放月数最低为9个月。
本条所述缴费年限和领取基本养老金时间计算到月。
第六条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累计缴费年限不足5年的,其遗属待遇标准不得超过其个人缴费之和(灵活就业等以个人身份参保人员以记入个人账户部分计算)。
第七条在职参保人员死亡的遗属待遇领取地为其最后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含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所在地),由最后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核定参保人员缴费年限等相关信息,并支付遗属待遇。退休人员死亡的遗属待遇领取地为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
第八条参保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同时符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条件的,由其遗属选择其中一种领取。已办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并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后死亡的,其遗属不再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
第九条参保人员因下落不明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以人民法院宣告的死亡日期作为其死亡时间,其遗属可以领取遗属待遇。被宣告死亡参保人员再次出现的,已领取的遗属待遇应予退还。
第十条本办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对在社会保险法实施后至本办法施行前死亡参保人员的遗属尚未享受遗属待遇的,由各省妥善予以处理。
2023年1月起 养老金要上涨是真的吗?
随着时间进入到10月中旬,2022年也将要结束,不少退休人员开始期待明年的养老金上涨,因为大家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过去18年来养老金始终保持着上涨,让一些退休人员潜意识里认定每年养老金都会上调。那么,2023年的养老金还会继续上涨吗?如果上涨的话,是不是养老金水平高的人,涨得会更多呢?
一、2023年养老金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大,有望实现19年连续上涨
养老金作为大多数退休人员的唯一经济来源,其水平直接关系到退休生活的质量,目前领取职工养老金的人数超过了1.3亿,人数众多。通过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是改善民生、增进幸福感,促进我国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社保法中也有明确规定,根据物价上涨、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等因素来提高养老金待遇水平。今年物价上涨的情况,相信大家也有所感受了。而社保缴费基数今年也普遍有所上调,社保基金的收入也会增加。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保基金运行稳健、成熟,不仅是累计结余资金庞大,比如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超过了5.2万亿,而且通过市场化投资运营,可以获得相对不错的收益,年平均收益率达到了6.49%,再加上制度的完善,通过中央调剂、国有股权划转等方式,也在夯实基金的家底。
因此,2023年养老金继续上涨,是有很大概率的,不过敬历闭在上涨比例上有可能会相比今年有所下调。
二、2023年养老金如果上涨,是不是养老金水平越高的人,涨得更多呢?
经过过去18年的连续上涨,企业退休人员的人均养老金也在2021年达到了2987元,同时退休人员之间也有一定的养老金差距,那么如果2023年继续上涨养老金,是不是养老金水平越高的人,上涨的钱数越多呢?
答案是未必。因为根据以往的养老金上涨方式,养老金上涨并不是直接按照个人的养老金乘以上涨比例来计算的,比如今年养老金上涨4%,个人的养老金为5000元,那么并不是直接按照5000*4%=200来计算的,而是通过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以及倾斜调整来计算,这就看你会出现养老金高的人,上涨的钱数可能要比养老金低的人少一些。
举例来说明。假设工龄40年的一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老张,养老金6000元;工龄30年的一位企业退休人员老李,养老金3500元。前者62岁,后者81岁。
如果说该地的养老金上涨方案是这样的:定额调整为42元;挂亮裂钩调整部分,一是跟工龄挂钩,每满1年,养老金增发0.9元;一是跟养老金水平挂钩,涨幅为1.2%;高龄倾斜调整部分,70岁不满75岁的,增发20元,75岁不满80岁的增发40元,80岁以上增加60元。
那么老张可以上涨的养老金就是42+40*0.9+6000*1.2%=150元。
老李可以上涨的养老金就是42+30*0.9+3500*1.2%+60=171元,要比老张的150元还要高21元。
综上所述
2023年养老金有希望继续保持上涨,到时在2022年12月底之前办理退休且领取了养老金的人员,就可以参与到这次的养老金上涨。按照惯例,养老金上涨烂亮还是会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的方式来进行,养老金水平越高,未必上涨的钱数就更多。因为还是要看个人的情况,如果在同等条件下,养老金水平高的人,涨钱会越多一些,否则也会出现涨钱不如养老金低的人的情况。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2023年养老金上调大约多少
马上即将迎来2023年,养老保险会有四项待遇会提高。参加养老保险,实际上就参加了整个社会的保障,只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养老保险的待遇也会一起提高。这一次能够提高的四项待遇,主要是2023年的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养老金计发基数的提高、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待遇。
第一,2023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
按照社会保险法,第18条明确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会根据职工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总体来说,明年各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增长速度预计会在3%~6%左右。
养老金计发基数提高受益的老人,是2023年1月1日以后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待遇的退休人员,正好跟养老金调整的受益人员实现无缝衔接。
第三,丧葬补助金。
从2021年9月份开始,人社部公布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在全国统一了有关的遗属待遇标准。
有关丧葬补助金标准,是按照参保人员死亡时本省上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倍计算。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22年1~3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482元,同比增长4.3%。按照这一趋势,明年的有关待遇情况肯定会继续增长。受益的人群实际上是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去世人员的遗属,这项待遇能够用于减轻他们安葬老人时的家庭负担。
第四,抚恤金待遇。
抚恤金待遇也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遗属待遇暂行办法》规定的,同样也是跟去世上年度所在省份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会跟丧葬补助金同比例增长。
这一部分待遇主要是帮助参保人的遗属,尽快适应参保人去世后的生活。退休职工能够领取到的最高待遇是9~24个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地方能达到十五六万元呢。
 

『贰』 养老金升级是怎么回事

最近有小伙伴私信问我,说今年的养老金调整,真是按照“工龄每满五年、就升一档”的方案来调整的么?实际上这样的说法,不能算对的,但也不能说完全是错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我们的养老金调整啊,主要分三个步骤来调整的,分别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以及适当倾斜调整,这三种办法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挂钩调整中的与缴费年限相挂钩的部分,就与工龄密切相关了。我们的工龄越长,那么我们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也会跟着增加,就比如说山东省,就是按照工龄在15年以下,每满一年就增加1元的基本养老金,而工龄在15年以上的这部分,按照每五年升一个档次来增加养老金。
说到这,看起来似乎确实是按工龄每五年来进一档、调整养老金的,但实际上如果我们多看几个省份,就会发现其他省份,并不完全是按照工龄每满五年进一档的原则。
就比如说四川省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就是缴费年限在15年及以下的部分,每满一年增加元养老金,而缴费年限超出15年的部分,每满一年增加元养老金。
这样来看的话,我们开头提到的,按工龄每满五年进一档的原则、来调整养老金的这句话,就不成立了,实际上除了像四川这样的调整办法外,还有的省份,是按照每满十年进一档的原则、来调整养老金,因此开头的说法,只能说是在个别省份地区才适用。
而另外两种调整方法中,定额调整是所有人统一上调相同的一个数额的养老金,是养老金增加最多的步骤,也体现了一个公平性。
适当倾斜调整呢,主要是针对那些高龄老人、以及边远艰苦地区的退休人员的一种倾斜照顾,虽说不少地方在高龄老人倾斜调整这部分,也有按照每五年升一个档次的原则,但是这里养老金增长,是根据自然年龄来划分的,而非工龄。
由此可见,不管是定额调整,还是适当倾斜调整,都不是我们个人努力,就能改变和影响的,而我们的养老金,之所以能够拉开差距,主要还是因为挂钩调整,所以大家在年轻时多缴费几年,未来养老金领取时,就比别人有优势一些了。

『叁』 2023年养老金按工龄上调

导语
在我们国家,对于养老方面的问题还是比较重视的。而且我们国家老年人也是比较多的,所以在这个阶段,国家也必须要谈论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不过,国家部门也有规定,那就是退休的老人是能够获得养老金的,这样就能保证老年人在晚年的时候衣食无忧。
不过,现在国家政策对于养老金这方面也得到了一些调整,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来看,我们国家在2023年的时候,养老金上涨的方式已经确定。而且很有可能以工龄为依据计算,并且通过这三种方式来进行调整。
与交纳社保挂钩
其实有很多普通的老百姓都已经清楚的了解到了交纳社保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养老保险。如果我们想要在晚年的时候拥有着更好的经济保障,那么就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多交养老保险。而且现在很多退休的老人都已经了解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想给自己的子女增加负担,于是就会早早的为自己做好打算。
这样一来,就能够让自己的子女没有任何压力,自己也不会成为子女眼中的累赘。当然,让老年人积极交社保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思想也受到了良好的转变,他们也在不断的思考着自己是否应该为晚年生活负责。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就不愿意去让子女受苦了。
再加上最近这几年养老金在不断的上涨着,所以很多参保的老年人对于未来的生活也充满了希望。今年我们国家的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8次上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明年还会继续上涨的。
2023年养老金增长或成定局
根据目前的局面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在职员工是非常愿意交纳社保的,因为社保能够给晚年生活带来一丝保障,只要能够积极的交社保,就能够使得自身的养老基金变得越来越多。更何况,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养老金一直都在上涨着,如果今年突然下降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导致一部分人不适应。
毕竟现如今的物价在飞速的增长着,货币也在不断的贬值着,如果不能够给退休老人更多的退休金,他们无法度过晚年生活。当然,对于这次养老金的发放,在具体的涨幅上还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一般来说,工龄比较长的老人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养老金。
当然,这也不排除每个人的工作性质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工作状况也是有着差异的,所以交纳社保的过程当中,有的人就会交纳很长期限的社保,因此就会获得更多的养老金。基于这样的原因,所以很多参保人员也在热情的等待着养老金高涨的那一天。
如果说年轻的时候投入的不算很多的话,那么退休之后获得的经济收益就会很少,所以只要大家能够交够年限或者是缴纳的基数比较高,那么在退休的时候就能够获得更多的保障。而在2023年养老金上调这件事情上,也会考虑到退休员工的工龄。
对于那些工作时间比较长的老年人来说,获得的涨幅就会比较高。如果说一位退休老人原有的退休金在5000元,那么在上涨之后,他们的退休金很有可能达到5250元。当然,我们国家目前养老金的调整主要分三种方式,分别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相比较前者,我们没有必要去过多的关注,因为这是统一部门调控的事情,我们只需要被动接受就可以了。
而挂钩调整跟我们的工作年龄有着很大的关联,交纳年限越长的老年人获得的利润也就会变得越高。最后一个就是针对于各个地区的高龄老人,年龄越大,他们获得的补贴也就会变得越多,虽然说这些补贴也只不过是几百块钱而已,但这也算是有关部门的一片心意。通常来说,只要老年人的年龄达到65岁之后,就可以获得这笔补贴金了。
其实通过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一次养老金的调整力度还是比较大的,这也是为了让老年人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所以才会做出一系列的调整。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只有得到了保障,他们才能够变得快乐。
结语
当然,年轻人如果想要在晚年的时候获得更多的收入,那么就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多去交社保。不要等到晚年了之后才恍然大悟,如果在那个时候才清醒的话,那么就显得有一些晚了。

『肆』 2023年按工龄涨养老金,15年涨200,30年涨300,可行吗

我国从2005年开始每年给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到2022年,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8连涨。退休人员的平均工资也从之前的714元,涨到了2022年的2940元,涨幅超过了4倍。预计到2023年,我国养老金还会实现再次上调,完成19连涨。这主要与各地职工平均工资、物价上涨、养老保险基金盈亏等这几大因素有关。
针对我国将在2023年大概率还会继续上调养老金。于是,就有网友提出一种新的调整建议,即按照工龄进行养老金调整。例如,15年涨200,30年涨300,35年涨500。而这个建议一经提出,就获得了很多退休老人的赞同,他们认为,按照工龄涨养老金,这样才是最为公平的,这样一来,退休人员工龄越长,养老金就涨得越多。
不过,我们则认为,按工龄涨养老金,这样的提议并不可行,主要有以下5个原因:第一,我国是从1993年之后才开始实行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多数人缴纳养老保险都没能达到20年,就更别提缴纳30年的养老保险了。如果按照15年工龄涨200,30年涨300,35年涨500,就只能让工作年限较长,且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长的老人获利,而对于那些长期缴纳养老金,但工龄较短的老人是一种不公平。
第二,如果按照工龄涨养老金,而不是按照“多缴多得”的原则来涨养老金,那会严重挫伤长期顶格缴纳养老金的人的积极性。届时,大家都不愿意多缴纳养老保险,最终养老基金的收入会越来越少,甚至难以为继。显然,按照工龄涨养老金不符合我国养老保险一直秉承的“多缴多得”的原则。
第三,我国养老金发放会面临困局。目前,我国养老基金发放不成问题,但长远来看,随着我国养老金的水平在不断上调,以及每年都有大量老职工要退休。预计在未来5-10年的期间,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将会有5-10万亿的缺口,届时养老金发放很可能会面临困境,所以,我国才要实行延迟退休政策。而如果按照15年工龄涨200,30年涨300,35年涨500来上调养老金,这只会加快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进程。
第四,按工龄涨养老金,会对灵活就业人员、私企职工、较晚参加工作群体的一种不公。灵活就业人员的工龄很难统计得出来,如果少算工龄的话,灵活就业人员就很吃亏。而私企职工经常要换工作,有时还要失业在家,工龄也不好统计。而像医生、科研人员等参加工作时间也比较晚,如果按工龄涨养老金,这类群体也是很吃亏的。
第五,不同的地区对养老金涨幅的标准也不同。像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退休老人的生活成本比较大,即使涨个2-300元,也没什么太大的感觉。而像在中小城市的退休人员,由于物价水平比较低,如果能涨个2-300元,甚至涨个500元养老金,那这个生活水平就有极大的改善了。所以,不同地区对养老金涨幅的标准也不一样,按工龄进行一刀切式的涨养老金显然是不妥当的。
近期,有网友提出2023年按工龄涨养老金,总体上是工龄越长,养老金涨得越多。不过,这个提案是行不通的,主要是这么做会有损养老保险发放的公平性,影响到养老保险基金的长远发展。此外,不同的地区对养老金上调的标准也不一样,而且现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发放也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所以,按照工龄涨养老金是行不通的。

『伍』 养老金按工龄调整新办法

2023年养老金调整即将来了。每一年的养老金调整都是从1月1日开始实施。按照往年的惯例,政府工作报告会公布养老金调整的确切消息。四月份底前后,人社部、财政部会公布养老金调整的通知。六月底前后,各地会陆续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七月底以前养老金会彻底补发到位。
养老金调整的方式,这些年来一直是按照
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进行的,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方法的统一。定额调整,是增加相同的养老金;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作用;适当倾斜是对高龄老人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的倾斜照顾。
养老金调整的方法,挂钩调整是最重要的调整方式,其中与工龄挂钩每一个省份都会有不同的调整方式。不过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统一工龄调整标准。
这种调整方式,一般采取每年工龄增加一定钱数养老金的模式。比如说湖南省的2022年养老金调整方案,是按照本人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
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增加基本养老金元。
这种情况相对计算简单,缴费年限15年,可以增加基本养老金18元。缴费年限40年,增加基本养老金48元。
第二,提供最低工龄保底政策。
一般来说,各个省份会对缴费年限低于10年或者低于15年的人群统一按照10年或15年来进行调整。
比如说,青海省2022年养老金调整方案,缴费年限15年以下的,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30元。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部分,每增加一年缴费年限,在30元基础上再增加基本养老金两元。其实还是相当于每年缴费年限增加基本养老金两元,只不过
缴费年限15年以下的人群有保底。
上海市2022年养老金调整方案,是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增加基本养老金一元,增加额度不足15元的,补足到15元。
第三,缴费年限越长,工龄调整标准越高。
缴费年限越长,工龄调整的养老金标准越高,这种情况在很多省份都常见。比如说山东省、四川省、江苏省、吉林省等等。
山东省2022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缴费年限15年及以下的部分、16年以上至25年的部分、26年以上至35年的部分、36年以上至45年的部分、46年以上的部分,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增加基本养老金分别是
元、元、元、元和元。
四川省的增加标准差异更大。缴费年限15年以下的,每满一年增加基本养老金元,而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一年增加基本养老金元,接近三倍。
第四,符合特定缴费年限,额外增加一定额度养老金。
北京市一直有这样的特殊调整政策,比如说2022年养老金调整方案中,每年缴费年限增加基本养老金三元。但是跟其他省份不一样,增加标准是具体到月的,每月增加元。
另外,
对于缴费年限超过30年的,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5元。
第五,取消工龄调整,采取按养老金水平模式。
这种调整模式,近年来只有上海市出现过一次。2021年养老金调整的时候,上海市没有设置按缴费年限调整,而是统一采取跟本人的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由于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水平,本身已经
能够体现缴费年限的养老金高低。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水平越高。所以,上海市这次大胆尝试也是有道理的。不过,2022年调整方式回归了缴费年限。
按照往年的惯例来说,2023年的养老金调整,大概率还是继续以上五种方法,不会有太多的变化的。

『陆』 2022年养老金不再按工龄上涨了

2022年养老金上涨可能性很大,那么2022年会如何调整呢?
有人提出,2022年养老金调整有大变化,不再按工龄调整了,工龄长的朋友就很着急了,担心工龄长没有优势了。
实际上,我国养老金上涨从来都不只是按工龄上涨的,工龄只是其中一个参考因素,但也不是工龄长就完全没有优势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养老金调整有三种方式,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
定额调整,顾名思义,就是每个符合调整条件的退休人员都调整相同的数额。
挂钩调整则分挂钩缴费年限和挂钩基础养老金两种情况,所以这里就体现出工龄的价值。
倾斜调整,是国家在调整时,为了照顾到一部分特殊人群的做法,大致向两类人倾斜,一是高龄老人,二是艰苦边远地区人员。
之所以有人说2022年养老金上涨不再按工龄上涨了,30年、40年工龄没有用了。那是因为在2022年养老金上涨时,有的地区确实没有明显体现工龄的作用。
比如,2022年最先公布养老金上涨方案的上海,挂钩调整部分只和基本养老金挂钩调整3%,不和缴费年限挂钩。所以人们认为缴费年限长没有优势了。
其实工龄长,缴费年限长,必然缴费金额也更多,基本养老金也更多,所以在挂钩基础养老金上涨的时候,也会涨更多。并非工龄没有作用。
毕竟,我国养老金不管是计发还是调整,都遵循多交多得,长交多得,晚退多得的原则。
这具体来看,企业退休人员是长交多得,工龄长很占优势,因为企业本身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没有机关事业单位高,所以为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在每年上涨的时候,很多地区会向他们倾斜照顾。
比如,山西省2022年企业退休人员按本人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2元,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按本人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1.1元。
这样一来,同是30年工龄,二者就相差了30×2-30×1.1=27元。
总的来说,按照企业退休人员长交多得,机关事业单位多交多得的原则,工龄长的企业退休人员还是很占优势的。即使是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相同条件下,工龄长的也比工龄短的涨得更多。

『柒』 2023年北京涨养老金政策如何

凛冽的北风似乎在告诉我们2022年已经走到了末尾,而养老金的上涨也顺利地实现了18连涨,那么2023年会是什么情况呢?
对于养老金的上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网友认为应该按照工龄上涨,每一年工龄增加100元,也有的网友认为要按照养老金水平上涨,比如说养老金,6000元以下的涨300,其他人涨100或者不涨,这样不可行吗?
单纯的按照工龄来上涨养老金就会忽视掉养老缴费档次发挥的重要性,不利于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但是按照养老金水平来做加法,为什么会说是可行的呢?原来早就有地区已经这么做了。
一,北京养老金上涨的做法。
纵观北京养老金上涨方案,我们发现虽然他们也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三种结合。但是他们依旧发挥出了自己的特色,那就是调低控高只做加法,不做乘法。
北京2022年定额调整是36元,缴费年限挂钩调整,满十年及以上的每满一年增加3元。
与养老金水平挂钩时,北京市以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0元为基准线,养老金在6250元以上的增加20元,而养老金在6250元及以下增加50元。
通篇下来我们发现养老金调整方案中没有乘法,只有加法做到了提低控高,既做到了认可工龄的价值,就做到了按照养老金水平上涨不同的金额,备受网友称赞。
二,不按工龄只按养老金水平上涨可行吗?
首先,忽视了工龄的重要性,将会迎来更大的不公平,只能让缴费更多的人,工龄短的人反而享受到了最大的实惠,而那些工龄长缴费低的人则上涨的更少了。
其次,工龄代表着劳动时间的长短代表着对社会的贡献,如果忽视了工龄的重要性只能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只按照养老金水平上涨,养老金高的人少涨或者不涨,养老金低的人多涨,这保护了养老金低的人的利益,但同时也打击了养老金高水平人的缴费积极性,引发更大的不公平。
最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物价水平不统一,如果在养老金上涨时统一按照养老金6000元以上涨300,其他人涨100,这直接忽视了地域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物价比较低的地方,会得到相应的实惠,而经济发展水平高,物价较高的地方就略显不公平了。
更重要的是,现实生活中如果能领到养老金6000元以上的,都是养老金缴费基数偏高,缴费年限至少35年以上的人如果这些人的养老金少涨或者不涨,那么将会影响其他人参保的积极性,因为违背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总原则。
三,养老金怎么调整最合理
养老金怎么调整最合理呢?其实我国养老金上涨已经已经走过18个年头.也形成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三者相结合的养老金调整机制。
定额调整是所有人上涨同一个水平,各区域统一并非全国统一,这也做到了养老金水平低的人的一种上涨偏好。保障了他们每年养老金上涨的最低限额。
挂钩调整一方面雨宫莲挂钩,一方面与养老金水平挂钩,一共领挂钩,就是认可工龄所存在的贡献与养老金水平挂钩,就是鼓励多久多得长久多得,所以这一部分是凸显了养老金缴费的激励性。
而倾斜调整主要是照顾一些特殊群体,比如说高龄人员多数地区是以70岁为基点,这部分人可以多找另一部分,就是边远地区军转干部这两类人,因为在特殊的贡献都会多上涨一些。
所以说,简简单单的养老金上涨就已经综合了很多因素,也考虑到了不同的人群,养老金低的人群会保低,养老金高的人员会控高。
截止到2022年,只有北京养老金方案找不到做乘法的蛛丝马迹,至于2023年会不会普及?个人觉得大概率不会,目前还是加法与乘法结合才是主流模式,你说呢?
你认为按照工龄涨合适,还是按照养老金水平做加法合适?
阅读全文

与养老金或将按工龄调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父母配什么属相 浏览:462
西藏社保退休标准 浏览:390
60多岁老人头痛一般是什么原因 浏览:906
重孝的父母有多少 浏览:709
做个孝敬父母 浏览:857
公办民办养老机构 浏览:657
农村人怎么才能有退休金 浏览:936
山西社保补交8年养老保险多少 浏览:719
职工离退休年龄 浏览:415
老年人家庭医生活动记录 浏览:931
蚌埠市女性自由职业者退休年龄 浏览:667
冻结退休金异议申请书 浏览:140
80岁生日祝福词 浏览:774
老人过世一百天怎么祭拜 浏览:269
老年人缺钾怎么做饭 浏览:414
适合中老年人群的户外拓展活动 浏览:24
老年活动中心工作人员工作总结 浏览:214
长寿耳的图片 浏览:888
为什么要发展养老物业 浏览:892
企业单位爱康体检怎么预约 浏览: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