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2年哪三类人停发养老金
提起养老金,我们都明白,这是人活着时的保障,也就是说,一旦离世,从次月起养老金停发,然后,遗属办理丧葬费和抚恤金等申领手续。
可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故意或者无意地冒领养老金,一方面是觉得老人去世,没有人去查户口,自己装不知道,多领好几个月甚至一年,一方面可能是离得远不知道得办手续。
这种冒领养老金的行为绝对是违法的,一旦查出,不光退还冒领的养老金,还会受到罚款等处理,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开启了养老金认证工作。
所以,没有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养老金认证的退休人员,从2022年开始,紧急停发,等何时认证完毕,将继续发放,并补发之前的养老金。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养老金从市级统筹、省级统筹,逐步向全国统筹迈进,而重复领取养老金的人就是钻了不联网的漏洞。
一方面在外地交着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一方面在家里交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想着退休后能领双份待遇,这就造成了重复参保,重复领取养老金的行为。
为了领取养老金,很多人伪造劳动关系,伪造证明材料,还有一些人打着“一次性缴3万,养老金2000元”的旗号进行骗保,这些都是违法行为。
参保缴费领取养老金请按时缴费,去社保机构按照规定办理,不要心存侥幸,希望“托人”走捷径,这些骗保的行为一旦被查出,待遇停发,养老金追回,甚至有牢狱之灾。
Ⅱ 养老金哪三种人不发放
首先第一类是已经去世的人,我国规定退休人员去世后仍停止发放养老金,但一些家庭为了多领养老金有意隐瞒退休人员去世的事实,这是违法行为,现在每年都会对养老金进行认证工作,也是为了防止这一点,如果这一行为被发现,不仅是受到惩罚得到的养老金,还必须挽回
第二个是反复领取养老金的人,每个退休人员只能领取一份养老金,我国也有不能重复加入的规定,许多人误解的是,他们认为,如果自己退休前不仅加入职工养老保险,还加入居民养老保险,退休后就可以领取双重养老金,这完全是错误的认识,任何人都不能领取养老金。
三是伪造证件骗取养老金的人,深知我国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是有条件的,如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退休前养老保险缴纳充足等。
Ⅲ 哪四种人不能领养老金
第一,未达到缴费年限最低门槛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所以办理退休手续时,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是不能领取养老金待遇的。
当然遇到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补救办法,参保人后期可以通过延迟退休的方式,逐月累计缴费至满15年,或者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至满15年,也是可以按照相关规定正常享受相应养老保险待遇的。
第二,没有按时进行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
只要满足国家规定的养老金领取条件,那么退休人员就可以源源不断地领取养老金直至去世为止,对退休人员来说,无疑是非常利好的事情。然而这一福利多少会让一些人产生投机取巧的心思,想要不劳而获,比如家里退休老人去世,家属却故意瞒报消息,继续冒领他的养老金。这种行为是违法的,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损失,非常不可取。因此国家为保障养老金可以切实发放到退休人员本人手中,每年都会要求按时进行生存认证,要是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次月起养老金待遇就会停发。
第三,被判刑或者被判劳动教养
法律是做人的底线,没有谁能在触犯了法律之后而不受到严惩,所以如果退休人员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及以上刑罚或被劳动教养的,那么这一期间会停发基本养老金。不过服刑或劳动教养期满后,可以按服刑或劳动教养前的标准继续领取养老金待遇,并参加以后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第四,没按时做出境居住信息登记备案
根据《进一步规范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的通知》可知,不按规定提供本人居住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停发或暂停发养老金。很多人退休后,会跟着儿女去国外定居,如果没有按时做出境居住信息登记备案,也无法正常领取养老金。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所以办理退休手续时,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是不能领取养老金待遇的。
Ⅳ 国家严查养老金,哪些人不再发放,取消养老金领取资格呢
第一种是反复领取养老保险得人,其实是对一些喜爱贪便宜,投机取巧的人,例如有的人,这些人在自己的家乡支付了大城市养老保险,又到了另外一个大城市打工赚钱,支付了养老保险,他感觉直到离休的时候就可以领到二份养老保险金,现在国家政策已有具体规定,只有参与一种社会养老保险,不可以重复参保,就算你交二份社会养老保险,也只能是领到一份养老保险金,如果出现了反复发放的状况,一经查实,将不发养老保险金,以前多发放的一部分还需要退回。
为什么会有冒领养老金的群体?众所周知这一退休老人。在过世之后一定要及时申请注销社保账号,而且第一时间进行申请安葬费和慰问金待遇。那样冒领养老金就出现在了离休老人去世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和精力申请。最后申报时长可能与老人们的去世时间并不是一致的,乃至而言有的人骗取了接近快一年的时间。对于此事如果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可能要退回以前骗取待遇,对自身来讲都是得不偿失的,很有可能也会影响丧葬抚恤金待遇。
Ⅳ 哪五类人不能领取养老金
为了有效保障我国公民在退休后,甚至是丧失劳动能力后仍然能够正常地生活,我国很早就推出了养老金制度。当公民满足条件退休后,每个月都可以领取相应金额的养老金维持生活。Ⅵ 两类人领不到养老金
亲,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哦。
在工作期间间,企业和个人一直在缴纳养老保险,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在退休以后拿到养老金。
这两种人将拿不到养老金。第一,虽然达到退休年龄但是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够。养老金的缴费年限最低是15年,比如如果中间因为更换工作,养老保险断交导致缴费年限不够,那么退休后是拿不到养老金的。
养老保险一般要缴满15年,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基本养老金。想拿养老金的人请务必在自己退休前缴满15年的养老保险。如果到退休时养老保险缴不满15年的话,国家会把你自己账户上积累的那每月8%的养老金退给你,但是单位为你交的20%的钱就拿不到了
二是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在延迟退休提出以前,有些人人都是可以提前退休的,但是如果不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是拿不到养老金的。
Ⅶ 四类人不再享受养老金
一、四类人不再享受养老金:
1、在监狱服刑期间的人
国家法律底线不容触碰,违法必然受到应有的惩罚,属于被判处拘役、服刑期间的人,在监狱服刑期内,养老金就将停发,直到服刑期满,才能重新恢复,有2个要知道的细节是,第一,服刑期间,停发的养老金,服刑期满也不会补发,就是扣除掉了;第二,养老金不参加上调,服刑前月收入是多少,服刑期满后还按照这个标准,属于坐牢时间久的人,几年,十几年不参加养老金调整,服刑期满后,养老金将非常低,可能都不够生活,所以,有大量前车之鉴的惨痛教训,大家一定不能做违法的事,否则,将是害人害己。
2、去世的人
养老金在退休后会一直发放至退休人员去世前,是终身制的,但在退休人员去世后,这笔钱就会从次月停止再发放。举例来说就是,在9月份去世,当月的养老金还会继续发放,但10月份起,将不能再发放养老金。但参保人缴纳了那么多年的养老保险,去世后,统筹账户的养老金,还有不少,养老金停发后,只能让家属拿到个人账户的余额太吃亏,所以,还会发放一次性抚恤金和丧葬补助金,不过这只是对领取职工养老金的人。属于领取居民养老金的,目前全国所有省份还没有全部建立丧葬补助金制度,仅有部分城市可以发放,要看本地的情况。比如焦作市山阳区今年的标准是一次性发放1296元,那么这些已经实施丧葬补贴待遇的地区,家属就可以申领了。
3、未办理社保转换和开通金融账户的人
目前多地陆续统一使用社保卡发放养老金,新退休的人可以直接由社保机构办理转换手续,但已经退休的人,还需要自己去办理,比如上海市就要求了从9月1日起实施这项措施,如果9月没有办理,10月要把养老金发放到社保卡养老金账户,从以前的银行卡或存折的收款渠道,就无法收到了。并且,不管是新、旧退休人员都要注意,社保机构办理的只是发放渠道转变的业务,要让社保具备银行卡提现的功能,还需要自己去发卡银行网点在办理金融账户开通的手续,否则,仍然无法正常取钱。
4、9月底前未认证的人
比如拉萨市就要求今年养老金认证时间是在9月30日前,那现在已经10月份了,没有做2022年年度养老金认证的退休人员,10月份就要被暂停发放养老金。但不是说以后都不发,目前还可以继续做认证,认证方式很多,可以线下也可以线上,考虑到便捷性,疫情影响,大家最好是下载本地的社保app,像拉萨就是使用“老来”、“拉萨掌上社保”手机APP,进行线上自助认证。不过,虽然说能继续认证,但超过规定时间就是逾期认证行为,当月无法直接发放,要等到认证后的次月,就是10月认证,11月恢复发放,并随着11月的养老金发放的同时补发10月份的养老金。
二、含义
养老保险,是指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劳动岗位后而建立的一种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险制度。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所以办理退休手续时,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是不能领取养老金待遇的。
Ⅷ 哪些人在2022年停发养老金
以下四类人停发养老金:
第一类人群就是没有进行养老金资格认证的人群。2021年规定,退休老人每年都需要使用社保APP进行网络上认证,没有进行认证的退休老人,在2022年1月就没有办法领取养老金。
第二类不能领取养老金的人是失踪超过六个月的人。退休人员因为特殊情况导致失踪六个月,这类人群将在2022年停止发放养老金。在失踪人员找回之后,可以带着相关手续到当地的社保局进行恢复养老金的领取。
第三类人群是退休人员在2021年12月之前去世的人。退休人员去世之后,在2022年一月也将会停发养老金。但国家会对这类家属发放丧葬费用和抚恤金。
第四类人群是服刑的人。由于犯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服刑期间的人将被暂停发放养老金,在服刑期满后将会恢复发放。
一、 有关领取退休金的改革:
1.从以前的存折领取退休金,改为了现在持社保卡领取退休金的方式。
2.第二项调整,就是社保卡可以进行异地办理,需要带好自己的身份证件,然后填写表格就可以进行办理。免去了社保卡丢失或者消磁之后,需要返回户籍所在地办理的麻烦。
3.第三项调整,对于部分退休老人的待遇进行了上调,有许多省份已经发布了养老金的计发基数。
二、养老金发放领取标准: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5、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后均计发基本养老金。
6、“统账结合”后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统账结合”前参加工 作,本意见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Ⅸ 哪7类人将被停发养老金
法律分析:7类人将被停发养老金,其中包括:1、伪造资料领取养老金的人;2、篡改年龄领取养老金的人;3、重复领取多份养老金的人;4、冒充离世遗属领养老金的人;5、没完成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的人;6、正在服刑期间的退休人员;7、被列入失信名单的退休人员。这些都是违规或违法人员,停发养老金自然是应该的,毕竟领取养老金的人也有相关的规定要遵守。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未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第三十条 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
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Ⅹ 哪五类人不能领退休养老金
法律分析:谎称人员去世,冒领养老金的,修改年龄来领取养老金的,重复领取的,伪造身份证明的,伪造劳动关系的。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一条 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以及政府补贴等组成。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