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22年山东养老金调整细则新消息 2022年山东养老金计算方法
惠及788万人!2022年山东继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7月16日,山东省从2022年1月1日起,为2021年12月31日前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已按法规办理退休(职)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按照我省2021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左右确定
在具体调整方案上,按要求,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三结合”的方案,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方案保持统一。
定额调整,主要体现社会公平,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行统一标准,按每人每月增加43元养老金。
挂钩调整,主要体现“长缴多得”、“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具体分两部分计算增加养老金:第一部分,所有退休人员均按本人2021年底基本养老金的1.26%挂钩调整;第二部分,所有退休人员均与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挂钩,阶梯式提高挂钩调整数额。
适当倾斜,主要是适当提高高龄退休人员的调整水平,对达到70岁以上的高龄退休人员,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的基础上,再多增加一定数额的养老金。
这次调整养老金所需资金,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由原渠道解决。
目前,山东省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工作正在平稳有序组织进行,从2022年1月1日起增发的养老金将于7月底前发放到位。
举例
张女士,1965年5月出生,2020年5月退休,2021年12月份的基本养老金是2875.6元,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28年6个月。按照山东省本次调整方案,张女士月养老金调整增加121元,调整后月基本养老金为2996.6元。
具体计算方案如下:
1.定额调整:43元/月;
2.挂钩调整:
(1)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
2875.6*1.26%=36.23元/月;
❷ 养老保险并轨时间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从2014年10月开始个人交保险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同时决定,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次提高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养老金并轨正式启动,这意味着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将告别“免缴费”时代。改变人手发放一张社保卡此次国务院明确养老金“并轨”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这意味着全国所有按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的工作人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体制内人员”,总数近4000万的庞大群体都将启动改革。长期以来,这部分人及其单位不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养老吃的是“财政饭”。而改革将改变这一局面:今后这些人群将参照企业等城镇从业人员缴纳养老金,并将发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从单位养老转向社会化养老。缴费职业年金个人需缴工资4%改革后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后领取: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职业年金计算:每月工资5000,得缴600公务员小明除去津贴、补贴等,每个月缴费工资是5000元,改革前单位和个人都不用缴费,小明退休后照样有养老金。改革后,小明每月要缴纳养老保险400元。职业年金方面,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这样,小明又要缴200元,加上基本养老保险的400元,一共缴600元,这笔钱是从小明的月收入中扣除的,将进入小明的养老金个人账户。连同单位缴费部分,退休后按月发放。领取2014年10月1日是关键点改革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因此10月1日成为领取养老金的关键点。10月1日前已退休的继续按照国家规定的原待遇标准发放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10月1日后参加工作、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10月1日前参加工作、10月1日后退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按照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具体办法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指导实施。10月1日后退休、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处理和基本养老金计发比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执行。也就是说,可以选择按规定补缴一些钱,然后享受养老金;或者直接转入一种养老保险体系,拿比较低的养老金。注意:还有过渡性养老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说,“逐步过渡”政策主要是两条:一是他们在改革前的没有实行个人缴费的工作年限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将来退休时在发给基本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二是设定一定期限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行养老待遇的新老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这样,基本可以保证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待遇退休领多少钱与职称无关一直以来,一些机关和事业单位往往存在退休前突击提升职级、职称的情况。随着改革推进,这种情况可能有所改变。这是因为,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按照职工退休最后一个月工资一起发,并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进行调整。而改革后,将按照本人历年缴费多少、缴费期长短来计算养老金标准。这意味着,小明即使退休前没有被提拔,但由于他的缴费年限长,也可能比他的上司领的退休金要多。这也是一个重大变革,有利于避免相互攀比,逐步建立起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调整机制。此外,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必须实行全国统一工资制度,由于工资结构不同,机关事业单位按照基本工资配发的退休金与企业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相当,但是加上按照机关津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的退休生活补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就高于企业基本养老金。如今,这一因素不复存在。更关键的是,同样年龄退休的,计发月数相同,所以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样个人账户积累的,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即除数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这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意思。这些改革要点也不可忽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只用于工作人员养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免征利息税。参保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依法继承。离休人员: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离休费,并调整相关待遇。关系转移:参保人员在同一统筹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之间流动,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不转移基金。参保人员跨统筹范围流动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在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同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随同转移,并以本人改革后各年度实际缴费工资为基数,按12%的总和转移基金,参保缴费不足1年的,按实际缴费月数计算转移基金。转移后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筹资机制:各级社会保险征缴机构应切实加强基金征缴,做到应收尽收。各级政府应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同时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解读职业年金是否强制实施不好说对于《决定》的印发,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蔡向东表示,改革后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缴费模式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是一样的。其中的区别,主要体现职业年金上。《决定》中明确,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蔡向东认为,“应当”在这里还不能理解为“必须”性的“强制”。因此,职业年金是否能强制实施,实施的具体办法等还得看之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财政部如何制定。蔡向东说,实际上,当前企业职工除了强制实施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外,也还有企业年金制度,只不过该制度对企业来说不是强制实施的,而是企业根据本身的经济效益和人才发展战略来决定是否实施以及实施的规模。2012年末全国有5.47万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网站消息,截至2013年3月底,我国实有企业1374.88万家,这说明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例还不到0.4%。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❸ 山东养老金调整方案会保持两提高,三不变,一降低
养老金调整幅度是4%,根据历年的方案,山东将有以下变化:
1、提高定额调整额度。
2、提高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的额度。
3、两个不变,即普通倾斜调整、特殊倾斜调整不会变的,尤其是特殊倾斜调整,这一特倾力度已持续了四年,估计今年也不变有变化。
4、一个降低,那就是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的额度,今年也许会继续降低到不足1%。
2020年,除了在倾斜调整这一块,对年满70周岁但不满75周岁、年满75周岁但不满80周岁的两类老人进行倾斜调整,其他的部分依旧保持不变。
最后到了2021年,对于高龄老人的倾斜调整则是又恢复到2019年的调整状态,可以看得出,山东省对于高龄老人的倾斜照顾还是非常关注的。
总体上来看,山东省的养老金调整,既体现了养老金的社会公平性,同时也兼顾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这样一个原则,今年山东省的调整方案应该会有所变动,不过大体上应该和以往的调整方案保持不变。
❹ 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
社会保险是指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并轨”: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其目的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双轨制——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现在的事业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们的呼声很高一致要双轨制并轨)。
2012年3月,这一制度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2013年12月,人社部确定养老金双轨制并轨方案。
2014年12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完成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养老金“并轨”也正式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到2015年7月底,山东、上海等一些地区陆续公布了当地的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明确了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由于此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部分参加工作晚、职务较低的人员,增加的工资不足以完全弥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出现“增不抵缴”的现象。对此,官方采取了措施,确保所有人缴纳养老保险后当期工资都有增加。
养老金并轨有什么好处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今年就会缴纳,与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是同步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介绍。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金维刚说。办法明确,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国家适时调整单位和个人职业年金缴费的比例。
“我最关心的就是缴费基数是多少!”国家某部委公务员王钦任职正科3年,月收入5400元左右,其中工资只有1900元左右,其他都是津补贴。“要是按照1900元的工资缴费,那就亏大了。”他说。
人社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缴费基数是上一年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和已经规范后的津补贴;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缴费基数是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以及绩效工资。“改革性的补贴、奖励性的补贴暂时不纳入缴费基数。”这位负责人说。
职业年金基金将实行市场化投资
职业年金的钱从哪里来?办法规定,对于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部分由财政支出,根据单位提供的信息采取记账方式,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算利息,工作人员退休前,本人职业年金账户的累计储存额由同级财政拨付资金记实。
而对于非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由单位实际承担,采取实账积累。由此形成的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按实际收益计息。
职业年金也能跨单位跨地区转移
办法规定,变动工作单位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这解决了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升迁、调动后的职业年金接续问题。
办法规定了领取职业年金的几种情况,其中工作人员退休后,可以选择两种方式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一种是一次性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然后按保险约定按月领取待遇;另一种是选择按照本人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职业年金月待遇标准,发完为止。
此外,参保人如出国(境))定居,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根据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工作人员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案例
以一名月薪6000元的.基层公务员为例,其每月参加职业年金的缴费数为6000×4%=240元;而单位虽然是以工资总额的8%缴交,但具体到个人,实际上也为这名基层公务员缴交了6000×8%=480元的职业年金。
再如一名60岁退休的公务员,其对应的计发月份数为139月,其职业年金滚存总额为30万,那么其可以按月领取300000/139=2158.27元。除退休金外,该参保人的职业年金收入再增加2000多元每月,连领139个月。
职业年金咋管理
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个人缴费实行实账积累,也就是你缴的年金全部进入看得见摸得着的个人账户,“我的是我的,单位交的退休后连本带息也是我的”
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部分每年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记账利率计息,非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单位缴费部分划入核定账户形成职业年金基金,按投资收益计息。
职业年金基金咋投资
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按实际收益计息,遵循谨慎、分散风险的原则,保证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动性,具体投资管理办法另行制定,委托具有资格的投资运营机构作为投资管理人,选择具有资格的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必须与投资管理人和托管人的自有资产或其他资产分开管理,不得挪作他用。
换单位咋办
新单位已经建立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转移,升学、参军、失业或新单位没有实行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
咋领取
退休后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然后按保险约定按月领取待遇,退休后选择按退休时对应的计发月数计发,发完为止。
1和2为单选项,参保人选定后不得更改,出国(境)定居,可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在职期间死亡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咋交税
事涉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带来的退休金收益,按社保法规定,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什么时候开始交
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也就是说要从去年10月起缴交。
;❺ 养老金并轨后个人缴费基数怎么算
养老金并轨后,个人缴费基数如何算?
按照相关政策,养老金并轨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每月将缴纳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8%作为养老保险费用。
在过渡性养老金发放问题上,19地的细化方案均提出设立10年过渡期,确保“中人”的待遇不降低。
1、个人缴费基数如何算
梳理各地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各省份都按照国务院决定,统一确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但对于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表述有所差异。
山西、云南、辽宁、黑龙江等地机关单位个人缴费基数包括:
①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
②国家统一的津贴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警衔津贴、海关津贴等国家统一规定纳入原退休费计发基数的项目)
③规范后的津贴补贴(地区附加津贴)
④年终一次性奖金
上海个人缴费基数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确定
受访专家认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计算方案虽然不同,但并无大的差异。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分析说:“两种办法各有千秋,其中,分项合计的办法要简单一些,如果依据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上海)来确定,如果今年涨工资就会出现一个短时间内的缺口。”
2、特殊规定
各地还针对缴费和养老待遇的享受有一些特殊的规定。
北京
根据《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办法》规定,获得省部级以上劳模、有重大贡献的高级专家等荣誉称号的工作人员,在职时给予一次性奖励,退休时不再提高其基本退休费计发比例。
黑龙江
明确了延迟退休人员的参保政策:改革后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和干部管理权限,经批准可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的工作人员,继续参保缴费。其中少数人员年满70周岁时仍继续工作的,个人可以选择继续缴费,也可以选择不再继续缴费。待正式办理退休手续时,按照规定计发养老待遇。
数量庞大的“中人”待遇降不降?各地发布的相关文件均明确,对“中人”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办法。
对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
保持现有待遇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对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
退休后其基本养老金按新的制度计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对改革前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
在按新制度计发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发给过渡性养老金,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在以上提到的27个省份中,有19个省份明确了过渡期时间。这19个省份分别是广东、北京、云南、甘肃、陕西、天津、黑龙江、山东、福建、吉林、辽宁、江西、广西、宁夏、河南、内蒙古、重庆、安徽、浙江,这些省份均在意见中提出,对于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设立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实行新老待遇计发办法,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执行新办法。
金维刚表示,过渡期结束后,“中人”养老待遇会因人而异,但是差距不会太大。因为到时候不仅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有了一定的缴费积累,而且养老金还随着待遇调整机制会不断上调,再加上累积的职业年金,“几项相加之后的养老金绝对额可能还会增加”。他同时也提到,养老金替代率水平不一定会比过去高。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褚福灵说,过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与职务职级关联极大,今后新人退休待遇更多会与工资和基金运营包括通货膨胀等因素发生关联,待遇水平也就是养老替代率将会和企业职工逐步看齐。
❻ 山东养老金调整方案会保持两提高,三不变,一降低
不会的,东省始终维持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进行,没有任何变化。具体的变化,只是调整方式中调整钱数的增减。
山东省2021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方案
一、特点
1、双轨制改单轨制。
今年起,企事业机关单位开始并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比较彻底,但高龄倾斜仍然根据山东地区的特殊情况,执行多轨制。
2、长缴多得,工龄很高贵。
体现在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部分,细化分为5段,按不同比重增加养老金。分15年以下、16年~25年、26年~35年、36年~45年、46年及以上共五段,缴费每满1年,分别按不同比重调整养老金。缴费年限越长,比重越大,鼓励在职人员长缴多得。
3、爱护高龄老人。
高龄倾斜调整除了按年龄段,分别增加养老金以外,对初次达到70岁、75岁、80岁的相关人员,再次额外增加养老金。
4、爱护老革命。
前参加工作的老革命有单独特殊,多涨养老金。
5、爱护工伤致残退休人员
向企业工伤退休人员倾斜,与缴费年限挂钩有兜底。
二、变化
和去年相比,2022年山东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有4个变化,可概括为“一增三降”。
“一增”:定额调整标准不降反升。
“降低一”:与缴费年限挂钩调整标准,每档均有所降低。
“降低二”: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标准降低了0.5%。
“降低三”:高龄倾斜标准除80岁以上人员以外,每档标准均有所降低。
❼ 2019年两会观察养老金“双轨制”何时并轨
“养老金‘双轨制’何时并轨?有没有时间表?”近日在北京会议中心的一次政协分组讨论上,一位委员打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的讲话并向其发问。
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近年来,几乎在人社部每一次的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该问题都会被问起,但相关时间表却一直未被明确。
胡晓义给出了自己答案。他说:“政府工作报告里有一句话是‘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它是列在重点工作里面,所以我 体会 是给出时间表了。”
在外界看来,如果这一“体会”成立,那么意味着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将在今年实现,或者至少起步,这将大大超出一般预期。
养老金“双轨制”一直被认为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在这种制度下,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但退休后却能享受比企业职工几倍甚至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公开数据显示,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前无需缴费,退休后的退休金可以达到退休前工资70%到80%,城镇职工退休前至少需缴纳15年养老保险,退休后的养老金则只能达到退休前工资的50%左右。
养老金“双轨制”导致的这种“待遇差”,加重了收入分配不公平,也令民众感到不满,因此饱受舆论诟病。近年来要求养老金并轨的呼声不断,而这一话题也几乎成为历年两会的热点议题。
面对养老金并轨的呼声,中国官方早在2008年就已推出试点措施。2008年2月,国务院公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但六年多时间过去了,相关改革“雷声大,雨点小”,进展缓慢。
养老金并轨裹足不前的原因可以想见,其所遭到的阻力也不言而喻。和很多改革一样,养老金“双轨制”改革也陷入一种困局:公务员认为自己收入不高,其他阶层则埋怨养老金制度不公。
然而,民之所望是施政所向。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这均表明养老金并轨已经势在必行。
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金改革路线图似乎已悄然发生变化。初公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推进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和机关改革是分开进行的;但《决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机关和事业单位变成了并列。
舆论分析,《决定》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机关和事业单位并列,且都没有提到“试点”,也没有“逐渐”“逐步”等限定词汇,说明本次改革很有可能是机关和事业单位齐头推进。
“时间表”和“路线图”令人振奋,但改革要成功,需先做好全面、稳定、深思熟虑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做好了,既让不同群体都能接受,又有助于公平。否则,仓促上阵,难免朝令夕改,也可能造成新的历史遗留问题。
至于顶层设计,胡晓义透露,人社部去年领衔养老金顶层设计方案以来,共有7家机构平行设计,分别给出各自养老金设计方案供参考。国家层面的养老金顶层设计方案仍在综合研究。
改革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然而,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消除养老金“双轨制”下的权益失衡需要科学设计和不断努力。观察人士指出,养老金并轨不应该围绕公务员养老金做减法,而应该围绕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做加法,这样,改革阻力才能减少。更多推荐:
养老金双轨制是什么意思?
广州养老金改革最新消息
养老金并轨是公务员涨薪的前提
江苏南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最新消息
推进“养老金并轨”重在行动
❽ 2022年山东养老金调整方案即将出炉,今年将会如何进行调整呢
2022年山东省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的方式,是继续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种方式来进行。虽然说今年调整的总体水平下降了0.5个百分点,但是今年养老金调整的具体的标准有升有降。首先,定额调整部分,本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43元,比去年的调整钱数下降了22元。实际上去年养老金定额调整部分山东省在全国属于第3高,今年将定额调整部分大幅缩减是用于完善其他调整部分了。
❾ 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并轨”: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其目的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双轨制——企业养老金和事业养老金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金制度(现在的事业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人们的呼声很高一致要双轨制并轨)。
2012年3月,这一制度在全国“两会”上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和热议,对当前的养老体制进行改革、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2013年12月,人社部确定养老金双轨制并轨方案。
2014年12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完成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养老金“并轨”也正式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到2015年7月底,山东、上海等一些地区陆续公布了当地的养老金并轨实施意见和办法,明确了个人缴费工资基数。
由于此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部分参加工作晚、职务较低的人员,增加的工资不足以完全弥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出现“增不抵缴”的现象。对此,官方采取了措施,确保所有人缴纳养老保险后当期工资都有增加。
❿ 2022年山东养老金调整方案细则
1、定额调整较去年增加13元
2022年山东定额调整的金额为每人每月65元,这个金额比2022年增加了13元,体现了养老待遇的兜底效应,彰显了社会公平。
2、挂钩调整力度有所下滑
由于今年全国养老金调整的平均水平下降到了4.5%,山东养老金的挂钩调整力度也随之下滑。主要体现在:
(1)、基数调整的比例确定为1.2%,去年的比例为1.7%,下降了0.5个百分点。
(2)、年限调整的增加金额全面下调。2022年山东法规,对参保年限在15年(含)以下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1元;16年以上至25年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1.3元;26年以上至35年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1.6元;36年以上至45年的部分,每满1年,月增加1.9元;46年以上的部分,每满1年,每月增加2.2元。
3、高龄倾斜上对高龄老人更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