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到了2035年养老保险金真的会被花光吗
2019年4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2019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回应记者提问——“有研究机构发表报告称,2035年养老保险金将要用光,请问人社部怎么评价?”
这一疑问起源于最近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报告中有这样的内容:2019年养老金累计结余为4.26万亿元,此后持续增长,到2027年达到峰值6.99万亿元,然后开始下降,到2035年耗尽累计结余。
对此,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回应称,对于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央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综合的、科学的应对措施,完全能够保证养老金的长期按时足额发放,完全能够保证制度的健康平稳运行。
聂明隽表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深了解:
一是通过实施降低社保费率综合政策,做大养老保险的“蛋糕”,形成企业发展与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对于医保报销的攻略,我刚好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社保医保怎么用?一文教你申办报销流程!
二是通过实施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均衡地区之间的养老保险负担,帮助困难地区确保发放。
三是不断增加战略储备基金,今后还将继续做大做强。
四是各级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资金投入是逐年增加的。
五是养老保险其他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制度内在的激励约束机制正在进一步健全。
例如:4月10号国务院印发了《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其中有两项重要政策:
第一是降低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比例;
第二是调整个人缴费基数的上下限。
这两项政策的实施,不仅减轻了企业的社保负担,还降低了参保缴费的门槛,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职工的参保积极性,将更多职工纳入到养老保险制度中来,形成良性循环。
这也就意味着社保的覆盖人群不仅会增加,还会降低原有社保缴纳人群的缴费金额,保障提升了,费用却降低了,所结余下来的资金正好用于健康险的投保,利用健康险的保障作用,弥补社保在某些大病和药物报销上的不足。
❷ 都说2035年养老金即将耗尽,那我们老了以后怎么办啊
2017年国务院出台抄政策,袭央企等国企划转10%的股权给社保基金,增强社保基金实力。
(参照:2017年,98家央企利润总额1.4万亿元,10%就有1400亿元。)
采取更多措施,比如:
A:公务员人数和行政支出每年递减2%(随着政府管理水平提高、及大陆人口马上开始减少、再保留上千万公务员已无必要)。
B:各地当年度财政资金有结余的一律上缴,严惩年底突击花钱上万亿的败家行为。
C:税收资金每年划拨社保基金递增2%,进一步提高社保实力。
❸ 越来越多人“放弃社保”,养老金会耗尽吗将来上亿老人谁来养
对于当下的退休人员来说,无疑是幸福的,因为养老金已经连续16连上涨,不断增长的养老金,让他们的老年生活得到了更多的保障。他们还有一个幸运的地方是不会被“延迟退休”,现在都说延迟退休势在必行,预计就在这几年内执行。
养老保险是社保中最重要的类别之一,它关系到每个人的退休生活,男性60岁,女职工50岁,女干部55岁,按照2019年人均寿命77岁来算,那也都有十多二十年的老年生活。所以,养老保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养老保险算门槛比较低,交满15年就可以退休,当然缴纳越多,缴纳时间越长,养老金也就越多。
报告还显示,养老金早就出现了赤字,一直是靠财政补贴,才能让养老金平稳运行,而到了2050年,养老金将达到-16.73万亿元,如果年轻人还不愿意缴纳,那未来养老压力会非常巨大。
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看得更长远才行,社保要及时缴纳,不要只图眼前的快乐。让自己的未来生活更有保障,不是很好吗?
❹ 养老金2035将耗尽
其实根本撑不到2035年。我们用数据说话;2016年全国领取养老金人数为9800万。供养比版例为3.6:1。也就是说缴费人权数为3.52亿。2018年领取人数是1.2亿,供养比例降至2.8:1。按我国人口结构看,1972年之前1960之后出生的人是到目前为止养老保险积累的主力军,换个角度看,这些主力军到2020年——2032年都将退休领取养老金,有多少人?理论上来说今天的供的人数就是今后养的人数——3.5亿!这个时候,我国将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这种人口结构约到2040年开始缓解,逐步退出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从2020年到2040年领取养老金人数我们就按平均2.5亿人,人均每个月2000元算不过分吧 ,那么需要多少养老金呢?120万亿!平均每年6万亿。就算缴费人口不降低,每年收缴4万亿,也存在每年2万亿的缺口。这还是在非常乐观的算账。实际情况可能比这差很多。
❺ 怎么看待养老金2035年将耗尽一事
到2019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019年为4.26万亿元,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攀升,8年后就会到达峰值6.99万亿,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意味着2019年需要2个人交的社保养活一个退休人员,但是到2027年就需要一个人交的社保养活一个退休人员,这个压力是成倍的增长,所以不太看好社保养老金这回事。
作为普通老百姓不可能一个人交一两千块钱到退休后可以领到三四千块退休金,这个期望给的太大,而相关部门要民众把这个预期降下来,并且要通过各种办法,把替代率给降下来,而到现在的替代率仅为49.9%(2019),这也是养老机构的一大难题。而解决这个办法的很大趋势就是延长退休时间,这样周期加大成为运作的时间筹码,而第二个解决办法局势最近国办发文要对从事养老服务行业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给予贷款支持,这意味着很多商业养老也开始步入这个竞争行业,这样下去的话老百姓的养老渠道增多,这样期望值和保障才会更加稳定
不过个人来看,我们第一要降低对社保期望值,多准备养老方式,以房养老/商业保险、社会养老、投资养老等都可以选择,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把相关部门设定的养老资金作为糊口的就行,不需要抱太大的希望。
而且这个养老计划在退休之前的15年就需要有良好的规划,这样才会增加自己的性价比,不过说到底,好好活着锻炼身体这才是最大的资本
❻ “十四五”新增4000万老人,养老压力大,延迟退休会不会实施
说到养老问题,大家都会关心,因为这不仅仅是老人的问题,而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毕竟人人都会老去,都会面临老去的一天。养老问题又是很敏感的问题,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无论怎么调整都会引起大家关注。
我国是老龄化 社会 ,老年人越来越多,而劳动力却慢慢地在减少,而养老的问题必将是由正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这些人群来完成,当老年人增多而劳动力人口减少的时候,说明养老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养老负担就会越来越重, 社会 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劳动力人口的幸福感自然就会降低。
2021年6月30日,人社部发布了《人力资源和 社会 保障事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一些简称《十四五规划》),按照这个规划,我国的社保普及度更高,覆盖面更广,更多的人得到有效保障。
根据《十四五规划》的文件,十三五期间,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 社会 保障体系,我国的 社会 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社会 保险基金安全可持续运行,社保统筹稳步提高,社保覆盖面大幅提升。
2015年我国的社保参保率为82%,按照规划,十三五社保参保率要求达到90%,到2020年,我国社保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1%,顺利完成了十三五的规划目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015年为1.73亿人,十三五规划的参保人数1.8亿人,到2020年参保人数达到2.17亿人,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2015年我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2.14亿人,十三五规划为2.2亿人,到2020来年,参保人数达到2.68亿人,超额完成了规划。社保卡覆盖率方面,2015年,我国 社会 保障卡持卡人口覆盖率为64.6%,十三五规划的覆盖率为90%,到2020年覆盖率达到了95.4%,超出十三五规划5.4%。
十三五期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群近10亿人,社保卡发行超过了13.35亿张,基本养老保险做到能保尽保,对于贫困老人的养老方面,我国社保扶贫成功显著,贫困人口外出工作数量翻番,对于贫困老人养老来说,有3014万贫困老人按照足额领取了养老金。
从以上数据,我们发现,我国社保覆盖率较高,覆盖面也广,对于现代人来说,社保已经成为了最基本的保障,而且,在一些大城市,将社保纳入生活中,成为了城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五期间,我国新退休人口超过4000万,劳动年龄人口减少3500万,延迟退休势在必行
按照《十四五规划》,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上,十四五期间新退休的老年人将达到4000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将减少3500万人, 社会 保障可持续性将面临很多的挑战。
按照这个数据,新增退休人口达到4000万人,不知道农村的60岁老人算不上退休,如果算的话就应该有退休金,如果不算的话,总的退休人口会更多,换句话说,退休人口增加,能干活的人口减少,一增一减差距就达到7500万人,这个数字是非常恐怖的。
2021年3月12日,《国民经济 社会 发展第十四五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按照这个纲要的规划,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退休人口增多,劳动力人口减少,因此,社保缺口加大,所以,社保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对于退休年龄适当进行延迟,从而达到缓解养老保险金缺口带来的压力。
根据《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推算,如果企业缴费率为目前的16%情况下 ,2019年我国的参保赡养率为37.7%,缴费赡养率为47.0%,参保赡养率和缴费赡养率从2023年后开始缓慢上升,到2043年后进入了加速上升通道,到2050年参保赡养率达到81.8%,而缴费赡养率也只达到96.3%。
从以上数据我们看可以看出,2019年我国有接近2个缴费人口来赡养1个退休人,而到了2050年则接近于1个缴费者赡养一个退休人员。社保压力非常巨大。
按照《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推算,保持现在的缴费制度和退休年龄,到2035年,我国养老金将全部耗尽。因此,养老压力巨大,延迟退休养老势在必行。
按照《十四五规划》,我国养老保险达到法定年龄的人群要做到应保尽保,从而更好地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失业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工伤保险实现省级统筹的目标。到十四五末即2025年,全国养老保险参保率将达到9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将达到2.3亿人,比2020年增加130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将达到2.8亿人,并2020年增加120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委托投资资金金额将超过4000亿元,比2020年规模资金增加1923亿元,补充养老保险基金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比2020年的3.6万亿元最少增加4000亿元。养老保险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养老规模也更庞大。
按照《十四五规划》,新退休人口将增加4000万人,如果按照年算的话,也就是平均每年增加800万人,而我国2020年的退休人口为450万人,多增加350万,增长率达到77.8%,也就是说,将来平均3年的退休人口增加2倍多,养老压力很大。
根据今年养老上调幅度来看,很多地方的养老上升幅度都没有达到规定的上限4.5%,很多省份更是延迟了很久才公布养老金上调方案,说明今年的养老压力增大 社会 负担较重。从另一方看,那就是养老金开始出现问题,未来养老压力会更大。
按照现在的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情况,明年基本养老金会不会上调,目前真不好说,不过每年新增退休人员基数增加,对于养老金支付压力较大,新退休人员的增加,实际上是加剧了劳动人口的养老负担,增加了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养老基金也进一步减少。
据第一 财经 报道,今年两会期间,农工党中央的提案数据,2019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2.5亿,农村老年人就达到1.3亿,农村老龄化水平达到22.5%,预计到2028年,农村老龄人口比重将突破30%,比城市老年人高11%。
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人口总量连续下降,2010年我国农村人口有6.7亿人,到2020年则只有5.5亿人,但是,真正流入城市的认可大部分都是劳动力年龄人口,因此,农村人口中老年人比例偏高。
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1亿人,到2020年达到5.4亿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农村人口。随着参保人数增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的收支规模和累计结余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基金总量也从2012年的1829.2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770.2亿元,基金支持则从2012年的1149.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374亿元,累计结余也从2012年的2302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8249亿元。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也不断提升,2014年我国基础养老金为55元,2015年涨到70元,2018年涨到88元,2020年涨到93元,实现了3次上涨,相对于城市养老金的17连涨,虽然差距较大,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在上涨。
从《十四五规划》我们看到,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保压力巨大,社保峰值将在2027年出现,随后出现下行状态,到2035年社保基本耗尽,因此,提高社保缴纳金额,延迟退休年龄已经是势在必行的政策。而且,我国老龄人口逐步增加,平均寿命也在延长,加重了社保的负担。因此,如何减少社保的压力,增加社保基金总量,保证社保能够足额按时支付,成为了现实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❼ 未来养老只能靠自己,这个产品特别适合养老储备
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未来养老形势严峻,8090后会成为没有多少养老金领取的一代人,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补充。
目前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社会养老即社保、家庭养老和自我储蓄养老。社保也能起到养老作用,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单靠社保养老仍有不足,这也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商业养老保险的原因。除开社保之外,剩余两种养老方式都是要需要足够的养老金,不管现在赡养父母还是未来自己养老。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2.64亿,占总人口数的18.7%。也就意味着这部分人群未来都是要面临退休养老的,而有专家表明我们养老金储备将在2035年耗尽。未来的我们将面临着退休无养老金可领的_态。
❽ 有专家说中国养老金2035年耗尽
这个你就不要杞人忧天了。为什么社会保险叫社会保险,而不叫商业保险?因为回社答会保险它是有政府财政兜底的。而社会保险不是以收定支的。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把国有企业的一部分盈利充实到社保基金里面。各级财政也会补贴社保基金。相信未来的五年以内,国家也会出台相关的退休延迟政策。所以你大可放心,即使养老保险出现了巨大的亏空,国家也不会让群众领不到应有的退休金的。
❾ 为什么我的社保缴费年月是从2021年到2099年
法律分析:济南2021年社保缴费基数最低3269元,最高16,346元。企业需要自行上报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来作为基础的缴费基数,如果月平均工资在此期间内,则按照月平均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如果超过或者是低于缴费基数的限定,则按照最高或最低缴费基数来进行参保,社保费用是需要根据缴费基数来重新计算的。法律依据: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暂定2021年度全省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上下限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件的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济南市企业为职工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时,缴费基数下限暂按3457元执行,缴费基数上限暂按19012元执行;灵活就业人员申报缴纳养老保险时,缴费基数下限暂按3457元执行,缴费基数上限暂按19012元执行。全省2020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公布后,月缴费基数超出300%部分、不足60%部分,多退少补。此次暂定标准主要适用于两部分群体:如果您是企业在岗职工,在全省统一公布2020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之前,企业2021年度社会保险费月缴费基数上下限暂按19012元和3457元执行,全省 2020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公布后,月缴费基数超出300%部分、不足60%部分,多退少补。参保企业应按职工上月应发工资如实为职工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如果您是灵活就业人员,在全省统一公布2020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之前,2021年度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月缴费基数上下限暂按19012元和3457元执行,全省2020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公布后,月缴费基数超出300%部分、不足60%部分,多退少补。即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缴纳2021年养老保险费的,缴费基数下限暂按3457元执行,缴费基数上限暂按19012元执行。济南市社保中心温馨提醒,因疫情原因中小微企业阶段性减免三项社会保险费执行至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