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理解我国养老金缺口及其对策
因为早期的计划生育、个人因意外、疾病、不婚等诸多原因,人口红利逐渐消失,59年以前的人口衰老速度加剧,超过了新生人口的速度,以后2个人要负责4-8名老人的养老。我们现在的成年人交的养老保险里的社会统筹部分,已经不足以养已经退休及马上退休的人群。
现在社会因为医学越来越发达,健康长寿或者得病仍然长寿的例子越来越多,可是相对的病种越来越怪,医疗费用也越来越多,所以仅提供老人吃穿已经不能算是养老,还要有足够的钱准备看病,以及通货膨胀。娘家妈病了给看病花钱,婆家公公生病你给不给看,孩子上学钱还不能省。所以4-2-1家庭开始学会攒养老钱。
一种方式每月固定到银行存钱,5年期定存,雷打不动。不能花,不能借给别人,不能投资。要有良好的存钱习惯及六亲不认的定力。
另一种方式是强制式存款,除了单位交一份社会养老险,再拥有一份或数份商业养老保险。即给自己提前规划一个美满的晚年,也不给孩子留负担。如果经济不允许就买夫妻双方的,因为会有身故金给孩子,一样是留钱了。如果经济允许,再给孩子从小存一份。孩子越小,交费越少,得到的回报越高,相对也没有负担。
⑵ 养老金缺口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领退休工资的人多了,每年缴纳社保的人少了。也就是说现在全国缴纳的社保金不够支付现在还在的退休老人的退休金了。
⑶ 养老金的缺口如何补
怎么补?
中国目前出现的养老金缺口将由政府补齐。
“国家已成立一个养老基金,由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国家拿出钱来作为战略储备,以备将来到老龄化人口高峰的时候,如果资金不能平衡,就拿这部分钱作为战略补充。”
现在每年筹集的三千多亿元的养老保险基金,只能保证现有的近4100万退休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养老保险金部分积累很困难,因此养老金短缺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是不会消除的。
⑷ 解决养老金缺口为什么是推迟退休年龄,不是降低养老金
现实问题不容回避,那就是养老金缺口日益增大,多年后将出现兑付困难的情回况。然答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既有历史原因——早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时,政府没有承担相应的转制成本,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很多被挪用去发放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导致个人账户的空帐运行规模已超过万亿元大关,也有现实原因——养老制度“双轨制”,造成上千万的体制内人员靠财政“小灶”养老,占用了本可以填补窟窿的财政资源。因此,让退休待遇本就被甩开几个档次的普通人来承担改革的阵痛,恐怕只会加剧社会不公,让“体制内乐了,体制外哭了”的担心再次成真。
⑸ 如何解决养老金缺口
笔者以为,解决养老金缺口最合适的选择,还是增加养老金的来源,比如加大央企分红力度,比如完善国有股转持办法。
针对近日一些社会人士对个人养老金账户缺口1.3万亿元的担忧,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日前回应说,我国有能力增加社会保障资金,也有能力解决养老金的收支缺口。
由于国家掌握许多资源,“我国有能力解决养老金缺口”是毋庸置疑的。不过,由于养老金涉及到全国人民的切身利益,所以笔者以为,尽管国人都相信“我国有能力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要拿出切实的措施,尽早将养老金的缺口补上,让老百姓放心。
仅就戴相龙的讲话来看,养老金缺口问题的解决还真是不能令人放心。他之所以对解决养老金缺口表示乐观,原因之一在于过去10年社保基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方面是社保基金从2000年成立以来,目前累计投资收益达到2448亿元,10年里年均投资收益率9.8%,超过同期年均通货膨胀率7.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是社保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也从最初的200亿元达到7766亿元,10年增长了38倍。正是基于社保基金在过去10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所以对于社保基金未来5年规模翻番的目标,戴相龙主要将其建立在这样两个渠道的基础上:一是巩固现有的融资渠道不变,而且适当能有所增加;二是在股市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同时还开辟一些新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率。
在过去的10年中,社保基金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保基金规模的迅速扩大,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在社保基金颇具规模后,想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其难度显然比原来要大得多。因此,过去10年38倍的增长,并不能表明未来10年社保基金规模也能这样快速增长。
而投资收益的增加,是过去10年社保基金规模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之一。戴相龙也将其列为未来5年社保基金规模翻番的重要基础,这一点其实是最令人不安的。
社保基金应追求的是安全投资,为此美国社保基金根本就不准投资股票市场,只能投资于美国政府对其本息均予以担保的“孽息型有价证券”,更不允许投资国外市场。但我国社保基金似乎要冒进得多,不仅投资内地股市,而且还准备到国外去一显身手,这是很难令人放心的。其实,社保基金在过去的10年里之所以在内地股市百战百胜,政策上的“先知先觉”是非常重要的原因,这种“先知先觉”是有损证券市场三公原则的。而社保基金进入国外市场,没有了这种“先知先觉”的优势,其结果如何,实在是让人捏了一把汗。因此,试图通过开辟新的渠道,尤其是增加股票投资,特别是增加国外股票投资,来提高投资收益率,这种做法缺少安全保障。
笔者以为,解决养老金缺口最合适的选择,还是增加养老金的来源。在这方面,戴相龙表示,“巩固现有的融资渠道不变,而且适当能有所增加”。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需要有进一步的措施才行,比如加大央企分红力度,用央企分红来补充养老金缺口;比如完善国有股转持办法,将上市公司国有股的10%划转社保基金持有,用于填补养老金缺口等。
⑹ 为什么会有养老金缺口
养老金的缺口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制度设计本身,一是人口老龄化。
纠缠于养老金到底有无缺口、缺口究竟是多大,并不是公众的无理要求,实是基于养老金的现实追问。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企业包办劳保制,转制之前,职工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这就造成当下的一种局面:以前没交钱的人只得挪用后来者缴纳的养老金。于是正在缴纳养老保险者必然担忧:我们的钱被用来支付别人的养老金,今后我们的养老金缺口该如何解决?
尽管国家财政补贴可以填补个人账户的亏空,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财政补贴不可能无限地“填空”,于是延迟退休年龄便提上日程。像昨天有新闻说,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建议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然而,问题在于,当公众对养老金缺口都不知情,又有什么理由强推延迟退休以填补缺口呢?
养老金制度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双轨制。公务员和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时不用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却能领取高于企业人员的养老金,他们的退休金多数由国家财政支付,而个人则只能依靠自己的账户,显然,这种制度设置本身也是缺口原因之一。而当双轨制依然存在,推迟退休年龄便很容易制造第二次社会不公,遇到反弹也是在所难免。
⑺ 养老金缺口那么大,为什么退休金还在涨
早在前几年对养老金缺口过大的事情大家议论纷纷,很多人都觉得缺少了一种保障。从养儿防老到国家养老最后到自己养老,很多人都认为养老金白缴了。
养老金缺口过大的错觉目前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我国养老金在大的方向上没有缺口,到2019年底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结余有5万。但是这种感觉是每个人都感觉到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财政保障:中国养老金制度一定程度上通过收取个人和社会企业的注资和支持,另一部分则是国内的财政支持。近年来更是加大了财政补助确保各地区养老政策的正常履行。
所以,这也就是我们虽然看到了“养老金缺口”的现象,却能够如期发放并且按期增长的原因。
⑻ 养老金缺口的计算问题 说说思路就行
他们55岁退休,预期寿命为85岁,也就是有30年的退休生活。也就是退休时的钱,既要考版虑通货膨胀还要考虑投权资收益后,够他们维持30年的生活。4400是现在的生活成本,但是由于通货膨胀未来你要维持现在的生活,那就得有和现在4400一样购买力的钱,也就是随着通货膨胀,为了维持现在的生活你可能每月需要比4400更多的钱
⑼ 养老金发的最少的是2000出头,养老金的缺口在哪
如果养老金都控制在3000元以内,还会有缺口吗?这个问题我认为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每一个人的养老金都控制在3000以内,那么在今天来看3000元的养老金并不是一个很低的水平,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平均养老金的待遇标准它就是2900元左右,所以说有相当一部分的人群甚至来说一大半的人群可能他都不足3000元,所以说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
我认为未来解决,养老金缺口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延迟退休。因为通过延迟退休,他可以直接将退休老龄人口转变成为适龄劳动力人口,从而减少了退休老龄人口,领取养老金的总数,提高了适龄劳动力参保基本养老保险的总数,所以说是能够有效缓解,养老金缺口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得以让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长期稳定的发展,也能够保证我们每一名,退休人员可以按时足额地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