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的纪念标志

重阳节的纪念标志

发布时间:2024-08-14 18:14:28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重阳节的习俗有:佩茱萸,吃羊肉面,归宁父母等。

1、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2、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3、旧时,重阳节也叫“女儿节”,凡有女儿已经出嫁的人家都会准备名酒和糕点,在九月初九天明时,迎接女儿回娘家,这便是“归宁父母”。

重阳节介绍

1、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燃消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皮敬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

2、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寄托着人们对老人稿判健康长寿的祝福,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㈡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㈢ 这是重阳节标志,写出它的构图要素及寓意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专。庆祝重阳节一属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㈣ 閲嶉槼鑺傚張绉颁粈涔堣妭

閲嶉槼鑺傚張绉帮細

鏁鑰佽妭銆佽祻鑿婅妭銆佽尡钀歌妭銆侀噸涔濊妭銆佹檼绉嬭妭銆佽強鑺辫妭銆佽笍绉嬭妭銆佸コ鍎胯妭绛夈

鑼辫惛鍛虫祿锛屾湁椹辫櫕鐨勪綔鐢锛屽彜浜鸿や负鍦ㄩ噸闃宠妭鐨勬椂鍊欐彃鑼辫惛鑳藉熺涢櫎鐤剧梾銆佸簢鎶よ韩浣撱 寰堝氫汉浼氬湪閲嶉槼鑺傝繖澶╃櫥楂樸侀噰鏉ヨ尡钀革紝灏嗚尡钀告彃鍦ㄩ棬鍓嶏紝鎴栬呯粡杩囩畝鍗曠殑鍔犲伐锛屽仛浣滄垚棣欏泭锛屼僵鎴村湪韬涓娿

4.鍠濊強鑺遍厭

閲嶉槼鑺傚湪鎴戝浗鏈夋偁涔呭巻鍙叉枃鍖栫Н娣锛屼粠鍙や唬璧锋垜鍥藉氨鏈夎祻鑿婅姳鐨勪範淇楋紝鍥犳ら噸闃宠妭鍙堣绉颁负鑿婅姳鑺傘 鑿婅姳鐨勯熺敤浠峰煎緢楂橈紝涓嶅皯浜鸿繕浼氬皢鑿婅姳閰胯繘閰掗噷锛屽仛鎴愰欑敎鍙鍙g殑鑿婅姳閰掞紝閲嶉槼鑺傜殑鏃跺欑敤鑷鍒剁殑鑿婅姳閰掓潵鎷涘緟瀹浜猴紝涔熸槸鍒鍏蜂竴鐣椋庡懗銆

5.鍚冮噸闃崇硶

閲嶉槼绯曞張鍙鑺辩硶銆佽強绯曘佷簲鑹茬硶锛屽栧舰涓婃病鏈夊浐瀹氱殑褰㈡侊紝鍙浠ユ牴鎹蹇冩剰闅忔剰鍙樻崲锛屽芥硾鏉ヨ达紝鍚勫湴鍚冪殑鏉捐蒋绯曠被閮藉彲浠ョО涔嬩负閲嶉槼绯曘

㈤ 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菊花是如何成为重阳节的标志的

菊花属于花中四君子之一,具有非常高的观赏性,古人也会经常举办赏菊的活动,而重阳节的习俗之一就是赏菊。那重阳节和菊花究竟是如何联系起来的呢?实际上菊花的历史要比重阳节更加久远,而且菊花是从中国传入到世界各地的。古人对于菊花寄托了非常多的情感,和菊花有关的诗词数不胜数。直到唐朝重阳节才算是一个比较受人重视的节日,而且菊花也跟着流行了起来,不过流行的原因就有些令人意外了。
10月17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个节日也是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的老人节。
自古以来,重阳节有三大告穗察习俗:登高、赏菊以及插茱萸。北宋文豪苏东坡曾有诗云:“菊花开时即重阳。”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菊花与重阳节绑定在了一起?本期大锤说史,咱们就来说一说,菊花与重阳节的千年之缘。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在历史文献里,菊花的历史可比重阳节的历史要悠久多了,在我国,菊花有三千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我国先民在很早的时候就对菊花的功用发展出了自己的认识。比如战国时代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九章》中多次提到菊花是可以用来吃的。
历史悠久的菊花与重阳节能够结合,首要条件就是菊花的花期。九月寒秋将至,百花凋谢,唯有菊花在此时盛放,因此九月很早就有“菊月”之称。也就是说,如果古人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要赏花,菊花几乎成为唯一的选项。
而菊花在九月百花凋零之下的这种盛放,让古人对菊花衍生出了更多的想法。时三国曹魏皇帝曹丕曾经给钟繇[yáo]写信,其中就提到:菊花在九月一枝独秀,如果不是它内含乾坤之纯和、芬芳之淑气,又怎么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这可不是曹丕一个人的看法。实际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普遍认为菊花可以滋补袜茄、养气、疗疾、延寿。西晋文学家潘岳曾经在《秋菊赋》中写道:“(菊花)既延期以永寿,亦蠲疾而弭疴。”那时候,就连曹丕都要送给钟繇一束菊花,“以助彭祖之术”。这个意思是引用典故,传说中的彭祖寿至800岁,是我国古代的长寿象征。
由于重阳节的成型期正是在我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此菊花的花期正好契合重阳节,这就让重阳节赏菊具备了天时。
而正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修仙求长生的风气非常浓厚,而菊花素来被视为养生延寿的有益道具,这种修仙求长生的风气,最终让这一时期的菊花大放异彩,被文人雅士普遍追捧,这就构成了人们在重阳节赏菊活动的人和。
曹魏时期的钟会在《菊花赋》里总结说:“夫菊有五美焉。黄花髙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徳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
重阳节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定型,最终在唐代开始发扬光大。而到了唐代,魏晋南北朝时普遍的追慕求仙之风,因为世家门阀的衰落以及求仙本身的不可得,而逐步退出了流行时尚。当然,虽然菊花不再是成仙道具,但是其延寿的说法和讲究保留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菊花却并没有退出重阳节序列,反而更加发扬光大。
这要感谢魏晋南北朝时的一位著名文人陶渊明,正是他昔日酷爱菊花,塑造出的“采菊东篱下”的隐士之风,让唐代以后追慕陶渊明的文人们,进而由人而推及菊花,相当于提前为菊花做好了千年助攻。正如后世北宋周敦颐总结的那样:“晋陶渊明独爱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正是从陶渊明开始,菊花在以往的延年益寿、品质高洁之外,又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审美意蕴,这就是隐士的标志。而陶渊明身为文人自我实现的一代宗师,其标榜的隐逸之风,被后世文人前赴后继效仿。《全唐诗》里有七十多位诗人继续歌咏“陶菊”,正是族哗这种风气的体现。
在唐代,对陶渊明和菊花的追捧,几乎发展到了有唐人咏菊处,必有陶渊明出没的程度。这种对陶渊明的崇尚,也作为一种强力推进剂,体现在了重阳节的节日民俗之中。唐朝诗人王勃在《九日》中说:“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连诗仙李白都要在重阳节登高时歌咏“渊明归去来”“笑酌黄花菊”。
这种文人风气甚至也影响到了皇室。唐中宗李显曾做《九日登高诗序》中曾有“渊明抱菊”之语。在菊花从重阳节成仙道具的角色中淡出的同时,在重阳节思慕先贤、追求精神解放的领域,菊花在唐代又取得了新进展,与重阳节的结合更加紧密了。
到了宋代,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活动愈加活跃。正是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浪潮之上,菊花实现了第三度与重阳节的结合,也就是从传统的士人、贵族阶层的赏菊活动,走向了更广泛的市民阶层。
在唐朝末年,重阳赏菊就有从上层向下层普及的趋势。到了宋代,这种普及更是扩大开来。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九月重阳,汴京赏菊有多种,有黄白色蕊的“万龄菊”,粉红色的“桃花菊”,此外还有“木香菊”“金铃菊”等等,当时宫中皇家和富贵人家都要赏菊,而一般的平民之家,也要买上一两株玩赏。
有学者认为,从宋代开始,唐代曾经盛行一时的重阳节插茱萸辟邪活动,开始消退,而赏菊、玩菊之风则继续延续,甚至更胜从前。这种重阳节内部习俗的地位转换,实际上代表了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态,促使宋代以后的人们更青睐于菊花和其代表的“风骨”“延寿”两大现实意义,这两者正是针对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的期许与展望。
说白了就是,宋代人的生活比以前朝代的人要好一点了,于是对菊花的追慕更进了一步,对于菊花的两大功能祈福与消灾,人们会更倾向于前者。
也正是经历了送魏晋到两宋的数百年的交融,菊花终于成为了各个阶层普遍认可的重阳节的象征。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的纪念标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退休人员受撤职处分 浏览:135
体弱老年人感冒怎么办 浏览:884
离婚后如何面对双方父母 浏览:300
深圳社保非调入退休 浏览:700
现在职工几岁退休 浏览:873
50岁女士生日主持词 浏览:925
老人家可以养的鱼 浏览:196
高中生到敬老院献爱心活动 浏览:652
城管退休有工资吗 浏览:559
老年人胀气的原因分析 浏览:258
28年和30工龄退休工资 浏览:971
重庆长寿菩提古镇 浏览:569
深圳市退休社保 浏览:253
福州退休职工丧葬费 浏览:46
老人骨折后不吃食怎么办 浏览:183
邯郸养老院哪家好 浏览:116
怎样让老年人安度晚年 浏览:982
宁波市江东区老年大学 浏览:324
供销社退休工资多少 浏览:999
老年人计算机 浏览: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