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被父母道德绑架怎么办
作为子女没有办法改变,但是把思路和说法换一下,如果家中有老人,可以用父母是孩子的方式去跟父母沟通,也用道德的制高点来约束父母,是否做到孝道。最主要是底气要足,不卑不亢。
㈡ 别拿“孝”来道德绑架我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弟”是儒家思想中的“仁”之根本。
这个“孝”字,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电视、报纸等新闻上常常会报导那些子女如何不孝顺,却鲜有站在子女的角度去评判父母的,当然虐童案件除外。
我们应该如何去尽孝?
我有一个朋友在跟我聊天时说出这么一句话:“我宁愿自己是一个孤儿!像孙悟空一样从石头里蹦出来该有多好!”为什么她会说出这样的话?
她从小就有个愿望,离家越远越好。大学她选择了离家有一天一夜车程的福建,毕业后她在厦门、江苏辗转,唯独不回浙江,再后来去了北京,在那待了四五年,直到现在。男朋友也找在北京,准备结婚,却在结婚时因为家庭压力而分手。分手后我们都以为她会回来,她始终选择待在北京。
那到底是什么让她这么讨厌自己的家?
她有一个好吃懒做的弟弟,一个重男轻女的母亲,一个不问世事的父亲。她最喜欢她父亲,因为父亲什么都由她,家里无论什么事,他父亲几乎都没投过否决票,有时候宽容得没有原则。她母亲就不一样了,每次打电话给她,从没关心过她的生活怎么样,身体怎么样,工作怎么样。总是没说几句就会说到钱上面去,说到弟弟读书要钱寄点学费回家,说到家里欠债寄点钱回来。说她没良心,老是待在外地,不管家里,家里还有个弟弟都不要了,不说他们二老,百年之后也不用她管,但是家里这个弟弟总要照顾吧。不管什么事都是围绕着她弟弟,家里造新房,她母亲就说了这房子是她弟弟的,她没份。她很争气,她不稀罕,所以她一直在外面漂,不回家,因为她没份啊!就连她喜欢的爸爸都说过令她心伤的话:“你的嫁妆家里是没办法了,你要自己存钱置办嫁妆。你弟弟结婚还要十几万呢,我们要给他备着!”她问我,为什么她弟弟结婚就是理所当然的,而她结婚却要自己想办法。
她和他男朋友俩在北京奋斗了四五年,所有一切都靠他们自己,从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这次结婚也想自己存钱结婚。她男朋友用自己存的钱买了一辆车给她,她跟她妈说这就是聘礼,而她妈却说这怎么能算,这车是他们俩都用的到的。然后她妈说了要衣服钱几万,她说她不买衣服,她妈又说要收聘金到时候还要打黄金给男方,她说他也不要,他们俩什么都不要,就简简单单结婚就好了,她妈就在电话里开骂,于是她泣不成声……她男朋友就在身边,拿过电话对她妈说:“阿姨,这婚我们是结不成了。”就因为这事,后来他们分手了,不是不爱,是没法结婚。
是不是全部听从家里都就是孝?总是寄钱回家就是孝?因为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就是天大的恩赐,所以我们不允许对父母有半点忤逆?可是父母在给我们生命的时候有征求过我们的意见吗?有些或许只是一次意外就让我们来到了这世界。有些父母养育子女并非真的爱子女,有时候就像养猪一样,喂饱了以后卖个好价钱,或者为了以后可以无止境的索取。我为这些子女感到可悲。
新闻上常常有很感人的事迹:贫困山区哪个姐姐为了让弟弟有书读而退学,在该读书的年纪去打工赚钱供弟弟上学。这类新闻一直在宣扬一种不平等的爱,让大家看了都觉得好感人,姐姐好伟大。我的这位朋友的母亲也老拿电视上这些来说她,你看人家姐姐对弟弟多好,多么无私多么伟大。可是为什么退学的永远是姐姐?即便姐姐成绩很好,为了弟弟还是放弃了学业,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其实这些姐姐也是放弃了自己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可能她们都没有那种要为自己活的觉悟,觉得让给弟弟是天经地义的事,这些重男轻女思想有时候已深入人们骨髓。而那些想追求平等民主的姐姐如果不牺牲自己,恐怕要被骂自私自利,淹没在大家的口水之中了。
孔子的“孝”,我觉得太局限了,我们要孝顺父母,但也不能“愚孝”,圣人都有错,父母就一定都是对的吗?错了我们也应该指出来。不要让孝字道德绑架了我们。
㈢ 不要再让“孝顺”绑架你
不要再让“孝顺”绑架你
在集体意识中最具控制性的词就是“孝顺”。
作为父母,当你们把孩子带到人世的时候,是你们的主观愿望,是你们的决定,孩子才被带到这个世上。
虽然你们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心血,可在扶养孩子的过程中,你们从孩子身上也获得了快乐和满足。
当你决定要孩子的时候,你就要为你的行为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们和孩子互相陪伴,互相滋养。
当孩子成人之后,就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意识。
ta是一个独立的灵魂。而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中国有一个陈旧的思想观念,就是养儿防老。
当你们生孩子的时候,如果就是为了交换,就是为了以后的防老,请问你对孩子还能有多少爱存在呢?
更有的父母,自己未了的心愿还要孩子来实现。
这样的父母死死抓住孩子,根本不管孩子想要怎么活,而是我要你怎么活你就得怎么活。
一方面,父母想要控制孩子,让孩子按照他们的意愿活。另一方面,孩子想要按自己的意愿活。
孩子的人格就被分裂了。长大的孩子想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父母就用“孝顺”这个道德来绑架孩子。
奥修曾经说过,百分之百的孩子都恨父母。
听起来挺残酷,可是事实就是如此。
作为孩子,内在恨父母,想逃离父母,可外在谁也不敢打破道德的束缚。
孩子就活在夹缝里,被撕扯,被分裂。如此痛苦不堪。
作为父母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当你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你注定要痛苦。
因为孩子有孩子的人生,孩子要养育自己的孩子。不可能完全满足你的要求。
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孩子要不要回报那是孩子的事情。
不期待,不抓取。这样的关系才是正常的,成熟的关系。
这样的父母和孩子没有思想上的纠缠,没有思想上的负担,反而更愿意互相接近。
其实每个人,即是孩子,也是父母。
做父母时,再也不要用孝顺来绑架孩子。做孩子时,再也不要被孝顺绑架,勇敢做回自己。
一世一世的轮回,我们被这种集体意识束缚,亲人之间彼此纠缠在一起,痛苦不堪。这就是所谓的业力。
在这个地球扬升的时期,请你从这个集体意识中挣脱出来,从彼此的业力中解脱出来。
勇敢的做你自己。只有先让自己舒服了,你才能让别人舒服。
每个人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不依靠别人,也不被别人依靠。
这才是一个自由的灵魂的生命状态。
㈣ 我这种情况是妈妈在利用孝道绑架我吗
这个,个人感觉确实有点道德绑架的倾向,母女俩生活,你做些家务是应该的,但同时你也是一个初中学生,也有自己的学业,至于洗脚还让跪着洗,个人觉得没必要这可刻板吧,你是一个孝顺的好女孩,可以抓空跟母亲两个人好好谈谈,相信她会理解你的
㈤ 该如何反思那些用孝顺绑架婚姻的人
用孝顺绑架婚姻其实也是道德绑架的一种,是不能够让人从心理上接受的,虽然他们打着以爱之名的旗号,但是他们真实的想法是为了自己。
婚姻与孝顺不矛盾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孝顺和婚姻会绑在一起,我30岁了没有结婚,但这并不关乎孝顺这两个字,我对待父母非常的孝顺,但是父母反过来却要求我说没有结婚就是不孝顺的,这是我们观点不同的一点,我仍然坚持认为孝顺和婚姻其实没有必然联系,一个没有婚姻的人依然可以做一个孝顺的儿女,拒绝任何以爱之名的道德绑架,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㈥ 中国式的“孝顺”是不是一种道德绑架
个人认为已经成了道德绑架的一种。
很少人能接受“孩子和父母平等”但父母确实只是孩子法律上的监护人。这一点我就想说说我们家,我们家是提倡“孩子和父母平等”的家庭。虽然不被老人接受,因为我奶奶就是那种传统思想,我经常叫我爸妈名字,她就会说你干嘛这样叫不礼貌之类的话。但是我爸妈认为在家庭关系之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关系,怎么样相处舒服就怎么样来。
像现在大多数家庭,子女一定要按照父母制定的路线才是“正确”的,你活着活着就不是自己了。
谈孝顺,理解上就是赡养父母尽心尽力,遵从父母意志。假如你遵从了父母,你的自主不就没了嘛!让你不去外地工作,不让你去更远的地方上大学。这时候,你是选择遵从还是反抗呢!像这种家庭,是我都要选择反抗了。但凡独立了,父母叫你乖一点,你还不是当面一套背着一套?
有个故事:一个家庭里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自己有套房子,小儿子跟父母住一起。结果从父亲走了之后,大儿子一直惦记家里的两套房产,一套为了给父亲下葬买了,剩下一套大一点的房子。这时候,大儿子就开始一直惦记这套大房子了,装模作样的带着母亲有时候去吃吃饭,实际就是想套路母亲将房子卖了,一分完钱就啥事也不管。但事实上呢,大儿子自己有套大房子,从来没主动的说过接母亲过去住。小儿子一直尽心尽力照顾母亲,却有时候被这个母亲捞不到好。而且大儿子甚少给钱拿到家里。你说小儿子很孝顺了吧!但他的母亲就是觉得大儿子好。我想说这样的母亲小儿子还能继续孝顺她,也是辛苦小儿子了。
现在的社会,在孝顺这个问题上,真的不能盲目,应该有你自己的主见。就好像有时候你做再多事情,却被一个什么都没做的抢去了风头。我想说:孝顺真的是道德绑架太严重了。
㈦ 被孝道绑架怎么办
请记住,你也是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看法的!
第一:有些事情,不管人家怎么绑架你,你都要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能让别人压着你,如果说,在自己的亲戚朋友眼里,你就是一个“好孩子”大人说什么,你就要听什么的话,那你不如反抗一下,不要让他们觉得你是一个好孩子了,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每个人都像弹簧一样,如果被别人压的狠了,会弹特别好高的!所以当有人想要孝道绑架你的时候,不如“翻脸不认人”!
第二:被孝道绑架也是一件特别平常的事情啊,还记得那个因为不想顺产的女人吗,她的婆婆她的老公,不就是硬逼着她,说什么为了他们以后着想,生一个好的孩子,刨妇产生的孩子不好,这个孕妇不是跳楼了吗!有时候假如自己是对的,或者做了事情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自己特别重要的时候,不要听他们的,不管什么绑架,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能因为他们用“孝道”就把自己控制了!
㈧ 我妈每次都拿孝道绑架我,她把自己不想做的事推给我做,不顺她意传你不孝!
这是颜之推《治家》的一句话。意思是大凡风俗、教化,从上面领导开始,而后表现在下面群众的行动上;从先辈开始,而后施行于后辈。因此,父亲不能慈爱,则儿子不能孝顺;兄长不能友爱,则弟弟不能恭敬;丈夫不讲情义,则媳妇不能顺从。
㈨ “捆绑式孝顺”是什么怎样看待“捆绑式孝顺”
李大妈有两个姐姐,两个弟弟,从小到大父母对她们姐仨灌输的思想是:弟弟是家族的继承人,即便是有天父母不在了,姐姐也有责任照顾他们,否则就是不孝。
受父母的影响,李大妈从来都是以弟弟为先,年轻时就不少拉扯,如今年岁大了,李大妈开始拉着儿女一起“扶弟”。
兄弟姐妹互相帮助是天伦之情,却请不要给这份亲情道德绑架,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家庭和相处模式。
别把上一代的恩怨夹杂到这一代,也别把上一代的“绑架”延续到儿女身上,扶弟可以,别“成魔”!
㈩ 父母为什么总会用孝顺来道德绑架子女
孝敬父母本身没问题,甚至是优良美德,但同时孝顺确实被很多人拿来当做道德绑架的武器。中国的父母很多没有边界意识,打着为了你好的旗号,无视儿女拥有独立人格的事实,肆意干涉儿女私人生活空间,强加自己的意愿。这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一旦遭到反对,反对者就会被冠以不孝顺的罪名大加鞭笞。所以,孝顺这个词没有罪,真正毁了孝道的,是滥用孝顺要求别人,指责别人的人。
道德绑架,是指人们以道德的名义,利用过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胁迫或攻击别人并左右其行为的一种现象。对于“道德绑架”的理解,社会观点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分别代表了“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所谓的“道德绑架”,可能是在用圣人或超人的标准要求普通人(补充内容:其实不是圣人的标准,圣人也不一定掏钱救助所有有困难的人,应该说用是超乎人类和说话人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如果做不到,就算是他眼中不道德的行为),用美德来要求道德义务,主要是源于群体思想觉悟低,资源分配不均匀所产生的不平衡心理。
比如,要求一个军人舍身救人,否则就要谴责,这就是道德绑架;要求一个富人掏钱支持希望工程,这尽管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一个人不掏就要谴责,这也是道德绑架,因为这并非他的道德义务;要求一个人代表团体去随机抽奖,如果抽不到就是损害了团体利益就要受谴责,这同样是道德绑架。“道德绑架”之所以发生,除去人的精神结构不谈,根源就是道德判断的逻辑混乱。
观点一(保守主义):但是,如果一个人连道德底线都没达到,连道德义务都没尽到,用道德底线的标准、尽道德义务的要求对他进行道德判断就不仅不是道德绑架,相反是在捍卫作为一种“公共善”的道德。
观点二(自由主义):“道德”一词的存在,目的在于个人的修身养性与精神发展,并进而形成群体性的“宽容”、“理解”、以及“尊重”。其存在不同于并高于法律,没有任何强制性和规范性,是一种对模糊的“善”与“美”的渴望与追求,扎根于人的本性之中。
且不论社会对“道德底线”和“道德临界点”的所在并没有一个很好的定性——“道德底线” 一词本身概念极其模糊,哪怕一个人跨越了“道德底线”,但凡他的行为还在法律范畴允许之内,其行为就可以被接纳和理解。仅有对逾越法律底线的行为,社会才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其行为为“错误”。
但在一般情况下用“个人道德标准”或是毫无明确定性的所谓的“社会道德标准(公共善)”,即“道德底线论”对没有违背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的道德批判(例如对“不给老弱病残让座”进行批判),从根本上即是“道德绑架”。所以,正因为“道德”本身并不存在“义务”属性,“道德义务”一词犯了逻辑上的错误,本身不应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