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学生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让他们感觉到你天天在长大就足以使他们欣慰,慢慢学会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包括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开始慢慢学会规划!
② 金华孝顺中学的具体地址在哪
在鞋塘,你往鞋塘加油站对面那条路直走到交叉路口就看到了。(不是杭金衢高速路口的那个加油站喔。)
③ 中学生孝敬父母的事例
孝敬父母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捐肾救母,退学为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其实,今天,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说的那样,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
我从小就很孝敬父母,在家时,我坚持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家务,向父母说一句问候的话.当节假日时,我就和父母谈谈心,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因为我妈妈工作的原因,几乎一月才回家两次,我并没有多少时间和她在一起。但是在父母过生日时,我都会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份礼物,让他们开心。为了实现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在学校好好学习。当父母因工作繁忙时,我就为弟弟妹妹煮饭,做些家务活,以次来减轻父母的负担,父母生病时,像他们关心我一样,我会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为他们端水送药,嘘寒问暖。当我和父母发生争吵时,我便会做出一些必要的让步,当自己做错事情或顶撞了父母后,我就会主动向他们承认错误道歉。时常会和父母在一起讲个笑话,说说我在学校的状况,让他们对我的学习放心。
因为,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对父母真正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就一定能做得更好。虽然我们为父母做的事情很小,但父母一定能感受到我们对他们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爱与感恩。定会被我们的感恩行为所感动。
我们的父母为了我们,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们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们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们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颗真诚的感恩之心去安慰。我们再也不要觉得,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该的;我们更不要对父母的艰辛付出和无限关爱,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甚至怨气冲天。因为我懂得了父母的需要,所以我现在要行动起来,动一动手,搬一把椅子给父母歇歇,倒一杯水给父母痛饮;动一动口,说一句真诚温暖的话语给父母听听,解除他们的疲劳,驱散他们的心病。
④ 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的学校简介
孝顺高级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位于金华鞋塘镇,人文历史悠久,市场热闹繁荣。校园绿树成荫,环境宁静清幽,历来是学子求学的好场所。
建校50年来,孝顺中学走过了曲折坎坷的风雨征程,走过了如诗如歌的创业年华。1970年始招高中班,1987年普高、职高综合办学,自2013年开始转为纯普高招生。现任校长:李为群 书记盛素明 。
⑤ 找有关中学生孝敬父母的事迹
6月7日,高考第一天。等儿子张晓为自己穿好衣服,洗完脸,把自个儿挪到床边坐好,曹雪红目送儿子离开,开始“胡思乱想”。
儿子的考试结果怎么样,尚不知晓。可一旦儿子考上了,“那可怎么办?我不能再让儿子背着我去上学,我不能再成为儿子的累赘。”
曹雪红越想越自责:我没有尽到一点儿母亲的责任,相反拖累了孩子14年。儿子的童年被我剥夺了,少年时代也被我剥夺了,我不能再剥夺儿子的青年时代!
泪如雨下,曹雪红用完全变形的手艰难地拽过一张卷纸,低头擦拭泪水。
抬起头,曹雪红说出自己的心愿:“阴历八月十五,是我儿18岁生日,我想为他做最后一件事,在很大的范围内告诉我儿:妈对不起你!”
“我再大,我还是你儿”
考场内的张晓无从知晓母亲的心思,但他对母亲的惦记一时一刻也没有放下。考试当天中午,他还是没有听从母亲的嘱咐,满头大汗地跑了回来,为母亲接尿、递水。
张晓不言,但有书信为证:“因家中发生不幸,我亲爱的爸爸离开了我们。那是1993年的事了,那时我才4岁。不到一个月时间,我妈妈由于悲痛病倒了。住院命保住了,可留下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这可恶的病魔夺走了妈妈的自由权……”
10岁的张晓第一次写信向别人求救,也是最后一次。
爸爸因车祸去世后,不出一月,母亲高烧不退,七八天说不出话来,千方百计保住性命,从此生活却无法自理。
住院两个多月,家中的积蓄全部花完,还欠下了外债。不得已,外公外婆将张晓母子从内蒙古额济纳旗接回了甘肃平凉老家,借住在亲戚家。可时间不长,他们就成了亲戚眼中的包袱。一辆破旧的手推车将母子俩拉出了亲戚家。眼看要流落街头,好心的大妈腾出自家看守菜地、不足3平方米的小草房,供二人栖身。
两年光景,他们又被清出摇摇欲坠的草房,租住在另一家四处透风、不足5平方米的伙房内。6年后再次搬家,挤进稍为宽敞的砖房。房东看他们可怜,将房租由50元降到20元。这样,他们一样也承受不起,在社区的帮助下,又是两次搬家。
笔记本上,张晓写下激励自己的话语:“真正的强者,不是流泪的人,而是含泪奔跑的人。”
14年,张晓含泪奔跑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付出。
常年卧床的母亲,刚开始尚能挪动,搀扶着可以自己上厕所。随后病情越来越重,她一度大小便失禁。张晓每天都要帮母亲穿衣、洗脸、刷牙、梳头,时间稍长,要洗脚、洗澡、剪指甲。生火,做饭,洗衣服,也都是他的事。
曹雪红记得,儿子四五岁时,开始学着煮饭。面条做不了,就煮粥吃。锅台高,够不着,踩着小凳,趴在锅台上。时不时被沸出的米汤烫伤小胳膊。
上了小学,张晓就开始连揉带搓地洗衣服。张晓总是让妈妈穿得干干净净。
儿子一天天长成了大小伙儿,曹雪红感到多有不便,不再让儿子给自己擦洗全身,这让张晓着了急,常年卧床容易生褥疮,不洗不行。长大的儿子反过来劝说妈妈:“我再大,就算把媳妇娶了,娃生了,我还是你儿。”
身处青春期的张晓不是没有一点心理障碍,可他不止一次地在内心告诉自己:“那是我的母亲,我为她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我是娘的全部,娘痛苦我就不幸福。”熟悉曹雪红母子的宝塔社区主任李萍说,张晓活生生地演绎了《宝莲灯》里母子俩的患难真情。
“我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娘饿着”
“母亲是我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如果没有母亲,我奋斗下去还有什么意义?”每当别人夸奖自己孝顺,张晓总这样说。
“久病床前无孝子。”常有人惊叹张晓的14年是如何坚守下来的?
张晓却说:“这都是生活中的常事、琐事。我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虽然生活艰辛,但张晓很少哭。“眼泪能侵蚀人的脊梁,让你直不起腰。”张晓总把腰板挺得直直的。
不愿过多的提起过去,但对于最为艰难的日子,张晓刻骨铭心。那是2000年前。母子俩靠拾别人的菜叶子糊口。没有面吃,就吃拾来的菜,没盐、没醋,白水煮菜,时间稍长,肚子胀得受不了,娘俩儿口吐绿水。
“我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让我娘饿着。”张晓自小倔强。邻居送他一个馒头,他要留给母亲。别人给的好吃的,他总能找出自己不喜欢吃的理由,让给母亲吃。
5岁直到高中,张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捡柴火。一个风雪交加的冬日,张晓外出捡柴。天黑下来,仍不见儿子的踪影,曹雪红拄着拐棍踉踉跄跄挪到路口等待,只见儿子吃力地将一大捆柴火往回拖。将儿子搂入怀中,曹雪红失声痛哭。
苦难没有压倒张晓。小学阶段的张晓,年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进入初中、高中,学习也不曾落下。临近高考,还是班上的十一二名。
张晓打小懂事,知道保护母亲,不给母亲添麻烦。
最初住在菜园子的草房,狭小的空间容不下两个人同时站立。冬日的风时常把木条拼起的“门板”掀翻。年仅四五岁的张晓用小铲子在地上挖个坑,再找来木棍将门板死死顶住。
从菜园子搬出后,家中一度分文没有,房东又催要房租。没法子,曹雪红忍痛卖掉丈夫生前留下的一条毛毯和自己结婚时一幅床罩、一对枕巾。
生活依旧难以维计。因为欠交几十元房租、电费,房东掐了他们的电。悲愤交加,曹雪红决定外出乞讨。
拄着拐杖,在儿子的搀扶下,曹雪红爬上长途汽车去了西安。可真坐在了西安的街头,她怎么也张不开嘴,伸不出手。一连3天,没要到一分钱,也没吃上一口饭。狠狠心,母子俩花3.5元买了一碗面。可娘俩你让我,我让你,谁也不先动筷子。
回到平凉,在好心人的指点下,张晓给时任甘肃平凉武警8670部队政委的刘春灏写了一封求救信。
很快,刘政委来到张晓家,送来米、面和慰问金,帮他们渡过了难关。此后多年,刘政委和部队官兵将张晓一家列入重点帮扶对象,一直关心着张晓的成长,有物质上的,更有精神上的。在张晓幼小的心灵里,军人的坚强和勇往直前,深深地感染了他。
每位好心人的帮助,都被曹雪红记入自家《恩人簿》。曹雪红时常拿这些教育张晓,教育他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我也有想放弃生命的时候”
“总有同龄人问我:这么苦,这么累,你就没有郁闷、痛苦、扛不住的时候吗?”张晓坦言:“我也有郁闷、痛苦,甚至想放弃生命的时候……”
记得一天晚自习后,推着自行车赶往家中,脚步越来越沉重,10多年的艰辛一幕幕涌上心头,越想越烦躁,张晓索性把自行车撇在了路边。
天开始打雷,雨倾盆而下。张晓跪在马路上放声大哭:“苍天啊,你咋就这么残酷。”
此时,一道刺眼的闪电击到一棵大树上,树着火。那一刻,张晓的脑子里突然闪过“凤凰涅 ,浴火重生”的念头,精神为之一振。
平时,脾气不好的母亲少不了唠叨,打骂也是有的。理解母亲的病痛,张晓总是默默地忍着,要么转身忙自己的事情,从不当母亲的面发脾气,也不诉苦。
可2007年春节的前一天,张晓感到自己再也挺不住了,甚至想到了放弃生命。
年关将至,屋外的鞭炮声不断,张晓心乱如麻。房东一遍遍催要房租,学校的110元补课费迟迟没有着落,高考又要临近,真不知会怎样。他鼓足勇气向母亲要钱时,又招来心烦的母亲一顿责骂……
左思右想,“扑通”一声,张晓面向病床上的母亲跪倒在地,他觉得再也挺不住了,“妈,你不孝的儿子,先走一步……”
张晓没命地磕头,边磕边诉说:“妈呀,做儿的没能力,我本想挣钱给您看病,给您买好衣服,可如今一座座大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再也背不动了。饶恕你不孝的儿吧,我不想再做任何没有意义的努力了……”
这是张晓第一次有了轻生的念头,也是第一次向母亲诉苦。病床上的曹雪红心如刀绞,哽咽难语:“儿呀,妈多少次都有这样的想法了,只是撂不下你啊……”
“妈呀,我也是放不下您啊……”
哭诉让张晓渐渐地冷静了下来。悄声直起腰,擦干眼泪,他走进厨房,他为母亲做了一顿特别的年夜饭。
回首往事,张晓泪流满面。可他不后悔,苦难的生活、好心人的帮助,以及母亲朴素的教诲,让自己学会了坚强。
班主任老师刘建军称赞张晓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对母亲的孝行、对母爱的感悟,能净化人的灵魂。以我的阅历,没有人能比。”
70多岁的邻居大妈,感慨自己活了那么大的岁数,没见过张晓这样的孩子。
自从一次志愿服务活动中认识了张晓,团平凉市委就默默地呵护着张晓。高考前,为让张晓有一个平静的学习环境,团市委设立专门的救助基金,把许多好心人的慰问挡了下来,个别媒体的采访也推到高考之后。前不久,张晓获得了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团市委把喜讯也留在了他高考之后。
团平凉市委决定在全市66万名青少年中发起向张晓学习的行动。
这两天,高考后的许多同学在忙着填报志愿。而成绩不错的张晓,想的不是上哪所大学,而是如何不去上大学:“上大学,母亲怎么办?我又需要好心人的资助。他们给予我的太多了,我不能再接受他们的帮助。我这么大了,应该自己照顾母亲,支撑起这个家。”
张晓一心想的是参军,之后在部队考军校,“这样我可以把别人的帮助降到最低,在部队上军校,尽早为社会作贡献。”(记者 狄多华 实习生 张鹏)
采访手记:有担当方能顶天立地
在平凉,谈及张晓,记者听到最多的字眼是“大孝”。有人感叹:“一天两天的孝叫小孝,长年累月的孝就是大孝。”
一个不满18周岁的男孩,用自己14年的行动实践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孝敬、坚强、乐观”,张晓身上这些可贵的品质恰恰是不少同龄人所缺失的,甚至是一些成年人难以做到的。
“80后”、“90后”的孩子,个个是父母掌上明珠。天长日久,许多孩子把父母的付出视作理所应当,不懂得感恩、回报。而张晓却把照料母亲视作理所应当。
张晓的遭遇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苦难的生活,好心人的帮助,加上母亲朴素的教育,让他始终在心智健康地成长,而不是自暴自弃,走向社会的对立面。
张晓面对苦难自立自强,勇于担当。仅仅以母子感情去理解他尚不全面,这中间还有责任感。一个热爱母亲的人,必然会担当更多。有所担当,方能顶天立地。将来有一天,张晓会明白,他是母亲的全部。而母亲是他生活的极重要一部分,却不是他的全部。
⑥ 现任孝顺中学校长简介
很荣幸能为你解答!
2012年金华中考学校:金华一中588-583 金华外国语学专校 金华二中583-578 金华芙蓉外属国语学校 汤溪中学577-572 艾青中学572-568 金华八中567-557 金华六中556-540 宾虹中学550-532 江南中学488 孝顺中学488、罗埠中学488、曙光中学、金华第三职业中学 金华女子职业中学
热衷于为网友服务的我为你解答!
⑦ 请你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议
一、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二、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干一些家务活。三、经常与父母交流,拉拉家常;父母下班回家后给父母按按摩,帮他们消除疲劳,记住父母的生日,送上祝福。“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曾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功用。时至今日,我们提倡孝道仍不过时,孝道对于我们中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是非感,促进家庭幸福,完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有重大意义,我们一定要重视。
⑧ 金华的孝顺中学、曹宅中学、江南中学哪个好
孝顺中学比较好,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
1、教学设施齐全
电脑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医务室,以及职业实习基地一应俱全,体育设施齐备,运动场正在扩大拓展。
2、学校学风好
根据综合性中学特点,因地制宜提出了“求是务实,普职并举,相互渗透,全面提高”和“提高高考升学率,争取人人能成才”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德育为先,重视素质教学,严格管理,奖罚分明,师生勤教苦学,教育成绩不断提高。
3、交通便利
学校坐落在金华双尖山南麓威灵峰下,地处金东义西,距金华、义乌均为24公里,正好是金义大都市的中心、核心区域。杭金衢高速、甬金高速、03省道、金山大道、金义快速通道在这里互为贯通,交通便利快捷。
4、教学理念先进
学校作为市东部地区的一所普通高中,承载着金华父老乡亲与金东义西百姓的深切期望,是金义都市新区教育的战略高地,学校力求通过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的创建,整合金东义西教育,探索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丰富现代教育改革内涵。全力打造一所“生态校园、魅力校园、人文校园、活力校园”。
5、教学成果显著
建校以来,学校已培养初中毕业生4023人;高中毕业生5000人;职高毕业生2000人;各类培训班培训学员600人,共计万余人。
⑨ 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的介绍
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创办于1958年8月,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学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坐落在金华双尖山南麓威灵峰下,地处金东义西,距金华、义乌均为24公里,正好是金义大都市的中心、核心区域。杭金衢高速、甬金高速、03省道、金山大道、金义快速通道在这里互为贯通,交通便利快捷,区位条件优越。校园环境优美,素有“远望公园式、近观花园式”之美称。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文化积淀厚实,经济发展迅速。新的开发机遇给学校带来了新的发展,崇尚教育,开拓创新,呈现勃勃生机。学校秉承“敦品、励学、奋发、进取”的校训,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学校确立“内强管理、外塑形象、深化改革、共创辉煌”十六字办学理念,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好书,育好人,铸师魂”和“做好人,读好书,成大事”的内涵。通过“抓好常规,抓严细节,抓实过程”着力形成 “求真、至善,尽美、和谐”的校风,“爱生、敬业、严谨、创新”的教风,“勤学、好问、慎思、笃行|”的学风以及“科学、民主、尊重、期望”的领导作风。我校作为市东部地区的一所普通高中,承载着金华父老乡亲与金东义西百姓的深切期望,是金义都市新区教育的战略高地,学校力求通过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的创建,整合金东义西教育,探索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丰富现代教育改革内涵。全力打造一所“生态校园、魅力校园、人文校园、活力校园”。
⑩ 孝顺中学在金华排第几
孝顺中学在金华排第23。
金华市孝顺高级中学创办于1958年8月,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学校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坐落在金华双尖山南麓威灵峰下,地处金东义西,距金华、义乌均为24公里,正好是金义大都市的中心、核心区域。
学校作为市东部地区的一所普通高中,承载着金华父老乡亲与金东义西百姓的深切期望,是金义都市新区教育的战略高地。
学校力求通过省二级特色示范高中的创建,整合金东义西教育,探索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丰富现代教育改革内涵。全力打造一所“生态校园、魅力校园、人文校园、活力校园”。
学校占地60余亩,建筑面积12617平方米,新建的教学大楼和学生公寓别致壮观,电脑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医务室,以及职业实习基地一应俱全,体育设施齐备,运动场正在扩大拓展。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孝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