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潮汕重阳节风俗

潮汕重阳节风俗

发布时间:2023-01-05 23:45:50

① 潮州有什么传统节日,出处是什么啊,有什么典故,那天要做什么

每个地方都有许多个传统文化。在潮州,工夫茶相信是家喻户晓了吧。潮州人喜欢喝茶。喝茶,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喝茶有利于我们的消化系统,饭后半小时喝上两杯茶,胃里的食物加速消化,就不会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了。除了喝工夫茶,潮州锣鼓队,大家也很熟悉吧,每次华侨归来,乡里总会响起一阵悦耳的锣鼓声。那是乡里的人庆祝华侨回归。锣鼓队,现在大多是青少年组成的,这样让许多学生了解家乡文化,不至于连锣鼓怎样拿、怎样敲都不知道。每当乡里有节日的时候,锣鼓也会响起来,既活跃气氛,又团结大家,大家为了办好家乡文化而团结一心啊。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在这个节日中中国各地都要举行庆祝活动,在广东潮州,也与全国一样,举行活动,庆祝这一节日。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在食经中九是一个阳数。月是九,日也是九,这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所以古人称之为“重阳”。在中原,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陪带茱萸的风俗。潮州民俗研究者王次阳先生介绍说:“潮州人也有重阳登高这一习俗,不过在过去主要是一些文人雅士的活动,文人雅士在重阳这一天登高,赋诗言志,在历代的地方志中都有记载。至于在民间形成风俗的项目,主要是放风筝和结缘这两项。”

先说说放风筝。 农历九月是农村中一年中最好的天气,潮州地处南方,湿气比较重,古时被称为瘴气比较重。但是,到了九月空气比较干燥,天气晴朗,天高云淡,阳光和熙,秋风送爽,这样的天气非常松快,所以是放风筝的极好季节,是大家到户外活动的好季节。潮州人为什么把风筝叫做“风禽”。在开始,风筝是做成象鸟类、飞禽一样的形状。在空中放飞,象飞禽一样,所以,叫做“风禽”。这个比喻,我们认为更加贴切一些。潮州人还把“风禽”,叫做“纸约”,“纸约”是古代对风筝的叫法。潮州叫的是古字古义。“约”是一种大鸟,样子想老鹰,飞起来就象老鹰一样,“纸约”其实就是用纸糊起来的大鸟,所以潮州人把风筝叫做“纸约”,有一定的道理。

放风筝是潮州民间的一种群众性活动,特别是青年人和小孩,兴趣大,热情高。九月一到,秋风一吹,大家争相到高处放风筝。在潮州,风筝一般都是自己糊的,材料用竹子、纸糊的;也有专门糊风筝买的,款式比较多,除了鸟类之外,还有蝴蝶、鱼、人头、太阳、蜈蚣等等。还有一些风筝上捆着风铃空中飞翔时发出响声,非常有趣。到了重阳这一天,放风筝就成为最热闹的了。

王次阳先生说:“重阳结缘是潮州一个风俗,结缘原来是佛教的说法,说的是与佛、菩萨结缘,将来能够得到”超度“的因缘。结缘也有与人结交的机缘。,除了佛家间有结缘之外,人们之间平时也有结缘的机会。我们平时所说的某人与某人之间那么好,非常有缘分,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以前,潮州人之间结缘的方式是相互之间赠送“芝麻丸”来实现的。“芝麻丸”是有糯米、糖、花生等作成的一种甜品。这里面有非常深厚的寓意:丸的音与缘是同音字,代表缘分;芝麻是开花节节高,表示缘分会不断加深和发展,糯米有粘性,有强度,表示缘分亲密无间。花生的果实是结在跟部,有跟有果,表示缘分能够结出果实;糖是甜的,表示美满幸福,甜甜美美。所以,芝麻丸由这几样作成的,寓意深远。

九月初九,潮州民间又称之为“天公生”,有一个说法是九王的诞辰。这一天,民间祭拜成风,在城里也有设置神坛供人们祭祀,祭品中除了平时的果品、三牲之外,芝麻丸一定不能少。祭祀完毕,把芝麻丸赠送给亲朋好友,邻里,表示加深情谊和缘分。但是,如果家里有白事的人家,则不能把芝麻丸赠给别人。赠送芝麻丸还有传递团结、结缘的愿望。比如说,想要传递结婚的姻缘,如果是男方看中的,但是又不清楚女方是否有意,那么就在九月初九这一天,把芝麻丸送给女方家,这就向女方发出男方想与女方结婚的信号;如果女方回赠芝麻丸,就说明女方同意提亲的意向,这时,男方就可以请媒人、亲戚到女方提亲谈条件。有送芝麻丸这一礼节,避免了提亲中不必要的尴尬。潮州人很讲究脸色,你追求人家不成,被人家拒绝了,脸色不好看,过不去,很是尴尬。平时,邻里之间送芝麻丸是很正常的。

至于有了婚约或者新婚的亲家,女方这一家必须向男方送芝麻丸和果品,然后男方把这些芝麻丸和果品送给亲戚、邻居。潮州人经常说,远亲不如近临,有缘才来做邻里,所以非常重视邻里关系和缘分。潮州的邻里关系非常好,相互照顾,互相帮助,比如说,你去找某一人,如果他不在 那么邻里叔叔大婶会请你到他家里坐,喝茶,代主人招待你,这在潮州是非常平常事,也表现了潮州人和谐的邻里关系;在比如,如果邻里之间碰到一些小矛盾,经常也在九月初九这一天,互赠芝麻丸,表示屏弃前嫌,重修旧好。

小小芝麻丸充当了结缘的角色。

又如中秋节,在潮州,人们为了不忘异族统治之苦,维护今天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② 潮汕重阳节要吃什么粿

潮汕重阳节要吃来秋瓜叶粿自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汉族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在潮汕澄海,重阳节的这一天会做一个小吃叫”秋瓜叶粿“也有人叫”粿头“,用秋瓜叶和大米磨成的粉做成的一个小吃,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

食材

③ 关于重阳节的知识 关于重阳节的知识有哪些

1、重阳节习俗

(1)登高远眺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活动筋骨,所以,人们于重阳登高,在时令上是最合适不过的。

(2)赏菊花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

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为一种风尚。

2、重阳节饮食习俗

(1)重阳糕

重阳糕也叫花糕,这个是重阳节最传统的美食了,从宋代流传至今,因与“高”谐音,所以又有“步步高升”的意思,与重阳节要登高的意义是类同的。

(2)螃蟹

秋风起,蟹脚痒,陈酒醇,桂花香。秋季是螃蟹最肥美的季节,螃蟹也是秋季的应季食物,在重阳节里也是人们喜爱吃的海鲜之一。

(3)菊花酒

重阳节有喝菊花酒的习俗,因为酒刚好音同“九”,称着九月九日这个节日,人们开始喝菊花酿造而成的菊花酒,闻着菊花香,吃着花糕,是节日里一大享受。

(4)菊花糕

实际上是起源于潮汕,在重阳节这一天吃菊花糕历史已久,主要是因为其清香软糯,入口即化,外观比别的糕点更加美观。

3、重阳节养生

(1)饮食清淡,预防秋燥

重阳节前后,秋燥最为明显,特别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尤其是抵抗力比较低的老年人,极易在此时出现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鼻炎等。

那么应该如何应对秋燥呢?首先要调整饮食,以清淡为主,尽量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选择多吃一点粗粮,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2)早睡早起,适当午睡

秋冬季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天此时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适当的午睡能让大脑和全身各系统都得到休息,有效地帮助人们保持心理平衡,预防心肌梗塞。据调查,每天午睡半小时,可减少30%患冠心病的可能性。

(3)合理运动,调养肺气

秋天天气寒凉,如果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肺脏器官的功能。

运动时需注意:清晨气温低,不要穿着单衣就到户外活动;锻炼热了也不要脱得太多,身体发热后,可以适当减少衣物;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着凉。

④ 潮汕重阳节的习俗

《澄海县志》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登高饮酒,簪菊花,插茱 萸,仍遵照古人遗留下习俗,谚语说:‘九月重九,登高饮酒。’”这天 称为重阳节,是因为《易经》将九定为阳数,而九相重,称为“重九”。 又因为日、月俱为“九”数,两阳相重,又称为“重阳”。
重阳登高习俗,从西汉时期就已经流行。有关登高缘因,人们社撰了 这样一个传说。《续齐谐记》曰:东汉时汝南桓景,随方士费长房学道术, 游学多年。一天,费长房告诫桓景说:“九月九日这一天,你家有大灾。 你可速回家,让家人皆准备一只装有茱萸的绛色袋子,系于臂上,登高饮 菊花酒,便可消灾免祸。桓景听罢,匆忙回家,遵从师傅所嘱,令全家登 高。到傍晚回家一看,院中的狗、猪、羊、牛均已暴死。费长房闻讯说: 这是家畜代你全家受了祸。这传说虽属无稽之谈,但反映了古人迫切期望 消灾避祸、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随着岁月流逝,重阳登高习俗中的迷信观念日益淡漠,而登高习俗被 赋上新气息。九月九日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云淡山青,金桂飘香。 当此之时,邀请三四亲朋好友,欣然结伴出游,登高环望,极目天舒。那 漫山红叶,金黄果实,各种风光尽收眼底,顿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清乾隆《揭阳县志》云:“重阳,俗不登高,士大夫好事者或为之。是日,儿童多放纸鸢(即放风筝)。”九月风信好,儿童多放风筝。有童谣说:“九月九,风禽线断满天走。”
潮俗又说:“九月九,风筝仔,满街走。”说的是潮汕人在这一天的 一项特殊习俗:放风筝。潮汕地区春夏多雨,冬天太冷,秋天最宜室外活 动。金秋季节,秋风送爽,蓝天下飘着一只只造形别致的风筝,使人觉得 生活充满生机,全然没有北方秋天的萧瑟景象。
潮汕地区的风筝不似潍坊风筝有名,但放风筝之俗较为普遍。 风筝多是小号的,削竹篾为架,糊上各种质量的白纸,再在自纸上画上各 种图案。常见的有鲳鱼、章鱼、蝴蝶、蜻蜒等动物造型。 重阳节古称菊花节。古人有:“九月重阳都下赏菊”、“九月九日饮菊酒,人共黄花醉重阳”及“九月黄花插满头”等诗句。下载 (45.99 KB)
2009-10-26 10:53
古往今来,潮汕人家,世代相沿,“九九”重阳有赏菊、餐菊、饮菊、插菊等风俗。古医籍《神农本草经》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之妙效。故古人赞美菊花为“延寿客”,其功可知矣。

⑤ 潮汕人重阳节为什么要炖鸡

潮汕人重阳节吃炖鸡是因为炖鸡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对于潮汕人来说重阳节是一个滋补回的节日,炖答鸡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可以提高免疫力,给身体补充大大的营养。

潮汕重阳节是广东潮汕传统民俗及民间祭祀的重要节日。这天在潮汕,有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因为它的节期就在农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故又称之为“重阳”。潮汕民间,只直接称它做“九月九”。

(5)潮汕重阳节风俗扩展阅读:

潮汕重阳节的习俗:

1、登高:潮汕文人雅士有重阳登高之习俗,每年九月九此日,潮汕各地工会及有关单位常组织老年人开展爬山登高、旅游等文化活动,别有一番情趣。

2、“结缘”:潮安一带有“结缘”之俗,就是把一种叫“油麻员”的糖果,在亲友之间互相赠送。潮语“员”与“缘”同音,遂以此为“结缘”。重阳节正是农闲季节,辛劳的农民利用这段时间自制糕点、糖果走亲戚、访朋友,增进亲朋邻里的情谊。

3、拜九皇诞:据潮汕民间传说,古时有兄弟九人,每人有九个头,他们分掌中国九州的人皇。因为他们同在九月九日出生,所以把这一天称为九皇诞。潮安一带的人们备好油麻员和红柿等瓜果,对天膜拜,拜毕才将瓜果分赠亲朋。

⑥ 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

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

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我们国家有着各种各样的节日,而重阳节就是其中一个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风俗习惯。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的相关内容。

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1

重阳节风俗:登山秋游、敬老、赏菊。

1、登山秋游

重阳节登山秋游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就有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重阳登高习俗源于此时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2、敬老

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因此,这一天人们要敬老,敬老可以体现在对父母的孝顺,也可以体现在祭祖、祭祀上。

3、赏菊

重阳节时,正是菊花开的时候,因此,在很多地区都有重阳节赏菊的习俗,重阳节除了赏菊外,还可以购买一些菊花送给长辈,表示心意。

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2

重阳节必吃的9种食物

1、菊花酒

在我国的传统佳节重阳佳节中菊花酒是必须要饮用的,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九九与“久久” 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

2、菊花糕

说道菊花酒就必须要说一说菊花糕了,菊花糕是潮汕名糕点之一,重阳节吃菊花糕在潮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潮汕特产菊花糕以其新鲜、清甜溢香,软脆无异味而驰名。菊花糕比一般糕点多了菊花的冷香和淡定,而且外形美观,此糕甜软酥松,入口即化,齿颊生香。

3、吃螃蟹

有着这样一句俗话说得好“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重阳节还有吃螃蟹的习俗。郑板桥诗:“佳节入重阳,持螯切嫩姜。”就是重阳吃蟹传统的佐证。重阳佳节正值九月,秋菊飘香,螃蟹膏黄味美,肉肥细嫩,正是食蟹的大好季节,所有在重阳节必吃的9种食物中螃蟹是必不可少的。

4、重阳糕

重阳节有吃重阳糕的传统食俗,重阳糕多用米粉、果料等作原料,一些重阳糕,还要加入枣子、栗子为馅料。因为重阳节有登高以避灾的'说法,而“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糕”是非常受大家欢迎的节日食品。

5、花糕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重阳吃花糕始于西汉,当时称为“蓬饵”,亦即黍糕。到宋代,重阳节吃花糕之风大盛,一直流传至今。

6、羊肉

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民间重阳这天还有吃羊肉面的习俗,“ 羊 ” 与 “ 阳 ” 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 白 ” 是 “ 百 ” 字去掉顶上的 “ 一 ”,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 “ 九九 ” 之典。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

7、柿子

吃柿子食俗,在我国民间还有一种传说。据《奇园奇所奇》中介绍: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访,这一天正值重阳节。他已经一天未食,感到饥饿口渴,当行至剩柴村时,只见家家墙倒树凋,均为兵火所烧,朱元璋暗自悲叹,举目环视,唯有东北隅有一树柿子正熟,遂采摘食之,约食了10枚便饱腹,又惆怅久之而去。

8、糍粑

吃糍耙,是我国西南地区重阳佳节的又一食俗。糍耙分为软甜、硬咸两种。其做法是将洗净的糯米下到开水锅里,一沸即捞,上笼蒸熟,再放臼里捣烂,揉搓成团即可。

9、栗子糕

在北京地区,重阳节吃的重阳糕有两种,一种是花糕,另一种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而成的。糕呈菱形,色酱黄,质糯、栗香、味甜。据《梦粱录》记载,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有这个栗子糕了。

重阳节有哪三个风俗3

关于九九重阳节的句子有哪些

1、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正值中秋之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最佳时机。

2、金秋时节,丹桂飘香,三九相逢,重阳到来。佳节到眼前,朋友却不在身边,此时倍感遗憾,只有将浓浓的祝福送到你心间。愿你重阳佳节,快乐不减,幸福无边。

3、重阳节到了,秋高气爽,愿与你赏菊饮酒,登高遥望,祝你健康。

4、我愿化作一片云,随你漂流到天涯海角,我愿变成一首歌,寂寞时在你耳边响起,我用真心编写最美的祝福,在这重阳佳节里送给最爱的你。

5、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6、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

7、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正菊花争艳的季节,我知道一个地方,可以赏菊,我带你去吧!

8、句句问候,是秋风传递我的思念;寸寸关怀,是流水寄予我的心愿;声声祝福,是手机送上我的祝福。虽忙碌无法相聚,却未曾把你忘记,重阳节祝你快乐!

9、平原草枯矣,重阳后、黄叶树骚骚。

10、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

⑦ 重阳节的风俗防风筝 重阳节的风俗防风筝是什么

1、传说,重阳时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风筝飞得越高越远,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更有甚者,还要专门将线烧断,让风筝消失于云天之外。广东《鹤山县志》载:“于秋初放纸鹞,是日(九月九日)以火断其线,任其随风而去,谓之‘流鹞’,以除疾病云。”

2、可是与之相对,另有一种解释则说重阳放风筝是“放吉祥”、“放福气”,风筝飞得越好,则福气越浓,放风筝者不仅不能弄断丝线,还要千方百计保护之,因为若是丝线断了,则“吉祥”、“福气”也随之飘向远方。两种解释针锋相对,让人莫衷一是,不禁莞尔。

3、虽说“九九重阳放风筝”的习俗与气候节令有关。但是经过漫长的岁月与传说的渲染,放风筝,不仅仅成了娱乐的项目,也成了重阳节必做的一件事。相传这源于汉代桓景与费长房的故事。农历九月初九,桓景向费长房求取除邪祛瘟的药,迷路山林,后经鸽子引路,才找到费。后人为纪念此事,以纸糊鸽子,登高时随带上山发放,有祈福去除晦气之意。

4、放风筝要注意的事项都在“风筝线”上。有的地方风筝断线是好事,意味着把晦气放走了,有的地方像潮汕地区,风筝断了线,千万别捡,小心把别人的“衰运”捡回家。

5、在潮汕农村,有不少人信命运,认为每逢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转运日”。因而此日有些人携带自己的风筝登高放飞,意谓“衰运”尽去,“好运”将来。人人都想方设法让自己的风筝顺利高飞并任其飘流,以偿心愿。不过有不少风筝在中途放飞时断线,故潮谚曰:“九月九,风筝断线满天走”。对断线飞来的风筝,人们忌捡,怕捡到别人的“衰运”。

6、在福州,捡断线风筝到底晦不晦气,没有一个准确说法,但是福州人重阳登高放风筝,最忌讳的就是“风筝断线”,连提到这几个字都是不被允许的。“断线风筝”不吉利。意味着有不好的事会发生。过去人们嫁女儿,刚过门或还没进门,女婿就死了或毁婚,就叫“断线”,可见对风筝线断了这件事,人们很忌讳。

7、台湾重阳放风筝的习俗,则与之相反。放风筝时不仅外形争奇斗艳,还以“风吹相咬”(就是玩风筝“打架”)为乐事。好斗者往往会在风筝上加装暗器,如小锯片或尖锐的铅片等,用来切断对方的丝线,或者是放长丝线去缠拉大风筝的尾巴,然后再用力一扯就将大风筝拉下来了。

8、如果不幸风筝被扯下坠地,也往往成了众人抢夺的目标。俗语说∶“风吹断落土,抢到溶糊糊。”就是说这种激烈争夺风筝的场面。战败者则以“风吹断了线,家伙(财产)去了一半。”来形容自己的损失惨重。

⑧ 潮汕重阳节吃什么粿

折叠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回、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
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初的重阳糕。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汉代又记有黍糕,可能与今天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必也类似于黍糕之类。至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答高谐音,吃糕是为了取吉祥之意义,因而才受到人们的青睐。

阅读全文

与潮汕重阳节风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商丘市交养老金在哪交 浏览:316
襄阳养老金指纹电话 浏览:865
大同养老保险补缴2016 浏览:636
重阳节千寿宴 浏览:886
孝顺故事200大全 浏览:41
怎么写老年公寓消防整改报告 浏览:12
佛教孝顺父母因果故事 浏览:266
父母不考证怎么办 浏览:916
女的拿养老保险是几周岁 浏览:411
政治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浏览:928
70岁以上驾车 浏览:268
老人如何补气血吃什么药 浏览:364
触动孩子孝顺的视频 浏览:841
念亲恩重阳节作文 浏览:356
老年人披搭 浏览:242
社区老年的活动调查问卷 浏览:876
城镇退休养老金标准 浏览:413
长老人斑怎么祛掉 浏览:225
少女和父母吵架如何处理 浏览:936
养老金每个月交两千多退休可以领多少钱 浏览: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