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文中文翻译成英文。 今天是重阳节,洋洋一家去拜访了爷爷奶奶家。
今天是重阳节,洋洋一家去拜访了爷爷奶奶家。洋洋给爷爷奶奶送了礼物专。并和他们属去公园玩。
Today is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with a visit to my grandparents' house. Ocean to send a gift to my grandparents. And go with them to the park.
㈡ 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这首诗什么意思
此诗抄描写了九月九日重阳节袭这天,诗人和友人一同登高望远的所感。诗人望着远去的鸿雁,与友人共酌菊花酒,思乡之情达到了极致。
《九日登玄武山旅眺》唐代的邵大震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因为在重阳节比较特殊的日子,所以历来较为传诵。
译文
九月九日这天,眺望着遥远的天空,深秋的水面吹着晚风。大雁向着遥远的远方飞去过冬了,游玩的人只能在菊花从中来回踱步,赏花饮酒。
(2)翻译在重阳节看望老人扩展阅读:
诗歌赏析
诗歌开头以九月九日直接点出了登高之时间,直奔主题。第二句、第三句中大量的意象却使得重阳登高并不欢乐,却怅然思乡。
重阳自古是团圆的节日,登高、饮菊花酒都寄予了古人朴素的团圆和长寿的企盼,但“人有悲欢离合”,诗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写就了一副重阳登高图,只是不是与家人一起。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情感的表达上有着相似之处。
秋水、夕风、寒雁三个意象,让诗中充满了凉意。秋天的水,傍晚的风、因为天气变冷飞往南方过冬的大雁无不如此。而诗人只能踱步菊花丛中,漫无目的,饮着菊花酒。真情的流露无需过多的粉饰,寥寥数笔就把作者的思乡之情勾勒和表达了出来。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九日登玄武山旅眺
㈢ 采桑子重阳翻译和原文
采桑子•重阳
原文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
人之一生多么容易衰老而苍天不老,
重阳节却年年都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
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
那不是春天的光辉。
却胜过春天的光芒,
无涯的汀江之上有绵绵不绝的秋霜
注释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黄花:指菊花。
不似:不类似,不像。
廖廓:空阔远大。
赏析
伟人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伟人《矛盾论》)。“人生易老”与“天难老”,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对立又统一。这并非“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古老格言的简单趋附,而是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㈣ 重阳节快到了,我打算和同学们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想邀请你同我们一起去,(求翻译)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coming. I plan to visit the elderly with my classmates. I want to invite you to join us.
可以吗
㈤ 写一篇英语作文关于(敬老院)的事加翻译
Last Sunday we went to visit the eldely house.We set out early in the morning and brought them lots of warmness.We gave them many books and lots of fruit.We talked with them happily and told them lots of interesting stories.We helped them wash the clothes and clean the room.We taught them how to use computer.Both of us felt very happy.When we had to say goodbye to them,they really didn't want us to go.They thanked us a lot and we really moved by them.Although we did very little,it meant a lot to the old.So next time,if we had chance,we would come again.
㈥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词五首(含赏析)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就是重阳节。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在古时候,人们普遍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所以会在这一天登高祈福、拜神祭祖、饮宴祈寿等。重阳节也是感恩敬老的日子,因为九在民俗观念中是最大的数字,所以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重阳节是古代很重要的节日,今天小编就来说几首关于重阳节的诗词吧。
一、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代】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恓恓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1.翻译
天气反复变化,已经是秋日风光,心情也渐渐变得悲伤,仔细观察一下黄色菊花就知重阳节快到了。刚刚试穿了一件粗糙的衣服,品尝了新酿成的绿蚁酒,在阴雨风凉的反复变化中,每刮一次风,下一次雨,天气便渐次转凉。
黄昏时刻的院落,总感觉冷冷清清,凄凄惨惨,酒醒过后往事涌上心头,愁上加愁。怎么能忍受这漫漫长夜,明月照在这空床之上。听着远处的捣衣声,稀微的蛩鸣声,还有漫长的漏声,感觉时光过的太慢了。
2.赏析
李清照曾经为丈夫赵明诚在重阳佳节的时候,写过一首《醉花阴》。这首词也是李清照在重阳临近的一天,写给丈夫的。只不过世事无常,阴阳两隔,表达的是死别。
这首词的上半部分写环境,通过重阳时节,秋风、秋雨、秋凉,来描写主人翁所处的悲凉之境。下半部分写主人翁所处的院落,夕阳、长夜、明月等事物和砧声、蟋蟀声、漏声等声音烘托主人翁的落寂心情。此词声声凄切,字字血泪,作者的哀愁是国家屈辱投降下的痛苦呻吟,是夫死妇丧、妻离子散、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的艰苦。
二、蟾宫曲·九日
【元代】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1.翻译
我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着头上的乌纱。归家的大雁从秋天的高空穿过,困倦的游子思念着家乡。还记得歌女殷勤的劝酒,用金子做的酒杯一齐举起,还有歌女弹奏着琵琶助兴。西风萧瑟,人已经衰老、满头白发了,蝴蝶也愁明天的菊花开放。回过头来看天涯茫茫,只有夕阳西下的一缕阳光,远处还有几只飞走的乌鸦。
2.赏析
这是一首小令,彼时正是秋高气爽、大雁南归的时节,这样的秋景却引发了游子的哀愁。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是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所见到的景象,归雁这一物象传达出了作者这一困倦游子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就像陶渊明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虽然这一生都是在时隐时仕、辗转流浪下度过的,但是在古稀之年,还是容易想到家乡,内心无比惆怅。
紧跟着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诗人就将眼前景转为对往日生活的回忆。其中的翠袖金杯玉手就是诗人回忆起往昔快乐生活时的浓缩而成的意象,写尽了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乐景写哀,回忆有多快乐潇洒,现在的处境就有多孤寂凄凉。
后面的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两句,又化用了苏轼的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这是全曲的名句,也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回忆着过往,今非昔比的现状而发出的感慨。连黄花都有凋零破败的一天,更何况人呢?人生苦短、人也易老,游子还是不要留恋他乡了。
最后三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作为全曲的终结,诗人以景结情,写出了眼前的凄凉景象。作者回过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只觉得是漂泊无依、困倦疲劳,思乡之情怎么也剪不断。整首曲子作者从眼前真实的景物写起,再到触景生情、回忆往昔。真是清雅自然,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了。
三、九月十日即事
【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翻译
昨天刚登完龙山,今天是小重阳,又要举杯宴饮。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2.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借菊花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哀情。因为在唐宋时代,人们会在重阳节当天宴请宾客,第二天是小重阳,会再次登高宴饮,所以说两重阳。作者借酒浇愁,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被朝廷放逐的弃臣。他只好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
对于登高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意犹未尽,所以在九月十日小重阳这天还要继续宴饮。但是菊花作为一种生命个体,却要惨遭两次采撷的痛苦。诗人不禁为此感到苦闷痛心。
四、忆秦娥·箫声咽
【唐代】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1.翻译
玉箫的声音凄凉悲哀,秦娥从梦中惊醒时,眼见秦家楼外一轮清冷明月。清冷的明月,每一年桥边青青的柳色,都印染着灞陵桥上的凄怆离别。
又是一年重阳佳节,登上乐游原,秦娥遥望咸阳古道,可叹那人了无影踪、音信断绝。良人不见啊音信断绝,只有西风萧瑟,残阳似血,拂照着那汉家帝王的陵阙。
2.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又是一年重阳佳节了,自己思念的爱人还没有回来。这名孤独地女子只能在梦中与爱人相会,可是凄凉婉转的箫声惊扰了女子的好梦。整首词描绘出秦娥内心的失望和哀婉欲绝的情思。
五、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代】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翻译
我独自一人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来临我都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了茱萸,只可惜缺少我这个人。
2.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这首诗开篇就紧扣题目,写独自一人在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寂寞,写常常会思念起故土和家人。每当良辰佳节,都会使思念更加深沉。远在家乡的兄弟,正在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怀念不在他们身边的自己呢?整首诗思维跳跃、语句朴素自然,把作者在重阳佳节的内心感受描写的淋漓尽致。彼时正是昔日的好兄弟一起登高的日子,自己却还在遥远的异乡做着这异客,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虽然作者的一字一句都很朴素平淡,但是字里行间的陌生孤单呼之欲出,十分的生动。
作者想到了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那么自己的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一个人,从而想起他的。这样的描写非同一般,反而使整首诗的感情更加质朴自然了。
古往今来,有很多的诗词都和良辰佳节有关,重阳节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节日。对于现在来说,节日气氛逐渐冷淡,除了春节、中秋之外,很少有节日还有以前热闹的氛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