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孝顺父母的诗句或名言
1.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2.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2. 孝顺的名言警句和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 关于孝敬父母的励志名言诗句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关于孝敬父母的 励志诗句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孝敬父母的 励志 名言 诗句,供大家参阅!
关于孝敬父母的励志名言诗句精选
1.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2.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3.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4.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5.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6.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7.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8.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9.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0.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11.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1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13. 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14.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15.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关于孝敬父母的励志名言诗句经典
1. 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2.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3.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4.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5.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6.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7. 长幼有序。——孟子
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9.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0.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1.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12.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3.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14.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5.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 教育 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关于孝敬父母的励志名言诗句推荐
1.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2.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3.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4.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5.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6.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7.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8. 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9. 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10.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11.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12. 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13.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法)雨果
14. 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15. 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16.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17.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18. 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19.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20.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关于孝敬父母的励志名言诗句相关 文章 :
★ 一句关于孝的名言
★ 关于孝的公益广告语
★ 关于尊敬长辈的名言
★ 孝亲名言名句
★ 赞美父爱母爱的名言
★ 至理名言
★ 名人名言
★ 孝文化宣传标语口号
★ 中国人传统文化手抄报
4. 孝顺父母的名言警句和诗句
1.孝子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吨灰;门口有车不算富,家里有娘便是福;万恩千爱都在唱,谁知父母心中苦;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懂父母恩。
2.人一生常最欠两个人,父亲和母亲,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你是平民还是高官,都请好好善待父母,百善孝为先,养育之恩大于天。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5.年少不懂父母恩,懂时已是中年人。
6.也许父母没有钱,但是从来没让我们挨过饿;也许父母没有本事,但是很努力地让我们过得舒心;也许父母没有权势,却尽全力不让我们受欺负。生是恩,养是恩,父母之恩,无以为报。
7.交朋友记住了,对爹妈不好的人能交。
8.慈母万滴血,生我一条命;还送千行泪,陪我一路行,一声长叹,叹不尽母子之情。
9.这个世界上永远亏欠的人只有父母,父母是你花时间最少,却是最爱你的人。
10.这世间有四种人就算不拜佛,也会得到护佑:第一种,孝顺父母的人,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孝顺父母的人,种下了世间最大的善因;第二种,懂得感恩的人,懂得感恩的人,一定是广结善缘之人。第三种,知足的人;第四种,慈悲善良的人,缘字最深。
5. 关于孝顺的名言警句和古诗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长幼有序。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内睦者,家道昌。——林逋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陈宏谋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周秉清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费孝通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法)雨果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法)拉法格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英)培根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法)司汤达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前苏联) 马雅可夫斯基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
——鲍蒙特和弗莱彻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美国)罗素。
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5、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6、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8、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9、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白话释义:只有我们孝顺父母,父母喜从心生,健康长寿,我们何忧?
朝代:春秋,作者:孟轲,出处:《孟子·万章章句上》
1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白话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朝代:西汉,作者:戴胜,出处:《礼记》
1、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费孝通孝敬父母的名言诗句大全50句 2、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4、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5、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马迁 6、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7、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高尔基 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清)《增广贤文》。
10、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 11、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 12、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13、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
——(意大利)亚米契斯 14、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
——(清)李毓秀《弟子规》。 15、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 16、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7、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1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劝报亲恩篇》。 1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 20、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2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22、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2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24、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清)李毓秀《弟子规》。
关于孝道的名言名句和诗诗词: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别老母【清】黄仲则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十五》【宋】王安石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岁末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母别子》【唐】白居易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墨萱图》【元】王冕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送母回乡李商隐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慈乌夜啼白居易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诗经·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翻译:飘飘和风自南来, 吹拂酸枣小树心。
树心还细太娇嫩, 母亲实在很辛勤。飘飘和风自南来, 吹拂酸枣粗枝条。
母亲明理有美德, 我不成器难回报。寒泉寒泉水清凉, 源头就在那浚土。
儿子纵然有七个, 母亲仍是很劳苦。小小黄雀宛转鸣, 声音悠扬真动听。
儿子纵然有七个, 不能宽慰慈母心。《晒 旧 衣》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忆母》倪瑞璿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燕诗示刘叟》白居易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豫章行李白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西上辞母坟【唐】陈去疾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唐】鲍溶择木无利刃,羡鱼无巧纶。如何不量力,自取中路贫。
前者不厌耕,一日不离亲。今来千里外,我心不在身。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乌夜号【唐】李群玉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思母》唐·舆恭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名言: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孔子长幼有序。——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一、小故事
1、孝感动天
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让继承王位。舜登天子位后,对其父仍毕恭毕敬,封其弟象为诸侯。
2、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3、啮指痛心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日家中来客,母亲不见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急忙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缘由。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子释然。
4、百里负米
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仍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却也不可复得。”
5、芦衣顺母
闵损,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二、名言
1、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法国莫泊桑《项链》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春秋孟子
白话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可以运行在掌管天下。
3、事亲以敬,美过三牲。——西晋挚虞《族姓昭穆》
白话文:侍奉父母以敬,美超过三牺牲。
4、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希腊伊索克拉底《全希腊盛会献词》
5、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
1、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法国莫泊桑《项链》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春秋孟子
白话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可以运行在掌管天下。
3、事亲以敬,美过三牲。——西晋挚虞《族姓昭穆》
白话文:侍奉父母以敬,美超过三牺牲。
4、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希腊伊索克拉底《全希腊盛会献词》
5、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现代老舍《四世同堂》
6、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法国拉法格《思想起源论》
7、母爱胜于万爱。—— 英国莎士比亚《奥赛罗》
8、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清代李毓秀《弟子规》
白话文: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9、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现代林语堂《宇宙风》
10、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英国罗素《西方哲学史》
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勿迟;长者赐,不敢辞。3、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4、孔孟风,运河情,孝文化,要传承。5、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6、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7、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9、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10、吃水不忘挖井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11、内睦者,家道昌。
12、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13、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1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1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16、邻里手拉手,助老献真情。1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1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19、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20、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21、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22、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23、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24、关心老人,关爱老人,关怀老人。25、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
——周秉清2、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3、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4、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5、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周秉清6、内睦者,家道昌。——林逋7、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9、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10、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11、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12、儿子娶妻后就是自己的儿子,可是女儿终身都是自己的女儿。13、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
——巴金1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1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6. 关于孝顺父母的诗句和名言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3、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4、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7、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8、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9、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0、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11、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12、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
13、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14、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15、父母惟其疾之忧。——孟武伯
16、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17、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18、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19、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
20、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21、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22、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23、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24、父亲,应该是一个气度宽大的朋友。——狄更斯
25、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6、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27、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8、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29、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30、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维斯冠
31、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32、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3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4、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35、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36、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37、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38、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39、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4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7. 关于子女孝顺父母的古诗名言
1. 关于孝敬父母的古诗5首
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
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4.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
出自《孝经》。 5.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6.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
出自《劝报亲恩篇》。 7.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8.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出自《三国志?魏书》。 9.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 “(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0.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 “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
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1.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 “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2.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1,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
白话文释义: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出自唐代:孟郊《游子吟》
白话文释义: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3,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出自先秦:佚名《蓼莪》
白话文释义:看那莪蒿长得高,却非莪蒿是散蒿。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辛劳!
4,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出自春秋《礼记》
白话文释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当然连养老送终都做不到的就是不孝了。
5,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出自秦汉《孝经·圣治章第九》
白话文释义: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
3. 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警句古诗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长幼有序。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内睦者,家道昌。——林逋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
——陈宏谋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
——周秉清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费孝通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古罗马)西塞罗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法)雨果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
——(法)拉法格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
——(英)培根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
——(法)司汤达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德)康德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萨克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美)马克·吐温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前苏联) 马雅可夫斯基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英国)莎士比亚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
——鲍蒙特和弗莱彻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美国)罗素。
4.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或诗句
古人二十四孝
作者:zbdl 发表于:2003-06-30 20:02:50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娥眉汗马解围城;父仇围难两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
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K
5. 关于孝顺父母的七言绝句古诗
1、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明·王守仁《元夕二首》
译文:此时余姚家里的厅堂上灯火通明兄第们都来了,父母也一定思念我独自一人在遥远的地方。
2、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出自清代黄景仁的《别老母》
译文: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感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
3、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母别子》
译文:母别子,子别母,白天的阳光似乎都因为悲伤而失去了光彩,哭声中无限凄苦。
4、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出自《谁氏子》韩愈 【唐代】
意思:满头白发的老母亲掩门而啼。拉断了衣袖也留不住。——出自明代佚名《劝报亲恩篇》
5、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明佚名《劝报亲恩篇》
译文: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6.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有哪些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母子之情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情感。——大仲马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再没有什么能比人的母亲更为伟大。——惠特曼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尔
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诺芬
父母的美德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贺拉斯
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孝敬父母是夫妻合一、为孩子做表率、创建其乐融融家庭,进而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孝敬父母是每个作为儿女的我们应该做的,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了,生我们、养我们是多不容易啊,我们应该好好孝敬他们!
7. 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诗句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前苏联)高尔基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8.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 父子不信,
8. 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名言大全
1、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关于孝敬父母的名言诗句大全
2、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4、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6、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亚米契斯
7、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李毓秀《弟子规》
8、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9、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10、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1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12、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13、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14、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15、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6、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17、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18、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19、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20、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弟子规》
21、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
22、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
2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
24、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25、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26、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27、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28、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劝报亲恩篇》
29、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30、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31、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32、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
33、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弟子规》
34、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35、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狄更斯
36、父母惟其疾之忧。孟武伯
3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8、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李毓秀《弟子规》
39、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4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41、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42、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43、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李毓秀《弟子规》
44、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45、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4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47、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孟子尽心上》
48、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49、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50、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51、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何铸
52、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53、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54、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5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
56、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57、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58、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59、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60、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61、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62、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老舍
63、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64、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名贤集》
65、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66、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
67、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6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69、大孝终身慕父母。孟轲
70、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7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7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73、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74、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75、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三国志魏书》
76、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77、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78、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79、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80、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81、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8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83、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劝报亲恩篇》
84、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8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86、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李毓秀《弟子规》
87、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88、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89、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90、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第一》
91、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92、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增广贤文》
93、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94、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劝报亲恩篇》
95、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96、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97、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98、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99、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100、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第一》
101、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102、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103、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0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105、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106、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107、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108、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109、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110、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111、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李毓秀《弟子规》
112、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
113、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114、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115、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116、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增广贤文》
11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118、长幼有序。孟子
11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20、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21、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122、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123、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注释: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李毓秀《弟子规》
124、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
125、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126、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127、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规》
128、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129、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李毓秀《弟子规》
130、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13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
132、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13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134、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135、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