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孝顺孝敬 > 重阳节的发祥地

重阳节的发祥地

发布时间:2021-12-03 08:17:32

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1][2][3][4][5]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❷ 重阳节文化发源地是哪里呢

2003年月4日
首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03年10月4日是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古城上蔡迎来了国家重阳节特种邮票上蔡首发式及“最美不过夕阳红”文化活动,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集体舞《欢乐的节日》在上蔡县重阳广场拉开了“最美不过夕阳红”文化活动的序幕。
2004年10月22日
第二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04年10月22日10时,中国上蔡第二届重阳文化节暨河南省文化厅送文化下乡活动在上蔡县重阳广场隆重开幕。开幕式上,省直有关厅(局)领导和市、县有关领导为上蔡县评选出的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先进典型颁发了荣誉证书和奖金,随后又为90岁以上的老人代表发放了补助金。
2005年10月11日
第三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05年10月11日,中国·上蔡第三届重阳节在上蔡县重阳广场开幕。活动内容主要包括文艺演出、文化研讨、书画展览、诗歌朗诵、重阳登高等,为上蔡县9名90岁以上老人代表、9名100岁以上的老寿星颁发了长寿金。9个好家庭代表、9名好儿女和9名好媳妇代表受到隆重表彰。
2006年10月29日
第四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06年10月29日,中国·上蔡第四届重阳文化节暨河南省新闻出版局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活动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拉开帷幕。此次活动包括文艺演出、老年艺术表演、召开蔡氏文化暨经济发展联谊会、邀请省市知名医疗专家为老人义诊、开展尊老敬老主题教育等内容。
2007年10月19日
第五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07年10月19日,中国·上蔡第五届重阳文化节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举行。该县对百岁寿星每年颁发1200元“长寿金”,对9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200元的生活补助费;对农村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先后投资3043万元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6所,开通闭路电视,建起了卫生保健室、娱乐室、洗浴室等。
2008年10月7日
第六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08年10月7日,中国·上蔡第六届重阳文化节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隆重开幕。159名尊老敬老模范和尊老敬老先进集体、好家庭、好儿女、好媳妇受到表彰,16名90岁以上“老寿星”领到长寿金。举行了“金秋重阳”诗歌朗诵会、“夕阳红”老年文艺会演等重阳节系列活动。
2009年10月26日
第七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09年10月26日,中国·上蔡第七届重阳文化节在上蔡蔡明园广场举行。开幕式上,省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第二届省十大敬老楷模、省敬老之星、敬老功勋单位受到隆重表彰,老寿星们领到了长寿金。河南省广播电台为欢度重阳节的老人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2010年10月16日
第八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10年10月16日,中国·上蔡第八届重阳文化节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隆重开幕。开幕式上,与会领导为全市“十佳”尊老敬老模范和上蔡县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尊老敬老标兵、尊老敬老好媳妇颁奖,并为上蔡县的老寿星代表颁发了长寿金。开幕式结束后,河南人民广播电台艺术团进行了慰问演出。
2011年9月30日 第九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11年9月30日,中国·上蔡第九届重阳文化节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隆重开幕。与会领导向上蔡县颁发“全国敬老模范单位”“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奖牌,40名尊老敬老模范和尊老敬老先进集体、好家庭、好儿女、好媳妇受到表彰,13名90岁以上“老寿星”领到了长寿金。
2012年10月22日 第十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12年10月22日,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上蔡第十届重阳文化节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拉开帷幕。组织了“金秋重阳”摄影大赛及展出,对全县孝心模范、孝道家庭进行评选,为全县长寿老人免费照相赠送“长寿照”,为全县五保老人和计划生育奖扶对象开展义诊活动等。
2013年10月12日 第十一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13年10月12日,上蔡县蔡明园广场人潮如海、嘉宾如云,中国·上蔡2013“九九重阳”群众文化活动以及以“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主题的《我的长辈》微视屏作品大赛颁奖公益活动在此举行,受表彰的尊老敬老模范、孝心模范、孝道家庭代表为来自祖国各地的获奖者颁奖。
2014年9月29日 第十二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14年9月29日,中国·上蔡2014“九九重阳”群众广场文化活动暨《我的长辈》微视屏大赛获奖作品展播活动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举行。活动突出“传播孝文化、醉美重阳情”主题,旨在将上蔡打造成全国重阳文化的节庆盛典地和孝文化传承中心。
2015年10月20日 第十三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15年10月20日,“爱佑中华善孝同行”中国·上蔡第十三届重阳文化节群众文化活动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隆重开幕。活动期间,上蔡县举办了中老年人健身才艺大赛、“重阳孝老情”戏曲文艺演出、“重阳寿星”及全县孝心模范孝道家庭评选表彰等8项活动。
2016年10月9日 第十四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
2016年10月9日,中国·上蔡第十四届重阳文化节在上蔡县蔡明园广场隆重举行。此次重阳文化节以“重阳节·敬老情”为主题,以群众类广场文化演出为主体,共演出歌曲、舞蹈、脱口秀、器乐演奏、相声、诗朗诵等节目16个。

❸ 重阳节的来历(简略)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3)重阳节的发祥地扩展阅读

1、战国时代

重阳节已经是一个节日,但在当时仅在王室开展活动。

2、魏晋时代

节日气氛渐浓,倍受文人墨客吟咏。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3、唐朝时期

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据记载,正式将农历九月九日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是在唐德宗李适年间(公历780年左右)重阳节与除夕、清明、中元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从此,民间和宫廷共同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这一天组织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

4、宋朝时期

重阳节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

❹ 重阳节的来历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易经》中来讲,重九是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古人为了避免接触不正之气,登高以避邪气。

民间传说中的重阳节登高避邪一说,与梁朝吴均编写的《续齐谐记》一书有关。该书中记载了汝南桓景有关。

桓景四处寻师访道 ,在山上遇到一位神通广大的仙人。随后,桓景拜人为师,废寝忘食的勤学苦练,学成了一身神通的本领。

有一天,师父告诉桓景:农历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的家中有灾祸 ,赶紧回去,让家人插上茱萸囊,系在手臂上,然后,与家人带着菊花酒到山峰中登高,到山上畅饮。


民间还有句谚语:“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

重阳节有地方“吃辣萝卜汤”。

在山东菏泽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

而山东枣庄的滕州出嫁不到3年的女儿,忌讳回娘家过节,这源于“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订阅专栏,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参考资文献:《易经》、《中国神话民间传说》等;

❺ 重阳节的来历

1、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的《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官兮”之句。战国时代,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重阳节的习俗农历九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热闹非凡。

2、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3、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则始于唐代。此后的宋元明清,每逢九月初九,宫廷、民间都会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唐代的许多大诗人如王勃、孟浩然、李白、王维、杜甫等,都留下过关于重阳节的诗篇。

(5)重阳节的发祥地扩展阅读: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点蜡烛灯。意欲用“点灯”、“吃糕”来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点都称之为重阳糕。

❻ 重阳节的起源是什么

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❼ 重阳节的发源地!

发源于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等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7)重阳节的发祥地扩展阅读;

重阳节习俗

一、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二、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尤其是在岭南一带,人们会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祭祀祖先,登高远望,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少地方人重阳祭祖的观念正日渐淡薄。

❽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九九为阳极数,九九归真,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重阳节有饮宴祈寿之俗。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据《吕氏春秋·季秋纪》记载,古人于九月农作物秋收之时有祭天帝、祭祖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古人择九九重阳吉日举行祭祀活动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的活动形式。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8)重阳节的发祥地扩展阅读

重阳节的起源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才被立为老人节。

阅读全文

与重阳节的发祥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母亲是如何养生的 浏览:429
个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浏览:912
河南高考男生体检什么 浏览:699
怎么样能使自己长寿 浏览:879
养老机构空置 浏览:582
50岁女人眼霜 浏览:38
饱胀的奶水奶汁喷出电影 浏览:951
女主叫苏小小男主姓秦 浏览:652
二年级主题班会关于孝敬父母 浏览:66
个人办社保多久退休 浏览:278
基本养老金缴费证明 浏览:528
朝阳养老公寓哪些好 浏览:665
养老金进入股市 浏览:106
东阳市敬老院有几家 浏览:936
莲都区郑榴娟敬老院 浏览:412
养生会馆有哪些 浏览:540
漂亮的护工韩国 浏览:40
重阳节赏菊是什么意义 浏览:62
体检肠道查什么 浏览:779
电影有一个女的叫萨拉 浏览: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