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筑楼什么时候主体验收检测
我理解您问的是什么时候做结构检测。肯定是在主体结构验收前,在主体结构验陵拍收时需要提供相冲派关的散汪贺检测报告,一般必须包括混凝土强度回弹、钢筋保护层厚度
❷ 桩基完整性检测什么时候做
成桩后进行桩基完整性检测的时间须根据桩的类型、土的类别、检测方法、设计要求及现行规范伍慎宽有明确的规定。
一、《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明确:
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
C.0.5.3 试桩的成桩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应与工程桩一致。为缩短试桩养护时间,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适当提高,或掺入早强剂。
C.0.6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类土,不应少于10d;对于粉土和粘性土,不应少于15d;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应少于25d。
2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D.0.4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的间歇时间:在确定桩身强度达到要求的前提下,对于砂类土、不应少于10d;对于粉土和粘性土,不应少于15d,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应少于25d。
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
2.1.2 桩身完整性 ------- 反映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定性指标。
3.2.5 基桩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低应变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低于15MPa;
2 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验的混凝土龄期应达到28d,或受检桩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3 承载力检验前的休止时间不应小于下表规定的时间。
(2)基础结构实体检测什么时候进行扩展阅读:
工程桩,就是在工程中使用的,最终在建、构筑物中受力起作用的桩。工程桩是用在工程实体上的桩,要承受一定的荷载的,试桩是做检测设计用的,如果是比较大的工程,要单独做试桩,如果不太重要的工程,在实体上做也可以。
工程桩根据土体提供的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相对比例,可分为摩擦桩、端承桩和端承摩擦桩及摩擦端承桩四类。桩按孝桐桩直径的大小可分为大直径桩、中等直径桩、小直径桩三类。桩按桩身材料可分为混凝土桩、木桩、钢桩和组合桩等。根据成桩方法不同分为:挤土桩(如打入式预制桩)、部分挤土桩(如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和非挤土桩(如钻孔灌浇桩)等三种。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
❸ 什么情况下进行结构实体检测
一个项送检不合格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实体检测,结构实体检验的内容: 1、涉及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柱、梁、墙)的砼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 2、 工程合同 约定的检验项目。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 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五条 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超越权限审批建设项目或者擅自简化基本建设程序。 第四十三条规定,国家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❹ 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应该什么时候做
钢筋混凝正旅物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应该什镇哗么时候做?
答: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应该在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时。结构实体检验应在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见证下,由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组举液织实施。承担结构实体检验的试验室应具有相应的资质。
❺ 基础验收一般在什么时候进行 什么时候基础验收
1、基础郑做验收一般来说在进行主体施工之前,就要验收完毕,基础工程要达标,才能够开展主体施工,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但是在实际施工的时候,可能等到主体结构都快完成了,基础还没有办理验收的手续,或者同步进行的这种情况都会存在。冲宴
2、但是按照严格的标准基础,做完之后,就需要提交所有的资料,等到资料齐全,检测报告都可以验收了,才能够开展。参与的单位由甲方,还有监理单位,包括勘察、设计单位,有的时候还需要通过质监站,需要由各个部门积极配合,才能够喊判衡完成基础结构的验收,接下来才能够进行主体结构的施工。
❻ 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应该什么时候做
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间是在主体结构完工后装饰装修前,也就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封顶,砖砌体砌筑完成且还未进行抹灰工程,这是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
检验要求如下: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和构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应由监理(建设)、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
2)对梁类、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类、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
(2)对选定的梁类构件,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选定的板类构件,应抽取不少于6根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对每根钢筋,应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测量1点。
(3)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可采用非破损或局部破损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并用局部破损方法进行校准。当采用非破损方法检验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验,检测操作应符合相应规程的规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检测误差不应大于1mm。
(4)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时,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允许偏差,对梁类构件为+10mm,-7mm;对板类构件为+8mm,-5mm。
(5)对梁类、板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分别进行验收。
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为90%及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应判为合格;
2)当全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合格点率小于90%但不小于80%,可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当按两次抽样总和计算的合格点率为90%以上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验结果仍应判为合格;
3)每次抽样检验结果中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均不应大于本节(4)条规定允许偏差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