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检项目 > 全身体检查血常规能查出什么

全身体检查血常规能查出什么

发布时间:2023-02-17 22:21:00

A. 全身体检有哪些项目

身体全面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采血化验。这项检查可以明确肝、肾功能,还可以检查血糖和血脂,以及是否存在缺钾、缺钙等问题。这项检查还可以明确是否患有贫血,以及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的现象,从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

2、头部和肺部CT。这两种检查可以明确头部是否有肿瘤或梗死、出血的现象,还可以检查出肺部炎症、结核或者肿瘤性疾病。

3、心电图。这项检查可以筛查出患有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样病变的情况。

4、尿常规检查。这项检查主要是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尿路感染,尿液中是否存在蛋白质、酮体、红细胞等。

5、甲状腺及心脏彩超检查。甲状腺彩超检查可以检查是否存在胆囊炎,以及肝脏、胰腺等部位的疾病。心脏彩超检查可以筛查出肿瘤、结节等疾病,还可以检查心脏结构是否出现异常。

B. 血常规做一次十几块钱,能查出哪些病

当前,随着医学临床检验检测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突破,各项优势如检测项目、检测的精密度以及检测时间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所需要的血液标本量很少,短时间内就能够较为快捷、迅速以及精准地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根据,其中血常规这个项目价格低廉,十几元就能完成,但它能检查出很多指标。有人问,普通血常规能查出癌症,或者艾滋等重大疾病吗?且听笔者慢慢分析。

血常规可以检查出癌症吗?

通常血常规不能诊断癌症,可能癌症患者某些情况下会出现血常规异常,比如癌症晚期血液系统可能产生指标异常,也可能因为癌症化疗药物的骨髓抑制导致。但是大多数癌症的早期可能血常规并没有体现什么异常,例如胃癌、肝癌等等。

但值得注意的是,白血病例外,往往可能早期就有血常规项目的异常变化,例如白细胞异常的升高(高出正常值很多倍)或者异常的降低,或者不明原因的贫血。所以出现血常规异常变化的时候也要警惕肿瘤的可能。当然这血常规的检查只能作为初步的怀疑,明确诊断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肿瘤标志物和骨髓像的检查等。

C. 体检抽血是检查什么

抽血生化都要检查些什么

1、肝功能:包括总胆红素、转氨酶以及各种蛋白质等项目,主要是为了筛查肝脏有无肝炎、肝硬化等疾病异常以及肝脏损害程度。

2、肾功能:主要有肌酐、尿素氮等项目,可查出肾脏的损害程度以及存在哪些肾脏疾病问题。

3、血脂:包含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项目,主要为了筛查有无动脉硬化问题,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糖尿病:主要是指做空腹血糖检查,若有需要,可做进一步的饭后血糖检查,这样检查结果会更准确一些。

6、 尿酸:尿酸作为一项重要的痛风指标,通过对它的检查,可让我们对自己身体有无痛风的危险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抽血生化检查都要注意哪些事项

1、注意体检时间。一般最好在早上7:30~9:00这段时间完成抽血,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检查效果。

2、注意保持空腹。一般要求在取血前8小时内禁食、禁水,这也就是说检查前一天晚上十点过后,就不要再吃任何食物了。

3、注意不要饮酒。这是因为酒精会产生一些化学反应,影响部位检测结果。

4、注意休息。体检前一天不要太过劳累,最好不要参加聚会、聚餐及其他剧烈活动。

5、注意不要运动过量。要知道大量运动会使体内的转氨酶等含量发生改变,影响检测结果。

6、注意不要贸然停药。一些特殊体检者,如高血压患者等,应常规服药,以便于体检医生对目前的降压方案进行评价;还有糖尿病患者或者其他慢性病患者,应在采血后及时服药,免得耽误常规治疗。

7、女性体检者需注意的事项。在检查当天不要穿连衣裙、连裤袜、紧身衣,以免检查时给您带来不便。

8、注意遵守秩序。检查的时候,不要太紧张,只要保持安静、听从导检员的安排就行。

D.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查出什么病

血常规又叫“全血细胞计数”。顾名思义,就是统计单位体积血液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血液中的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大类。血常规是医学上最常用的一种实验室检测手段,是医生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的依据。


3.血液科疾病:白血病、紫癜等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及其比例等,对于血液病的诊断和初步筛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身体器官问题:判断有无脾功能异常


当各种肝病导致的脾功能亢进的时候,往往白细胞和血小板会减少,所以,对于肝病患者来讲,血常规也非常重要。


除外这些,其实血常规在各个科室都有应用,其作用也不仅仅局限于以上疾病的判断和鉴别,不要小看血常规哦!

E. 血常规能看出哪些问题为什么呢

在日常的生活中,比如住院、献血、体检等的时候都需要抽几管血,为什么我们要抽血,因为在血常规化验的时候可以看到你身体里面平时看不出来的细小问题。

第三:血液是人体生存必需的物质之一。

他起的作用是运输人体的营养物质,以及排泄细胞中的废弃物质。他对人体的重要性,就和机油对机器的重要性一样。我们都知道在血液中的组成成分是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在平时生活中,如果不小心发生意外导致受伤,在伤口流出来的就是我门人体中最重要的物质之一:血液。在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伤口会逐渐的自己愈合,在愈合的时候产生主要作用的就是血小板。

F. 血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

血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

血常规检查是全身体检中最基本的体检项目,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如常见的肾病,就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出来。其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那么血常规的检项目有哪些?什么时候需要做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注意事项有哪些?血常规化验单又该怎么看?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血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欢迎阅读。

什么是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在孕前检查中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在血常规结果中,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贫血时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而血小板的减少会导致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血小板增多会增多血栓发生的可能;另外,有些肿瘤、变化反映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检查部分数值的变化。

因此,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及早查找出身体存在的一些疾病隐患,一旦发现,需要治愈后才行怀孕,以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血常规检查项目有哪些

血常规检查是全身体检中最基本的体检项目,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如常见的肾病,就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出来。血常规检查的项目一般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其中白细胞分类计数又包括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

1、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一般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贫血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2、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3、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

一般而言,只要掌握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和淋巴细胞(L)的分类就可以了,因为在平常的生活中,医生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身体是否有感染发生,然后再根据白细胞分类来判断是什么类型的感染,应该使用什么类型的药物。一般而言,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是细菌性的感染,淋巴细胞数量增多是病毒性的感染。

血常规检查时间

血常规检查需要空腹,因此检查时间最好选在上午。可以自备食物,等检查完后就进食。

血常规检查多少钱

一般来说,单纯的血常规检查一般在20—25元左右。但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价格略有不同,一般不超过50元。具体情况可咨询当地医院。

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1、将准备采血的部分清洗干净,这些部位通常上耳垂、中指或无名指的指尖,等到采血的部位干燥后再进行采血。在寒冷的日子里,可将局部搓热后再采血。

2、血常规检查前应空腹,但空腹并非不吃早餐这么简单。检查前一天晚上,就应该避免吃油腻的食物,8点之后更是应该禁食,假如12点还在吃夜宵,到抽血时,就不能保证空腹。体检当天早上,建议只喝白开水。

3、体检当天最好穿袖子宽松的衣服,方便静脉抽血时捋袖子;衣服要干净,以防针孔感染。

4、采血后应伸直前臂,用另一只手按紧止血棉球至少5分钟。不要屈肘止血,也不要捻动棉球以免皮下淤血。如果针眼周围青紫,24小时后可做热敷。为避免感染,24小时内不要让针孔沾水。

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血常规检验报告单内包括有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小板(PL)。

正常参考值在化验单的右侧都有注明,查出来的结果,除有数字外,还有符号“↑”和“↓”表示比正常参考值高了或是降低。 血常规报告内容较多,各项含义不同,看报告时可分为三大块,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红细胞系统 红细胞在人体内主要功能是携带氧。如果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都标有“↓”号,提示有贫血存在,组织可能有缺氧表现。如果“↑”显示体内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也是不正常的。

白细胞系统:白细胞在血常规中显示“↑”或“↓”都不正常。它的总数是局限在正常范围内的,随年龄增长,正常值会逐渐降低。超过高值则疑有炎症存在,多为细菌感染,少于低值,可能是病毒感染,或药物作用。

血小板系统:血小板主要功能是防止出血,如低于正常值可能有出血倾向。

红细胞(RBC):增高表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则可能为贫血,出血。

血红蛋白(Hb):增高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为贫血,出血。

白细胞(WBC):升高为各种细菌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降低则表示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中性粒细胞:增高为细菌感染,炎症;降低为病毒性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淋巴细胞:增高:百日咳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降低为免疫缺陷。

单核细胞:增高为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血小板(PLT):升高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降低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血沉:增快表示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瘤,结核病。减慢则表示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表示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降低则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血常规白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有时候遇到一些疾病或者身体不适,人们就回去医院进行诊断治疗的,同时医生也会建议患者进行一些血液检验,不过有时候人们发现了自己的血液检验有很多项目都偏高了,尤其是白细胞更是偏高的。

血常规检查中发现的白细胞数值变化可以确定一些疾病,白细胞分类计数(DC,以比值计):白细胞分为5类。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一是中性粒细胞(Gran),正常为0.50~0.70,增高或减少的原因与白细胞计数相同;增高:细菌感染,炎症;降低:病毒性感染。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二是淋巴细胞(Lym),正常为0.20~0.40,增多时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减少、结核、百日咳等;其减少常见于中性白细胞增多;增高: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降低:免疫缺陷。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三是嗜酸性粒细胞,正常为0.005~0.05,增多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及某些皮肤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四是嗜碱性粒细胞,正常为0~0.01,临床意义不大。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的变化以及数值疾病:五是单核细胞,正常为0.03~0.08,增多时见于急性的传染病恢复期。增高: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白细胞计数偏高原因,血常规血白细胞偏高,白细胞偏高是必要检查的项目,如果检查出来一些高数值或者底数值的变化,也有可能是某些隐藏的疾病

;

G.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什么

血 常规检查 是检验我们身体 健康 与否, 血常规 检查是最常见的一个 体检 项目,有着很重要的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的项目一般的都是有很多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血常规 检查项目 包括什么的回答,供大家阅读!

血常规检查项目

1、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GB)

如果大家关注过血常规的化验单,肯定可以知道,一般血常规的化验单的第一项都是红细胞计数的检查,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给全身的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并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主要功能主要是依靠红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这就是血红蛋白(Hb)。

我们体检时,总会看见一串串数据,我们人体的正常状况下, 血液 中的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例大致是相对固定的。但在发生 贫血 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比值就会发生变化,如发生低色素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含量的降低就会十分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比例就会升高。所以在看化验单时,一定要首先注意这两项的数值。

2、血小板计数(PLT)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三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3、白细胞计数(WBC)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血液中的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化验单中的白细胞计数(WBC)是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总数,而分类计数是指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由于各种白细胞的生理功能不同,所以在不同的病理情况下,可引起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发生变化。

血常规检查的作用

1、判断是否有其他细菌感染

如果 乙肝 患者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应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2、判断有无脾功能亢进

重度乙肝、 肝硬化 患者通常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如果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应考虑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应注意检查是否存在肝硬化。

3、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作用,其中干扰素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及抗病毒治疗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

一般来说,当外周血白细胞总数<2.5*10的9次方/L、血小板<5*10的9次方/L时,不要选用或停用干扰素,可选用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进行抗病毒药物。

4、判断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乙肝病毒感染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血象降低,应考虑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常规检查 注意事项

(1) 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

(2) 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开始禁食12小时,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3) 抽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检查后:

(1) 抽血后,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 按压时间应充分。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因此按压时间长些,才能完全止血。如有出血倾向,更应延长按压时间。

(3) 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 头晕 、眼花、乏力等应立即平卧、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

(4) 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H. 血常规检查有哪几项

血常规就是通过抽取病人的外周血,对血液中的各种血细胞数量、形态、比例、分布宽度等进行检查,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是否正常的一种检查方法。血常规的检测项目包括:一、白细胞的数量多少、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单核细胞的数量和比例、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以及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二、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还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三、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压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以及大型血小板、中型血小板以及小型血小板的比例是多少。

I. 血常规能查出什么病

常规检查是简单的体检,一般能查出像胃炎、胆结石、肝囊肿、心率不齐、肾结石、脂肪肝、血压、血糖等常见病。

常规体检很普通,但是要坚持体检。

现在人们工作压力大,身体有没发生异变基本没空关注。常规检查只是用最快的速度,对身体进行一个整套的健康检查 。很多人常规检查一整套走下来,感觉自己像在走了个流程,又什么问题也没发现,因此感觉没什么必要。但常规检查是一种定期的自我检查,不同的项目能检查出基础的需要复诊的项目,没检查出东西,反而是好消息。如果真的有疑问的,才需要专享的检查来确定风险。

虽然常规检查只能检查一些多发病和现代社会高发的疾病,但是常规检查对人们的好处是比较多的,毕竟很多疾病早发现,更有机会治愈。

J. 血常规检查是什么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在经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电脑报告结果,此项目已成为检查病人的一个惯例,所以称之为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在全身体检中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例如: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贫血时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而血小板的减少会导致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血小板增多会增多血栓发生的可能;另外,有些肿瘤、变化反映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检查部分数值的变化。

阅读全文

与全身体检查血常规能查出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父母二手房信息不全怎么办 浏览:900
老人家居常见问题 浏览:793
济南社保最低缴费退休后多少钱一个月 浏览:415
退休之后企业还要交社保吗 浏览:585
十常四勿养生怎么做 浏览:711
体检血小板多是什么原因 浏览:106
老年人吃完东西胃反酸是什么原因 浏览:229
2017年50岁属啥 浏览:104
重阳节给奶奶写信的作文600字 浏览:852
长寿雪松 浏览:175
退休年龄表规定 浏览:726
孝顺亲人作文结尾 浏览:673
郑州平均退休金 浏览:808
老人大便里面很多气泡是为什么 浏览:605
单位打工个人养老保险怎么交 浏览:666
每年什么时候办理养老保险 浏览:890
怎么查看我交了多少养老保险 浏览:507
低保户发放养老金是怎么回事 浏览:520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和老年人说话 浏览:635
养生片怎么吃最好 浏览: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