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体检项目 > 体检报告限制饮酒是什么意思

体检报告限制饮酒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3-02-16 10:23:54

Ⅰ 为什么体检前不能喝酒

实际上体检的前一天是不可以喝酒的,酒精对人体的肝功能有影响,饮酒肝功检查肯定会出现异常,其次喝酒对于腹部B超检查也是有影响的,建议体检前三天都不要喝酒了。酒精的成分是乙醇,乙醇在体内会转化成醛,在体内排不出就会影响体检结果。


体检除了饮酒还需要注意其他哪些事情呢!

1、不要喝咖啡浓茶,因为体检前是需要空腹抽血化验的,如果之前喝咖啡和浓茶会影响血糖结果,正常体检前一天的夜间10点也不要进食甜点、水果和饮料了。

2、体检前不要大吃大喝,戒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每天正常饮食就可以,不要大吃大喝后去体检。也不要吃过甜、过于油腻、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


3、如果个人有服用维生素C的习惯,建议在体检前两天停药,不然维生素C会干扰真实的体检结果。因为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作用,血糖和尿液都会和它起化学反应,影响正常化验结果。

4、女性体检要避开月经期,经期的女性首先不能接受妇科检查,其次经血对尿检也会产生影响,所以要避开月经期。

5、长期吃降压药的人不能马上体检,慢性病患者想要体检必须先自行停药一段时间才可以检查,如果实在不允许停药请提前和医生沟通。


6、身体患有疾病不宜体检,比如发烧、拉肚子、身体有炎症等,患病期间检查会影响基础的体检指标,可以等疾病恢复后一周再体检,这样检查结果比较准确,否则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

7、体检当日晨起不要进行晨练,由于体检当天要空腹,若坚持晨练会出现低血糖的现象,体检结果自然就不准确了。

8、女性体检时不要自行清洗阴道,很多人怕妇科检查有异味,自己尴尬,就在家冲洗阴道,却不知道这样做会影响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查,影响体检结果。


人们的体检就是为了检查身体的健康状况,不要因为检查前的小事影响检查结果。保证身体健康不仅要定期体检,还要注意日常的保养,学会养生,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让疾病远离自己。

Ⅱ 在专门的体检中心做体检靠谱吗如何正确解读体检报告

当你完成体检后,你会收到一份体检报告,其中包括每次检查的结果、主要问题的总结和建议。只有通过阅读这份报告,你才能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如何重视,如何就医,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如何正确解读报告,如何理解这些常见问题的含义?这里我们介绍一下常见问题的临床意义,以帮助大家理解体检报告。

尿素:是检测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高蛋白饮食、剧烈运动、年龄较大也会引起生理性增高,病理性增高常见于肾脏疾病、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肿瘤等。如果高于正常范围,建议复查肾功能(检查前素食三天),如果仍然偏高,需要看肾内科医生。

Ⅲ 体检前一天喝酒行吗

体检前一天不能喝酒。

化验前一日进食大量高脂肪食物,会影响血脂的化验结果。此外,饮酒也能影响血脂浓度,血液中甘油三酯浓度会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降低,导致化验结果出现误差。

血脂,尤其是甘油三酯,容易受短期食物中脂肪含量的影响而升高。一般来讲,在抽血前三天内应避免日常生活以外的高脂饮食,例如聚餐等,以免造成血脂升高的假象。并且由于不同个体的代谢能力不同,为了准确起见,最好是空腹10小时以上再化验。

但不建议空腹时间过长,否则身体里储存的脂肪会被“动员”起来,使甘油三酯浓度升高,影响测定结果,所以空腹时间以10~12个小时为佳。此外,大量饮酒者2~3天内的血脂浓度,尤其是甘油三酯浓度常显著升高。所以,抽血前3天内不能大量饮酒,24小时内连少量饮酒都不行。

(3)体检报告限制饮酒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一、化验血糖前 不喝咖啡浓茶

1、食物可直接影响餐后血糖,所以测空腹血糖应该禁食至少8小时以上。如果早上7点抽血化验空腹血糖,则前一天晚上10点前就不能再吃任何点心、水果和饮料了。

但这段时间可以少量喝些白开水。最好晚上8点钟之前结束晚餐,晚餐后不再吃零食。血糖不稳定,睡前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可按照往常习惯加餐即可。

2、抽血化验前一天,饮食不应有太大变化。不要大吃大喝,特别不要喝酒,不要进食过于油腻或太甜、太咸的食物,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3、抽血化验空腹血糖前不宜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若感觉口渴,可喝少量白开水、纯净水、矿泉水等,总量不宜超过100毫升。

4、化验空腹血糖前2-3天一定要停用维生素C,否则会干扰真实的测定结果。因为维生素C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与化验血糖、尿糖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使化验出的血糖、尿糖含量偏低。

二、化验血脂 血液粘稠度前 也不宜有意安排素食

1、化验血脂、血液粘稠度需要抽空腹血。饮食对血脂影响比较大,进食富含脂肪的食物6小时以内,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浓度会不断升高,6-8小时之后才会逐渐回落到稳定状态。

所以,化验血脂要求禁食12-14小时。抽血化验血脂的前一天晚上8点后除了可以喝少量白开水外,不能吃其他任何东西,于次日早上8点到10点抽血化验血脂。

2、抽血化验血脂前2-3天,应尽量保持原来的饮食习惯,避免大吃大喝,不宜饮酒,当然,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抽血前一日饮食也不宜有意安排素食。

三、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前 不吃高脂高蛋白饮食

1、抽血化验肝功前2-3天,不吃高脂、高蛋白饮料和食品。

因为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肝功能异常情况,甚至出现高血脂、高胆固醇的结果。除检查前3日内饮食不宜高蛋白高脂肪,应保持平日的饮食习惯。另外,肝功能检查前24小时内不宜饮酒,否则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

2、抽血检查肾功能前3天,不宜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

因为蛋白质代谢产物经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饮食同样会影响肾功能的检查结果,特别是尿素氮,在大量蛋白摄入后,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将明显增加,血肌酐值也会升高。为排除饮食的影响,查肾功能前3天应当避免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饮食如常即可。

3、检查尿常规要注意饮水问题。

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应摄入2500毫升左右的水(包括饮食中的水分),一昼夜的尿量为1500毫升左右。如果喝水过多,使尿液稀释,尿的比重下降,当尿的比重低于1.010时,就会造成肾脏功能不好的假象。

反之,如果喝水过少,尿液浓缩,不但尿比重增高,尿中的一些细胞 (如白细胞、红细胞等)含量也会增加,会造成肾脏灌注不足,以及泌尿系感染的假象。

四、部分急诊化验原则上要求空腹抽血

血常规、电介质、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淀粉酶等因病情急需可随时进行静脉抽血化验。而大多数的生化、免疫、放射免疫化验项目如抗 “O”、类风湿因子、肿瘤系列抗原、激素类测定、艾滋病抗体等,原则上要求早晨空腹抽血或禁食6小时以上抽血,但在急诊需要时可随时抽血化验。

五、心电图脑血流图检查24小时内禁饮酒

酒精可使血流加速、心跳加快,甚至诱发心律不齐或心率失常。因此,做心电图检查前24小时内一定要禁酒,以免造成误诊。饮酒后做脑血流图会出现脑血流加快,造成血管梗阻的假象。

六、超声检查前 大量喝水储尿以助准确成像

腹部B超检查应空腹,目的是为了减少进餐后食物对超声影像结果的判断,只要检查当日不吃早餐即可。妇科B超、前列腺B超不必空腹,但是检查前必须喝大量水储尿,以帮助准确成像。

七、胃镜检查 前晚吃少渣易消化食物

为了清楚的看到消化道的粘膜、必须使被检查部位保持干净。如在上午作胃镜检查,在检查前一天晚饭吃少渣易消化的食物,晚上8时以后,不进食物及饮料。如果下午作胃镜,早餐、中餐都不要吃东西。

八、腹部CT检查 前4天开始少量饮食

空腹,禁食、禁水6-8小时;检查下腹部病变的患者前4天开始少量饮食,检查前2天晚口服缓泻剂一次;使胃、肠内容物尽量减少至排空。若检查胆道系统的患者则嘱前一天中午多吃油脂食物,以便排出胆囊内浓稠的胆汁。

九、隐血检查前不宜吃动物血 内脏

大便潜血试验主要是检查大便有没有隐血,用以诊断胃肠道有无出血。出血量为5至10mL时该试验就可以呈现阳性。试验前如果大量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或药物,都会影响试验结果,出现假阳性。

因此,试验前不宜吃各类动物血、动物肝脏、肉类、蛋黄,或者服用含铁药物;含叶绿素的蔬菜如菠菜、油白菜和韭菜以及含铁丰富的桂园、葡萄、红枣等也会干扰试验结果,出现假阳性。

体检者可以选择鸡蛋白、鸭蛋白、豆类和豆制品以及无叶绿素的蔬菜,如花菜、白菜、豆芽菜、冬瓜、小萝卜、白萝卜、红萝卜、藕、马铃薯等。

Ⅳ 体检报告怎么看

整个孕期要做的B超不少于4次,而很多孕妈拿到B超单也是一头雾水,只要医生没特意交代事项,孕妈们就一扫而过,反正胎宝宝正常就好。

但其实,B超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每次做B超不仅能看胎儿发育情况,包括身长、体重等,还能在特有的时间段排查胎宝宝患畸形的概率,所以孕妈能看懂B超单就显得很重要了。拿到B超单先自己大致看一眼,对于某项指标不明白或者不清楚,或者说发现自己的数值偏离正常数值时,就可以及时的找医生进行沟通,确保各项指标的正常。


10. 其他指标


关于胎头:轮廓完整为正常,缺损、变形为异常,脑中线无移位和无脑积水为正常。


关于胎心:正常胎心频率是120-16次/分钟,有且强为正常,无且弱为异常。


关于胎动:有且强为正常,无或者弱为异常,也可能是胎儿在睡眠中,要结合其他项目进行分析。


关于胎盘:胎盘的正常厚度为2.5-5cm,处于子宫壁上,胎盘成熟度分为III级,0级表示胎盘发育还没成熟;I级为胎盘成熟的早期,回声均匀;II级表示胎盘接近成熟;III级表示胎盘已经成熟,越接近预产期胎盘就越成熟,回声越不均匀。


关于脊椎:胎儿脊柱连续为正常,却损为异常,可能存在畸形。


以上就是孕妇的B超检查单上面最常出现的名称及数据,通过B超检查还可以清晰的显示胎儿各脏器和周围器官的各种断面像,能够使医生获得更多的信息,排除危险病变,让准妈妈们满怀自信地度过妊娠期,使分娩更加顺利。希望可以帮到准妈妈们,祝好孕。

京妈说:医学专业、营养师妈妈,母婴原创作者,分享专业实用又接地气的孕产育儿知识,帮助您做靠谱家长,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

Ⅳ 体检报告单怎么看

问题一:体检报告怎么看 从网上看到的 你看看有没有帮助 仅供参考~~
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有或无时,即为定性检验的结果,一般用“(+)”表示阳性;用“(-)”表示阴性;用 (±)”表示弱阳性;用(-)表示阴性。
体检报告中+和-两个符号的意思
“阳性”或“(+)”可以提示或代表“检查结果异常”。例如:尿常规化验时,尿蛋白“阳性”或“(+)”,则表明尿液中可以检测出蛋白,尿中有蛋白常见于肾脏疾病/心力衰竭/发热性疾病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即检验结果异常,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也有例外,如乙肝表面抗体(缩写为HbsAb或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中和乙肝病毒,抵御再次感染。若乙肝“二对半”检验结果为表面抗体“阳性或“(+)”,则说明可能以往有乙肝感染或隐性感染史,目前处于恢复期;还可能是接种过乙肝疫苗的结果。接种乙肝疫苗的目的,就是希望产生抗体,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可见,这个目的“阳性”是好的。
体检报告中其他符号的意思
当要表明被检验物质的多少时,即为定量检验的结果,则用“具体数值”的形式报告,并附有结果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但不同医院/不同方法检测所使用的正常参考值可能略有差异。一般用“HIGH、H”等表示“数值高于正常”;以“LOW、L”等表示“数值低于正常”。
一般情况下,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都可能属于异常,如血常规里的白细胞(WBC)计数为定量检验结果,正常成人参考值范围为(4~10)×10⒐/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严重创伤、感染、出血、中毒、血液疾病等;减少常见于病毒性感染、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损伤以及某些血液病等。
对于异常的检验结果,除了上述的表示方法外,有些化验报告单上还会用特殊的字体或符号(如“*”或“!”)给予着重指出,以提示大家注意。
面对一份厚厚的体检报告,其中的数据、图表、专业名词、英文缩写常常让人一头雾水。那么对体检报告中的阳性、异常结果我们怎样来正确理解?我们就此咨询了 *** 二五四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付志刚,请他帮我们一起解读体检报告的秘密。
正确认识体检的两个要素
一次阳性别害怕
专家观点:一些体检者看到体检报告有阳性结果就担心不已,精神过度焦虑是没有必要的。健康体检是面对大多数人群的初筛,有些指标敏感性很高,有些指标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动态水平上,体检测到的是它在那一个瞬间的数值,因此仅仅根据体检结果是不能够直接下结论的,需要重复检测,或辅助于其他指标、其他检测,共同诊断。
以高血压为例,人的血压是波动的,体检时的血压即使高,也不能确定为高血压病,需要重复检查几次;同样,一次空腹血糖超过7mmol/L,也不能诊断为糖尿病,而需要复查及进一步做餐后两小时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才能确诊。
没有异常不等于没问题
有一些体检者看到自己的各项指标都没有超出正常范围,就以为万事大吉。
专家观点:体检中会有一些体检者的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虽然没有达到致病程度,但也为健康敲起了警钟,比如空腹血糖6.1~7mmol/L的人。对于这些“准病人”,不一定要吃药治疗,但饮食结构的调整、运动量的增加都是必要的。过一段时间复检时,要特别留意这些曾处于临界值的项目,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运动调整仍无法缓解,应去专科做进一步检查。
特别提醒一个注意:连续保存体检资料
纵向比较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如某位病人在一家医......>>

问题二:如何看懂体检报告 体检报告上的箭头代表什么 高于或低于正常值

问题三:查看体检报告 看体检报告BMI 指数: 是英文Body Mass Index的缩写,BMI是指体重指数。BMI适用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计算公式如下: BMI=患者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一般来说,当BMI25千克/平方米时为偏重。 血压: 成人的理想血压应该是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当在安静状态下,不同时间,连续两次测量血压值大于或等于140/90mmHg时,就可以称为高血压。 有糖尿病和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目标更低一些,应以130/80mmHg为宜。 ・ 血脂: ・ 一般人的血脂水平按如下标准要求,这种要求也常被各医院检验科做为化验单的正常参考值印在化验结果上: ・ 总胆固醇低于5.72mmol/L(220mg/dl)正常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的胆固醇)低于4.16mmol/L(160mg/dl)正常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的胆固醇)高于1.04mmol/L(40mg/dl)正常 ・ 甘油三酯低于1.70mmol/L(150mg/dl)正常 ・ 如果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情况,血脂水平的要求就更严格,不能以化验单的参考值为标准。例如,有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应该低于3.64mmol/L(140mg/dl);有冠心病、糖尿病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应该更低,低于 3.12mmol/L(120mg/dl)。 血糖: 中老年应该把血糖作为常规的体检项目。正常时空腹血糖<5.6mmol/L,当空腹血糖在5.6-6.1mmol/L时,属于糖耐量异常,当空腹血糖≥6.1mmol/l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糖尿病患者应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择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 血常规: 白细胞:正常人白细胞计数在每立方毫米血液里为4000-10000个。如果数值偏低,则说明身体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皮肤表面容易感染病。如果身体有炎症时,如扁桃体炎、肺炎、阑尾炎等等,体内白细胞的数值就开始剧增,用来吞噬细菌。 红细胞: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有赖于红细胞运载血红蛋白为组织携带氧气。红细胞太低,可能会贫血,典型的表现为上楼气喘吁吁,脸色蜡黄。红细胞多了也不好,会使得血液黏度增大,引起血液流通不畅。 血红蛋白:主要是携带氧气,每100升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男性约120~160克,女性约110~150克。优秀的运动员则可以达到 170-180克,由于携带氧气的能力强,所以体力好。 血小板:当我们受伤出血时,血小板常成群聚集,促进血液凝固而起到止血作用。正常情况下,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10-30万个。当血小板过少时,止血困难,一有伤口就麻烦了。当然血小板过多,也易形成血栓。 尿常规: 如果肾脏有病变,大部分都能在尿常规中有所反映。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有无蛋白、有无白细胞等。单从尿液的颜色上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来,比如透明淡黄色的尿液变成血尿,则有可能是肾结石、尿路感染等。在正常情况下,尿里是不会发现蛋白、白细胞,如果发现尿常规里有任何两项都应该尽早看医生。 乙肝两对半: 一般......>>

问题四:体检报告出来了怎么看? 10分 在哪里查的?体检报告上肯定有客服电话,可以电话咨询,也可以去体检中心让医生解读!
还有一种办法,现在网上也有很多在线体检咨询平台,可以发到网上,进行网络咨询。

问题五:怎么查看体检报告 去医院官网,有些医院官网上面已经开通了体检报告查询窗口,或者拨打医院体检中心电话咨询也是可以的

问题六:体检结果报告单 体检报告怎么看 抗HBS(+),是抗体,阳性说明你不仅没有乙肝且对乙肝免疫力,你放心吧,你现在是打了疫苗后的最佳阶段,不会得乙肝的

问题七:体检报告怎么看? 20分 体检分析:
体检时发现总胆固醇升高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胆固醇的升高,导致其沉积在血管内皮上,损伤血管内皮,并致血管粥样硬化,如果粥样硬化的斑块比较大,可引起血管狭窄,导致供血不足,如果斑块脱落,易堵塞血管,导致血管所支配的组织或器官缺血、坏死。比如临床上常见的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指导意见:
1、总胆固醇及第密度脂蛋白升高,均要口服降胆固醇的药物,降胆固醇的药物不单纯又降胆固醇的作用,还有缩小斑块、减少斑块形成过程中导致的炎症等作用。
2、并定期复查总胆固醇及低密度低蛋白等。

问题八:体检报告结果怎么看? 5分 体检报告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医生主观诊断的部分,包括内外科、耳鼻喉眼的检查,比如听诊、耳镜、视力检测等,这个部分多数医生会直接告诉你结果。
再一个部分是医技科室借助设备完成的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如心电图、血压等,影像学检查,如B超、胸片或胸透等,CT、核磁等在一般常规的体检中很少应用。这个部分的报告结果一般比较容易理解,如果有阳性结果,检验医生会提供一些建议性文字,给出进一步处理的意见。
最复杂最不容易弄明白的,是实验室诊断,也就是化验室出的报告的这个部分。
体检报告最常见的异常情况
●心电图
T波异常:这是心电图中最常见的异常情况,提示心肌缺血,可能与冠心病、高血钾、高血压或检查前过度疲劳有关,有参考价值,不做诊断依据。
建议:去心血管专科进行进一步检查,排除心脏病变。
●腹部B超
脂肪肝
建议:轻度脂肪肝通过低脂饮食、适度运动和限制饮酒会减轻,中度及以上需要治疗,同时定期做B超追踪观察。
肾囊肿:2/3以上见于60岁以上老人。
建议:小的、无症状的肾囊肿一般不需要处理,多发或有并发症的肾囊肿需要到泌尿外科或内科进一步治疗。
胆囊息肉
建议:到普外或肝胆外科咨询诊治。
●妇科B超
子宫肌瘤
建议:肌瘤小且无症状可以不处理,随访观察,定期复查。如有症状,或肌瘤大于两个月孕者,可手术治疗。
卵巢囊肿
建议:良性占多数,与月经周期有关。视病情手术切除。
实验室检查
血糖(Glu):检测糖尿病的依据。可有生理性增高,如餐后1~2小时、情绪紧张等;也可见生理性减低,如饥饿、运动、应用过量胰岛素等。
建议:一般体检多为空腹血糖,为增加准确性应同时检测餐后两小时血糖。
尿素氮(BUN):检测肾功能的主要指标。生理性增高见于高蛋白饮食、剧烈运动、年龄偏大、肿瘤等,病理性增高可见于肾脏疾病、幽门梗阻、长期腹泻、剧烈呕吐、尿路结石、前列腺肿大、肿瘤等。
建议:偶尔一次尿素氮轻度升高,不一定有临床意义,可以复查。如果连续多次升高则应引起重视,建议到肾内科进一步详查。
尿酸(UA、URIC):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轻度尿酸增多因高蛋白饮食所致,不需要治疗;明显增高则可导致痛风、痛风性肾病等。
建议:偶尔一次尿酸增高,不一定具有临床意义,最好复查,持续增高则应结合临床进行处理。
总胆固醇(Tc、CHOL):持续性总胆固醇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甘油三酯(TG):生理性增高常见于高脂饮食、肥胖等,病理性增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等。
低密度脂蛋白(LDLC):低密度脂蛋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
建议:血脂影响因素很多,偶尔一次检查发现总胆固醇轻度增高不一定有临床意义,如连续多次升高,应引起重视,建议结合其他脂类指标及临床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减少脂肪摄入。
高密度脂蛋白(HDLC):好胆固醇,它的降低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增高未必被证明对冠心病有额外保护作用。
建议:建议结合其他脂类测定及临床进行综合评估。
甲胎蛋白(AFP):肝癌普查及诊断的主要指标。
建议:体检中如果发现甲胎蛋白轻度升高,建议复查,如果连续多次持续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结合其他检查指标及临床进行综合判断。
癌胚抗原(CEA):消化道肿瘤标志物,有长期吸烟史及良性消化道疾病时也会升高。
建议:偶尔一次检查轻度升高,不一定是恶......>>

阅读全文

与体检报告限制饮酒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州养老保险缴存 浏览:360
长寿花的气味是什么味道 浏览:241
兰州老年大学书画学院院长 浏览:119
北京养老缴费20年15万退休金 浏览:914
厦门社保缴交满十年退休 浏览:256
足球宝贝60岁 浏览:390
华大染色体检测多久出结果 浏览:303
什么智能盒子最长寿 浏览:5
在上海个人缴纳养老金 浏览:775
躁郁症老年人 浏览:505
编外自收自支养老保险怎么交 浏览:495
老年人能吃菠菜吗 浏览:49
农村退伍军人60岁 浏览:123
老年人叶酸低怎么回事 浏览:853
长寿精装房怎么样 浏览:780
老年人健康系统怎么样 浏览:301
普通的身体体检有哪些项目 浏览:466
开一个养老院多少钱 浏览:841
新疆劳务派遣工退休年龄 浏览:781
怎么理解养老行业是个朝阳行业 浏览:279